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條又一條濃白色的尾跡從殲-20“威龍”左右舷的武器艙內接連直衝了出去。
殲-20下腹部中軸內置武器艙也通過內置輪轉掛具釋放出一枚空對空導彈。
三發齊射。
“威龍”不像殲-8這一類的肉搏型戰鬥機,越先進的戰鬥機越是崇尚遠程火力致勝戰術。
蔣大隊長絲毫沒有節約彈藥的意思,全力釋放pl-12中距空對空導彈。
連續三枚導彈釋放了出去,導彈一脫離機體,殲-20“威龍”迅速向右下方側滑,以高度兌換速度,同時將引擎輸出釋放到最大,尾噴管後方很長一段距離,連光線都扭曲起來。
強大的氣流彷彿能夠扭曲空間。
紅外線抑制技術,甚至看不到傳統噴氣式戰鬥機的赤紅色或明藍色尾焰,在機體做出魚鉤式急轉彎的同時,噴散出一粒粒明亮的紅外線熱焰彈。
雖然蔣大隊長十分清楚這樣做對於國產pl-12中距空對空導彈的影響並不大,可是作爲作戰操作流程,哪怕只要有一絲機會也不能放過。
一枚便宜貨干擾彈換一枚昂貴的空空導彈,這筆帳怎麼算怎麼划算。
剛剛釋放完一連串紅外線干擾彈,駕駛艙內猛然亮起了一片紅燈,雷達顯示屏上出現雪花點干擾,似乎出現了許多不明信號。
這當然不是模擬器出現故障,而是在模擬戰鬥可遭遇到了強電磁干擾效果,強度甚至影響到了戰鬥機運作。
ecm電子戰,蔣大隊長最熟悉的八爺可幹不了這個。除非掛載電子戰吊艙。
從第三代戰鬥機開始,各國就將電子戰系統集成進入了自己的主力戰鬥機,雖然性能和功能不及專業的預警機和電子戰飛機全面強大,卻比二代機的電子吊艙更強上一些。
干擾功率如果足夠強大,甚至可以影響目標戰鬥機操作和導彈制導。導致目標通信系統、火控系統和雷達系統失靈。
自殲-10起,中國製造的戰鬥機就開始大量採用光纖應用於航空電子系統,面對x-8“妖孽”的強勁電子戰攻擊,殲-20“威龍”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要是近距離來上一顆電磁脈衝炸彈,蔣大隊長的殲-20“威龍”就會像林默當初在阿富汗青金石古堡的任務中一樣。戰鬥機直接失去控制。
除非戰鬥機全面使用集成光路和光子計算機控制系統,只要還有用微電子設備的地方,必然要受到摧毀性攻擊。
戰鬥機防禦系統自動打開了eccm電子反干擾技術,按照默認程序設定,“威龍”與林默的“妖孽”展開了無形的電磁波大戰,若是雙座機,後座飛行員還能夠手動多出一些攻擊花樣來。
換成加強了電子戰系統的國產空警2000大型預警機和專業電子戰攻擊機作爲對手。若蔣大隊長稍一大意,那麼就有難了。
不要以爲非戰鬥型的電子戰習機可以隨便欺負,美國一架f-22“猛禽”就曾經大意失荊州,被ea-18g“咆哮者”電子戰飛機給擊落。
自己戰鬥機的影子印到了對方駕駛艙下方作爲戰績標榜,這與一名全副武裝的美國大兵被一裹腳老太太給一腳踹溝裡的滋味兒差不多。
轟轟轟!~
天空中爆起三朵大火球。
蔣大隊長瞳孔微微一縮。他看到那道伴隨着導彈的詭異身影並沒有被pl-12中距空對空導彈準確鎖定,反而連續釋放出多道赤紅色的航炮彈道,將三枚pl-12中距空對空導彈籠罩進去。
三團火球證明了對方的航炮火力無一例外的成功命中瞭如此纖細的導彈。
自己發射的三枚pl-12竟然在天空中被航炮連續擊爆,運氣還是......
