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穴

洞穴比喻是一個無比經典且至今仍有巨大吸引力的奇妙問題,也有着諸多看法與解答。

在此我就不貼簡介過來了,有興趣的人可以百度。

此處我只分析一種由此衍生出的小問題:出去見到真實後的那個人,回去後會面對什麼?

柏拉圖當年想的固然很好,那麼一個開悟者,他明白了一切的真相,然後回去告訴其他把虛影當作真實的人,其他人不信他的話,覺得他瘋了。

但這種情況,除了人類遠古時期的小族羣結構能實現外,其之後的時代應該都是無法實現的。

拿個例子來說的話,典型的大家都知道的,指鹿爲馬,皇帝的新衣。

這兩個經典故事大家都知道,但其中隱含着的結局與背景卻是不同的。

…………

首先,指鹿爲馬這事,是趙高幹的。

趙高是大宦官,權臣,奸臣,他想用這事來試探一下底下官員的態度,也就是所謂站隊問題。

既然如此,他這事面向的對象,就起碼得是官員,而且基本都些是能有資格參朝議政的,有品階,有權利,人精似的,不小的官。

這就爲指鹿爲馬這事埋下了一個前提,就是這事面向的對象,其實在回答之前,都是經過認真權衡後纔給出答案的。

不要學現在那些網絡小說裡那樣,認爲一些不是名垂青史的大佬外都是傻子,這些官員沒一個傻的,也不存在什麼不假思索脫口而出的問題。

所以,鹿到底是鹿還是馬,這其實取決於那些官員的內心是否正直而已,取決於他們是否堅持內心的信念,願意給出真實的答案。

結果呢?

時隔這麼很久很久了,大家當然知道了,但凡明知趙高想要的答案卻沒給出他想要答案的,就被大宦官給弄死了。

這事跟洞穴比喻又有什麼關係呢?

其實大家不妨想一想,如果把這鹿比做柏拉圖所認爲的那個真實的話,那馬不就是真實在虛幻世界中的投影嗎?

柏拉圖的洞穴比喻就也在這故事裡出現了,就是因爲這所謂有關真實的不同答案。

這時候我想大家也就明白了我說的,那種只把走出洞穴的人當作瘋子的情況爲何不會出現了吧?

ωωω● TTkan● ¢ 〇

因爲到了後世以後,隨着複雜社會結構的形成,世界就需要唯一的答案了。

就好比當年地心說初出現時,教會不還是燒死了一大批科學家嗎。

他們就是那個時代的所謂走出洞穴者,但自從走出洞穴後就不再願意承認舊有的虛幻,而是堅持自己所見的真實,於是就死在了自己的認識上。

趙高故事裡說馬的那些人,也一樣,他們也都是些堅持自己的真實的人,所以也就被大宦官給弄死了。

…………

既然指鹿爲馬都能跟洞穴比喻扯上關係了,那很明顯皇帝的新裝也是可以的。

而且大體上的對照都還一樣,無非就是真實換作了皇帝的光屁股,投影換作了穿了衣服的皇帝。

但我說過,這個故事其實跟指鹿爲馬不大一樣。

首先,故事裡看破真實的是小孩子,喊破一切的也是小孩子。

相較於堅持地心說或者馬說而死去的那些科學家或官員,孩子其實沒那麼多想法,她也沒有所謂堅守內心的信念與否這一說,她就是直接說出了自己所看到的東西,順從本心。

這種孩子的本心跟那些大人的本心還是不一樣的,它沒有那麼多世俗的考慮,就是簡單的對世界的一種呈現,一種不附加太多知識修飾的簡單映照。

反觀故事裡的大人們,沒有哪個人敢喊破吧?即便他們明知道皇帝光着身子,吭哧吭哧憋笑,也都得陪皇帝把戲演下去。

因爲他們但凡一笑,一出聲,估計也就會跟指馬爲馬的那些官員一樣掛掉了,然後就因爲對真實的認知而毀滅。

安徒生童話現在網上都調侃說是安屠生,估計也是不少人看到原版了。

按原版那尿性,沒忍住叫出口的這一羣小孩,一個不落,全得直接原地昇天。

但好在現在的童話嘛,除了王爾德等幾個人寫的童話以外,總是HE的,很少BE,偶爾OE,總體讓人看着還挺舒坦。

所以故事裡的皇帝只懲罰了戲弄他的那兩個裁縫,這些孩子的結局倒是沒有講。

…………

迴歸正題,洞穴比喻在這兩個典型故事裡的不同情況。

孩子大多時候象徵着童真,真實,所以他們見到的,照理來說,應當是真實的。

而大人,其實倒不是所見的真實與否,而是所認爲的真實與否,其所說的真實與否。

如果以此兩個故事爲基礎具體套出來一個洞穴比喻的話,應該說:人一旦降臨世間,在最初的年紀裡,有父母的託舉,會見到洞穴外的世界一眼,也就是所謂真實,而隨着他長大,其實那真實也還在,但他已經無法再看到洞穴外了,只能看到投影,而且也只能跟着其他人的說法,指認其爲真實。

而這所謂大衆眼中的真實,所謂看見,其實按照洞穴比喻去思考的話,也不過是某個實際存在物在燭光下投射到洞穴裡的影子罷了。

這就牽扯到一個很基本的問題,也是沒有唯一答案的問題。

…………

這個問題就是,到底什麼是真實?

