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9章 視察

進入1849年之後,世界的局勢變得平穩了。俄國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戰爭,也已經結束了。俄國在從中華帝國贖回了戰俘之後,開始向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發起了反擊。只不過,俄軍缺乏武器的窘境依舊沒有解除,他們付出了慘重的傷亡才獲得了勝利。

最終,俄國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只能夠握手言和。不管是哪一方,都沒有力氣再把戰爭進行下去了。連年的戰爭,使得兩個國家的財政都瀕於崩潰了。特別是俄國,在向中華帝國支付了大量的戰爭賠款以及戰俘贖金後,使得俄國皇室的財富也縮水了大半了。俄國的財政,更是早已經債臺高築了。要不是英國人希望拉攏俄國對抗中華帝國,給俄國提供了幾筆鉅額貸款的話,恐怕俄國早已經支撐不住了。

英國和俄國,完全是一拍即合。兩國都同中國有仇,特別是俄國,不僅損失了數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還付出了鉅額的金錢。加上現任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的父親尼古拉一世也是間接的死在了中華帝國的手中,這使得亞歷山大二世對中華帝國充滿了怨恨。即便他知道,英國人這是在把俄國當作對抗中華帝國的棋子,他也甘心情願。因爲,如果沒有英國的幫助的話,俄國想要快速的恢復實力,那非常的困難。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這一場的戰爭當中,付出的損失和收穫。完全不成正比。他們在戰爭當中,損失了超過二十萬的軍隊。當然,被他們殲滅的俄軍數量更多。只不過。在俄軍緩過氣來之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還是不是俄國人的對手。被灰溜溜的趕出了俄國的領土。這讓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對中華帝國也有些不滿,蘇丹阿卜杜勒.邁吉德一世認爲,如果不是中華帝國將那些俄軍戰俘放回去的話,俄國人根本就沒有足夠的軍力來反擊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

可是,即便阿卜杜勒.邁吉德一世對中華帝國不滿,他也沒有辦法報復。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離中華帝國太遙遠了。中華帝國還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如果想要報復的話。那更是自尋死路。中華帝國不找他們的麻煩,他們就應該感謝真主的保佑了。

1849年,大規模的戰爭雖然結束了。但是。各主要強國之間的矛盾卻沒有消弭,反而越來越凸顯了。只不過,大家似乎都還沒有準備好大規模的開戰。所以都比較剋制,想要繼續的積蓄實力。等到完成準備之後。再發動新一輪的戰爭,以此來爭取未來的利益。

帝國皇帝龍宇飛從1849年春天開始,在侍衛長李虎的保護下,開始了全國範圍內的微服私訪。其實,他也不是爲了下去挑錯而已。只不過是想要看一看帝國底層的真實情況。一直待在皇宮裡面的話,聽到的也只是那些大臣們報告的內容而已。長久這樣下去,就會被矇蔽視聽。龍宇飛可不希望他會變成那樣的皇帝。雖然,他知道自己不是當明君的料。但也不希望做一個昏君。

這一次的微服私訪,龍宇飛看到了很多真實的東西。廣大的農村。因爲大規模的向海外移民,以及政府無償向廣大的農民提供土地,農業稅的稅收也很低,這使得農民的日子和前清時期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雖然不是很富裕,但至少能夠吃飽飯,穿暖衣了。帝國的免費教育制度,也使得農村的孩子能夠走進學校,學習知識。

帝國的工商業,則是異常的繁榮。以前的那些地主們,他們的土地被帝國政府強制贖買之後。爲了不坐吃山空,只能夠把資金投入到工商業當中。其中的一些人,血本無歸,但也有不少人,成功的供地主轉型到了商人。現在帝國的商人,可不是清朝時期,他們的地位,無疑要高得多。商稅,已經成爲了帝國的主要稅收來源了。

貪墨、以權壓人等情況,依舊存在。對於一個經歷了兩千多年封建統治的國家而言,想要完全根除,那幾乎是不太可能了。龍宇飛施行的是高薪養廉的政策,帝國政府的那些公務員們,每年的薪資和獎金,都是非常可觀的,養活一家老小,完全沒有問題。不過,即便是這樣,也還有人鋌而走險。對於這些人,帝國將會嚴懲。龍宇飛絕不能容忍那些蛀蟲的存在,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怎麼能夠毀在這些蛀蟲的手裡呢?每年因爲貪墨和其他原因被處死的官員,就多達上千人。

即便是這樣,但中國人向來認爲做官就高人一等。因此,希望進入政府的人,還是猶如過江之鯽。對此,龍宇飛只能想辦法從制度上,加強對帝國官員們的管控。一旦做出違法的事,這些官員們,將受到嚴懲。龍宇飛希望,通過加大違法成本,讓那些官員們能夠自律,避免那樣的事再發生。

龍宇飛此行,總體來說還是很滿意的。差不多三個月的時間,他乘火車從華夏市北上,一直到了北京,然後再從北京出發,一直北上到了草原深處的庫倫了。現在,帝國修建的鐵路已經從北京修到了買賣城了。正在向伊爾庫茨克延伸。目標是一直要修到西西伯利亞平原。另外,單線鐵路的運力有限,一旦戰爭開始的話,無法保證前線的消耗。龍宇飛向隨同他一起微服私訪的交通部官員提出,儘快建設複線,確保戰時對前線的後勤補給的供應。

從草原返回之後,龍宇飛乘火車一直西進,抵達了古城西安。現在的黃土高原,在國家保持水土的建設下,已經有了明顯的改變了。大量的人口從黃土高原上遷出,使得這一地區的生態得到了保證。加上帝國專門用戰俘和從南洋抓捕到的奴隸來植樹造林。龍宇飛相信,再過幾年的話,黃土高原上的水土流失,就可以得到根本性的改變了。

