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朝堂爭執和蕭皇后的恨

bookmark

這次王君臨在高句麗做的事情傳開之後,天下譁然,不少人想起了王君臨前幾年赫赫事蹟,無不心想,毒將就是毒將,不愧是長勝將軍,不愧是以少勝多,創造奇蹟的那個絕世兇人。

而對楊廣來說,王君臨捷報裡面的內容也非常讓他滿意,王君臨的識相讓他非常欣喜。

王君臨在捷報中字裡行間都將自己在高句麗做的所有事情歸結於偉大的皇帝陛下運籌帷幄,表明態度這些都是奉皇帝陛下之命行事。

楊廣大喜之下,當着滿朝文武的面,將捷報唸了一遍。

衆臣恭賀過皇帝陛下之後,楊廣提議重賞王君臨,但有些人開始反對了,這讓楊廣頗爲惱火。

“陛下,這些都是陛下的功勞,王君臨只不過奉命行事,但卻恃功自傲,目無法紀,竟然不來洛陽給陛下繳旨,這是有不臣之心,實罪不容赦。陛下當立刻將其緝拿下獄,以正律法之嚴明。”宇文述不但不同意封賞王君臨,而且跳出來,一副義憤填膺之狀,叫囂着要治王君臨的罪。

宇文述父子幾人已經與王君臨結下死仇,宇文述絕不想看到王君臨勢力變得越加龐大,而且宇文述心中對王君臨充滿了深深的嫉妒,他揹負了遼東慘敗不少責任,至今爵位還沒有恢復,可王君臨卻接連做出如此大事,任何一個都是堪稱是大捷,都是絕世大功。

這些天楊廣對王君臨生出猜忌和忌憚之心,除了弘農楊氏之外,還有宇文述在一旁或者在暗中推波助瀾……

原以爲可以讓王君臨徹底失去皇帝陛下的寵幸,從此走向衰落,,哪知王君臨會做出如此多的大事。

宇文述心裡正不舒服呢,王君臨雖然竭力將功勞和皇帝陛下身上靠,但此事做得有太多漏洞,剛纔宇文述所說就是其中一個,正常情況如此大捷,王君臨是要親自來洛陽的。

所以這種漏洞機會,宇文述又怎能放過呢?

楊廣聞聽,目光一凝,心想或可下旨讓王君臨帶領一萬高句麗俘虜和淵太祚進京封賞,順便敲打一下他,也看看此子敢不敢進京。

“宇文大將軍此話差矣。”

沒等楊廣開口,裴世矩卻站出來,大聲說道:“王君臨沒有主動進京固然不妥,但捷報中說得很清楚,高句麗安南郡新佔,海外上千島嶼上數萬海盜桀驁不馴,若無王君臨在范陽郡坐鎮,說不定他剛一走,便有反覆,安南郡若是丟失,那四萬海盜若是反叛,海外上千島嶼若是丟失,這個責任誰負得起。所以,臣以爲王君臨沒有及時回京繳旨卻是情有可原。”

裴世短的這一番話,立刻引得十數人點頭稱是,表示附議,這些人都是這兩天許敬宗和沈光努力的結果,也是裴世矩和虞世基暗中吩咐自己一系官員所爲。

宇文述在一旁暗自叫苦,心想怎麼會有這麼多人支持王君臨。

他正在想着如何措辭反駁,朝堂上許多人紛紛站出來,表示王君臨所然行事不妥,但這是特事特辦,

特別是那些武將,更是言辭激烈,義憤填膺。

也難怪,前一段時間慘敗在高句麗人手上之後,軍中上下悲屈得不行,多少戰友兄弟死在高句麗,他們對高句麗人最是仇恨,眼下王君臨卻是給他們報了大仇,而且捷報中還提到解救了九萬多隋軍,他們怎麼能不喜。

宇文述、弘農楊氏,以及其他門閥世家卻不想看着王君臨勢力變得越加龐大,所以也有不少人站出來表示反對,繼續以剛纔宇文述所說藉口反對經王君臨封賞,雙方爭吵,從開始辯論,到後來的互相攻擊。

話題越扯越遠,吵得楊廣連連蹙眉。

他一方面也對王君臨不主動來洛陽,有些惱怒;但另一方面他在兩天前聽了虞世基的話後,已經決定要給王君臨封賞。

楊廣被羣臣吵得心煩意亂,忍不住怒聲呵斥,而後甩袖退朝。

回到西苑之後,楊廣仍在爲此心煩。這個王君臨,實在是不知好歹,難道還擔心朕會殺了你不成,竟然不主動來京城繳旨?現在好了,朕想要封賞,都被人以此爲藉口進行反對。

“陛下,何故如此煩惱?”