或者說,到底如何定義所謂真實?

如果說能讓很多人認可的就是真實的話,那洞穴裡的人都把虛影喊作真實,在他們眼裡,那確實就是真實的,不虛的,跑出洞穴的那人看到的,就是虛影。

但如果真實具有唯一性的話,它就不會被人數而影響。那就只有跑出洞穴的人見到的纔是真實,而哪怕洞裡千千萬萬人指認虛假爲真實,那也不行。

因爲真實就是真實,是唯一的,不是因爲大家說它假就變假。

但此唯一性是否具有永恆性呢?我想是並不具備的。

就還拿指鹿爲馬來說,如果趙高真的成功了,並且就從那之後秦朝統治了很久,一直都說鹿是馬,還燒掉了世間所有記載,固然一些老人還知道那動物到底是什麼,但新一代呢?

他們一出生接受的知識就是,鹿叫馬,馬叫鹿,並對此深信不疑,然後一代代把這知識傳下去,直到我們今天。

於是大家都知道了,那頭上長角的,帶斑點的,不叫梅花鹿,叫梅花馬。

這問題還回歸到洞穴比喻的話,就是所謂虛假的傳承性了。

不論當初是否有人能得見真實,我就把那些見過真實的人全弄死,然後給這洞裡的人來一套指鹿爲馬,並讓他們慢慢傳承下去,這樣後人就會慢慢的忘記真實到底長什麼樣子,並把虛假的當作真實。

…………

說到這裡,估計有點年歲,讀過毛選的人,就會想起教員關於我們不怕打仗的那段著名論述了。

而再順着往下想的話,其實就會發現,近些年來對英烈的宣傳與表彰,大力培育紅色文化,除了激發凝聚力增強自信心外,倒也順路對抗了西方這暗地裡鈍刀割肉的手段,讓他們扭曲我們真實歷史的圖謀落空。

我倒是無意間想起來的,反正就沿着洞穴比喻一路往下發散,最後居然就順着想到了此處。

我想可能這就是洞穴比喻的奇妙之處吧,無論結合到哪個時代的哪個具體情境具體問題,總是能分析出一番東西來,讓人無比着迷。

遲到科幻——一小時深度睡眠(1)collections(2)隨想——22.8.20-夜先天(2)圓覺(1)故事新編——掩耳盜鈴故事新編——孫悟空改寫生死簿思神(1)圓覺(1)藥師(1)他視角——唐僧拜小雷音寺修仙(2)狂想曲(2.3)不再見作爲意志和表象的世界(5)浴鹽(3)千年怨恨哲學思考——重構三十年後成法海(2)多視角獵奇故事——18層(6)遣懷一種關於修煉升級的設定災難美學螞蚱狂想曲(2.1)圓覺(1)人生經歷——不相通(2)遣懷藥師(3)故事新編——掩耳盜鈴遣懷向日葵浴鹽(1)素材(2)多視角獵奇故事——18層(2)栗子日記——7.16洞穴老韋(1)作爲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打賭多視角獵奇故事——18層(5)藥師(2)愛情故事——三棲修仙(2)黑狗(1)多視角獵奇故事——18層(5)狂想曲(3.1)餃子皮與頓頂省傻(1)浴鹽(5)懂事的狼老韋(2)人生故事——借糧食酒桌雜談——存款與工作15歲(2)修仙(1)新世界乖孩子日記(1)人生經歷——不相通(1)搭車隨想——22.8.20-夜黑狗(1)素材(1)人生經歷——不相通(2)思神(1)浴鹽(5)混沌之子乖孩子日記(2)資料收集-火焚之日(2)三十年後成法海(1)素材(4)古文新譯——羅織經(節選)童話-青蛙王妃古文新譯——鱷魚文朝聖三十年後成法海(1)乖孩子日記(1)故事新編——掩耳盜鈴乖孩子日記(2)15歲(3)新世界哲學思考——重構九華山見地藏(1)作爲意志和表象的世界(4)愛情故事——三棲思神(3)童話-青蛙王妃多視角獵奇故事——18層(4)隨想——22.8.20-夜向日葵栗子日記——7.16乖孩子日記(4)人生經歷——重生之我是xxx(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