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大龍的架子一向很大,別說一般的同僚,便是一直以來的頂頭上司瓜州刺史何望隆都不怎麼放在他眼中,當然,他有着足夠的驕傲資本——以他三十不到的年齡就能爬上正四品的鎮守使之高位,這在大唐軍隊系列中雖算不得獨一份,卻也絕對屬於罕見,更何況他還是赫赫有名的中書令蕭瑀之親侄兒,然則,此際的蕭大龍孤零零地站在大帳之外,卻絲毫也不敢表露出些微的不耐,儘管他纔剛趕了一天一夜的路,又在這大帳外等候了足足有半個多時辰,早已累得夠嗆,但蕭大龍不單不敢抱怨一聲,甚至連動都不敢隨便動上一下,只敢規規矩矩地站在一旁,老老實實地等候着帳中之人的召喚,不爲別的,只因帳中之人乃是越王李貞,這個蕭大龍最想見到,卻又最怕見到之人。
蕭大龍已經不是第一次覲見李貞了,也不是第一次在李貞麾下任事,對於李貞這位大唐新的傳奇人物,蕭大龍從來都是欽佩有加,也巴不得能多加親近,然則,此際蕭大龍卻又很怕見到李貞,這並不是蕭大龍犯了甚大錯之故,實際上,前不久的奇襲西城之戰役中,以三千兵力連下於闐國六座城池的蕭大龍算是立下了其自參軍以來最大的功勳,就算比不上當年侯君集滅高昌那等不世之戰功,可也足以自傲的了,可問題是朝中傳來的一道旨意卻令蕭大龍平添了不少的憂慮——貞觀十七年六月二十日,和田戰事正酣之際,聖旨傳到西城,任命蕭大龍爲于闐鎮守使,統轄原於闐諸城。
蕭大龍本是玉門關鎮守副使,此次晉升爲于闐鎮守使,按說憑着他剛立下的戰功,也屬順理成章之事,況且別看只是升了一小級,可這一小級之差就是天壤之別,乃是高級官佐與中級官佐之間的分水嶺,自是值得好生慶賀一番的,然則,蕭大龍不單高興不起來,反倒爲之惶恐不安,無他,這道晉升之命直接來自朝廷,而不是出自越王李貞的保薦,這其中的區別可就大了去了,箇中的意味着實令人尋味,蕭大龍不清楚李貞會如何看待自己的晉升,也不敢想象李貞會如何對待自己這麼個不速之客,心中忐忑不安也就不奇怪了,是故,儘管累得夠嗆,蕭大龍卻也不敢有絲毫的怨言,只能是謹慎地站在中軍大帳前等候着李貞的召喚。
就在蕭大龍等得心焦之際,卻見中軍大帳裡走出了十數員大將,蕭大龍定睛一看,泰半都是相識之人,剛想着上前去打個招呼,卻不曾想諸將絲毫沒有跟他寒暄的意思,甚至彼此間都沒有交談,腳步匆匆地便各自散了開去,這令蕭大龍不禁有些子受冷落的悻悻然,可又沒膽子在李貞帳前發作,臉色頓時有些子不太好看起來,不等他有所表示,就聽一個低沉的聲音響了起來:“蕭將軍,殿下有請。”
“有勞鷹將軍了。”蕭大龍聽得聲響,趕忙回過頭來,一看是李貞身邊的貼身高手鷹大,自是不敢怠慢,忙拱了下手,表示謝意,這才急步走入了帳中,一見到李貞正面無表情地端坐在上首,蕭大龍忙搶上前去,單膝點地,高聲稟報道:“末將蕭大龍參見殿下。”
呵呵,這個老蕭,還真是識時務!李貞見蕭大龍自報家門中沒將自個兒的新官銜報出來,頓時嘴角一彎,淡然一笑道:“蕭將軍辛苦了,起來罷。”
