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兩大陣營

大漢帝國的軍事和經濟都崛起之後,當時世界的局勢也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

曾紀澤那天召集中國的外交大臣和重要將領和官員們,開始確定大漢帝國縱橫捭闔的外交大戰略!

曾紀澤首先說:“衆所周知,愚昧的清廷,在它覆亡之前,始終頑固地拒絕融入國際社會,導致了一連串國家災難。而且中國一直被泰西列強認定爲非國際社會成員,無適用國際法的資格。我們大漢帝國,現在任命了一批歐美留學、熟知國際法律的年輕人擔綱外交事務,正是這批職業外交人才的努力,最近幾年,中國外交迅速扭轉清廷妥協外交頹勢,轉變爲強硬的國權平等外交。它使中國在國際社會中得到應有的地位,尤其是亞洲大國的地位,彰顯無餘。下面請司法大臣梁啓超和國家外交學院院長樑士詒來給大家介紹一下當前的世界大勢,我們商量今後中國的外交戰略。不外交,這可是沒有硝煙的戰場,一切的戰爭都是爲政治外交服務的!”

梁啓超站起來,清了清嗓子說:“我和樑士詒院長訪問歐美各國回來後,就奉皇上之命,這兩年一直組織國內外專家在潛心研究列強工業化和外交的歷史。中國如想稱霸全球、主盟世界,工業化和外交這兩點非常重要。工業化那一塊,國家已經制定了二十年計劃,我就主要講一下外交戰略。”

曾紀澤點點頭:“你給我們分析一下當今的世界大勢,我們都如盼甘霖。”

梁啓超研究了苦心孤詣研究了國外幾百年的歷史兩年,查閱了大量資料,此時成竹在胸,喝了一口茶,娓娓道來:“現在世界之強國大國,除了中國之外,主要有英吉利、法蘭西、德意志、沙皇俄國、奧匈帝國、美利堅六國,關係複雜。最強之國,自然是號稱日不落帝國的英吉利。不僅海軍雄冠全球,其工業也極其發達,殖民地也最多。不過1871年,普法戰爭中法國戰敗。法國提供50億法郎約合7億多兩白銀的賠款,讓德意志的迅速崛起。這筆鉅款在4年中流入了新生的德意志帝國,讓德意志貨幣迅速進入金本位時代,穩定的馬克促進了德意志工業的飛速發展,德意志在歐洲如巨人般崛起,所以,德意志現在可以算得上第二強國。”

李經方笑着說:“對德意志人和法國人這場戰爭,我也略知一二。德意志的軍隊都開進了巴黎,法國人不僅賠償德意志50億法郎,還被迫簽訂屈辱和約。割讓了鐵礦蘊藏豐富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兩省。”

盛宣懷說:“那法國人還不恨死德意志人了?他們兩國的關係一直不好呀。”

國家外交學院院長樑士詒說:“是的。普法戰爭摧毀了法國人長期以來的民族自豪感,使其從歐洲的超一流大國淪爲普通大國,色當的失敗纔是長久刺激好鬥的高盧人的最主要原因。因爲此時距離拿破崙時代的偉國也只有半個多世紀。在德意志首相俾斯麥1871年後的外交目標中,最爲關鍵的利用法國政府不穩定的特點,徹底孤立法國。鞏固勝利果實。他們認爲,復仇的法國,將會永遠是德意志的噩夢。”

曾紀澤問:“法國對德意志的賠款什麼時候還完的?”

樑士詒回答說:“俾斯麥試圖用鉅額賠款要求使德軍長期佔領法國北部,然而,法國擁有超過本土20倍面積的龐大殖民地,法國背後的金融勢力也很強大,迅速籌得賠款。1873年使德軍撤出法國。隨即,法國開始建立龐大的常備軍。德意志人便和奧匈帝國結盟壓制法國。”

曾紀澤說:“崛起的德意志對英國和法國的殖民地是很大的威脅。我知道俾斯麥時期,德意志很少參與殖民地的爭奪,1881年,俾斯麥就曾乾脆利落的告訴那些不安分的人:只要我當一天宰相,德意志就不會有殖民地政策。”

財政大臣席家棟說:“我也曾關注過德意志的工業化。俾斯麥當時那麼說,是因爲他主政時期,德意志出口總額中銷往殖民地的只有千分之一,而進口總額中來自殖民地的也只有千分之二,面對在英法已經瓜分世界上最好的殖民地時。德意志人覺得對這些平時倒貼錢,戰時守不住的雞肋,還不如棄掉以爲帝國減少些麻煩,尤其在爲了維護殖民地需要花錢建立一支強大海軍會刺激到英國人。”

