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內部業務學習《諮詢的奧秘》,我學完後便有幾個疑問:爲什麼書中單獨把信任列一章述說?信任如此重要麼?信任不易恢復嗎?
於是,今天我就在辦公室提出了這些疑惑,想不到大家都很重視。
老胡說:“信任這個問題值得我們好好討論,因爲商業交易買賣往往是以信任爲前提的,我們太需要信任了。只是信任這種無形事物無法量化、不便於計量,那我們對這種無形事物該怎麼衡量呢?我們往往只能依賴於比照物、節點、有形、公信力等來考量了。按這個邏輯,我們以後的交易達成,要多多考慮這些依賴要素。”
小王則說:“胡總這話讓我對如何處理無法量化的東西有點頭緒了。是啊,拿信任來說,重大事情你沒有準時赴約,遲到了。解釋通常是沒有用的,你會被不值得信任來看待;除非以前你從不遲到,那這解釋也許還有點用,因爲是建立事實要素的基礎上。或者你下幾次赴約、其它大事信守承諾都辦成,能重新獲信任,但要付出更高級別的代價。而且多數情況下,一旦信任失去,信任者不會再給被信任者互動機會了,既使有互動,信任者已經戴上了所謂的結論式有色眼鏡了。”
聞老師也細細分析說:“可能是某些環境中人們的選擇通常要麼信任、要麼不信任,不會來個有限信任,對模糊不清的不確定有心態上的抗拒,這有點類似於愛憎分明。還有一個可能原因是:人的安全需求比一般的消費需求要強烈。對於大多人士來講,安全是根本,一旦覺得對方不可信任,就意味着不安全,就會敬而遠之,不會再給對方任何的機會。看來,對於企業來說,失去信任,往往意味着失去了資源。”
老胡說道:“是啊,‘不安全’給人感性作用太強了。人際中大多數人如果是被侵犯、被欺騙、覺得不安全,就會給欺騙者安上一個不光彩的‘壞蛋’‘騙子’之類標籤,這種標籤便於傳播、也容易在人際中傳播。一旦貼上了,他們很難爲不被信任者揭下這標籤,因爲揭下標籤是需要推斷一番的。”
小王也道:“對認真一點的人士來說,這叫階段性結論。而對感性點的人士來說,要有個更形象點、更簡單明白點的叫法,這就是標籤了。因爲形象、直白、簡單,所雙通常人們習慣、也喜歡運用這種標籤,也便於溝通;一旦貼上,一般不會去重新分析,除非遇到更強的事實才可能去除、或更換新的標籤。雖說標籤只是些表達褒貶的、接近口語的叫法,但它通常是勝似實物的物。”
聞老師笑說:“看來,小王也知道維護名譽權的重要性了。給對方貼上標籤,加上能說會道、旁徵博引等,這就成了吵架藝術。”
老胡自顧自道:“人際間的交往大多是感性的,比如說非常重視第一印象、又比如說人們對新來乍到者有點排斥;商業更是如此,金錢在多數人眼裡可說是安全的代名詞,市場裡的信任也更有濃厚感性色彩。買賣交易中的信任或不信任,更是具有乘數效應。如果買家覺得值得信任,就有利於助成下次買賣交易,同時也能作爲好標籤在買家人際圈中傳播,從而帶來更多交易;不信任也是如此,可中止交易的同時,還促成壞標籤傳播,極大減少潛在買家。所以,生意人應以誠信爲本,這說法很有道理,明碼標價、事先講清楚,免得給顧客帶來不安全感,生意人還是不要有什麼不拘小節的念頭;若要不拘小節,自己與對方都得有大節才行,所以除了奢侈品行業或個別行業外,一般生意還是得遵循薄利多銷這個原則。”
我則說:“我看現實生活中,大家還是以有限信任爲主,還是比較理性的,也應當如此,否則,如果人與人之間都是君子之交淡如水,那就不存在什麼經濟發展了。這方面是我們的短板,我們這種性情的人會因爲一點話不投機就給對方投不信任票而無限不信任。”
小王最後說:“我們確實應當樹立有限信任的理念,因爲它比較適合我們這種事務所的服務。信任與不信任,不是二選一的選擇題,我們還可以有限信任、條件信任、階段信任,只是要費點神的;信任雖然無法量化度量,還是有些辦法來建立、或恢復、或升級、或不斷延續的,比如說:日久見人心,相處久一點、經歷不同場景,遲早會迴歸理性或叫感性也行;或者可以打造更強烈的感性節點,等等。這樣的話,我們做事時也將更自信、更信任自己;自信也是個稀罕物,它的建立也需要一步一步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