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未慮勝,先慮敗

bookmark

元宵一過,天氣便漸漸轉暖了起來,桃花枝上花骨朵兒悄然地一夜之間便冒了出來,樹發芽了,草也綠了,到處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或許是春天到了緣故,京師裡的人心也有些個躁動了起來——元宵節後那場“江湖仇殺”尚未偵破,每日裡刑部、京兆府的官差衙役們總是滿街亂竄,動不動就來個大搜捕,攪得京師地面不得安生,這還不算完,不知從何時起,大軍即將遠征的消息卻又悄然地傳揚開了,在這等後方不寧之際,此消息着實駭人聽聞了些,滿京師上下都在議個不停,不止是朝臣們,便是街頭的百姓一旦聚在一起,十有八九就是在議着這場即將到來的戰事。

別人議不議的,李道宗從來不加以理會,他自己是從來不去參與這等議論的,理由麼,說穿了也很簡單——此番出征他李道宗便是老爺子手下的重要大將之一,早已得了密旨,準備吉日之時便要率先鋒部隊出發了,該知道的早就知道了,哪還需跟旁人瞎議些甚子,不過麼,事情也不是絕對的,旁人的議論李道宗可以不加理睬,可太子李貞說要與自己商議事情,李道宗可就不能不理會了,這不,一大早地接到東宮那頭傳來的消息,李道宗匆匆處理了下禮部的緊急公務,便即乘了馬車趕東宮去了,纔剛到東宮的永春門口,大老遠就見東宮主事宦官王秉和早已在宮門外翹首以盼了。

“李尚書,您可是來了,太子殿下已在書房候了多時了,說是隻要您來了,無須通稟,直接到顯德殿詳談便可,李尚書,您裡面請。”一見到李道宗下了馬車,王秉和便是一路小跑地湊上前去,很是客氣地招呼道。

李道宗自是知曉面前這個王秉和乃是李貞的心腹之一,手中的權柄不小,自是不敢有所擺譜,很是客氣地回了個禮,笑呵呵地說道:“哦,有勞公公久候了,本官這便去好了。”

王秉和並不算太多話的人,一見李道宗應承了,自是不再多耽擱,笑着往邊上一讓,比了個請的手勢,將李道宗讓進了宮門,一路小心翼翼地陪着走到了顯德殿的書房外,這纔對着李道宗歉意地一笑,疾步走進了虛掩着門的書房之中,入眼便見李貞正蹲在書房一角的一副大沙盤前深思着,忙不迭地便小聲喚着道:“殿下,李尚書已到書房外,您看……”

“哦?請他進來罷。”李貞頭也不擡地吩咐了一聲。

“是。”王秉和見李貞如此說法,心裡頭雖覺得此舉似乎對李道宗有所怠慢,可又不敢出言勸諫,只好恭敬地應答了一聲,退出了房去,請李道宗自行進房不提。

“微臣參見太子殿下。”李道宗大步走進了書房,見李貞還埋頭於沙盤間,登時便愣了一下,可很快便醒過了神來,恭敬地行禮問安道。

“哦,是十七叔啊,來得正好,本宮正在推演沙盤,十七叔且一道參詳一番罷。”李貞從沙盤上擡起了頭來,笑呵呵地一揚手,示意李道宗走上前來。

“這是……”李道宗久歷戰陣,平日裡也沒少推演沙盤,只一看面前這幅沙盤的地形甚是眼熟,立馬愣了一下。

“十七叔高明,此沙盤正是遼東及高句麗之地形地勢,呵呵,只可惜時日緊了些,這沙盤只是個大略罷了,也就是將就着能用而已,叫十七叔見笑了。”李貞倒也爽快,直接了當地便認了。

“嘶……”李道宗一聽之下,登時便倒吸了口涼氣——此番李世民親征乃是爲了爭口氣,要證明自己尚廉頗未老,這等心思滿朝文武誰人不知,哪個不曉,自是無人敢就戰略戰術一事向李世民進諫,便是李道宗也是如此,此時見李貞擺開了架勢,像是要議論此戰之軍略的樣子,李道宗哪能不驚,無他,此事要是傳揚了出去,不單他李道宗要吃掛落,便是李貞自己只怕也不討好,有心要退走,可人來都來了,這會兒要走只怕也難了,此情此景還真令李道宗鬱悶非常的,百般無奈之下,只得苦笑着搖了搖頭道:“微臣可要被殿下坑苦了。”

李道宗的顧忌李貞哪會不知曉,若是有旁的法子,李貞也不願如此作爲,此時聽李道宗報怨,李貞也就只能是一笑道:“十七叔莫擔心,本宮不會爲難您的。”邊說着話,邊親手搬來一個錦墩,笑呵呵地一擺手道:“十七叔請坐,久聞十七叔乃戰陣高手,本宮今日正好得閒,就請十七叔推演上一局好了,呵呵,本宮就選高句麗,由十七叔主攻如何?”