曾紀澤哈哈大笑:“俾斯麥很有遠見呀,可惜俾斯麥1890年就下野了。現在德皇威廉二世完全破壞了俾斯麥給德意志打下的外交基礎,德意志海軍部一直以大英帝國海軍艦隊爲追趕目標,推出大海軍計劃,這完全激怒了英國人。從地理上看,英國所處的位置,心臟和大腦在歐洲大陸西海岸之外的不列顛羣島,而倫敦,也位於泰晤士河之上,對於英國來說,歐洲大陸西海岸出現一個陸海強權的國家,意味着亡國之危,生存之險。德意志所處的位置,恰恰在低地國家和日德蘭半島之間。是英國敏感神經中最敏感的位置之一。德意志大力發展海軍,是頂在大英帝國心口的一把致命的匕首。如果在這個位置出現一支龐大的,可能壓倒英國皇家海軍本土艦隊的艦隊,而且掌握在擁有歐洲最強大陸軍的德意志手中,這在英國眼裡不僅僅是海權的競爭性威脅,而是涉及到國家存亡民族生死的生存性威脅。”

樑士詒表示認同,說:“皇上真是高瞻遠矚。英國想遏制德意志海軍,對中國來說,也是個機會。這樣一來,英國人不得不和中國、美國坐到談判桌前分享海權。”

梁啓超也笑了,說:“我看德皇威廉二世是由於受其母親,也就是維多利亞女王的長女的影響,對英國的海軍十分羨慕。他開始學習英國人的傳統,建海軍局、海軍司令部,甚至還希望建立陸海軍聯合指揮系統。德意志新貴們急於在殖民地分割上獲得利益,哪怕海軍尚未成型也開始進行政治冒險,這必然招致英國的強烈反應。”

原來,從1896年開始,德皇威廉二世正式宣稱施行所謂的“世界計劃”。他聲稱“今後世界上的任何事物沒有德意志帝國同他的皇帝過問的情況下將無法完成”。一個搞魚雷艇起家的海軍國務秘書蒂爾皮茨發起的“德意志海軍聯合會”,他們希望德意志能夠向英國一樣四處伸手,進行海外,英德關係急轉直下。在這種形勢之下。所謂的“巴格達鐵路”、“中非帝國”和“東方馬克區”等各種各樣“偉大的計劃”就開始如雨後春筍一般出現。1898年,德意志帝國出臺第一部海軍法並開始建造戰列艦,這意味着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這無疑是蒂爾皮茨的“德意志海軍聯合會”大肆宣傳海外擴張的結果。

在這種擴張目的的推動下,德意志的第一部海軍法在1898年出臺:各有8艘戰列艦的分艦隊,兩年後的新法案立刻變身爲4個分艦隊,32艘戰列艦。這使英國面臨着巨大的壓力。

曾紀澤說:“現在確實是我們和英國結盟的好時機。英國在非洲和亞洲的擴張,使法國和俄國與之產生了相當大的矛盾,在19世紀90年代,英國人既要面對法國人在北非的挑戰,又要在阿富汗和俄國人鬥爭。在南非還要對付荷蘭裔叛亂,戰線過長使英國領導層認爲過去的光榮孤立已經行不通了,開始尋找同盟,新興的中國和美國這兩個共和國,尤其是中國。對英國來說,很重要。不過,這種結盟都是暫時的。中國一旦崛起超過德意志,中英兩國的摩擦是必然的。我們也要有所準備。”

這時,陸軍大臣袁世凱問:“德意志和俄國的關係怎麼樣?自從中國在遠東擊敗俄國,收回庫頁島、尼布楚等地,中俄關系就降到了冰點。隨時都有再次爆發戰爭的可能。德意志和俄國都是君主制國家。要是德意志和俄國聯手,中國就被動了。”

樑士詒說:“德意志和俄國不太可能聯手。德意志皇帝、沙皇和奧地利皇帝的三皇同盟已經完全破裂。1878年的柏林會議,俾斯麥對奧匈和土耳其的偏袒就已經導致了作爲表面上的最大輸家的俄國和德意志關係緊張,1879年的德奧同盟條約更是把德意志拴在了巴爾幹地區的火藥桶上。果不其然,1885年的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危機,徹底導致了俄奧關係破裂。而爲了防止德意志介入,俄法關係迅速拉近,而又導致了俾斯麥對俄國進行經濟制裁,而俄國人爲了應對德意志的制裁,立刻向法國獲取貸款。現在俄法聯盟的經濟基礎基本成型。俄法兩國倒是走得很近。”

梁啓超說:“以我的研究來看,德意志和俄國兩國倒是有可能開戰。在1887年的一份條陳中,已經87歲的德意志名將毛奇再次提出東線優先計劃:即向俄國採取先發制人的進攻。1887年7月7日,科堡家族的費迪南成爲保加利亞沙皇,而這位和奧匈帝國關係密切的沙皇讓俄國憤怒不已,而開始認真考慮與法國結盟。而驚恐的俾斯麥被迫將德奧同盟條約送到倫敦,聲稱如果奧匈、英國受到威脅,德意志有責任對俄國或者法國作戰,而苦於法俄干涉英國在埃及的事物的英國人再次聯手德意志對俄國施壓,而這一次徹底埋下了俄國對德意志仇恨的種子。”

曾紀澤說:“對俄國人,我們不能有任何幻想。除了繼續支持列寧革命,搞亂俄國,西北軍區也要做好再次作戰的準備。畢竟中俄在西北邊境邊防線太長。鐵路方面,再過兩年差不多可以覆蓋大西北。”

