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決裂

bookmark

武后的語氣越來越凌厲,李欽載倒是沒害怕,不過心中還是暗暗嘆息。

好不容易跟她的關係緩和下來,以往的恩怨大家都一笑泯之,沒想到今日又與她對立起來。

李欽載不喜歡幹得罪人的事兒,尤其對象還是當今的皇后。

可是他要做的事,不可更改,所以他與武后的矛盾也就無法避免。

這不是什麼雞毛蒜皮的小事,而是雙方利益上的衝突。

李欽載的利益是黎民百姓,武后的利益是個人的地位穩固。

焦點都集中在李治封禪泰山這件事上。

李欽載希望勸阻李治,暫緩封禪,武后卻恨不得馬上動身,當她陪在李治身邊,夫妻倆站在泰山之巔,李治這位天子固然是天命所繫,她這位皇后當然也是天命所繫。

武后無比迫切地需要這個神聖的儀式,來消除朝野至今對她的種種非議。

人與人之間的仇怨,很多時候真的是不由自已。

本來相安無事的兩個人,一旦利益有了衝突,就算自己不想與對方爲敵,情勢都會逼着彼此站到對立面。

此刻的李欽載和武后就是如此。

李欽載去蒲州行宮的目的,無論他再怎麼掩飾,在武后面前都毫無作用。

李欽載知道不能小覷這個女人,她的聰慧,她的厲害,遠比自己想象中更可怕。

“景初,本宮對你印象一直不錯,當初你我那點恩怨拿不上臺面,本宮也從未往心裡去,所以皆恕過了。可是今日,你爲何還要跟本宮過不去?”武后幽幽嘆息道。

李欽載沉默片刻,嘆道:“皇后,不管伱信不信,臣真的無意與您結怨,臣的膽子和野心都一樣的小,如果可以,臣願一生留在甘井莊不出門,長安城的種種紛擾糾葛,臣可以不聞不問,絕不摻和。”

武后沉聲道:“可你還是摻和了,景初,這一次,可不是小仇小怨了,你在動本宮的根基。”

李欽載嘆道:“皇后,子民與社稷,孰輕孰重?”

武后冷笑道:“依孟子腐儒之說,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但本宮不認同。”

“子民與皇后,孰輕孰重?”

武后傲然道“當然是本宮爲重。李景初,不要拿儒家那一套來挾制本宮,本宮地位穩固,纔會督使天子行仁政,舉善策,興農桑,天下子民纔有福祉,宮闈若不平,何以平天下?”

說着武后突然站起身,盯着李欽載道:“本宮與天子夫妻一體,天子即社稷,本宮亦是社稷!”

李欽載身軀微微一顫。

歷史上唯一的女帝,說出來的話果真是霸氣無雙,雖然完全不認同她的話,可李欽載還是情不自禁被她的氣勢所震撼。

“當年天子廢王皇后,立我爲後,那時起,天子與本宮便已無法割裂,我們這些年無時無刻不在與世家門閥相抗,天下非議本宮久矣,這些年來,廢后的傳聞此起彼伏,天下紛擾不休。”

“除長孫無忌,興科舉,削王爵,排姓氏,打壓世家門閥,這些年來,天子與本宮爲了鞏固皇權,與世家門閥亦友亦敵……”

“天子得位正,他們不敢爲難天子,便將所有的過錯都怪罪到本宮頭上,世家與士子們每天都在背後叫囂,請天子廢后,清側,正視聽……”

武后的目光突然變得傷感又黯然。

“景初,本宮需要那場封禪的儀式,比天子更需要,你明白嗎?只有站在泰山之巔,代天下兆萬黎民向上天祈福,才能平息天下人對我的非議,我這個皇后纔算是名正言順。”

武后眼中露出兇狠的光芒,冷冷道:“無論誰阻撓天子封禪,便是本宮的敵人,景初,你是大唐的重器,是大唐立國以來難得一見的人才,本宮很不願意視你爲敵,你不要逼我。”

長長的一席話,李欽載神情震撼,久久不語。

他終於明白,爲何武后會向李治提出封禪泰山的建議。

他一直覺得武后是個不遜鬚眉且非常有大局觀的奇女子,明知國庫空虛,民間疲乏,卻仍然選擇進諫封禪,這本身就很不正常。

原來她不是昏了頭,而是被情勢所逼迫。

只有參與了封禪儀式,皇后的位置纔會固若金湯,就算李治將來有了廢后的心思,只要想到她曾經陪他登上泰山封禪,就不敢貿然出手。

因爲廢黜參與過封禪的皇后,這件事很嚴重。等於得罪了上天,同時也不會被朝臣和百姓所允許。

在這個年代,不要說迷信無用,它在適當的時候也會變成一柄利器,變成道德的制高點,這個制高點,連皇帝都無法攻佔。

可是,一人之利,與天下人之利,孰輕孰重?

