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與李淵的會晤

bookmark

楊廣檢閱軍隊結束之後,王君臨一刻都不想在懷遠鎮待了,因爲他幾乎已經知道了這邊百萬大軍的結局,若無意外發生,或者說楊廣若不半途醒悟,這邊結局已經註定,而如今唯一能夠改變大局的或許只有他了。

不過在走之前,他要見一個人,那就是唐國公李淵。

因爲李玄霸的關係,這一年多以來,王君臨與李淵一直保持着很好的書信聯繫,逢年過節,彼此也有禮物相送,說實話關係頗爲親近,既然都在這懷遠鎮,若是不相見也說不過去。

王君臨更是知道,李淵這一年多時間日子過得並不好,可謂是一波三折。

本來李淵貴爲唐國公,又是隴西李氏最顯赫的分支之一,可謂是世代替纓,李淵祖父曾經做過上柱國,安州總管,李淵也原本和王君臨一樣,是一上郡太守,和楊廣又是姑表至親,而李淵也很會做人,又有能力,頗得楊廣信任,彼此之間關係也很親密。

可是就在大半年前,不知從什麼地方突然傳出了一個謠言,準確的說是一個童謠:法律存,道德在,白旗天子出東海,桃李子,莫浪.語,黃鵲繞山飛,宛轉花園裡,桃花園,宛轉屬族幅。桃李子,鴻鵲繞陽山,宛轉花林裡。莫浪.語,誰道許。株李子,洪太繞楊山。江南楊枷樹,江北李茬榮。楊枷飛綿何勢央,李茬結果自然成。

楊廣是什麼人,猜忌心極重,又有人暗中推波助瀾,所以這一年多時間中,楊廣便想盡辦法的打擊李氏。

隴西李氏在朝中官員紛紛被罷免,軍中勢力幾乎被清除,而身爲隴西李氏最重要的分支之一,一郡太守的李淵也未能倖免,直接被楊廣一下子就貶成了六品小吏。

好在李淵此人做官做人很有一套,在朝中人脈極廣,耗費了不少銀錢疏通關係,又跑到洛陽找楊廣哭訴了一次,楊廣又漸漸恢復了對他的信任,用了幾個月時間,又漸漸恢復官品。

李淵又抓住這次征伐高句麗的機會,想法設法謀得負責大軍糧草差遣,並且因爲他的確是能力不俗,善於用人且手底下又有不少能吏,將大軍糧草打理的井井有條,楊廣甚爲滿意,今天檢閱大軍還特意點其名帶在身邊。

這個童謠出現的第一時間,王君臨就吩咐下去,藍衣衛府和武林公會所屬的情報組織暗中調查,最後矛頭都指向了弘農楊氏,而且對王君臨來說邏輯上也說得通。

弘農楊氏楊素和楊玄感父子謀劃造反已經有多年,這件事情王君臨知道,楊廣也始終對弘農楊氏有所防備。

王君臨知道,這個童謠便是假死的楊素想出來的,想要轉移楊廣的注意力,而弘農楊氏與隴西李氏本來就仇怨極深,剛好借這童謠重創隴西李氏,唐國公李淵卻算是被殃及了,可惜在原本歷史上這個童謠最終卻成爲事實,大隋天下竟然真的被李淵父子所得,從而也讓這個童謠流傳千古。

不等王君臨主動去拜訪,有護衛進來稟報,說唐國公李淵求見。

王君臨連忙走出去親自將李淵迎了進來,二人客氣寒暄之後,李淵又感激了王君臨照顧李玄霸,王君臨謙虛幾句,兩人便沉默下來。

沉默了片刻,二人的目光再次相接,又同時嘆了口氣。

王君臨一見李淵的樣子,心想這位歷史上的唐高祖果然是個明白人,恐怕對大隋眼下的情況瞭解,不比他這個開掛的後世之人差多少。

而在李淵心中,王君臨卻是天下間最厲害的那類人物,是真正的梟雄,心智自然是高的沒得說,此時見王君臨的神色,頓時也明白天下大勢王君臨心中也是心數,所以李淵搖頭苦笑,似乎有千言萬語不知道該從何說起。

沉吟了片刻,李淵才低聲問道:“秦安公,你可知道,自魏晉以來,歷代朝政都被一些世家大族把持。無根無憑的人想要出頭,總是萬分艱難的?”

王君臨沒有想到李淵以這句話開頭,他只是點了點頭,沒有接話。

李淵嘆了口氣,繼續說道:“所謂豪門,是指那些家中有人做過極品大員,門生故舊滿朝的。山東有王、崔、盧、李、鄭五大姓,關中則以韋、裴、柳、薛、楊、杜六大姓。加上現在的宇文家,江南殘存的謝家、王家、陳家等,一共也就二十幾個。世人皆以與他們交往爲榮,而這些家族又往往互相勾結起來,權傾朝野。歷朝歷代皇帝都知道世家當政不是社稷之福,可歷朝歷代皇上都沒辦法解決,當今陛下看似強勢,獨斷專行,其實大隋還是世家當政!”