如何?還能如何?李道宗儘自心裡頭很有種踏上了賊船的憋屈,卻也拿李貞無可奈何,只能是一伸手接過李貞遞過來的一把小旗子,苦笑着搖了搖頭道:“殿下這是要微臣出醜啊,也罷,那微臣就恭敬不如從命好了。”

李道宗也屬難得的軍事大才,十七歲便已在軍中暫露頭角,儘管總當着禮部尚書這麼個文官職位,可每一回對外之戰事他總是其中一員干將,說是身經百戰也絕不爲過,雖說心裡頭並不情願來上這麼一局沙盤推演,可一旦開始排兵佈陣之後,李道宗臉上的苦澀便瞬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騰騰的殺氣——李貞號稱大唐軍中的後起之秀,名揚天下,隱隱然已是新一代的“軍神”,那些個同樣以軍略見長的老一輩戰將心裡頭可就不怎麼舒爽了,李道宗自也不例外,只不過因着李貞如今是太子殿下了,諸大將哪敢說李貞的不是,這回兒能好生跟李貞認真地過上幾招,排除了李世民那頭的因素之外,其實李道宗也是心嚮往之的,這一開始殺將起來,自是豪不容情,攻堅戰,埋伏戰,圍點打援,半路劫殺,暗夜偷襲等等,哪樣狠便上哪樣,這仗一開打,立馬殺得李貞慘不忍睹,一路潰敗而逃。

殺,再殺,攻堅城,拔山寨,一路高歌猛進的李道宗得意得很,心裡頭不禁有些子懷疑李貞這些年來的威名是否是吹將出來的,又或是總撿到軟柿子來捏而捏將出來的,不過麼,李道宗得意歸得意,卻也沒有因此而忘形,一路攻殺雖猛,卻並不冒進,依靠着唐軍強大的戰鬥力穩步推進、再推進,不到“五月”便已渡過了遼水,接着連下六城,徹底掃平了整個遼東之後,便即停下來休整了數日,在“五月底”強渡了鴨綠江,開始向着高句麗腹部進軍,這一進軍麻煩立馬就出來了——李貞一反先前的退縮與保守,分重兵把守要隘,每城必守,每守必死戰,各種守城戰術紛紛上演,以致於李道宗每下一城都得付出相當的代價,每過一個關隘,總得打生打死,這一打將下去,轉眼間,時間便已拖到“十月”,可戰事卻依舊沒有太大的進展,就更別說打到平壤了,更加麻煩的是——隨着戰線的拖長以及李貞不斷地派出小股搔撓部隊去襲擊李道宗的糧道,原本以爲供應無缺的軍糧很快就出現了巨大的缺口,眼瞅着冬天要到了,李道宗自是無力再進攻了,然則,此時待要撤退之際,卻猛然發現李貞不知何時已經派了船隊載着大部精兵走海路抄了李道宗的後路,徹底截斷了李道宗的糧道,燒燬了唐軍預備在鴨綠江邊的渡口和渡船,事已至此,李道宗除了舉手投降之外,再也沒有別的出路了。

冷汗,滿頭滿腦的冷汗,李道宗呆呆地望着沙盤,愣是沒想明白自己究竟是如何落到這等絕境中去的,好一陣子沉默之後,突地揚起了眉頭道:“殿下,你那登陸的精銳是如何而來的?微臣始終是想不明白。”

不明白?嘿,這就對了!李貞笑了笑,指點着沙盤上一座海邊的森林道:“十七叔,爾雖重視後路,也沒少派重兵以確保糧道之安全,本宮若是調動大軍絕對無法瞞得過十七叔的哨探,不過麼卻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將精銳化整爲零,分批出擊十七叔的糧道,不管得手與否,所有參戰之軍卒並不在回軍中,而是躲入了此處密林中事先便預設好的營地中,如此聚少成多之下,數月下來,要積累兩、三萬精銳似乎不是難事罷。”

李道宗細細地想了想李貞的話,無奈地搖了搖頭道:“殿下高明,微臣萬不能及也。”

