第五十七章 君臣奏對

bookmark

天使出宮門,來到英國公府外時,闔府上下都驚動了。

連李勣都沒想到天子會突然召見李欽載,他當然知道天子召見李欽載或許是因爲滑輪組一事,暗暗高興之時,不由又擔了心事。

這混賬小子向來沒個正形,雖說近日改了不少劣性子,可沒正形這毛病好像愈發嚴重了。

面君可是有着嚴格的宮廷禮儀的,他那副不正經的樣子若在天子面前失儀,惹怒了天子,回頭不僅沒有封賞,說不定還會落個不敬之罪。

既高興又擔憂,老祖父操碎了心。

戰場上殺伐果斷的老將軍,此刻像個平凡的老人一樣,對孫兒叮囑個不停,從走入宮門的姿勢,到面見天子時的參拜禮節,事無鉅細,囉嗦個不停。

李欽載一邊聽着李勣的千叮萬囑,一邊任由丫鬟手忙腳亂地給他穿戴衣裳,腦子裡嗡嗡作響,李勣的叮囑從左耳進去,一不小心又從右耳流出來。

馬車載着李欽載來到太極宮外,李欽載下了馬車,站在宮門前,仰頭望着高聳巍峨的宮牆,腦子裡仍然稀裡糊塗像漿糊一般。

頭好痛,被李勣一通填鴨式的耳提面命,強行塞了一大堆宮廷禮儀,此刻腦子裡全是“先整後肅”,“肅而再拜”,“舉額而禮”,“匆行不亂”什麼的,很深奧。

天子召見,君臣奏對。

對大唐臣民來說,這是非常榮幸的一件事。只有非常有本事的臣子才能被天子單獨召見奏對,這是天子屈尊紆貴向臣子請教治國平天下的一種形式。

不誇張的說,天子奏對幾乎等同於考中進士,其榮耀程度是能夠載入家譜傳之後世的。

可李欽載卻是個異類,從聽到宦官傳旨開始,一直到此刻站在宮門前,他的心中卻泛不起一絲漣漪,更別說激動的情緒了。

靜如變態,穩如老狗。

前世深受唯物主義世界觀的薰陶,李欽載知道天子不是什麼老天爺的兒子,李治也不過是個有血有肉的凡人,他喝多了也會吐,吃撐了也會拉,拉出的粑粑照樣是臭的。

這麼一想,嗯,有啥激動的?唯一承認的是,人家的投胎技術確實高強,這一點不服不行。

宮門前站立片刻後,李欽載很快整理了情緒。

就當前世給上司彙報工作一樣,一言不合頂多挨頓批評,若真的因爲君前失儀而落個殺頭之禍……

那就說明天子早就存了心思要弄死你,跟君前失儀沒有半點關係,進門邁左腳都是殺頭的大罪。

宮門開了一線,一名宦官走出來,領着李欽載入宮。

一路上默默誦唸禮儀細節,李欽載無心觀賞太極宮的景色。

太極宮兩儀殿。

兩儀殿屬於宮闈禁內,平日只有少數深受寵信的朝臣纔可允許入內,與天子商議朝政。

今日李治選擇在兩儀殿召見李欽載,可見對他頗爲重視,當然,也不乏向李勣示恩的意味。

按宦官的示意,李欽載在兩儀殿外站定,宦官入內稟奏,沒多久殿內便傳李欽載覲見。

李欽載牢記李勣叮囑的禮儀細節,先在殿外脫了足履,着足衣入殿。

入殿首先整衣冠,神情要肅然,然後垂頭恭行,行至十步站定,規規矩矩長揖行禮。

“臣,李欽載拜見天子。”

前方傳來爽朗的笑聲:“李卿免禮,哈哈,到底是英國公的孫兒,這番禮儀縱是禮部尚書來了,也挑不出絲毫錯處。”

李欽載鬆了口氣,直起身來。

正視前方,見李治穿着明黃錦袍,端坐於殿首。意外的是,與他形影不離的武皇后此時卻不在他身邊。

上次校場點兵,李欽載咖位不夠,只能遠遠看着李治,這回倒是看清楚了。

李治年約三十來歲,正是一個男人年富力強的黃金年紀,頜下一縷青須,面色略顯蒼白,面部表情卻顯得非常的親和友善。

李欽載暗暗揣度,就算李治不是皇帝,單憑這張時刻帶着和煦微笑的臉,或許他也很願意跟他交個朋友。

因爲他的表情表露出的意思,讓人情不自禁地願意與他推心置腹,就像一位多年的知己,無論你的話多麼荒謬可笑,他都會面帶微笑,安靜地聽你說完,然後認真地給你提供建議。

殿內不僅僅只有李治和李欽載二人,還有一位穿着緋袍官服的文官,文官靜靜地坐在殿側一張矮桌後,桌上鋪滿了紙,文官一手壓在紙上,另一手握筆高懸,隨時準備落筆的架勢。

李欽載有些吃驚。

這是啥陣仗?那位文官要寫呈堂證供嗎?

