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高句麗國主高建武

bookmark

夫餘武本想將自己小妾生的女兒許給王君臨當妾,此時一聽王君臨這樣一說,心中暗自一思量,便打消了這個念頭,而是說道:“之前所說大彌島和白翎島的駐軍所需糧肉蔬菜等生活物資供應,秦安公大可放心,老夫可以全權代表我百濟國主和朝廷敲定此事,而且保證以我國市場最低價供應,秦安公只要安排船隻在我國港口拉運便可。”

王君臨一臉欣喜的應道:“那就多謝武國公了,這可給我們兩島駐軍解決了大麻煩。”

夫餘武感受到王君臨的真誠的謝意,心中一鬆,心想或許不用將自己女兒送於對方當小妾,也能夠達到自己的目的,便微微頷首道:“秦安公見外了,我百濟國本就是大隋天朝屬國,天朝軍隊來此幫助我們共同對付高句麗豺狼,供應一些糧肉蔬菜實在是不值一提。只是若是高句麗派兵攻打我百濟國,還請秦安公能夠讓兩島駐軍從海上策應牽制一二……”

“武國公放心,本官受我陛下旨意,率兵強佔高句麗兩島,便是爲了不讓高句麗將百濟國吞併,更何況貴國本來就在我朝蔽護之下,武國公剛纔所言,實是在下職責所在……”王君臨說道。

王君臨所言一點都沒有誇張,大隋本來就是百濟國的宗主國,按道理那百濟國主也是大隋天子楊廣的臣子。

當然,比起每年百濟國至少一次派使臣朝拜大隋皇帝,然後皇帝以宗主國名義給百濟國下達的國書,王君臨帶來的這支在短短一兩天時間便將高句麗水師一半力量摧毀的強大水師和堅固戰船,纔是百濟國更喜歡,也是他們畏懼的東西。

同樣的,這也是王君臨受到百濟國和新羅國如此禮遇,爭相送人送好處的原因所在。

……

……

夫餘武心滿意足的回了百濟國,王君臨也達到了自己目的,不過將白翎和大彌兩島打造成兩座寶島的計劃纔剛剛開始。

張天岡的動作很快,俘虜的高句麗人裡面果然有淵太祚臨時收編的海盜,一番拷問之後,便輕易得到了想要的信息。

“既然如此,便讓信兒和玄霸兩個小傢伙去準備吧!傳令給劉一東和羅春來,讓他們各派一千人給兩個少年帶着。”王君臨沒有猜錯,淵太祚先後派到大彌和百翎島的一萬五千高句麗水師中,有三支海盜派來了總共近五千人。

……

……

高句麗安南郡的郡城叫安南府,位於丘陵環抱之中,距海濱約有百里左右。

這座位於高句麗南部雄城,是高句麗南部最大的城池。

正值盛夏,天氣越來越熱,但安南郡因爲地形和地理位置的原因,在夏天雨水較多,此時安南郡府中淵太祚望着窗外的綿綿細雨,臉色異常難看。

淵太祚作爲高句麗的宰相,從高句麗京都西京來到安南郡已經一個月了。

他雖然已經儘可能的高估了王君臨,而且事先準備的那般充分,以一萬五千人對付四千人,且是在他們高句麗的主場,可最終敗得如此徹底,卻是他之前從未想過的。

現在想想自己還計劃中要將王君臨殺死在海上,甚至活捉,讓其生不如死,實在是可笑啊!

如今不僅未能攻下大彌島和白翎島,而且還損失了一萬水師,至於另外被自己忽悠來的五千海盜死了也就死了,可那是足足一萬水師啊!

即使他是權傾朝野的宰相,但是畢竟不是高句麗的主人,上面還有高句麗自己在國內關起門來的皇帝,面對大隋時又被稱爲國主的高建武,雖然因爲此時高建武當國主時間不長,被自己各種手段和家族的勢力牽制,乃至壓制得死死的,但隨着時間推移,這位年輕的國主不凡之處漸漸體現出來,朝廷之中已經有一些人暗中投靠了年輕的國主。

淵太祚很清楚,高建武其實一直盼望着他犯錯誤,因爲他每犯一次錯誤,爲了平息這件錯誤,他便不得不向高建武退讓一些,將手中的權力歸還一部分給高建武。

此次安南水軍幾乎全軍覆沒,他爲了防止王君臨以水師反攻,不得不將臨郡水師調遣到安南郡,這樣一來安南水師戰損大半,三千人被俘虜的消息便難以封鎖。

這個消息傳開之後,高句麗舉國震動,主張用兵者有之,主張議和者有之,主張派人去隋朝找其皇帝哭訴者有之。

這些紛紛擾擾的爭論,淵太祚隱隱察覺到是他們年輕的國主高建武在背後推動的結果,目的就是想將這件事情弄得朝野皆之,讓他的威望大減,然後再逼着他交出一些權力。

但他若是能夠派遣水師報仇雪恨,奪來大彌島和白翎島,殲滅了王君臨帶領的這支水師,然後暗中再讓他的勢力引導推動一下,完全可以將國內輿論翻轉過來,不但不會影響他在國內和朝廷中的威信,而且還會讓他再次借大勝之勢壓制高建武的王權,這些年他就是借一次一次對百濟國和新羅國發兵取得的勝利,讓自己成爲了高句麗權傾朝野的權相。