梁啓超說:“沙俄現在的處境並不妙。被中國擊敗後,沙俄的泛斯拉夫主義和沙文主義氾濫,涌現的泛斯拉夫主義運動使其領導層極度渴望擴大在巴爾幹的影響,以解放斯拉夫人,而混雜着對東正教俄羅斯傳統的維護,這也導致了英國反俄情緒激化。有火藥桶之稱的巴爾幹半島不平靜。自克里米亞戰爭後,英國和奧匈帝國一貫支持土耳其人對抗俄國,故而不會束手旁觀。1890年後,英國證券市場也向俄國關閉。土耳其人最後大獲全勝,這樣俄國什麼也撈不到了,在國內的泛斯拉夫團體大力呼籲俄國直接干涉。俄奧戰爭隨時可能爆發。一旦俄奧開戰,無論誰是進攻方,德意志都別無選擇,只能加入奧匈帝國一方。”

曾紀澤點點頭,說:“在不久的將來,一次世界大戰將不可避免,所以我們中國纔要未雨綢繆。處理好與歐洲列強的關係。”

梁啓超說:“其實泰西列強的外交關係也不算太複雜,比如說,法德和解最大的受益者一定是法國,其次纔是德意志,當然最大的受害者自然只有英國。因爲英國是既得利益者,德意志是挑戰者,法國則是雙方都想要拉攏的對象。普法戰爭後,德意志成爲歐陸第一強國,那麼他下一步必然會謀求和英國同等的地位,瓜分殖民地。要實現這一目標只有發展自身的同時,不斷的削弱英國方能實現。”

曾紀澤點點頭,說:“確實如此。竟然美國現在基本上處於中立的狀態,我們可以與之發展貿易。中國現在最大的敵人是沙俄,所以我們可以和英國結盟,對付沙俄。至於德國和法國,我想中國將是他們拉攏的對象。我們保持中立。”

外交大臣伍廷芳說:“皇上說得對。至於北美、南美一些國家,我們也可以發展友好關係。”

在這次吹風會上,曾紀澤、盛宣懷、容閎等人達成了一致意見,決定中國還是大力發展與英國、美國的關係,聯合抗俄,在德國和法國之間,保持中立。

而不久,在朱爾典的斡旋下,英國正式與中國結盟以對抗俄國和德國等的同盟,但也同時關閉了德意志的親英路線。

除了美國奉行中立立場,世界逐漸分爲同盟國和協約國兩大陣營,矛盾逐漸尖銳,世界大戰一觸即發。。

第25章 韋昌輝的殺心第2章 曾國藩的兒子第3章 虎父無犬子第57章 自立吳王第38章 踏進新徵程第27章 敲打洋人(1)第64章 孤軍深入159章 殺到尼泊爾第63章 草根李秀成第52章 中華巨龍甦醒第13章 世道人心第52章 槍桿子出政權第85章 肅順攬權第68章 石達開受挫(1)第99章 裝甲巡洋艦第29章 天京大殺戮(3)第112章 俄日開戰第62章 三位夫人第99章 裝甲巡洋艦第81章 虛僞的愛迪生第48章 蘭芳國的危機第13章 世道人心第43章 火燒荷蘭公館第2章 頓生殺機第56章 裂土封王(3)第119章 大漢帝國第112章 俄日開戰第175章 巴黎夜色第67章 政變第一步第86章 慈禧的秘密(1)第106章 反清時機成熟第155章 中英翻臉第82章 洪大炮來了第153章 大擴軍第48章 洪秀全該死(2)第2章 曾國藩的兒子第181章 坦克的威力第30章 血洗東王府第106章 反清時機成熟第199章 德海軍戰敗第18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15章 亂世之梟雄第79章 胡林翼復出第30章 血洗東王府第47章 驅逐荷蘭人第133章 聯英打德國第84章 密謀反清第65章 神秘來客第201章 攻佔東南亞第134章 帝國崛起第128章 多軍種作戰第160章 傀儡國王第202章 中國的野望第75章 駐軍琉球和臺灣第66章 買炮艦打日本第40章 下南洋第3章 李鴻章出走第134章 帝國崛起第18章 劉永福立功第199章 德海軍戰敗第117章 日本投降第58章 率軍北上第20章 朝廷的心思第186章 持久戰第94章 驅逐日本人第179章 中國無戰事172章 法軍大反攻第188章 血色土耳其第113章 瓜分日本計劃第53章 開疆拓土(1)第3章 虎父無犬子第30章 血洗東王府第81章 放走石達開第18章 劉永福立功第23章 太平軍慘敗第87章 設行省計劃第173章 德軍攻陷巴黎第18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115章 聯軍司令第36章 石達開之死(4)第106章 反清時機成熟第73章 出征打日本第179章 中國無戰事第35章 石達開之死(3)第9章 程學啓投降第60章 救了林肯第44章 江南製造總局第68章 石達開受挫(1)第84章 密謀反清第5章 大決戰(1)第117章 日本投降第58章 蕩平海盜第189章 英國發飆第134章 帝國崛起第150章 駐軍莫斯科第164章 中國人完勝第132章 世界第三帝國第202章 中國的野望第56章 農業建設第6章 大決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