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吉人天相

bookmark

治病最大的阻礙不是病,而是人。

給天子放血聽起來大逆不道,這是武皇后和太醫們絕對不允許的。

大殿內,武皇后目光不善地盯着李欽載,然後又看了看李勣。

李勣垂首不語,表情漠然。

快七十歲的老人,一生功勳清譽,還有他的項上人頭,今日此刻全押在李欽載身上。

李勣並不知道李欽載如何救治天子,他只是單純的信任自己的孫子。

從神臂弓問世開始,李勣便察覺到這個孫子脫胎換骨了,而且從那以後,李欽載三番兩次立功,接連創造出一些見都沒見過的新奇玩意兒。

一位身經百戰的老將軍,無論在戰場上還是生活裡,直覺是非常靈敏的。李勣憑直覺認爲,孫子或許真的有辦法救治天子。

一場戰爭未開戰前,雙方勝負五五之數,那麼作爲統帥全軍的將帥,如何博取這半數之勝?謹慎之餘,也要有賭性。

用戰場思維來解釋今日李勣的舉動,也就不奇怪了。

老將軍今日也在行險棋,爲家族博一個太平興旺一甲子。

李欽載此刻很冷靜,李治病危之時,他若情緒衝動與太醫吵個沒完,拖下去只會害了李治的性命。

他要的是速戰速決,趕緊出手救治。

懶得理會太醫的叫囂,李欽載望向武皇后,在這位千古最強女人面前,李欽載長揖一禮:“臣無二心,只想救陛下性命,請皇后定奪。”

武皇后冷冷道:“耳尖放血之說,你跟何人所學的法子?”

“跟誰學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沒有用,臣再說句不敬的話,就算耳尖放血無用,對陛下的病情也不會有更大的害處。”

殿內又是一片喧鬧,太醫們如同被刨了祖墳似的,一個個怒罵爭吵不休。

但其中一名太醫卻沒出聲,盯着李欽載的臉,幾番欲言又止。

李勣一直在冷眼旁觀,老將軍此刻已將自己代入進了戰爭狀態,他要尋找一切有利於己方的條件,利用起來,一舉潰敵。

那名欲言又止的太醫的神色恰好落入李勣的眼中。

李勣立馬擡手指着他:“這位太醫,你有何想說的?天子病危,諸事不可掩藏。”

所有人的目光頓時集中在他身上。

太醫猶豫了一下,朝武皇后揖禮,道:“臣,太醫秦鳴鶴,半年前陛下風疾發作,臣診脈後向太醫署提議過,可考慮耳尖放血之法,卻被太醫署駁回,今日李少郎亦有此說法,臣以爲……此法可行!”

李欽載眼睛一亮,原來古代已有耳尖放血的說法,只是被否定了。

秦鳴鶴的突然倒邊,打了其餘幾位太醫一個措手不及,衆人皆驚愕看着他。

秦鳴鶴既然說出了口,便再無顧忌,於是緩緩道:“風疾者,風痹也。脈虛浮象,喑不能言,血氣失於下,而聚於上,故有頭暈目眩,嘔吐昏迷之症,若將匯於頭部的血釋出少許,可使陛下醒轉。”

“自陛下患風疾後,臣思辯半年,方有此論。李少郎剛纔所言不差,此時以救治陛下爲主,此法不妨一試,縱不能奏效,亦無傷陛下之身。”

武皇后神情凝重,卻再也說不出呵斥的話,此時她已開始動搖了。

其餘幾位太醫立馬將矛頭指向秦鳴鶴,對他跳腳大罵,呵其大逆不臣。

武皇后突然問道:“若秦太醫此法不可行,爾等可有法子使陛下醒來?”

太醫們頓時寂然。

我們要是有法子,怎會閒着沒事罵人,早就救醒天子立功領賞去了。

武皇后冷冷道:“既然爾等沒有別的法子,那麼唯一的法子縱然再荒謬,也要一試,否則難道眼睜睜看陛下龍御賓天不成?”

太醫們啞然無語。

武皇后這才望向李勣和李欽載,良久,沉聲道:“耳尖放血可試,縱然救不醒陛下,亦不罪李家,英國公且放寬心。”

李勣心下一鬆,垂頭道:“老臣謝皇后寬宏。”

李欽載暗暗感嘆。

這位武皇后殺伐決斷的魅力確實不輸鬚眉,難怪歷史上的她能成爲千古唯一女帝。

接着武皇后指了指秦鳴鶴,道:“你是太醫,下手自比李欽載有分寸,耳尖放血由你來。”

秦鳴鶴急忙應命。

武皇后又對李欽載道:“法子是你提出的,可與秦鳴鶴同入陛下榻前,辯證商議後落針診治。”

李欽載也急忙應了。

於是李欽載和秦鳴鶴擡步便往殿首走去。

今日李治本來在處理朝政,除了與李欽載奏對外,李治還有許多事情要忙,突然暈倒時,正好倒在承香殿的桌案前。

宮人不敢移動李治,所以李治此時還躺在殿內的坐榻上。

李欽載和秦鳴鶴輕步走到李治的身軀前,見李治面色漲紅,縱是昏迷也是緊咬牙關,臉頰冒了一層細汗,旁邊一位宦官正小心翼翼地給他擦汗。

李欽載迅速與秦鳴鶴對視一眼,秦鳴鶴拱了拱手,道:“請教李少郎,耳尖放血該取何處落針?”