蕭皇后不知在什麼時候,來到了楊廣身旁。

“梓潼,你來了!”楊廣嘆了口氣,“還不是爲那王君臨的事情?他立下了絕世大功,但他貌似不肯來洛陽,朝中一邊是要給他重賞,另一方面卻要治他的罪。朕也在爲此煩惱,考慮着,該如何解決這件事情。”

蕭皇后在楊廣身旁坐下,拉着他的手,輕輕摩挲。

楊廣還是晉王時,在和兄長楊勇的太子之爭中,也時常心煩意亂。每每這個時候,蕭皇后就像這樣子坐在他身旁,讓他心靈獲得平靜。

“梓潼,你怎麼看?”

蕭皇后眸中閃過一絲恨意,他與王君臨同樣有死仇,但面上卻是微微一笑,說道:“陛下心中對王君臨可有恨意?”

楊廣嘆了口氣,說道:“怎麼能沒有恨意,此子雖然立下大功,或許沒有不臣之意,但卻未必沒有不臣之心。”

“既然是這樣,陛下何必還要封賞他?”蕭皇后立刻說道。

楊廣又連連嘆氣,將虞世基給他說的話解釋了一遍。

蕭皇后一聽,頓時明白楊廣封賞王君臨的想法已經難以改變,她略一沉思,說道:“陛下,何不主要重賞王君臨手下的人,對王君臨只是一個輕賞,或者給一個不會增加他實際勢力的虛名,比如爵位。”

楊廣眼睛一亮,若有所思,道:“梓潼言之有理,朕給給他一個異姓王又當如何,他的官職不變,一切都不變,而且重賞他的屬下之後,他的屬下還會感激朕,也算是在一定程度上離間王君臨與他屬下干將之間的關係。”

就在楊廣聽了蕭皇后的意思,準備如此行事的時候,王君臨給屬下請功的奏摺也送到了洛陽。

楊廣當即不顧朝中諸臣爭吵的面紅耳赤時,直接下旨且發出詔令,對王君臨進行了虛名封賞的同時,着重對其請功奏摺中提到的一干心腹屬下進行了封賞。

第七百零五章 中毒第四百一十二章 黃雀在後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一千死士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王君臨的胃口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好好玩一場遊戲第七百二十八章 漢王府宴第八十章 賞賜美女第一百二十一章 獨孤皇后的病情第五十七章 周虎的擔心第九百六十三章 香水殺的第一個人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攔路的兩萬強軍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幕後的那隻黑手是誰第一百六十一章 這是天罰?第七百七十五章 一網打盡第五百零五章 天子微服私訪第七十七章 西域馬賊王第三百章 大義凜然的卡特熊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朕要去江南第五百八十七章 宇文化及第二十二章 城破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兩百名奇怪的死士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救秦瓊第九百二十三章 鹽場大匠第一百六十九章 皇后賓天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破城(上)第四百零九章 生死籠罩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如何讓三萬降軍變成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李世民的使者第五百九十八章 黑毒蚣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救兵出現了第四十六章 毒將敬酒誰敢喝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阿拉伯數字的應用第二百四十五章 魚俱羅的煩惱第二百七十五章 金色小蛇第四百二十一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七百四十二章 陳丹嬰的殺機第八十四章 血鬃馬第一百六十三章 受刺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對程咬金的興趣第九百九十九章 初見鹽女第三百七十五章 提前出現的讖語第九百四十三章 京中來人第二百八十章 狼來了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大勝第八百五十章 積分制度第九百六十四章 挖水師牆角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痛苦的程咬金第一百四十六章 小猞猁的辛苦生活第八百六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六百八十四章 戰爭之外的一些東西第一百八十六章 借兵之計第四十五章 替身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就是一個瘋子第七百五十八章 魚子默和蟲妖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離間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讓人絕望的壕溝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搶奪城門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知易行難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對唐國開戰第一百七十九章 輿論大戰(中)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宇文智及被俘虜了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秘密武器第七百九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二百四十三章 蟲妖的鬱悶第三百九十二章 唐三筆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卑躬屈膝第三百三十九章 白蠍幫第八十八章 春秋刀法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不一樣的攻守戰(九)第九百三十八章 悍兵勇卒第一百一十一章 覲見天子第八百零五章 蕭皇后的殺機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一邊倒第四百九十六章 發酒瘋的靠山王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大山關第一百七十二章 絕境求生第四百四十四章 陷入重圍第四百六十五章 反殺第五百九十五章 嚇的楊嶸跳湖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震驚天下第七百一十七章 刺殺(上)第二百四十九章 自殺的信使第八百六十九章 楊昭病逝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隱田與試點第三百九十章 陰謀和陽謀之爭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火燒峽谷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恐慌的宇文智及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燕王楊倓第三百二十六章 後怕之極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一號殺手之王再現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借刀殺人之宇文成都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征伐高句麗的開啓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樑國告急第九百四十四章 密旨第五百八十二章 喜歡聽牆角的聶小雨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敵後根據地和范陽銅元第六百零五章 巧破毒計第二十二章 城破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沒有懸念的海戰第六百零六章 將計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