見李欽載神情驚疑,李治貼心地解釋道:“李卿莫慌,這位是中書舍人,今日你我君臣奏對,舍人將記之於紙筆,留存宮闈,以供後人評說。”

李欽載本來不緊張的,然而知道自己接下來說的每句話都會成爲流傳千古的呈堂證供後,不由真的開始緊張起來。

這要是說錯了一句話,中書舍人是在紙上畫個圈圈刪掉,還是一絲不苟地記下來?

萬一李欽載嘴瓢,當着李治的面開個車,說個葷段子……

嘖,好羞恥,一羞千年的那種。

“正經點,正經點,你特麼一定要正經點……”李欽載嘴脣蠕動,低聲警告自己。

做了半天心理建設後,李欽載情緒漸漸安定下來。

場面有點大,不過還好,一切仍在自己掌握中。

偌大的兩儀殿,君臣三人各佔一方,隔得很遠,說句話都有迴音。

李治看出了李欽載的不自在,不由笑道:“李卿鬆快一些,今日朕只是與你隨便聊聊,不要在意朕的身份,朕比你年長十歲,你把朕當成兄長亦無妨。”

李欽載扯了扯嘴角。

呵,你管這場面叫“隨便聊聊”?你家聊天都是這麼聊的?

李治也察覺到此時君臣的距離實在不宜“隨便聊聊”,於是揚聲命宦官入內,在大殿正中擺上一張矮桌。

李治率先走下來,坐在殿中的矮桌後面,笑着朝李欽載招了招手,示意他也坐過來。

李欽載也不客氣,當即向前幾步,跪坐在矮桌的另一邊,二人隔桌而坐,這下與李治近在咫尺了。

旁邊的中書舍人見狀,神情猛地一肅,然後落筆開始疾書。

李欽載心裡癢得難受,他真的很好奇中書舍人究竟在紙上寫了些啥,君臣奏對還沒開始呢,你就開始做起閱讀理解題了?

沒來由地有點擔心,這貨做錯題了咋辦?筆在他手上,他若胡說八道誰來抽死他?

若寫什麼“上善,召李欽載近前而坐,李欽載恬不知恥,居然真的坐下了”……之類的混賬話,李欽載要不要提前抽他一頓?

畢竟是要流傳後世的東西,關乎自己千年後的名譽呀。如今的李欽載,立的可是“浪子回頭”的人設。

浪子回頭的意思是,以前或許混賬一點,但以後一定是個挑不出錯處的聖人,介尼瑪要是被一個舍人胡亂編排……

李欽載不知爲何,思緒竟然沒在李治身上,反而對那位默不出聲奮筆疾書的中書舍人分外關注。

李治笑吟吟地看着他,見他眼神不住地朝中書舍人那邊瞟,李治有些好奇,剛準備問,李欽載突然開口了。

“喂,那位舍人,你寫了啥?是不是在罵我?”李欽載眯着眼問道。

不僅李治愣住了,連奮筆疾書的中書舍人也愣了。

停筆愕然望向李欽載,舍人愣了半晌才脫口道:“沒……”

李欽載放下心,猶不忘放狠話:“不要胡說八道哦,我回頭就去打聽你家住哪兒……”

中書舍人又愣了片刻,隨即反應過來,自己居然在天子階前被赤裸裸地威脅了?

然後中書舍人憤怒了,臉孔迅速漲紅,卻礙於天子駕前不可失儀,深吸一口氣強自忍住怒火。

李治一直保持呆怔狀態,直到李欽載說完,李治才哈哈大笑起來。

這一笑就難停下了,李治笑得前仰後合不可自已,坐姿東倒西歪,渾無天子儀態。

李欽載面無表情看着他。

很好笑嗎?笑點在哪兒?

