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史上最白癡的戰法

bookmark

遼東城本來就是高句麗在西邊最重要的雄關重鎮,而這幾年,大隋皇宮和朝廷根本沒有什麼保密性可言,楊廣帶着一羣人謀劃着要征伐高句麗,早在三年前便被淵太祚派到大隋的探子打聽到了。

所以,楊廣固然爲了征伐高句麗做五年準備,高句麗人同樣做了數年的防禦準備。

將遼東城的城牆厚度加固了兩圈,高度加高了五尺,這只是諸多準備中的很小一個方面。

如今,這座遼東城池的外牆壘了一層石條,內牆則以三合土與米漿澆鑄,即便最強勁的弩車射上去,也僅僅能在牆皮外砸出一流火星,根本不能破壞城牆分毫。

爲了對付隋軍爬城,遼東城外修了很多馬臉,每個凸出的馬臉部位,都有磚石搭建的望樓。守軍在望樓內憑藉弓箭和石塊可以封住任何防禦死角。

這樣的城池,楊廣帶領的百萬大軍若是想要擊垮遼東城內守軍的意志,付出的代價絕對是正常情況下攻打普通城池四五倍不止。

這就是高句麗人給大隋皇帝陛下準備的第一個需要他們攻克的城池。

第二次的遼河一戰,高句麗被隋軍追殺到遼東城外,其實這本身就是淵太祚計劃中的事情,因爲他早就知道,光是一條遼河,絕對是擋不住隋朝百萬大軍的。除此之外,遼東城附近三百里之內也早就徹底的完成了堅壁清野,隋人找不到一粒糧食。

淵太祚將防禦一方的優勢堪稱是利用到了極致,他深知楊廣百萬大軍和數百萬民夫不遠萬里來到他們高句麗,每天光是人吃馬嚼的糧草,就是天文數字,所以每拖一日,他們便會多一分的勝機。

所以,淵太祚將全部兵馬收縮進了遼東城內,任隋軍在城外如何挑戰,高句麗人就是不出頭理會,而攻城的代價太大了。

楊廣前幾天在遼河大勝之後,當着九十九國的使臣面說過,大隋兵馬是爲了解民倒懸而來。所以,宇文述等大將提議掘開大梁水倒灌遼東城,以及驅趕百姓爲先鋒,這兩種不仁戰術也被楊廣毫不猶豫的喝止了。

“朕要讓高句麗這個蠻夷小國體會到天朝的仁慈!”楊廣對着文武百官如是說道,對九十九國使者更是每次都會提到這句話。

“不知道哪天咱們戰敗了,高句麗人肯不肯對咱們講仁慈!”望着一連十數日都久攻不下的遼東城,對楊廣向來忠心耿耿的天寶將軍宇文成都對楊廣的旨意,也生出了異議,心中暗自腹誹不已。

大隋軍中除了楊廣之外,幾乎所有的人都和宇文成都一樣心思,以十數日前府兵在遼河一戰所表現出來的戰鬥力來看,拿下高句麗好像並不是什麼難事,更何況海上已經傳來消息,范陽郡太守征伐大軍海上統帥秦安公王君臨,已經帶人奪下了三個城池,高句麗安南郡一半江山已經打了下來。

所有人都認爲打贏高句麗應該沒有問題,但前提是皇帝陛下肯讓所有將士放手施爲,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總被仁義之名而擎肘,無形中戰鬥力士氣削弱的實在太厲害,特別是隨着時間的推移,這種削弱必然會更爲明顯。

而楊廣身邊的一羣寵臣一昧的附和討好楊廣,然後做的一些事情,更是讓楊廣深信他這樣做是對的。

受隋煬帝器重,專典機密,參掌朝政的金紫光祿大夫虞世基,想盡辦法在海邊找了一條長約二十丈的巨鯨擱淺,殺死它後,將鯨骨獻到了皇帝陛下面前,並且鼓動着楊廣在遼東城外勞民傷財的修建了九座祭壇。

吏部尚書,聞喜縣公裴世矩也不甘示北,在海邊又找了兩隻五彩斑斕的巨鳥,雙翼展開寬約一丈,日夜歡鳴,聲音響徹十里之外。

按照虞世基的解釋,高句麗國土三面臨海,巨鯨擱淺而死自然意味着高句麗即將滅亡。

而按照裴世矩所說,那兩隻巨鳥,應該是傳說中的鳳和凰,只有聖人臨世時纔會出現。爲了這個吉祥的徵兆,皇帝陛下己經帶着大部分文官趕赴瞭望海頓,並吟詩以記之。

可問題是,淵太祚帶着高句麗大軍上下不肯安天命,而且淵太祚準備數年時間,早有數十名的探子變成了隋人,並且成爲隋軍中的一分子,其中有一些在大量錢財的運作之下,不乏成爲官職不低的將官,楊廣這邊任何旨意和戰法,總會很快快到遼東城內淵太祚耳中。