“謝殿下。”蕭大龍毫不矯情地高聲應了一句,挺身而起,也不多嘴,恭敬地垂首而立,一副等着李貞吩咐的樣子。
李貞跟蕭大龍也算是打過幾次交道了,上一回降服沙盜之時就曾調用過蕭大龍所部,也知道蕭大龍在邊關諸將中算是有真本事的一個,對其粗中有細也甚是賞識,然則,李貞卻從來沒有將其收爲己用之打算,除了因其是玉門關守將,不屬於安西都護府管轄,李貞不想被人蔘上個結黨營私的罪名之外,更主要的是因蕭大龍乃是蕭家子弟,身份過於敏感,此次奇襲西城,李貞原本想調用何望隆本人前來助陣的,卻不曾想老爺子那頭卻派了蕭大龍爲統軍,更可氣的是沒知會李貞這個都督一聲便將蕭大龍封爲了于闐鎮守使,這等明擺着摻沙子的做法,令李貞很有種被人硬逼着生生吃了只蒼蠅的感覺,雖明知老爺子來上這麼一手,不過是玩平衡的一種手段罷了,實怪不到蕭大龍本人的頭上,然則,李貞卻還是不爽得很,當然了,李貞先前讓趕了一天一夜路的蕭大龍等在帳外,卻也不純是發泄心中的不滿,除了真有重要軍務要安排之故外,也有着考驗一下蕭大龍的意思在,此時見蕭大龍表現得如此沉穩,李貞非但沒有因此而放下心來,反倒心中犯起了叨咕,無他,正因爲蕭大龍沉穩,這纔不好對付,若是換成個莽夫,那倒好辦了,隨便生個事端,找些個罪名,隨手除去便是了,卻也沒什麼大礙,畢竟李貞實不想在自己的地盤裡有這麼個不明不白的隱患在。
“蕭將軍此番三日下六城,可謂立下了不世之功,可喜可賀啊,以蕭將軍之大才,在此邊關之地,當大有可爲之處,本王甚是期許。”李貞瞥了眼不動聲色的蕭大龍,斟酌了下語氣,笑着說道。
李貞這話粗聽起來沒什麼,可內裡的意味卻深得很,蕭大龍本就不傻,一聽之下,額頭上的汗水立時就涌了出來——蕭大龍身爲蕭家嫡系子弟,對於朝堂裡那些勾心鬥角的狗屁事兒可是知道得不少的,自是清楚面前這位笑呵呵的王爺不是啥善人,也明白自個兒來安西任職算是犯了李貞的大忌,真要是讓李貞看不過眼了,別說他不過是中書令蕭瑀之侄兒,便是蕭瑀本人只怕李貞也一樣下得手去,更令其心驚膽戰的是如今的蕭家已經擺明了車馬支持當今太子,從這一點上來說,他蕭大龍說要投靠李貞,只怕難以取信於人,此時見李貞話裡有話,蕭大龍真是想哭的心都有了——戰功雖是好東西,可也得有命來享不是?當初接到聖旨出兵西城之際,蕭大龍倒是滿心歡喜來着,就指望着大功一立,便能回朝受封的,卻沒想到功勞是立了,官也升了,可卻成了李貞的眼中釘,這真令蕭大龍後悔不迭的。
“殿下過譽了,末將所爲皆是按殿下之計劃行事,實非末將之能,乃出自殿下之神機妙算也,末將不敢自承其功。”蕭大龍忙不迭地躬身謙遜不已,將功勞全都一股腦地推到了李貞的算路上去。
呵,這小子很機靈麼,有點意思了!李貞見蕭大龍聽懂了自己話中潛藏的意思,言辭中透着表忠心的意思,頓時笑了起來道:“蕭將軍客氣了,本王可當不起蕭將軍之稱讚的,此番蕭將軍三日裡連下六城,本王月餘纔拿下和田,慚愧啊,慚愧!”