這個問題李欽載不想開口問武后,他知道武后的答案與他的答案一定不一樣。

“皇后可知,去年大唐北方的大旱,直到今日,北方多地州縣的百姓仍在依靠朝廷的賑糧度日?”

武后冷着臉道:“本宮知道。”

“皇后可知,國庫去年不僅毫無結餘,反而各地官府欠下了民間許多地主的債?”

“本宮知道。”

“皇后可知,今年就算是風調雨順,民間百姓也不一定能填飽肚子,而朝廷爲了籌備封禪之資,還打算向民間加賦?”

“本宮知道。”

李欽載露出譏諷之色:“所以,爲了封禪,哪怕遍地餓殍,子民流離,皇后也在所不惜?”

武后面無表情地道:“本宮說過,宮闈不平,何以平天下。”

李欽載嘆道:“如此,臣已無話可說,臣請告退。”

說完李欽載朝武后行了一禮,轉身決然地走向殿門。

武后騰地站起身,盯着他的背影厲聲道:“李欽載,你欲與本宮爲敵乎?”

李欽載腳步不停,仍走向殿門。

“朝野內外,疆域萬里,就你李景初一人是聖人嗎?”

李欽載終於忍不住道:“去他媽的聖人!你們華裳錦服在泰山上跟老天爺祈福時,有沒有想過天下多少人正在餓死?祈福?哈哈,明明是在造殺孽!”

第一百一十二章 威嚴漸重的小先生第二百四十六章 接地氣的百騎司第四百一十三章 請了個活祖宗第746章 隔牆非議第623章 紈絝本色第一百二十二章 這,就是我的學問第二百一十五章 歸鄉第731章 大喜第676章 夜刺第二百四十五章 查不出就給我陪葬第八十六章 治病豪賭第684章 新吃法第九百三十六章 又一個新玩意兒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兩軍鏖戰第901章 山雨欲來第二百一十二章 尊貴的小八嘎第九百六十六章 父子同心第二百一十七章 恩怨已久第九百七十七章 大聖之姿第874章 賓客盈門第二百七十五章 紈絝恩怨第721章 念頭通達第二百六十四章 一步登天第687章 因果,了仇第577章 救人,自救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五千仇人第一千零三十章 犧牲炮灰第三百八十六章 國用之物第五百二十三章 確認過眼神第四十九章 煽風點火第868章 給得太多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進士座師第一百二十五章 莊戶老兵第九百三十八章 霸道的發明第三百二十章 得加錢!第800章 文人風骨第二百四十章 血海深仇第四百三十九章 新教導主任?第897章 驚變第831章 刺客之術第三百五十八章 犧牲與收益第三百二十三章 我的規矩就是規矩第一百零二章 等你慢慢長大第二百八十章 翁婿初見第三百一十八章 入甕,收網第898章 推搪庇護第628章 姐弟城府第六十九章 麻煩又來了第三十七章 知識產權保護第九百二十六章 紫奴來信第844章 殺馬威脅第656章 弊大於利第四十六章 落難小姐第660章 禮數周到第一千零零章 設伏佈局第四百四十章 來者不善?第一百九十八章 程家長孫第791章 風靡長安第三百八十五章 道行不夠,降妖無能第五百二十八章 再遣使團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軍法無情第701章 劉仁軌貶官第九百三十四章 強勢否決第三百七十章 又長又白又細第一百一十九章 有才華就一定是好人嗎?第一百一十五章 弟子誠心求學第九百三十七章 儀式感很重要第829章 態度突變第三百四十九章 牛摔傷了第630章 師生情深第785章 無怨無悔第一百七十八章 請逐遣唐使第八十一章 不裝了,我攤牌了第616章 團圓第831章 刺客之術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短兵肉搏第四百零四章 失控蔓延第558章 調動邊軍第一千一百章 冒險豪賭第三百八十三章 掖庭冷宮第二百四十一章 老兵凋零第十四章 初識名將第706章 賓至如歸第三百四十五章 又想出了一個好東西第698章 結個親家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兩軍鏖戰第九百三十四章 強勢否決第三百一十四章 佈局挖坑第587章 最好的年代第616章 團圓第五百三十八章 英君能臣第704章 徵調壯丁第二百二十六章 熟悉的紈絝味道第四百八十章 回莊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大索名醫第605章 接風慶功第740章 定海神針第九百三十八章 霸道的發明第三百三十三章 踩踏農田第908章 怒其不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