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封禪議定

bookmark

生在帝王家,不見得是幸事。

帝王的子女大部分都是棋子,或是棄子。

大唐三位帝王,從李淵到李治,都不是稱職的父親,每一次帝王更迭,都伴隨着各種兵變和逼宮。

心中只顧江山的人,眼睛裡看到的是天下,很難低下頭看見近在咫尺的親情。

不一定是帝王心性冷酷,也有許多不得已的苦衷。

比如李治,他登基後佈下一盤大棋,爲了對付世家門閥,從廢王立武,到默許王皇后和蕭淑妃被武后縊殺,再到後來收拾長孫無忌等等,所有的一切都是爲了削弱世家門閥對皇家的影響。

這盤大棋裡,唯獨無法兼顧的是他的子女。

做大事,必須有犧牲,他的子女無疑成了犧牲品。

如果這個世上沒有李欽載的存在,那麼若干年後,李治的子女將會付出更慘痛的代價。

看着跪在面前的義陽和宣城兩位公主,李治不由眼眶通紅。

很多年前,他也是非常寵愛這對女兒的,可是從何時開始,他甚至已快忘了她們的存在?

大約,太忙了吧……

父女差點抱頭痛哭,在座的人裡,最尷尬的莫過於武后了。

李治子女如今的處境和命運,大多與武后脫不了干係。

武后坐在李治身邊,面無表情地看着父女動情的哭泣,她的心中早已冷若磐石。

親情不是她需要的東西,別人的親情也一樣。

李欽載向前一步,低聲道:“陛下若掛念皇子和公主們,不妨多來甘井莊走動,天家親情殊爲可貴,還請陛下珍惜。”

李治嗯了一聲,擦了擦眼眶,道:“朕以後會常來看看他們,景初,朕這幾個子女交給你,朕很放心。”

李欽載躬身道:“定不負陛下所託。”

安撫了義陽和宣城的情緒後,兩位公主識趣地告退。

前堂內一片寂靜,李治恢復了平靜,久久沉吟後,突然望着上官儀道:“上官侍郎,朕聽聞最近朝野有些議論,朝臣的奏疏也比往常多了許多,是爲何故?”

上官儀一驚,他是西臺侍郎,主管便是朝中御史上疏。

李治突然問起這句話,當然不是隨意出口的,自有他的目的。

上官儀沉思半晌,緩緩道:“陛下,近日朝臣上疏,除了地方事務外,所奏最繁者,便是恭請陛下與皇后封禪泰山。”

李治笑了,迅速與武后對視一眼。

“平百濟一戰,蘇定方率軍收吐谷渾一戰,再加上去歲北方大旱,糧食歉收,這幾年國庫所耗繁巨,此時封禪……是否不大妥當?”李治端着架子假模假樣地問道。

上官儀垂頭沒吱聲。

契苾何力看看李治,又看看上官儀,饒是武將神經粗,此時也察覺空氣裡不對勁的味道,果斷摸了摸鼻子,一手撐住額頭,好像喝醉了。

武后掩嘴輕笑道:“陛下,封禪泰山,可不是今年便能成行的,陛下的旨意頒下去,從長安到河東道,國庫撥出錢糧,各地官府爲迎駕的準備,期間最少要一年半載。”

“去歲瑞雪來得早,今年開春天氣也適宜,必是個豐收年,國庫可慢慢充盈起來,若待到明年再啓駕泰山,正合時也。”

說着武后又瞟了李欽載一眼,笑道:“再說,景初今年又爲陛下立了大功,發現了畝產五千斤的新糧種,明年此時,陛下正好攜新糧種登泰山,告祭天地,耀於廟堂。”

李治臉上頓時放了光,大笑道:“皇后所言有理,朕這幾年,滅了百濟,滅了倭國,收了吐谷渾,還發現了新糧種,如此多的功績,登泰山封禪不過分吧?”

武后也笑道:“當然不過分,陛下可是古往今來難得的英明君主,功績不遜先帝呢。”

夫妻倆一唱一和,然後就這樣把事情定下來了。

上官儀坐在下首,捋須含笑不語,雖然沒表態,可表情上卻似乎頗爲贊同。

契苾何力仍撐着額頭裝醉。

李欽載臉上的笑容漸漸僵硬,見李治得意的樣子,心裡不知爲何堵得慌。

…………

當夜,李治武后在別院睡下,照常例,住最好的廂房,別院里人影幢幢,全是大內禁衛,連房頂上都站了人。

李欽載和崔婕蕎兒不得不住進了偏院裡,夜深之時,身旁的崔婕已沉沉睡去,李欽載卻失眠了。

起身披衣,輕輕推開房門走出去。

微涼的月色下,李欽載赫然發現上官儀也坐在院子裡,正呆呆地望着天上一輪新月出神。

李欽載急忙上前:“上官爺爺,您……是失眠了還是尿炕了?”

