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四民並列古已有

“當是這‘桌腿’之論!”文祥略一沉吟,隨即沉聲道。

“果然,知我者,博川也。”恭親王笑道,“知林鯤宇者,亦博川也!”

“他這個摺子,最厲害的地方,便是以‘士農工商’四民喻爲國之桌腿,缺一不可,真是絕妙文字!”文祥道,“那班書生,只怕又是辯駁不得了!”

“上一次他那篇《西國聖道考》,便着實爲難了這班人一回,彼等本不認同洋人爲人,而洋人既遵聖道,則便不能譏以非類了。是故洋務辦理,從此少了一大阻礙。”恭親王嘆道,“那時我還以爲,文章立論能寫到如此,已是極致了,不意今日他又更上了一層樓,把這‘士農工商’的桎梏也給破了!真真是天下奇才!”

“是啊!士農工商,排列有序,視商爲賤業,古以有之,而欲興商利民,非破除此等陳腐之見不可!”文祥道,“而要破除成見,何其難也!誰知他林鯤宇竟能如此!吾等不如也!”

也難怪恭親王和文祥感嘆,這“士農工商,商爲最末”的成見,實在是爲難了他們太久。

事實上,東西方的早期文明都是重農輕商,對商業的厭惡是一個共同的早期傳統。早期的西方也是一樣:“對商業現象的鄙視——對市場秩序的厭惡,並非全都來自認識論、方法論、理性和科學的問題。還有一種更晦暗不明的反感。……對生意人的仇恨,尤其是史官的仇恨,就像有記錄的歷史一樣古老。”象古希臘思想家柏拉圖在《理想國》中把國民分爲三等:第一等是哲學家,第二等是戰士,第三等是商人、手工業者和農民。在中國,儒家孟子輕蔑地把商人稱爲“賤丈夫”。《孟子?公孫丑下》裡便說:“古之爲市也,以其所有易其所無者,有司者治之耳。有賤丈夫焉……徵商自此賤丈夫始矣。”

然而,指出“士農工商”爲國之柱石的管仲。卻是極其少數的重商主義者。管仲興齊,用的正是商人的辦法,司馬遷評論他的當國之道時曰:“其爲政也,善因禍而爲福,轉敗而爲功,貴輕重,慎權衡。”

但也正是管仲變法中有“四民分業。士農工商”的話,頗爲後世熟知,也引起了最大程度的誤讀的。

管仲把國民分成軍士、農民、工匠、商賈四個階層,按各自專業聚居在固定的地區。《國語?齊語》記載,管仲規劃士鄉十五個,工商之鄉六個。每鄉有兩千戶。管仲認爲,四民分業有四個好處:一是“相語以事,相示以巧”,同一行業的人聚居在一起,易於交流經驗,提高技藝;二是“相語以利,相示以時”、“相陳以知價”。對促進商品生產和流通有很大作用;三是營造專業氛圍,使民衆安於本業,不至於“見異物而遷焉”,從而造成職業的不穩定性;四是無形中營造良好的社會教育環境,使子弟從小就耳濡目染,在父兄的薰陶下自然地掌握專業技能。《管子?小匡》中說:“少而習焉,其心安焉,不見異物而遷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肅而成,其子弟之學不勞而能。”

把社會各階層按職業來劃分管理,管仲是歷史上的第一人,這種專業化的商品經濟模式,自兩漢以來被尊奉爲基本形態及指導原則。細緻的職業化分工及世代相傳的制度安排,是中國早期文明領先於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但自秦以後,嚴格意義上的“四民分業”就被揚棄了。不過它成了戶籍制度的雛形,而匠籍制度則一直沿用到清朝。

而引起重大誤讀的是“士農工商”的排序。

後人論及於此,先是用知識分子或有學問的官吏替代了軍士,然後。又認爲這是尊卑排序,以士爲首,農次之,以工商爲末,這就形成了所謂的“末商主義”。而實際上,管仲提出的“士農工商”,乃並舉之義,並沒有先後尊卑之分。

遠古的中國人似乎並不輕商。早在殷商時期,人們非常樂於、善於經商及從事手工製造業。商亡周興之後,周朝的建國者們在反思商朝滅亡的教訓時認爲,殷商之亡就是因爲民衆熱衷工商而荒廢了農業,造成民心浮躁,國基不穩。因此,轉而推行鄙視工商的重農政策。在周制中,工商業者的地位非常低賤,金文中“百工”常與處於奴隸地位的臣、妾並列。《易?遁卦》中說:“君子以遠小人,不惡而嚴。”《逸周書?程典》說:“士大夫不雜於工商。”《禮記?王制》說:工商“出鄉不與士齒”。也就是說,士大夫必須遠離商人,絕對不能與工商業者混居在一起,工商業者離開居住地則不得與士大夫交談。《周禮?地官?司市》中還規定,貴族們不能進入市場進行交易,否則就會受到懲罰!