李貞並沒有因爲李道宗的讚譽而興奮,相反倒是陰沉下了臉來,緩緩地道:“十七叔過譽了,唔,本宮以爲蓋蘇文那廝當無本宮這等機謀,然則,真要讓我大軍無功而返,卻也容易得很,只消以空間換取時間,待得我大軍過了鴨綠江,便即刻拼死抵抗,如此戰將下來,縱使我唐軍天下無敵,卻也難有勝算矣。”

“這……”李道宗亦是兵法大家,自是看出了此等戰法的陰險之處,一時間便有些個茫然了,當然了,並不是李道宗想不出破敵的戰法,而是此戰策乃是李世民親自定的,別人根本就沒有置啄的餘地,此時面對着這等必然不勝的戰局,李道宗真不知該說啥纔好了。

李道宗的苦衷李貞自是心裡有數,實際上李貞對此也有些個束手無策——此番隨李世民親征的諸位重將中,李貞與李績、蘇定方之間的關係雖尚可,卻遠不到能推心置腹的地步,另一員大將張亮則是魏王一系的領軍人物之一,而程咬金麼,雖是員重將,可卻不以智謀見長,他提出的計謀誰敢用之?至於秦懷玉、薛仁貴等人雖已在軍中開始崛起,然則畢竟資歷尚淺,他倆提出的戰策未必能得到諸重將的重視,算來算去,除了抓住李道宗之外,李貞還真不知該找何人了,此時見李道宗爲難,李貞也略有些子猶豫,然則,爲了大唐能有機會勝出此仗,李貞卻也顧不得那麼許多了,指點着沙盤道:“本宮有二策或可得一場大勝,不知十七叔願聞否?”

李道宗自是知曉李貞叫自己前來,爲的就是要交待此二策,此時見李貞已然開了口,自知是躲不過去了,咬了咬牙道:“請殿下吩咐,微臣洗耳恭聽便是了。”

一聽李道宗應承了下來,李貞心頭稍安了些,長呼了口氣,指點着沙盤道:“十七叔請看,過了遼河之後,諸城去歲大多已被我大軍攻掠過,城不堅且士氣不振,極易下之,唯二城難攻,一爲安市,二爲烏骨,兩者一前一後,足以塞澀我軍之進軍通路,依本宮看來,若無奇計,此二城非旦夕可下者,若戰成僵持,我軍雖未必便敗,然無功而返卻是不免,某之二策皆是圍繞於此,其一,大軍圍攻安市,狂攻之,令敵大舉增援,而後陰以強將精兵奇襲烏骨城,若能拿下,則安市成孤城矣,可圍而不攻,分兵繞過安市,走烏骨,則可奔襲平壤,若敵無強將出戰,則平壤旦夕可下,平壤一丟,高句麗亡矣!此計關鍵便在奇襲烏骨城上,雖有可取之處,卻未必一準能成,若以把握計,約三成罷。其二,大軍依舊圍攻安市,若是無法遂拔,可分兵走海路,進新羅,從新羅出發夾擊高句麗可也,本宮料定高句麗之精兵皆在前線,後方必然空虛無比,只消能突破一線即可橫掃平壤,此戰當可大勝,此計以把握論,當有六成矣!”

唐軍去年攻遼東便已動用了大量的船隻進行登陸戰,此番出兵亦然,就戰船而論,要籌集裝載數萬精兵及輜重的船隻自是不成問題,這一條李道宗心裡頭有數得很,面對着李貞提出的這兩條可行之戰略,心中已是恍然,伸手抹了抹頭上的汗水,試探着道:“殿下此二策大妙,該當面奏陛下才是。”

切,要能奏老子早就奏了,何須費老大的勁將爾請來扯這麼通廢話!李貞哪會不知道李道宗這是在故意裝着糊塗來着,心裡頭沒好氣地暗罵了一聲,可臉上卻依舊平淡得很,聳了下肩頭道:“十七叔,真人面前不說假話,此二策獻早了,恐難奏效,望十七叔能將此二策牢記在心,待得安城戰事膠着之際,由十七叔親自提將出來方可見效,本宮拜託了。”

或許是感受到李貞心頭濃濃的憂國之心,也或許是被李貞的話擠兌到了牆角,李道宗臉色一陣紅一陣白地變幻了幾回,這才苦笑着道:“殿下這是要架微臣上火爐啊,罷了,此二策乃是某自想出來的,某提便是了,至於陛下能納否,就看天意罷。”

“多謝十七叔了,但有一條,天時若是近了十月,嚴冬將至矣,萬勿再戰,須得退兵爲上,小侄再次謝過十七叔了。”李貞一聽李道宗應承了,心情頓時爲之一鬆,霍然而起,對着李道宗便是深深一躬,很是誠懇地說道。