蕭大龍又不是傻子,怎會聽不出李貞的鉉外之音,更不至於蠢到真以爲自己就是大破于闐的首功之臣,事到如今,蕭大龍再也顧不得叔父的囑託,也管不了啥子體悟聖意了,李貞話音纔剛落地,蕭大龍便吃不住勁了,慌忙一頭跪倒在地,磕着頭道:“殿下,末將乃是粗人,不善言辭,在此只有一言可對天明誓,殿下軍令所向,末將無敢不從。”
“蕭將軍快快請起,快快請起,此話是從何說起,你我都是朝廷臣子,爲國效力乃是本分之事,自當遵從朝廷調遣,豈可因私而廢公乎?”李貞哈哈一笑,走下了帥位,伸手將蕭大龍扶了起來,很是和藹地安撫道。
“殿下,末將……”蕭大龍自然知曉自己的表白就算再誠懇也未必能取信於李貞,可不說又不行,忙斟酌着還想再多解釋一下,卻不曾想李貞並沒有打算再聽那些個無甚營養的空話,只是擺了下手,止住了蕭大龍的話語,面色突地一肅道:“蕭將軍,本王此次請爾前來非是敘此等閒話的,如今有一要務要將軍去辦,就不知將軍可有此擔當?”
瞧李貞這話說的,啥事情都沒說清楚,就要人去擔當,這不是明擺着要蕭大龍上投名狀麼,可憐蕭大龍雖心知肚明,卻又沒得辦法,只能咬着牙道:“殿下有事請吩咐,末將拼卻一死也當爲殿下辦到。”
“呵呵,甚子死不死的,哪有那麼嚴重,只是有些小麻煩而已。”李貞笑着拍了拍蕭大龍的肩頭,一臉子欣慰狀地說道。
“爲殿下分憂,乃是末將之本分。”蕭大龍儘自心中疑慮萬千,可到了這會兒,也只能強撐着場面了。
“那就好,那就好。”李貞笑容滿面地點了點頭,壓低了聲音道:“本王要爾派兵護送于闐、疏勒兩國王室進京,爾可敢否?”
蕭大龍沒想到李貞繞了半天的彎子,說的竟然是這麼屁豆點大的小事,鬧不明白李貞葫蘆裡賣的是啥藥,一時間愣住了,呆呆地看了李貞好一陣子,渾然忘了開口說話,不過麼,李貞卻絲毫也不介意蕭大龍的失禮之處,笑了一下,接着往下說道:“唔,這一路千里迢迢,着實不易,道路艱險自不消說了,更兼沿路不太平,盜匪橫行,兩國王室要到京師怕是大難嘍,蕭將軍以爲如何?”
“啊……”蕭大龍一聽李貞言語中所透露出來的意思,頓時大吃了一驚,一雙眼瞪得老大,滿臉子不敢相信狀地看着李貞,老半天才回過了神來,喃喃地道:“殿下之命末將自當遵從,只是,只是……”
“蕭將軍有困難麼?”李貞並沒有出言解釋,只是笑着追問了一句。
“謹遵殿下之命,末將定會謹慎行事,當不負殿下所託。”被逼到了牆角上的蕭大龍不敢再有絲毫的遲疑,滿臉子堅毅狀地躬身行禮道。
“嗯,蕭將軍所言本王信得過,這樣好了,過些日子,本王派人將兩國王室都送到西城,蕭將軍看着辦便是了。”李貞很是滿意地點了點頭,笑着說了一句。
一聽李貞話裡已透着逐客之意,蕭大龍也不敢多留,恭敬地行了個禮道:“謹遵殿下之命,末將告退。”
“嗯,去罷,先在本王營中休息數日再回罷。”李貞也不強留,只是笑着擡了下手,示意蕭大龍不必多禮,蕭大龍默默地行完了禮,一轉身大步走出了中軍大帳,只是背影卻透着股蕭瑟的味道。
“殿下,此人不簡單!”蕭大龍剛走不久,始終默默地立在大帳一角的鷹大便走了出來,面帶殺意地說了一句。
“嗯,先不要動他。”李貞自然聽得懂鷹大這句話的意思,不過再沒確定蕭大龍能不能真爲自己所用之前,李貞還不想真兒個地痛下殺手,倒不是忌諱蕭家的勢力,也不是怕死了一個蕭大龍不好向朝廷交待,純粹是不想一個大將之才就這麼平白無辜地死去罷了。
“是。”李貞既然如此說法,鷹大自是不好再說些什麼,不過想了想之後,還是忍不住出言問道:“殿下,如今于闐、疏勒兩國皆已平定,絕無反覆之可能,若能獻俘京師,當是一大榮耀也,爲何要……”
呵呵,這小子也學會思考朝局了,有進步!李貞笑眯眯地看了鷹大一眼,心中對於鷹大能學會獨立思考問題還是很開心的,伸手拍了拍鷹大厚實的肩頭鼓勵地反問道:“那依你看來,本王此舉何意?”