上官儀一愣,接着笑罵道:“都說長安城李景初早年間是個不折不扣的混賬,沒想到傳聞果然不虛。”

李欽載笑道:“晚輩大多數時候還是會說人話的。”

上官儀笑道:“你不說人話的時候沒捱過揍嗎?”

“早年捱過爺爺和父親的揍,後來封了縣侯後,別人便不敢揍我了。”

上官儀點頭:“是實話,官爵加身,誰人不敬?少年郎春風得意,難得的是不驕不躁,謹守本分,長安城諸多子弟裡,你是最有出息的。”

“上官爺爺莫誇了,除非您家還有倆未出閣的閨女,不然誇也是白誇。”

上官儀注視李欽載許久,突然道:“今日陛下說要封禪泰山,景初如何看?”

“小子當然用兩隻眼睛看。”

“滑頭!當着陛下的面不敢說實話,揹着陛下也不敢說?伱可不是膽小之輩。”

李欽載呵呵一笑:“上官爺爺不也是一樣?您都不敢說出口的話,小子人微言輕,當然更不敢說出口了。”

一老一小兩隻狐狸各自不懷好意地互推太極,都不肯先說實話。

良久,上官儀捋須正色道:“陛下封禪泰山,老夫當然是贊同的,今日陛下所言沒錯,這幾年陛下之治,功績頗多,已不遜於先帝的文治武功,不過封禪泰山而已,天下人誰敢說不是?”

李欽載也嚴肅地朝李治住的屋子方向遙遙拱手,正色道:“上官爺爺所言,正是小子心中所思也。陛下功蓋千古,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小子生在明君治下,何其幸哉,莫說是封禪,依小子看,陛下就算從此住在泰山之巔也不過分。”

第四章 男人擔當第一百一十二章 威嚴漸重的小先生第三百二十九章 智障學院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將星薈萃第一百六十九章 啓戰原委第一千零一章 磨刀霍霍第二百零五章 援兵登陸第615章 封禪之諫第754章 吃素第906章 清洗後黨第十五章 盛極難繼第五十六章 此子可重用第一百七十八章 請逐遣唐使第四十九章 煽風點火第768章 叛逆紈絝第九百六十三章 膽大妄爲第九百九十五章 清廉如水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輕裝上陣第三百三十五章 紈絝對紈絝第七十四章 放開那個禽獸第六十章 揚眉吐氣第一百七十三章 記得穿秋褲第565章 教你做人第四百六十五章 以陰謀制陰謀第三百五十三章 同是天涯跪舔人第一百四十章 密林截殺第二百四十四章 故鄉的櫻花開了第四百六十七章 只願取一瓢飲第九百三十三章 倭使之乞第674章 攻心第一百二十四章 來歷不明第四百七十九章 太子登門賠罪第五百一十二章 涼州之變第544章 後發制人第881章 知書達禮第五十一章 恨我又幹不掉我第二百三十七章 總有刁民要害本寶寶第三百六十章 輾轉求人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乳虎食牛第903章 激戰,伏誅第九百五十一章 各方反應第562章 入境吐谷渾第九百六十六章 父子同心第二百四十章 血海深仇第864章 諫言示警第四百二十章 閨蜜重逢第844章 殺馬威脅第627章 李家妾室第五百三十二章 三國會談(下)第827章 夫人出馬第790章 文章傳世第674章 攻心第九百三十四章 強勢否決第751章 夫妻夜話第851章 立龍門,憑魚躍第三百二十三章 我的規矩就是規矩第三十二章 通財之義第二百八十章 翁婿初見第743章 隋鑑不遠第八十二章 人不矯情枉少年第773章 慰藉,婚書第一百六十二章 上意難測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大索名醫第三百六十四章 客辭第四十五章 可憐白髮生第四十一章 初見天子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泯滅淪喪第二百三十九章 敵蹤現,皇長女第三百九十六章 殺孽株連第四百四十四章 天是灰色的,人是灰色的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短兵肉搏第597章 許家商隊第九十章 冤家聚頭第七十三章 你不準吃第四百八十四章 小懲大誡第二百一十六章 惡奴欺主第一百四十九章 過年聽個聲響兒第629章 家事,國事,兒孫事第748章 入宮告狀第三百三十四章 口嫌體直第五十章 高家孽畜第615章 封禪之諫第二百零四章 唐倭談判第二百三十章 世家儀態第819章 新差事第三百八十八章 不準再騙我父王的錢!第一百五十三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二百四十五章 查不出就給我陪葬第十七章 不肖子孫第三百章 糧商囤奇第568章 打鬥廝殺第九百四十章 天生的殺才第二百七十三章 婚期將至,回長安第五百三十四章 明正典刑第四十六章 落難小姐第一百四十八章 久違的童年情懷第二百零九章 伸頭縮頭都是一刀第602章 開疆拓土第五百三十六章 暗藏殺機第一百七十章 備戰雪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