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寵臣虞世基

bookmark

隋軍大敗,震驚天下,楊廣也知道無法向天下人交代,他以‘仁義旨意’是違揹他的旨意爲由,下令將尚書右丞劉士龍斬首,以謝罪天下,同時將戰敗的罪責推到王仁恭和宇文述身上。

王仁恭已死,其子女家人還遭到了牽連,打入大牢。而宇文述到底與楊廣關係不同,從楊廣還是皇子時便是其最堅定的支持者,所以只是降了爵,罷了官,但其子宇文化及和宇文智及官位不變。

但即使這樣,宇文述也悲憤成疾,在回洛陽的路上便病倒了。

撤回幽州後,楊廣揹着手在御書中來回踱步,他的心情差到了極致,神色陰沉無比,身邊的內侍和侍衛已經被他杖責了四人,其中兩人活活杖斃。

高句麗之戰的失敗極大地削了他的顏面,使他感到十分難堪,對他的打擊更是無與倫比的。特別是有九十九國使者隨同,讓他更加感覺難堪。

“陛下,虞大人來了。”門口傳來宦官的稟報。

虞世基的到來令楊廣精神一振,現在他急需有一個人來替他分憂,他儘管更相信宇文述一點,但宇文述如今是罪臣,本來還有裴世矩,只是他最近感覺裴世矩好像與王君臨交往甚密,這讓他心中不喜。

楊廣現在堪稱是此生最頹廢的時候,也受到打擊最大的時候,雖然貴爲天子,但也沒有超脫人的範疇,心中最脆弱的時候,同樣需要有人安慰。

所以,這個時候,他需要虞世基。

“宣他覲見!”

片刻後,虞世基匆匆走了進來,躬身施禮道:“臣虞世基參見陛下!”

“虞愛卿免禮。”

“謝陛下。”

虞世基行了一禮,直起身體,欠身說道:“見到陛下身體無恙,臣不勝欣喜。”

虞世基說這句話的時候神色表現得非常誠懇,令楊廣心中感到一絲暖意,他微微一嘆,說道:“朕沒有想到這場戰役輸得如此之慘,如此狼狽,令朕難以向天下人交代。”

楊廣其實是一個城府並不是很深的人,時間一長,他身邊的親信和心腹其實對他非常瞭解,虞世基更是非常會揣摩楊廣的心思,所以才能夠得到楊廣的寵信。

如今虞世基便很理解楊廣此時的心情,他也知道楊廣找自己來,就是希望自己替他解開這個結。

虞世基認真的說道:“恕臣直言,其實臣在五月時便已經意識到這次高麗之戰很可能要失敗。”

楊廣一愣,不悅道:“愛卿這是何意?”

“陛下,五月時有大量民夫南逃,很多人都患了疫病,臣便知道遼東爆發了疫病,臣便意識到,這場遼東戰役恐怕凶多吉少,自古以來,沒有哪場戰役在爆發疫病的情況下能獲勝,臣相信大家都能理解這一點,這就像開皇十八年先帝曾經也征伐過高句麗雖失敗,卻沒有人抱怨先帝一樣。”

虞世基的一席話,就像在楊廣心中搬開了一塊沉重的大石,楊廣的心頓時輕鬆了很多,是啊!疫病爆發,又豈是他楊廣所能控制,這場戰役失敗的主要原因應該是疫病。

楊廣讚許地笑道:“虞愛卿說得不錯,之所以戰敗是因爲那些賤民中出現了疫病,並將疫病傳至大軍中,所以纔會讓朕慘敗。”

“陛下英明,都是那些賤民的錯,並非陛下的錯!”

虞世基能感受到楊廣心中的愉快,知道楊廣已經解開了心中的糾結,虞世基又神色肅然的說道:“陛下,僅微臣和陛下知道這個原因還不夠,必須要讓天下人都瞭解高句麗戰敗的真正原因是疫病。”

楊廣點點頭,深以爲色的說道:“愛卿說得有道理,朕打算下詔書,將這個原因頒佈天下。”

“陛下英明,不過臣有個建議,不如選一些能言善說的大臣和軍士,讓他們巡遊天下,去各郡縣的官學講演,講述這次高麗戰爭的始末,講述高麗對大隋的威脅,讓天下人明白攻打高麗的必要,同時又能切身感受到疫病的慘烈,臣相信這樣做,一定會讓天下人理解,陛下爲何要發動高麗之戰,也讓他們知道,失敗並不是陛下的責任,而是和開皇十八年一樣,病魔肆虐。”

虞世基的建議使楊廣眼睛一亮,雖然他很不願意低下高貴的頭顱,但他也明白,這次高句麗之戰的失敗對他名聲影響很大,虞世基的這個建議對維護他帝王的尊嚴或許會非常有效。

楊廣沉思良久,終於點了點頭,說道:“誠如愛卿所言,這個做法不錯,便交給你辦,等一回到洛陽,便立刻實施。”

失敗的陰影在楊廣心中淡去了不少,楊廣站起身,揹着手走到窗前,他微微嘆了口氣,說道:“虞愛卿,這次高麗之戰慘敗雖然是因爲那些賤民中出現了疫病,但依然是朕這輩子最大的恥辱。朕還想再一次進攻高麗,你覺得如何?”