洛克希德提供的三套裝備直接被林默應用於“妖孽”之上,光電分佈式孔徑系統(eodas)和光電瞄準系統(eots)結合起來,可以形成一種接近於光鏡術的能力。“妖孽”戰鬥機着重增強了這一方面的火控功能。
不僅如此,林默用航炮打導彈的經驗也非常豐富,航炮射擊術即使沒有光鏡術的協助。以密集的彈幕換取命中率,哪怕十中其三,也一樣能夠將導彈擊落。
老美的飛行員並沒有用航炮打導彈的經歷和導彈衝擊的勇氣,就像遇到了剋星一樣,戰鬥機碰上導彈,躲都來不及。哪兒有湊上去找揍的。
對美國人來說,用超視距戰術幹掉對手。何必又費力不討好的還用航炮拼刺刀。
正因爲對航炮的不重視,新列裝的f-35“閃電2”戰鬥機也並不是全系列都裝備航炮,而是配備了單列的航炮吊艙,美國空軍在使用航炮的經驗比起中國飛行員還要弱上一籌。
殲-20“威龍”釋放紅外線熱焰彈後,結合大半徑桶滾進行搖擺機動。
兩枚高速射來的pl-12快速接近,傻子才飛一條直線呢。
奪命剪刀絞戰術機動,不僅僅是攻擊機動,也同樣是非常優秀的防禦機動,特別是在雙機編隊中,雙剪刀戰術機動往往會成爲一招殺手鐗。
蔣大隊長將防守反擊戰術發揮到極致,他不敢過於接近那些造型奇特的前掠翼式戰鬥機。
如果拼近距離格鬥,殲-20“威龍”在氣動力設計上比起對方差得不止一星半點。
但是蔣大隊長也有自己的戰術,殲-20“威龍”的鴨翼氣動力佈局非常適合能量攻擊戰技。
作7759大隊的大隊長和曾經的下屬,蔣大隊長和林默都是能量攻擊戰技的佼佼者。
爬升蓄能,俯衝釋放,“威龍”的速度甚至一度超過理論值2.5馬赫,這就是能量戰技帶來的優勢。
一枚pl-12在不到50米的距離被“威龍”誘爆,緊接着第二枚pl-12以同樣的方式被誘爆。
超音速狀態,一秒鐘就是數百米,眨眼的功夫就脫離出殺傷半徑。
這麼近的距離爆炸除非是發生在機頭前方,或許能夠重創殲-20“威龍”,但是隻要在駕駛艙側後方誘爆,360度全向擴散的衝擊波和破片很難傷到戰鬥機。
戰鬥機有人爲操控可以使用出能量戰技,可是過載力達到30g以上的導彈卻不行,也沒聽說過導彈能夠用空戰技的,那完全毫無必要。
剛剛脫離出9g過載的蔣大隊長感到機身猛一抖動,一排彈幕掃過了機尾,他回頭一看,尾舵直接齊齊切掉了一大塊,就在這短短的幾秒,殲-20“威龍”簡直快成了禿尾巴的雞。
逃!
沒有任何遲疑的。
蔣大隊長毫不猶豫地將殲-20“威龍”推進到超音速狀態,避免與“妖孽”發生近戰。
“威龍”的翼面積過大,可以靈活應用能量戰技,卻不適合更小半徑的急轉和超機動性能更強的戰鬥機對陣。
作爲資深的王牌飛行員,蔣大隊長非常清楚高過載對於人體的損傷,雖然王牌飛行員的體質和體能都遠超過常人,但他總是非常小心,不持續使用9g高過載的能量空戰技,避免自己的體力消耗過大。
就像專業體育運動員一樣,所有的優秀飛行員都掌握有一種特殊的呼吸技巧和放鬆技巧,儘可能的利用戰鬥回合空檔的短暫放鬆,儘快恢復體力,並且在戰鬥中合理的分配自己的精力和體力。
在海灣戰爭中,美國海軍飛行員每天平均出動兩次,每次出戰2-3小時,有的飛行員甚至一天出戰四次。
但實際發動攻擊的時間往往只有數分鐘,這是騎士戰鬥的一貫風格,追求最大的攻擊力輸出,付出的代價是不論人還是裝備都沒辦法保持太久的持續火力。
擁有前掠翼的“妖孽”解決了結構發散等問題後,無所顧忌爆發出的超機動性能生生壓制住了蔣大隊長的殲-20“威龍”。
令蔣大隊長都不得不刮目相看。
原本的半信半疑在開始動搖,難道現實中真的存在這款戰鬥機?
一條黑影疾速從殲-20“威龍”身旁掠過,蔣大隊長心頭一緊,這個速度,甚至不遜色於“威龍”的全速。
被削掉尾舵只不過會影響桶滾的穩定性,但是有矢量噴尾和鴨翼的控制,蔣大隊長並沒有表示出太多的膽心。
他現在要關注的是林默的追擊。
“威龍”的雙發引擎爆發出全部功率,燃油飛快的被消耗,化作膨脹的超高溫氣流排出尾噴管,若是後面放頭全牛,恐怕是沒幾秒的功夫就會變成香氣四溢的烤肉,利用飛回來的戰鬥機尾管熱盒飯什麼的,地勤們已經不是第一次幹。
“威龍”已經達到了2.5馬赫全速狀態,有時候速度也是一種防禦。
x-8“妖孽”的速度已經超過了f-22“猛禽”而是達到了2.8馬赫,還在不斷提升中。
在2倍音速以上想要發射導彈和航炮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由於伯努利效應,如果操作不當,導彈甚至無法脫離機體,給戰鬥機帶來危險,特別是航炮開火有可能破壞動平衡,引起戰鬥機解體。
ps: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