以李淵的行事謹慎,將話說到這種程度,甚至說了大逆不道之言,顯然是做好了和王君臨交心之談的準備,而王君臨更是隱隱猜到李淵今天來此目的。

“而那些推舉上來當官的,不是這家的兒子,就是那家的侄兒。他們這些傢伙治理地方不在行,禍害起百姓來卻一個頂兩個。偏偏皇帝還拿他們沒辦法,因爲往往牽一髮而動全身。”李淵搖頭,表示對目前這種情況非常不滿,但實際上他也是世家門閥中的一員。

“大隋朝就快被這幫傢伙蛀空了,只是皇上還不知道而己。皇帝陛下喜歡聽人讚揚,喜歡炫耀他的蓋世武功。就像這次伐遼,滿朝文武們在陛下的領導下謀劃了兩年多,但實際上卻沒有一個人睜開眼睛關注一下遼東地形,也沒有一個人想一下,萬一戰敗了,會給大隋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王君臨神色平靜,依然只是點了點頭,他知道李淵說這些話是在試探自己,所以示意李淵繼續說。

而李淵見王君臨的神色沒有絲毫變化,心中頓時明白,自己沒有猜錯,對方心中對大隋的形勢和內在問題跟明鏡似的,或許比自己認識的還要深刻。

既然話已經說到這裡,李淵自然是要將話說完,便繼續說道:“豪門世家把心思都用在如何爲家族謀利上,眼中根本沒有朝廷和陛下,更沒有百姓和國家,行事也不講究什麼道義”

說到這裡,李淵搖着頭,滿臉無奈。

第六百五十章 羅藝的挑戰第八百五十七章 天子微服私訪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圖謀四郡第二百九十六章 俘虜交易第三百三十三章 人嚇人嚇死人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這個世界上只有兩種人第九十三章 十大將軍榜第三百八十五章 鐵槍寨山門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心理戰第二百六十一章 一萬伏兵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你們都想要朕死嗎第六百九十一章 太原王氏二老爺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論戰場上情報的重要性第二百一十五章 一年之約第一百二十七章 此女陳丹嬰第四十二章 屍子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第一個作戰目標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敵後根據地和范陽銅元第二百一十八章 第二屍(第四更)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突厥可汗的四個條件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慘烈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徐世績的鬱悶決定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風雨欲來第八百零八章 挑釁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異變突起第二百三十章 摧枯拉朽(四)第四十八章 詭異的豔舞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寵臣虞世基第七百七十八章 處罰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如今的仙隱門十宗第九百二十四章 獠牙露了出來第二百六十四章 與生死爭奪時間第七十四章 這就是殺人的世道第一百一十五章 會不會吃了哥哥第三百五十七章 刺史被打了第六百零九章 合力戰春秋使者第六百三十四章 與死神搶時間(四)第九百七十一章 女人心海底針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軍情府的手段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李世民的算計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這是妖法第二百四十二章 五毒鼎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宇文成都的怒火第二十八章 夜襲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撤退與伏擊第五百五十章 聶小雨的特殊能力第四百五十七章 聽我的沒有錯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與無首一號的拼死(一)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揚州城內來了一個三號第九百七十五章 恐怖山大王第三百五十八章 看熱鬧的王君臨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大戰開啓第五百三十九章 肉誘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死亡的影子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戰場上的李世民第七十二章 進入沙州城第八百二十六章 陳丹嬰被綁架了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特戰小隊第六十四章 宗教之戰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非去不可第三百一十一章 從未出現過的戰術第四百七十五章 天子無情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屠府滅門第一百五十一章 肉食者鄙第一百一十八章 侯府密室(第三更)第四百九十章 瘋狂的豫章王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李玄霸帶領的預備隊第九百七十九章 等待時機第五百三十二章 如今的小雨劇院第三百九十四章 李宗憲不敢賭第三百零八章 追殺(四)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慘敗而歸的王伯當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跟着我去范陽郡吧第六百八十六章 重赴太原第一百二十八章 飛箭傳書第一千一十章 農事第九百三十八章 悍兵勇卒第三百八十六章 小覷了天下英雄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天理循環報應不爽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奪城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侯君集就這樣死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兩個女人的反應第七百五十一章 血鬃馬被小雨揍了三次第二百一十一章 你想屈打成招第三百零七章 追殺(三)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戰爭後的殺戮第三百三十四章 我不是神仙第七百七十一章 以身爲餌第一百三十三章 王君臨的謀算第三百八十五章 鐵槍寨山門第五百一十七章 潛入於家老宅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李玄霸的使命第四百五十四章 帝王的心思第五百五十一章 異常感覺第四百三十章 叢林夜戰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白翎島和大彌島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進退兩難的突厥大軍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大勝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虎詔族與聖獸毛毛第五百五十二章 恐怖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