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記到,經討論,事務所打算增加一個有關激勵策劃類的業務。但會後,我覺得:激勵業務與和樂方面的業務是不是有所衝突?第二天我在辦公室同他們談起了這個問題。
我說道:“我們打算做的業務有職業、和樂、副業、團隊,加上激勵策劃,是不是多了點?而且,和樂與激勵是不是有點自相矛盾?”
老胡道:“是有點問題。雖說和樂與激勵在我們看來,它們可以統一在一起,不過,在市場看來是有點矛盾,我們成了既賣矛又賣盾了。這樣吧,我們昨天也討論過,一錘子買賣的事難有市場,和樂業務好像屬於一錘子事,我們就忍痛割愛,不做它吧。”
聞老師提出說:“單獨提和樂,確實是難做成業務。我們可以把和樂納入團隊分工協作業務當中,和氣生財、和樂的創業團隊肯定成功。呵,我們以前做的和樂工作也沒有浪費。”
小王有他的想法,他說:“對創業人士來,最看重的是能夠主導。創業團隊的和樂,主要是指一種創業中主導與被主導的協調合作;而創業人士所說的激勵,是想把事情主導堅持下去。所以可以做個這樣的業務:主導式管理諮詢之類。”
我很支持小王這個提法道:“創業需要激勵,其實就是說想把事情主導堅持下去;創業需要和樂,其實就是說有時我們不得不放棄些主導。”
胡總也同意,他同時建議說:“我最近讀了本關於周易的書。我覺得周易就是一種如何主導事物的方法,有興趣的話大家不妨可看看。”
聞老師補充說:“天行健、君子不自強不息。現在許多人做事感覺自己最缺的是毅力,其實也是缺少自己主導自己的能力,自助者天助。好了,我們這幾個業務就變成了:個人職業進階諮詢、主導式管理諮詢、團隊協作諮詢、副業策劃諮詢。我們的業務確實非常勵志啊!”
小王這時卻指出了我們事務所面臨的一道難題。他說道:“從叫法上看很勵志,但不得不承認,我們業務內容方面只是些道理、雞湯之類。當然,我們業務如果發生作用的話,這種作用應是一種境界式的提升,但對客戶來講,他們通常更需要的是顯而易見的實效,也通常對這些潤物無聲的東西視而不見。這可能也是市場很少有我們這類業務的一大原因。”
聞老師認同說:“是啊,我們身處這麼個市場、這麼個環境。可環境是不容易改變的,我們的興趣也難改變,這確實是個問題,這可不能通過環境改一點、我們興趣改一點這樣來折中處理。但這兩種改變,哪怕只改一點點,也都是太難了。”
老胡這時提出一個兩全其美方案。他說:“環境不可改變,我們興趣也不可改變,但還是有辦法的,我們可不能在這個時候機械套用有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理論而悲觀。就拿我們事務所這種情形來說,我們可以有這麼一個辦法:試想一下,如果我們只做些我們不熱衷的傳統事當中,是很難與人競爭的;如果我們只做自己天性喜歡的事,又難有利潤。不能都不做,單做也不行,所以只有這個辦法了——乾脆兩者都做,做事務所的同時,也做經營實物的實體店。實物實體店是爲適應環境而去做的,事務所是爲滿足我們興趣而做的,兩者互爲表裡、相互促進,說不定兩者相輔相成,既能獲得物質上的生存、又能獲得心態上的樂趣。可以這麼說吧,爲了存在,沒必要做到最聰明,但須做到儘量適應。”
真是峰迴路轉,我說:“邏輯上的二選一難題,通過感性的二者都參與而迎刃而解!這方案確實也是我們事務所的終極方案了。只是實體店與事務所如何很好的結合到一塊,得好好想想。事務所的業務客戶面還是較廣,實體店服務的地域很窄、客戶面就受限了。這是兩者結合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聞老師也說:“是啊,方案是好。不過實體店服務地域有限,有點限制事務所手腳;再說,辦實體店的話就需要我們繼續投入資金,我們還不情願走這一步。這樣吧,這方案就暫時作爲我們的備用方案,當我們實在無法取得進展時再來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