“殿下何出此言,某此來不過是來探討殿下諸妃之封號事宜也,其餘之事微臣一概不知。”李道宗側了一步,以示不敢受了李貞的大禮,口中卻一本正經地回了一句。

“呵呵,那是,那是,十七叔事忙,本宮就不多耽擱您了,一切都拜託了。”李貞自是聽得懂李道宗這是在於自己對口供呢,這便哈哈一笑,比了個請的手勢。

“殿下您忙,微臣就先告退了。”李道宗深深地看了李貞一眼,而後躬身行了個禮,大步退出了書房,自回禮部衙門辦差不提。

“哎……”李道宗都已走了良久了,李貞卻始終愣愣地看着書房的門口,心裡頭滿是寂寥之意,然則能做的事李貞都已經做了,剩下的也就只能聽天由命了罷,如此一想,一股子無力之感便即涌上了心頭,不由地便長長地嘆息了一聲,苦笑着搖了搖頭,向房門口行了去,打算到後殿中尋安樂小公主開開心,可纔剛行到門口呢,卻見王秉和斫了進來,陪着小心道:“殿下,京兆少尹杜全明求見,您看……”

嗯哼,終於來了麼?有意思!李貞自是知曉杜全明的來意,也早就在等着他的到來了,此時一聽王秉和說杜全明求見,李貞這便笑了起來,一揮手道:“宣他到此處來罷。”

“是。”王秉和緊趕着應答了一聲,匆忙退將出去,自去宮門外宣杜全明覲見不提。

“微臣叩見太子殿下。”面色慘白的杜全明哪還有前幾日剛署理京兆府尹之意氣風發,一見到李貞端坐在書桌後,忙不迭地便搶上了前去,竟跪伏於地,大禮參拜了起來,聲帶顫音,惶恐之意畢露。

呵,這小子還真是會裝蒜,有趣,演技不差麼。李貞這幾日早已派人詳細調查過杜全明瞭的,自是知曉其人並非怯弱之輩,此時這等惶急之色也就是裝出來給李貞看的,爲的也就是要李貞大發善心幫他脫難罷了。

這個忙是肯定要幫的,不管是爲了將杜全明本人還是將整個杜家拉攏過來,抑或是爲了給老爺子一個合理的交待,李貞都會幫着杜全明將此事揭將過去,不過麼,要幫忙是一回事,怎麼幫卻又是另一回事了,爲上位者最忌諱的便是讓手下人以爲很輕易便能得到上司的幫助,若真是如此,一者上位者的威信自是無從說起,再者麼,若是事情辦得太過順溜,要想讓下屬記住上司的好,只怕就難了不是?於是乎,儘管杜全明裝出了可憐巴巴的樣子,李貞卻絲毫也不爲所動,手中拿着本奏摺,有一眼沒一眼地看着,口中漫不經心地道:“杜少尹怎地有空來本宮處?唔,本宮若是沒記錯的話,十日之期便是明日了罷?”

“殿下英明,確實是明日到期,可……,哎,可如今魏王殿下突然病倒了,如今無人主持大局,微臣、微臣無奈之餘,懇請殿下能幫着微臣緩頰一、二,若能再多個三數日,微臣也好從容部署……”杜全明原先是裝可憐,可這會兒見李貞一副渾然不在乎的樣子,卻是不用再裝了,心驚膽顫地稟報道。

病了,哈,媽的,老四那廝竟然玩出了這麼一手,這老滑頭!李貞一聽李泰裝病,登時便是一陣好笑,也無心去聽杜全明的廢話,揚了下手,打算了杜全明的叨絮,冷笑一聲道:“寬容三數日,嘿,縱使再有個十日爾便能破得此案麼,嗯?”

真要是能,那纔是怪事了,可這當口上杜全明也不敢說不能啊,沒奈何,只能跪倒在地,拼命地磕着響頭,至於嘴巴則是閉得緊緊的,唯恐一個不小心說漏了嘴,給自己帶來滅頂之災。

“夠了,平身罷。”李貞不動聲色地任由杜全明磕得額頭都見了血,這才虛擡了下手道:“若是能破,一日便足以,若是不能,再拖上十年亦是枉然,看爾誠心,本宮這便教爾個乖好了,爾且附耳過來。”

一聽李貞同意出手相助,杜全明登時便大喜過望,便是連額頭上的血跡都顧不得去擦上一下,連滾帶爬地起了身,湊到了近前,恭恭敬敬地彎着腰道:“殿下請吩咐,微臣定當遵行無誤。”