針對大隋皇帝楊廣竟然給瞭如此仁慈和大度的打法,淵太祚欣喜若狂之餘,很快就帶人制定商議出了對他們最有利,也是最正確的打法。

他們憑藉堅城和臉皮負隅頑抗,每當大隋將士付出極大的代價,在攻城戰中獲得主動,佔得上風,高句麗守將即挑出白旗,宣佈準備投降,請求隋軍給予一定時間約束城中亂民。

而當隋軍撤離城牆後,淵太祚立刻下令修補缺口,補充石塊、弩箭,待約定投降時間來臨時,他們則再次挑出戰旗。

半月之內,高句麗人己經變換着花樣投降了三次。每次都是卑躬屈膝,裝做一幅痛不欲生的悔改狀。每次得逞後,待緩過勁,準備好防守之後,立刻又翻臉,站在敵樓上大罵隋軍將士愚蠢。

而楊廣的旨意又沒有人敢反抗,諸路將領即便心裡再窩火,也不能殺進城去。

“已經三次了,如果還有人相信高句麗人,他一定腦袋被驢踢了!”前線大軍大營帥帳內,新任的左武衛大將軍王仁恭低聲抱怨。

“這事情得由陛下來定奪。陛下去望海頓觀鳳凰起舞前,曾經下令,無論什麼情況,高句麗人只要請降,就不得擅自攻擊。”宇文述面無表情的說道。

“可是總不能一直這樣吧!”王仁恭咬牙低聲說道。

宇文述嘆了口氣,說道:“老夫己經派信使去向陛下彙報了,三天後就會有消息傳回來!”

三天後,信使從後方望帶回了皇帝陛下的聖旨,准許高句麗人第四次投降。陛下在聖旨中,教訓前線在幾位大將要大度,天朝上國君臣,不能跟蠻夷小丑一般見識。昔日諸葛丞相曾經七擒孟獲,永遠平定了南蠻。今日高句麗人才反覆了四次而已,早晚他們有心悅誠服的那一天。

宇文述、王仁恭等十幾位前線將軍待傳旨太監離開之後,一個個臉色頓時難看到了極致。

這樣的話他們還可以聽一聽,可說給士兵聽,在普通士兵聽起來,簡直就是天方夜譚,說是狗屁都不爲過。

可以想見的是,這樣的旨意傳到軍中之後,不說打高句麗人,對自己一方的士氣首先就是一次極大的削弱。

第六百六十一章 恐怖的躲閃能力第四百一十六章 奇異的大門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四萬多個瘋子第七百一十六章 大戰開啓第五百七十九章 神箭發威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始畢可汗的命令第四百五十六章 乾柴烈火第六十八章 小猞猁與借馬第四百七十二章 聶小雨吃東西第二百三十六章 七彩蜘蛛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談判第一百五十章 王通登門第十九章 救出獨孤陌玉第九百六十七章 應急預案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臭氣熏天的戰場殺戮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中原五朵金花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對衝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離間計之弒帥第二百零二章 最後一天第一百七十一章 太平酒館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突如其來的暴亂第五百八十二章 喜歡聽牆角的聶小雨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天理循環報應不爽第六百五十二章 大戰羅藝(下)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侯君集就這樣死了第四百三十四章 赤身相對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四十萬突厥騎兵第一百三十七章 詭異的醉酒第五十六章 慘烈的混戰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悍將魏刀兒第五百二十章 和聶小雨拼酒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破城(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邱福之威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讓突厥出現兩個可汗第一百二十三章 月宮仙子第四十四章 殺人之法第四百二十章 春秋使者的來歷第五百六十八章 回城第六百七十章 楊諒之死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噴火器第六百六十四章 約戰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軍神首戰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大唐國師的結盟之策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恐怖的事情第九百一十五章 如此少的鹽稅第四百零六章 眉心的凸起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突厥人新的打法第二百七十三章 哪個是毒將?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步兵大戰第九百六十章 好大雪(第五更)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四萬多個瘋子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不一樣的攻守戰(三)第四百五十六章 乾柴烈火第七百零九章 猜測與試探第三百二十八章 如此劍法(第五更)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生氣的陳丹嬰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突厥可汗內部的威脅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第四十七章 篝火晚會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唐王李世民的活路第二百七十八章 迷路第一百八十章 輿論大戰(下)第七百五十五章 魔女張出塵的廣告代言第八百九十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被炸死的劍神和出問題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該死的裴寂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實戰訓練第二百六十五章 全部燒熟了第六百五十一章 大戰羅藝(上)第七百七十四章 滅殺第一千零七十章 不一樣的攻守戰(五)第九百八十一章 死攻(第六更)第六百一十二章 王君臨的擔憂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該死的裴寂第八章 波多法王第七百四十六章 史上最愛面子的皇帝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兩個激動的少年第四百零三章 此生再無夫妻緣分第六百八十九章 三殺老人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天地之威第八百九十六章 利益使然第一千零八十章 被楊空蟬忌憚的少女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心理戰與李密的狠辣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憤怒的軍神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頹廢的大將軍第七百七十八章 處罰第二百六十九章 張掖郡太守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逼迫與報紙第三百七十九章 踢到了鐵板上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兵敗如山倒第七百五十七章 王君臨的佈局第九百八十一章 死攻(第六更)第九百四十二章 黃老之術第二十一章 萬人毒第六百七十九章 高潁的憤怒第八百二十二章 對王君臨的覬覦第八百一十九章 無敵魚子默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四個美女第一百一十五章 會不會吃了哥哥第五百三十一章 抄家滅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