李貞御下甚嚴,但凡行事有錯,定罰不饒,可卻不是個沒人情味的主子,向不以言罪人,諸將們議事時也從不擔心因言語有差而受罰,是故,軍中暢所欲言早已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就連鷹大這等原本不喜多言之人,在這等氣氛裡呆久了,也不憚表明自己的想法了,此時見李貞出言反問,鷹大慎重地想了想,這纔開口道:“殿下此舉莫非是要拿住蕭大龍之把柄?可若是,若是……”
鷹大沒敢將話說完整,其意思卻已表達的很明白了,那就是在說:若是弄巧成拙得話,那豈不是將自己的把柄交到了蕭大龍的手中,一但被蕭大龍捅將出去,朝堂中立時就將掀起一場軒然大/波,形勢對於遠在塞外的李貞來說,只怕不利的成分居多,一個不小心,先前所立下的諸多戰功只怕都將付諸流水不說,鬧不好還落得個削爵受貶的下場,這等借蕭大龍之手滅殺兩國王室之事純屬吃力不討好之舉。
如今于闐、疏勒兩國所有兵馬盡喪,兩國大部分城池也落入了李貞的手中,平定兩國不過是揮手間事罷了,然則要想真兒個地將這兩國全盤併入大唐之版圖卻絕不是件簡單的事情,沒有長遠的規劃,遲早是要出大問題的——先不說這兩國之民都是印歐人種,與中原人天生就存在外貌上的差異,更不說兩國之文化與大唐截然不同,就算李貞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經過各種經濟、文化整合之後,將兩國併入了大唐的版圖,卻也不意味着就能太平無事了,後世那等拿着前朝王室的幌子行啥子“反*復*”的事情還少麼,一旦這等“恐怖分子”鬧將起來,一個控制不好,立馬成燎原之勢,真到那時,李貞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地盤只怕又得陷入一場大亂之中,自是不如將兩國王室徹底剿滅來個徹底爽利,再說了,李貞很清楚自家老爺子好面子的德行,絕不會拿這兩國王室作法,一旦人送到了京師,老爺子一準是得意之餘,來個大封賞,讓這兩亡了國的王室能在京師裡舒舒服服地過上好日子,如此一來,豈不是留下了這兩國王室東山再起的隱患,吐谷渾、東突厥王室可都是前車之鑑來着,李貞可不想爲了所謂的面子,而喪失了徹底將整個西域納入大唐之版圖的機會。
至於說到蕭大龍那頭會不會出亂子,李貞其實一點都不擔心,說穿了也很簡單——人在屋檐下又豈能不低頭,蕭大龍是個聰明人,自是能看得清楚其中的利害關係,只要蕭大龍還想着能在安西建功立業,他就絕不敢做出任何與李貞意志相違背的事情來,更何況李貞在蕭大龍身邊也埋下了不少的釘子,自是不怕他瞎胡鬧,一旦蕭大龍依李貞之令行過此事,那就不是蕭大龍拿住李貞的把柄,而是李貞扣住了蕭大龍的要害之處,畢竟私殺被俘之王室可不是小過錯的,到了那時,就算蕭大龍再不情願也只能上了李貞的船了,這其中的計較說穿了是簡單,然則要想看穿那層迷霧卻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了。
“想不明白就繼續想,等你啥時真想明白了,本王就讓你下去帶兵。”李貞並不打算將自己所有的算路全都告知鷹大,只是笑着拍了拍鷹大的肩頭,自顧自地走出了中軍大帳,看了看漸漸黑下來的天色,長長地出了口氣,皺着眉頭凝望着北方,臉上不經意地掠過了一絲憂慮之色——到了徹底解決龜茲國的時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