李欽載撓了撓頭,耳尖放血對高血壓患者來說,算是一種急救措施,治標不治本的。

至於從何處下手,他的記憶有點模糊,依稀記得前世看電視時,某個科教節目提過幾句,歐洲十五世紀時,對高血壓患者就是這麼幹的,有一定的科學道理,但也沒有針到病除那麼神奇。

努力回憶了半天,李欽載伸出手,用手指輕輕揉按李治的雙耳,不停的揉啊捏啊,使之耳部的血脈流暢活躍。

揉了許久後,李欽載示意秦鳴鶴取出一根長針,先放在燭火上烤炙,算是消毒,然後擦乾淨長針。

指着李治耳廓上方的一個點,李欽載道:“此處落針放血,先試試。”

秦鳴鶴仔細看了一眼,道:“果然是耳尖穴,耳尖穴對應臟腑風、火、痰、瘀之症,倒是符合辯證之理……”

李欽載無語道:“秦太醫,咱們現在是治病,不是上課,您能趕緊落針嗎?”

秦鳴鶴哼了一聲,一手執針,對李治耳尖的耳尖穴位刺下去。

針入耳尖一兩毫米,未見出血。

李欽載依稀記得針刺之後,是要用手把血擠出來的。

所謂“放血”,聽起來很嚴重,其實有點誇張了,不是一針下就接半盆血,殺豬都沒那麼多。

事實上針刺之後還要手擠,頂多也就擠出五到十滴血。

擠出血後,李欽載又示意秦鳴鶴換另一隻耳朵,繼續放血。

兩隻耳朵都放血後,坐榻上躺着的李治臉頰血色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消失,片刻之後便恢復了正常的血色。

李欽載和秦鳴鶴一直提心吊膽盯着李治的臉色,見李治臉色正常,秦鳴鶴猛地一拍大腿,興奮地道:“有用!放血有用!哈哈,陛下吉人天相!”

李欽載的神經仍然緊繃,臉色恢復了,人還沒醒,事情不算完。

不知如何喚醒李治,索性伸出大拇指,扣住李治鼻下人中穴。

有沒有用先不管了,反正扣不死人,前世電視裡不都是這麼幹的嗎。

在秦鳴鶴目瞪口呆之下,李欽載狠狠將李治的人中穴往下一按。

昏迷中的李治痛得嗯哼一聲。

這聲呻吟殿內所有人都聽到了,秦鳴鶴狂喜道:“醒了!陛下醒了!”

見李治緩緩睜開眼,李欽載的一顆心終於落了地,整個人鬆懈下來後,差點一屁股癱在地上。

好了,終於不必滿門抄斬了。

雙腿發軟的李欽載仍木然地站在李治的坐榻邊,殿內所有人卻都一臉喜色地拜道:“陛下吉人天相!”

恭賀的人羣裡,李勣鎮定地擡手捋須,額頭的冷汗卻仍流個不停。

今日李勣爲了李欽載承擔了多大的心理壓力,唯有他自己最清楚。

第一百二十八章 親爹與後媽第668章 新糧種的來歷第二百六十四章 一步登天第三百零三章 刺史也翻不了天第一百八十七章 鐵骨錚錚的廢物第八十章 鑽小林子的村姑第四章 男人擔當第五百三十八章 英君能臣第573章 尋敵接戰第677章 我想給他什麼第566章 大相風采第二百六十二章 求學的姿態第一百四十五章 度盡劫波第654章 二女相逢第776章 警告敲打第四百七十五章 太子求和第四百四十五章 下黑手與悲憫不衝突第818章 糧食與人口第三百五十二章 爲民立命第574章 籌碼來了第543章 火併第809章 半途狙截第五十九章 他就那麼隨手一畫第九百三十四章 強勢否決第二百二十六章 熟悉的紈絝味道第791章 風靡長安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相親相愛第八十六章 治病豪賭第752章 不負蒼生第801章 反派不可無爪牙第721章 念頭通達第九百二十七章 四方朝賀第673章 交鋒第三百三十八章 我下面給你吃呀第586章 大義與私怨第二百七十一章 暴殄佳釀第五百零三章 斥候先行第四百九十九章 遣使人選第四百八十章 回莊第854章 黑料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大軍橫掃第三百七十二章 步子邁大了第796章 禮成歸去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驍戰之敵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百濟降將第604章 一夜魚龍舞第九百七十九章 軍閥割據第838章 李大冤種第794章 除爵去號第三十六章 我當時害怕極了第三百九十五章 活命的機會第646章 長安傳聞第三百九十二章 鐵證如山第四百一十二章 躲個清靜第九百二十六章 紫奴來信第691章 師生閒敘第二百三十九章 敵蹤現,皇長女第一百零二章 等你慢慢長大第二百六十一章 國子監學子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屠戮,問罪第四十七章 虛度年華錯了嗎?第五百二十五章 餘波不息第900章 徵兆第三百七十七章 軍方支持第846章 登門啓釁第三十八章 前現代主義生活第893章 夫妻情深第三百六十三章 所薦非人第十三章 將星薈聚第584章 襲擾狙擊第四百零五章 結網設局第二百零三章 夫唱婦隨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泯滅淪喪第二百四十五章 查不出就給我陪葬第三百三十六章 斷難善了第三百三十二章 面對的是三代人的努力第882章 弘壁第三百五十五章 終究恕了第五百零八章 靜觀其變第二百九十九章 好人,好官第二百一十七章 恩怨已久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籌糧軍令第九百二十四章 我們已醒來第744章 前朝秘辛第三百二十四章 調令歸京第810章 恩怨全收第601章 援軍至,敗逃第757章 設局報仇第四百四十三章 另闢蹊徑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人心難收第二百七十四章 天倫之樂第九百二十三章 百年方略第672章 弟子服其勞第795章 雲見天開第594章 東進突圍第三百九十四章 大理寺提審第794章 除爵去號第四百零四章 失控蔓延第九百八十二章 人才難得第666章 血脈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