如果那位舍人真的一絲不苟記錄下君臣奏對的細節,落筆此處,大概要寫好幾頁紙的“哈哈哈哈哈哈哈”,被後世史學家痛罵灌水。

這大概是史上最逗比的君臣奏對了。

不知過了多久,李治才停了笑聲,擡袖擦拭笑出來的淚花兒,微微喘息道:“單聽說長安李景初多年混賬,卻不曾聞,李家五少郎也是一位妙人,朕當真該早些認識你纔是。”

李欽載認真地道:“陛下,臣早已不混賬了。”

李治笑道:“是,確實不混賬了,不過說話行事,還是透出一股以前的味道,不過無妨,大節不虧,小節不拘,亦是一方棟樑。”

“人無完人,朕彀中納天下賢才,但能爲國所用,何拘於細枝末節之盈虧。”

李欽載乾巴巴地道:“陛下聖明。”

李治含笑道:“神臂弓,馬蹄鐵,滑輪組,月餘時光你便造出如此神奇的三物,是厚積薄發還是突然開竅了?”

李欽載猶豫了一下,然後決定說實話。

從見面到現在,李欽載看得出史書對李治的評價沒有偏差,他確實是一個心懷寬廣的仁義之君。

有帝王之氣,有天子威儀,但不會隨時隨地亂飆,大多數時候他是個仁厚寬容的君王,他的親和力是他身上非常重要的一種人格魅力。

李欽載沉默片刻,道:“臣不敢欺君,陛下恕罪。”

李治癒發有興致了:“朕從不因言罪人,你儘可隨便說。”

“臣最初造神臂弓,是爲了脫罪,”李欽載看了他一眼,低聲道:“那時臣失了先帝御賜的白玉飛馬,眼看要流徙嶺南,臣不得不盡快造出神臂弓,以求將功折罪。”

李治哈哈笑道:“你祖父進宮獻神臂弓時,朕便多少明白了幾分。”

“後來臣造馬蹄鐵,當時陛下也在場,當時真的只是靈光一閃,然後隨口一說,託陛下洪福,馬蹄鐵居然造成了,臣也算爲大唐盡了微薄之力。”

第四百八十章 回莊第716章 所見所聞第699章 父女第三百六十九章 禁宮衝突第668章 新糧種的來歷第四百八十四章 小懲大誡第805章 好漢姓唐,虐到憂傷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餘波了之第823章 不爭功名第十四章 初識名將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相生相剋第四百二十七章 只見眼前人第四百二十六章 新生第843章 孽障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婚(中)第814章 收成第772章 刻骨相思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福兮禍伏第三百九十章 厭勝之術第633章 妥協第一百六十章 非明君之道第二百二十六章 熟悉的紈絝味道第611章 深宅母子第五十二章 登門道歉第701章 劉仁軌貶官第648章 掌教第二百六十三章 佳期已定,前塵如煙第五百三十四章 明正典刑第一百五十八章 縣子歸京第五百三十六章 暗藏殺機第一百六十四章 打爆他的狗頭第910章 霹靂手段第四百一十三章 請了個活祖宗第二百零一章 屠城掠地第九百五十二章 取捨難定第九百六十四章 再添把火(上)第693章 學堂大考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勝負已分第680章 瘋魔又中二的李治第三百一十四章 佈局挖坑第四百一十六章 麒麟神獸惹情非第667章 不怍天地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初見神醫第九十五章 又遇崔小姐第四百三十三章 收老兵第662章 食言反悔第642章 送禮拜年第841章 風雲又變第一千零九章 開拔海東第一百七十六章 行軍長史第一百二十五章 莊戶老兵第542章 創意撞車了第897章 驚變第601章 援軍至,敗逃第三十七章 知識產權保護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戰雲再起第四百零六章 是劫是緣第九百七十章 策馬奔騰第一百三十七章 身陷囹圄第657章 回莊第三十六章 我當時害怕極了第697章 可喜可賀第四百一十五章 金鄉登門國公府第一百零九章 癩蛤蟆攀高枝第五百三十五章 敵人也是朋友第三十五章 光明磊落李景初第一千零六章 戰後清算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百濟降將第839章 橫財難得第九百九十一章 凶神立威第六十二章 又闖禍了?第三百一十六章 蜂擁而至第554章 不裝了,攤牌了第四百四十一章 來意不明第681章 柳暗花明第五百三十章 使團再至第826章 人情壓身第三百三十六章 斷難善了第644章 爲情所苦,愛者無懼第695章 君臣齊至第630章 師生情深第三百六十章 輾轉求人第五百三十章 使團再至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大索名醫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壓陣督戰第二百八十五章 活到老,學到老第七章 峰迴路轉第683章 賞功賜地第838章 李大冤種第四百章 孤家寡人第三百六十三章 所薦非人第四百四十五章 下黑手與悲憫不衝突第十一章 事有因果第806章 應諾,要人第三百七十七章 軍方支持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大軍橫掃第635章 三代搓麻第三百七十一章 你要老婆不要第一百九十三章 威力大,倒一片第一百五十二章 李先生的門下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