李貞笑了笑,就着杜全明的耳邊低低地吩咐了一番,聽得杜全明先是驚訝,而後便是興奮得眉飛色舞起來,待得李貞話音一落,緊趕着便又是一個大禮參拜,高聲道:“微臣多謝殿下指點,事不宜遲,微臣這就回去安排,微臣告退。”

“去罷。”李貞懶洋洋地揮了下手,無可無不可地吭了一聲。聽李貞準了辭,杜全明趕忙趴下,再次磕了個頭,爬將起來,腳步匆忙地退出了書房,自回衙門忙碌去了。

“嘿嘿。”待得杜全明一走,李貞自失地一笑,不以爲然地搖了搖頭,大步行出了書房,逛蕩着往後殿而去……

第四百四十五章陰差陽錯(六)第五百三十六章惡戰白村江(二)第八十九章驚天口供第二百零二章儲君立,諸王出(中)第一百零八章取捨之間(下)第四百二十四章臨時抱佛腳第二十七章秘密武器第二百一十章先聲奪人(中)第一百二十一章仙人跳(上)第二百九十一章龜茲攻略(一)第二百七十五章塔瓦庫勒湖會戰(六)第二百三十一章奇兵出擊第二百三十二章鬥智第三百九十五章捨我其誰(上)第一百六十五章喋血長安城(六)第二百三十一章奇兵出擊第二百五十一章驚濤駭浪(一)第三百九十七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五百三十七章惡戰白村江(三)第二百七十六章高恆的機遇第二百二十五章吃葡萄(下)第二十七章秘密武器第二百三十一章奇兵出擊第二百九十二章龜茲攻略(二)第二百六十六章獵犬行動(下)第四百九十二章試槍(中)第一百三十章援手(上)第一百零五章一波三折(下)第三百二十章瞌睡了就有人送枕頭(下)第二百二十三章伊州危機(下)第四百零二章暗渡陳倉(一)第三百九十七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二百八十八章破城之戰(上)第五十九章血戰(六)第十一章東宮失竊案(下)第四百三十九章風雪故人來第二百零九章先聲奪人(上)第四十四章出征準備第三百零六章京師裡的躁動(四)第二百九十六章龜茲攻略(六)第四百三十三章親征之議(下)第五百二十四章血戰周留城(三)第四百八十八章博弈(上)第一百六十章喋血長安城(一)第二十五章越王的邀約第三百九十七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四百一十七章洛書之爭(四)第三百零三章京師裡的躁動(一)第一百六十九章喋血長安城(十)第五百一十八章會師安市城(上)第四百七十八章圍城血戰(六)第四十七章巧入神武(一)第三百八十二章京師劇變(六)第一百一十七章各自算計(下)第二十三章憂國不忘發財(下)第五百二十六章巧取烏骨城(一)第五百五十五章決戰平壤城(五)第二百零三章儲君立,諸王出(下)第四百一十一章你方唱罷我登場(下)第三百零七章京師裡的躁動(五)第十八章賺錢大計第五百四十四章京師風雲錄(三)第十一章東宮失竊案(下)第五百五十三章決戰平壤城(三)第六十九章決戰諾真水(五)第四百六十八章雛鳳初啼(上)第四百七十七章圍城血戰(五)第一百九十六章虛晃一槍(下)第二百八十九章破城之戰(下)第三十四章火上澆油(上)第七十章決戰諾真水(六)第九十一章應對的策略(中)第二百八十章意志的較量(上)第一百零四章一波三折(中)第三百三十一章百葉河會戰(四)第三十八章不歡而散(下)第四百二十二章混世小魔王第二百一十六章星星峽之戰(二)第二百九十九章龜茲人的反撲(二)第十四章?顧茅廬第一百七十章喋血長安城(十一)第五百一十七章選菟城之戰(下)第三百零五章京師裡的躁動(三)第三百二十章瞌睡了就有人送枕頭(下)第四百零四章暗渡陳倉(三)第三百七十章京師之魏王黨的反擊(四)第三百六十九章京師之魏王黨的反擊(三)第四十章校場揚威(上)第一百六十章喋血長安城(一)第五百一十一章推波助瀾(下)第二百三十三章碧血染黃沙(一)第二百五十六章以進爲退(下)第一百一十八章武功縣之夜(上)第一百三十章援手(上)第二百七十八章割袍斷義第四百二十三章高陽來訪第四百章明修棧道(上)第八章老子要賺錢!第二百八十五章內訌(上)第三百八十六章離別安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