虞世基很想說,再打下去,大隋江山就要不保了,但他知道楊廣是什麼樣的人,知道說什麼樣的話能夠討得楊廣的喜歡,所以他立刻說道:“陛下英明,高句麗人狼子野心,實乃我大隋心腹之患,陛下要成就千古一帝,畢然要將高句麗變成大隋的一郡之地。”

說到這裡,虞世基看了一眼楊廣滿意的神色,心中輕輕嘆息一聲,他與大隋榮辱與共,一切榮華富貴都來自於大隋,來自於皇帝,若是大隋沒了,對他實在是沒有半點好處,所以一咬牙,繼續說道:“但是臣以爲,這次高麗戰役後,很多人的心態都會改變,很多人都會有想法,臣建議陛下暫時不要做出決定,先觀察幾個月,再考慮對策。”

楊廣點了點頭,虞世基不愧是最寵幸的臣子之一,這樣考慮非常周全:“愛卿的這個建議深諳張弛之道,剛剛打完高麗之戰,損失如此之大,大軍和朝臣確實需要鬆弛一段時間,聽說朕征伐高句麗這段時間,國內各個宵小之輩又跳出來作亂,朕正好趁這段時間將這些反賊全部殺死。”

……

……

第四百五十五章 風起雲涌第四百六十三章 車中密謀第五百五十六章 重重圍困第六百一十五章 雨夜拼殺(上)第六百三十二章 與死神搶時間(二)第三百零八章 追殺(四)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李世民的演技第五百九十二章 真兇(上)第三百七十四章 找死的王君臨(第四更)第五百五十三章 他想吞噬我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南詔六鎮與羅成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兩百名奇怪的死士第一百七十五章 日全食第七十八章 長生丹第八百三十九章 神秘的會主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黑夜中的大混戰第九百七十八章 火爆的尉遲敬德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陳咬金消失了第七百八十九章 豆腐花妹第八百三十二章 談判第五百六十八章 回城第二十二章 城破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坦克戰術第四百三十一章 殺手之王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逼迫與報紙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李世民的眼光第六百六十九章 變成王妃的張出塵第一百零五章 王君臨的滔天殺機第四百零七章 山中同路人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高句麗亡國和猞猁的消息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遍地餓殍第二百一十八章 第二屍(第四更)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揚州城內來了一個三號第四百零八章 踢到鐵板了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李神通終於來了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強設遠東行軍總管府第三百三十三章 人嚇人嚇死人第四十六章 毒將敬酒誰敢喝第三百五十八章 看熱鬧的王君臨第八百四十七章 武林大會(六)第八百一十五章 搜身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李淵的擔憂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戰力的差距來自於何處第七百四十五章 靠山王的義女第三百九十七章 壯士斷腕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安南國第二百四十二章 五毒鼎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與突厥可汗的會面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李世民的驚人提議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李世民回關中了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不一樣的攻守戰(十)第二百六十九章 張掖郡太守第七百九十三章 百姓如螻蟻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王君臨送來的破城秘寶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新的誘餌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卑躬屈膝第八百九十一章 小雨的行蹤第三百五十章 危機來臨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海豹營和鋼刀營來了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第一個作戰目標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楊空蟬的野心第八百一十二章 對射(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七彩蜘蛛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好一個徐世績第五百零六章 又讓我背黑鍋第二百六十八章 李風雲瘋了第八百五十五章 六合御車第四十七章 篝火晚會第二百二十章 被包圍了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沒有懸念的海戰第一千零六章 中郎將趙晨第四百零四章 徐老太醫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天理循環報應不爽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詭異的突厥可汗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一場鬼怪大戲(上)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武器裝備是第一戰力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逼迫與報紙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千古牛人魏徵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目光如炬的程咬金第十七章 湖中密道第六百九十八章 春秋使者再現第六百七十九章 高潁的憤怒第六十六章 王君臨死了第一百九十四章 高潁的謀劃第五百一十四章 爲了長壽而瘋狂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大戰開啓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李世民安排的後路第三百五十五章 鬼門關第七十七章 西域馬賊王第一百六十二章 預防旱魃的出現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罷免官職第七百零九章 猜測與試探第八百二十八章 李宗鳳的心思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徐世績的一舉三得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虎詔族與聖獸毛毛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對衝第三百四十八章 侯爺饒命第八百九十八章 鷹揚郎將薛禮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淵家父子的計劃第八百一十七章 太子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