管仲的立場則完全不同,他將“工商”與“士農”並列,認爲這些人是“國之柱石”,如果當年管仲提出“士農工商”,是以“士農”爲優,“工商”末之,那就很難理解他之後的變法政策了。

管仲將四民並列,不僅僅是他個人的意識與覺悟,更是他的治國理念的體現。這位具有多年從商經驗的政治家,早已發現工商業的贏利能力大於農業,而振興商品經濟更是增強國力的最佳途徑。

這種把工商業者擡升到與“士農”並列地位的觀念,在當時的士大夫階層並非共識,《戰國策》中記載的姚賈與秦王的對話中就有一句:“管仲,其鄙之賈人也。”對管仲的商人經歷頗爲鄙視。

而管仲的思想在後世被刻意淹沒,則是由於兩大原因。

第一,齊國一世而衰,以商治國的思想徹底破產。

齊國坐擁最強國力,卻採取了不擴軍和不兼併的“和平稱霸”戰略,管仲那些維持國際秩序的行動,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就在齊桓公晚期,中原的晉國和南面的楚國紛紛併吞小國,疆域不斷擴大,它們的軍事冒險無疑得到了更大的好處。公元前645年,管仲去世,兩年後,齊桓公死於宮廷政變,齊國迅速讓出了霸主權柄。自此以降,相繼稱霸的諸侯均以開疆拓土而威懾天下,“尊王攘夷”異化成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管仲之道被暴力取代。

第二,管仲思想與儒家格格不入。

儒家以“賤商”著稱,在他們看來,管仲從出身背景到行事作風、施政綱要,都是毛病多多。在《論語?憲問》中,子貢就認定“管仲算不上是一個仁者”。[《論語?憲問》:“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他的諸多經濟政策,無論是刺激商貿、鼓勵消費還是“以商止戰”,在儒家看來,統統都是異端邪說,鹽鐵專營政策也遭到儒家的抵制,在後面的章節中我們將看到,西漢的武帝改革及宋代的王安石變法中,大儒董仲舒、司馬光都是專營政策的最大反對者。儒家在經濟治理上只有“三斧頭”:一是“以農爲本”,二是“輕徭薄賦”,三是“克己仁義”。遺憾的是,這三條在管仲那裡都找不到。

在這個意義上,管仲是一個被意識形態“謀殺”的改革家。

在這個意義上,管仲是一個被意識形態“謀殺”的改革家。

公元前645年,管仲去世,兩年後,齊桓公死於宮廷政變,齊國迅速讓出了霸主權柄。自此以降,相繼稱霸的諸侯均以開疆拓土而威懾天下,“尊王攘夷”異化成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管仲之道被暴力取代。

第二,管仲思想與儒家格格不入。

儒家以“賤商”著稱,在他們看來,管仲從出身背景到行事作風、施政綱要,都是毛病多多。在《論語?憲問》中,子貢就認定“管仲算不上是一個仁者”。[《論語?憲問》:“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他的諸多經濟政策,無論是刺激商貿、鼓勵消費還是“以商止戰”,在儒家看來,統統都是異端邪說,鹽鐵專營政策也遭到儒家的抵制,在後面的章節中我們將看到,西漢的武帝改革及宋代的王安石變法中,大儒董仲舒、司馬光都是專營政策的最大反對者。儒家在經濟治理上只有“三斧頭”:一是“以農爲本”,二是“輕徭薄賦”,三是“克己仁義”。遺憾的是,這三條在管仲那裡都找不到。

在這個意義上,管仲是一個被意識形態“謀殺”的改革家。。)

第309章 陷阱第87章 戰爭和新生命的誕生第138章 互相吹捧第377章 削日之策第419章 新任命、新差事第216章 小事件引來的大麻煩第435章 所慮者,左季高也第88章 出師不利第422章 初拜泰山第421章 兒女繞膝第99章 誰是皇帝二百七十章 前車之鑑第315章 夜襲炮兵陣地第76章 羅氏掌門人之死第186章 再入洞房第47章 “林氏機槍”第318章 頭文字“T”第394章 老父探營第91章 排槍的正確使用第234章 濟世胸懷第213章 齊人之福難安享第70章 慶生宴第188章 “重農抑商”溯源第181章 午門懲兇第336章 “常陸丸”號事件第82章 中國大救星第74章 勝利果實的背後第193章 蘿莉后妃第239章 來自鹿兒島的“漁民”第402章 千古艱難第462章 焦頭爛額第219章 又有人要倒黴了第206章 西洋亦是聖人教第231章 針尖麥芒第482章 小鎮俠女第77章 葬禮上的家族會議第433章 要立牌坊的婊子!二百六十五章 這一刻終究是要來的第433章 要立牌坊的婊子!第3章 名臣之後第452章 副使>翻譯第400章 海上奇兵隊第222章 “少將之才”?第99章 誰是皇帝第69章 海外第一桶金第130章 禮節的麻煩第229章 恭候多時第16章 原來胡商是小人第232章 大家都很“忙”第468章 深刻反思第120章 太后賞玉第301章 勝海舟第173章 天降誥命第171章 打!着實打!第301章 勝海舟第324章 叛艦喋血二百六十八章 李二總管的小命第82章 中國大救星第364章 欲加之罪第116章 憶苦第240章 擺在眼前的新機會第429章 抵死纏綿第108章 孤拔提督的野望第468章 深刻反思第467章 作死的下場第485章 譁變第87章 戰爭和新生命的誕生第366章 蘭洲末日第74章 勝利果實的背後第413章 以“愛”之名第112章 輪船招商局第73章 前夜第428章 遇事乃發第391章 如何“減價”第465章 國丈發威第181章 午門懲兇第304章 帆船VS汽船第330章 船政海兵第400章 海上奇兵隊第13章 三堂會審第85章 機關拼圖的秘密第37章 林氏審訊法第43章 左宗棠的煩惱二百九十三章 各懷鬼胎第485章 譁變第99章 誰是皇帝第399章 胡雪巖VS席正甫第154章 恭王開價二百九十二章 御前會議第64章 不報此仇,誓不爲人第195章 香團上位第202章 文中堂的期待第227章 鬱悶的樺山資紀第469章 我的船政學堂第118章 丁宮保二百八十章 安南生事二百九十章 雄主亦有難斷時第437章 經略大洋第195章 香團上位第461章 下院交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