所以說,眼下的關鍵是如何打敗王君臨。

淵太祚最近已經帶領一衆心腹和調遣來的水師將領商討了半個月時間,因爲如今能夠調動的只有一萬水師,按照之前失敗的經驗來看,他們想要打贏這場仗,至少也要兩萬水師纔可能。

眼下他們唯一的辦法,就是想辦法將本國的陸軍部隊和水師一起運送過去,此外就是引誘王君臨率人主動來攻安南郡。

但王君臨又不是白癡,這時候怎麼可能帶領四千人丟下兩座到手的島嶼,跑來侵犯高句麗的本土。

而之前被他所控制的幾個勢力龐大的海盜的態度也突然變得曖昧起來,在王君臨帶領的這支水師表現出強大的戰鬥力的情況下,這些麾下水師人馬少則一兩千,多則上萬的海盜組織,沒有一個主動表示要幫他們出兵的。

淵太祚頭疼的揉着眉心,一時間想不到可行辦法。

王君臨帶着四千人在他們朝鮮半島海域中崛起的速度太讓人瞠目結舌了,這才幾天時間,就迅速的站穩了腳。

第九十九章 你想死嗎?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第二批船隊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李玄霸帶領的預備隊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救兵出現了第九百四十章 杜如晦的看法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你們都想要朕死嗎第九百二十一章 差點被嚇死的盧二爺第一百六十五章 異變與目連之母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奔赴遼東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不看好王君臨的黃衛陽第五十六章 慘烈的混戰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豪雄孫安祖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突厥可汗心中的恐懼第五百八十三章 瘋狂的楊麗華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特戰隊準備幹一票大的第十四章 再次北上隴西第六百零五章 巧破毒計第二百六十章 到底誰是獵物?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自我“神化”的楊廣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詭異的軍陣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圍殺一號殺手之王(一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特戰隊發威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想死在秦安王手中第七百二十一章 楊顥的恐懼第七百一十三章 登門拜訪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作戰計劃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對朝廷的警惕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練兵之法第五百八十五章 獨孤明亮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你們都想要朕死嗎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追殺與死士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大唐國師的結盟之策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一千死士重裝騎兵第五百八十一章 不好的預感第一千三百章 百姓眼中的官兵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大戰才真正的開始第四百三十五章 圖謀龍宮第六百四十一章 內奸第一百三十九章 各方反應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棄城而逃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好一個徐世績第七百五十二章 打造出了明星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翟讓派來的人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沈光偷蠻王第五百六十六章 神秘勢力第一百六十八章 陳丹嬰心中的仇恨第三百六十六章 看不透的王通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割人頭的奇女子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翟讓的死期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事蹟報告會第五百九十八章 黑毒蚣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借刀殺人之宇文成都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千軍萬馬殺一號(五)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朝堂爭執和蕭皇后的恨第三百六十四章 外侯官統領第四百五十七章 聽我的沒有錯第一千零五十章 一場鬼怪大戲(下)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四方兵馬第三百八十九章 監察御史之死第五百一十七章 潛入於家老宅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你們都想要朕死嗎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聖女教第八百三十二章 談判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天下財富都集中在門閥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沒有懸念的海戰第四百一十九章 真假春秋使者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練兵之法第八百四十五章 武林大會(四)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這是一種病第七百二十九章 詭異的眼神第一百三十三章 王君臨的謀算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西北馬賊王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關鍵一戰第二百三十章 摧枯拉朽(四)第五百章 密謀第九百一十二章 果兒的第一個暗子第五百七十三章 玲瓏劍閣第七百三十四章 四大財源第一千二百章 大朝會第六百七十七章 契丹日連部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來自李淵的善意第四百八十五章 我們走吧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定都之辯和國號之爭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單雄信的古怪決定第三百八十三章 一面倒的屠殺第八百四十章 彈劾王君臨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樑國的十萬大軍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千軍萬馬殺一號(七)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就這麼簡單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千軍萬馬殺一號(七)第七百四十三章 試探與媒人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有錢能使鬼推磨第九百一十四章 鹽女第四百九十八章 第一場話劇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帝國雛形第八十四章 血鬃馬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小雨和可汗的詭異對話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李世民的心思第二百三十一章 上官虎的悲哀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兩個激動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