帝國規劃的修往西北的鐵路,進度也很快。在這條鐵路上,至少有十萬名帝國的工人勞動。另外還有數十萬從南洋抓回來的奴隸沒日沒夜的辛勤勞動,現在,鐵路已經過了蘭州,進入了新疆了。預計再有個兩年的時間,鐵路應該就能夠修到伊犁了。到時候,隨着鐵路的修通,帝國對西北的控制也會得到加強。

和通往西西伯利亞平原的鐵路一樣,龍宇飛要求通往西北的鐵路,也建成複線。這樣的話,能夠大大的提高火車的運力,確保一旦戰爭開始,帝國的大軍能夠迅速的調往西北作戰。西北地區,未來將是帝國的一個主要戰略方向。下一步,帝國就將對中亞進行滲透。那裡,將成爲帝國和俄國的一個主戰場。確保帝國大軍在西北戰場上的後勤補給,非常的重要。

龍宇飛並沒有前往西北,抵達了西安之後,開始沿着鐵路線進入四川盆地,隨後,再到了雲南。再後來,通過廣西廣東,從海路回了華夏市。

三個多的時間,龍宇飛可謂是馬不停蹄。一路走走停停,雖然只是走馬觀花。但是,龍宇飛要求一路不得驚擾地方,看到的,也基本上是真實的情況。

回到華夏市之後,龍宇飛召集了內閣首相和內閣的其他大臣們,就這一次的視察中發現的情況,和他們交流了意見。並且,提出了自己的整改意見。

內閣首相林子豪向龍宇飛保證,內閣會花大力氣來整改這些問題。

在這一次的微服私訪當中,最讓龍宇飛滿意的。大概就要屬帝國的工業建設了。在沿海和沿江地區,帝國建立了一個個的工業區。特別是珠三角的重工業區,以及長江沿岸的重工業區。這些地方都是帝國的重工業的主要集結地。年產量超過五十萬噸的鋼鐵廠,就要好幾個。現在,帝國每年的鋼鐵產量,已經遠遠超過了英國,成爲了世界第一了。

帝國的鋼鐵產業的原料,主要來源於澳洲的鐵礦。雖然國內也有不少的鐵礦,但是帝國的鐵礦大都品位不高,用來冶煉的話,成本會太高。加上,鐵礦本來就是不可再生的資源。帝國國內的鐵礦,還是少用一些的好。所以,除了極少數的鐵礦開始開發之外,幾乎所有的鐵礦,都來自於澳洲。

澳大利亞的礦區,經過幾年的建設,已經很完備了。鐵礦石由奴隸開採出來之後,通過礦區的鐵路運輸到港口,然後再通過船隻運回國內,保證國內的各個鋼鐵廠的消耗。爲此,帝國在澳大利亞部署的一個步兵軍,主力就佈防澳大利亞的西部礦區。另外,帝國海軍第5艦隊的一個主要職責,就是保證這條海上運輸線的安全。如果這條運輸線被切斷的話,這對於帝國的重工業,將造成巨大的打擊!

第949章 比利時的危機第161章 舉國歡騰第25章 大戰開始第625章 拼光了第657章 英國的利益第1360章 聯盟破裂第34章 主動出擊第1476章 損失慘重第102章 西班牙人VS土着第1016章 悲催的荷蘭人第91章 跑不掉了第1142章 潰敗第185章 絞刑第1204章 登陸愛爾蘭第723章 守株待兔第508章 震撼第767章 完勝第147章 爪哇海海戰第466章 抗英援緬第1295章 腸子都悔青了第401章 長江防線第1312章 調停第1110章 撿便宜第462章 英國人的目標第46章 殺戮開始第339章 贏定了第986章 災難性後果第436章 目標棒子國第225章 識相的荷蘭人第92章 投降第370章 海軍之路第483章 吃掉一個師第1141章 伏爾加河防線第856章 倫敦和會第903章 西疆省第67章 以戰養戰第238章 廣東水師的反擊第1383章 出兵鎮壓第999章 圍攻第807章 兵敗如山倒第665章 私下談判第1232章 註定失敗第1499章 敗局已定第176章 巷戰第783章 選擇第1011章 推卸責任第409章 戰鬥吧,武士們!第457章 和親請求第318章 新華國的底線第1285章 偷襲第1094章 遭遇戰第147章 爪哇海海戰第631章 自找出路第1049章 無法拒絕的誘*惑第1025章 出兵歐洲第470章 大英帝國的決心第1125章 不惜代價第1075章 倒黴的西班牙人第113章 蘭芳來人第392章 剖腹謝罪第339章 贏定了第824章 會戰第200章 剿滅海盜第1282章 南美代言人第86章 岸防炮第1360章 聯盟破裂第902章 臣服第1272章 唐級戰列艦第1016章 悲催的荷蘭人第400章 剷除第31章 成家立業第1140章 全線突破第1354章 非對稱手段第180章 推翻滿清再稱帝!第1369章 帝國的盟友第153章 奠定勝局第219章 大開殺戒第1268章 強幹弱枝第53章 摩洛人的使者第1480章 鋼鐵洪流第1038章 圍魏救趙第1257章 昔日霸主第744章 會戰序幕第1080章 進軍五大湖第434章 天皇之死第1155章 聯合作戰第627章 兇悍的蒙古騎兵第1032章 波斯灣當嫁妝第1044章 印度特使第1293章 超級油田第1414章 印度暗流第454章 英國的勝利第128章 卑鄙的總督第1005章 堅城第562章 滿清的野心第268章 大戰起第339章 贏定了第1194章 三國聯軍第1037章 向英國求援第991章 收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