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對朝廷的警惕

bookmark

沈果兒有些意外,她從未向王君臨彙報過這兩個反賊頭目的資料,她心中禁不住疑惑王爺是如何判定這竇建德和那孫安祖不可小覷的,嘴裡面卻連忙躬身道:“卑職會後立刻派人調查兩名賊首的底細。”

尉遲敬德、羅士信等人又躍躍欲試,但有了剛纔尉遲敬德的教訓,沒有立刻請命。

王君臨又說道:“不過眼下卻還不是圍剿這個竇建德和孫安祖的時候,一方面眼下天寒地凍,不利行軍打仗。另一方面,這件事情若是有朝廷授命或者皇帝主動下旨,對我們來說卻可將利益最大化。”

沈果兒立刻說道:“卑職立刻給洛陽傳信,讓許敬宗和我哥他們運作此事。”

王君臨點了點頭,說道:“給他們說,想辦法讓宇文家或者獨孤家,當然皇后和太子也行,總之是想辦法讓我們的仇人開口去提此事,這樣一來,在皇帝和各個門閥世家,以及朝廷諸公眼中,讓我們發兵去剿匪對我們來說是壞事,而我們滅了反賊之後,自然又算是大功一件,而朝廷眼下的功勞雖然不值錢,但我們卻可以想辦法換成其他東西。”

沈果兒連忙說道:“卑職明白了,事不宜遲,卑職立刻去安排。”

王君臨點了點頭,沈果兒大步離開,王君臨又對其他人說道:“對付反賊卻用不到你們各營的百戰精兵,單雄信負責提前準備,待朝廷旨意到達之後,將八縣的縣兵聚集在一起,帶領八千縣兵,到時候你們雄武營可在後面壓陣,剛好讓這些沒上過戰場的縣兵練練手。”

尉遲敬德和羅士信、陸寒、管小童頓時一臉失望,單雄信則是精神一振,站起抱拳道:“卑職遵命。”

王君臨點了點頭,又說道:“記住,除了竇建德和孫安祖之外,所有反賊頭目全部殺了,只要投降的便不能再殺了,已經殺過人的反賊挑選出來,送到蛇島訓練營集訓之後,可作爲兵源補充到你們還缺編的各營中,未殺過人的反賊和百姓差不多,挑選出來,送到鹽場去種地,或者去各個作坊中幹活,鹽場那邊一直缺少大量勞力。”

杜如晦、劉子明率先由衷道:“王爺英明。”

其他人也紛紛附和,單雄信最後又道:“卑職明白了。”

……

……

王君臨在沒有皇帝中旨和朝廷公文的情況下,公然強行設立遠東行軍總管府,消息傳到洛陽,不論楊廣,還是朝廷諸公,自然是震怒異常。

但是王君臨如今是大隋第一功臣,朝廷和皇帝剛剛將其加封爲秦安郡王,是大隋僅有的一個異姓王,身份太過顯赫,聲望太高,皇帝和朝廷若是不承認遠東行軍總管府,只會帶來極爲惡劣的影響,讓大隋各郡的局勢更加糜爛,一些門閥世家或者遠郡重將說不定會效仿,紛紛傭兵自立。

所以,王君臨料定了自己強行設立行軍總管府之後,楊廣和朝廷只能吃啞巴虧,而且若是楊廣夠理智,朝廷諸公若真心替大隋社稷考慮,以最快的速度將設立遠東行軍總管的中旨和相關文書送過來,讓此事成爲合法纔是此時最應該做的事情。

總之,王君臨與朝廷和楊廣的矛盾再深,彼此必然還是有底線的,更何況王君臨特意忽略薛禮帶領的范陽郡鷹揚府兩萬兵馬,再加上眼下大隋此時非彼時,楊廣不管是下一步還想再次征伐高句麗,還是要剿滅天下反賊,都離不開王君臨這把利劍。

但有史以來,君臣之中自毀長城者數不勝數,更何況在王君臨看來,朝廷中那些官員,一心替大隋社稷考慮的還真不多,更何況朝中宇文家、獨孤家和太子、蕭皇后還是王君臨的死仇,在這些人的努力下,楊廣做一些失去理智的事情太有可能了。

所以,從現在開始,王君臨對朝廷保持了足夠的警惕性,這從其麾下兵力部署就可以看出來。

統一了思想,明確了當前主要敵人和潛在敵人,以及下一步重點和主要工作之後,衆人散會各忙各的事情,王君臨輕嘆了一口氣,神色頗爲沉重。

因爲他知道,大隋亂世將至,他雖然不是什麼“聖母表”,更算不上善良之輩,但一想到隋末亂世讓百姓死了上千萬,便感覺胸口都沉悶起來,這個數字太大了,放在任何一個提前知情人身上都會感覺非常沉重。

王君臨正暗自感慨,有侍衛進來稟報:“王爺,鷹揚府郎將薛禮投來帖子,要見王爺……”

王君臨接過拜帖,丟到桌上,淡笑道:“讓他在外廳等候吧!”

……

……

侍衛將薛禮領到行軍總管府的前廳等候。

“總管大人正在後廳議事,還請薛將軍在這裡等上片刻……”侍衛吩咐人去沏茶水,便徑自離去。

“多謝,本將在這裡等總管大人。”薛禮鬢髮已然花白,五旬才過的年紀,已呈老態,此時心中卻充滿忐忑不安。

雖然王君臨自來到范陽郡以來,對他甚爲客氣,但一想王君臨來到范陽郡之後,先後弄死了范陽郡水師主將,范陽郡通守,滅了盧氏全族,這些人或者勢力,這裡面通守和他平級,其他人都比他官大,盧氏所代表勢力更不用說,原本在范陽郡是土皇帝的一般的存在,在王君臨手中還不是輕而易舉的灰飛煙滅,百萬良田成了王君臨蓄養私兵的重要籌碼。

在薛禮看來,王君臨麾下那近十萬人馬之所以只認王君臨,而不認朝廷,就是王君臨將盧氏的百萬良田直接賜予了所有將士,甚至在他看來,王君臨用來養兵的錢都是從盧氏抄家所得。

從這一點來看,薛禮的情報渠道真的很差,也可看出他的層次真的很低,這與他的出身有着直接關係。

薛禮神色變幻不定的打量着廳堂的陳設。

這裡便是新成立的遠東行軍總管府的總管,行軍總管兼范陽郡太守,秦安郡王王君臨日常辦公的書房,看起來當真是簡樸得很,也很狹小,才五七八步見方,居中擺着一張木色長案。

第七百一十章 父子共享一妾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真正的圖謀第二百二十六章 血鬃馬的嘶鳴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山賊的末路第七百一十六章 大戰開啓第二百八十五章 蘇長青的殺意第四百七十四章 嚇了一身冷汗第二百八十七章 拉幾個墊背的第五百二十三章 終變鴻門宴第五百三十三章 波多法王來看戲第四百八十一章 豫章王楊暕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武器裝備是第一戰力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都到碗裡來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特戰小隊第五百三十七章 發現內奸第二百八十九章 我就是隋人第五百章 密謀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回援大彌島第六百六十四章 約戰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大隋官員的尿性第九十五章 樂平公主第三百九十二章 唐三筆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借嶲蠻族兩萬帶甲武士第二百零七章 皇門事變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久違的許敬宗和沈光第二十八章 夜襲第一百六十八章 陳丹嬰心中的仇恨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開掛”的軍隊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李靖來了第七百三十七章 楊廣不賞賜的原因第九百四十三章 京中來人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慘烈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自信的大隋太子第七百零三章 殺出重圍(中)第八百五十八章 弒君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門閥世家的心思和李淵的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王君臨什麼時候到第七百零七章 王君臨的謀劃第七百九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六百六十六章 王君臨的建議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四郡之戰第一百八十七章 王君臨出手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與李淵的會晤第三百二十七章 暴露與激戰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詭異的突厥可汗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李世民的佩服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聶小雨親臨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腦子調教試驗第三百七十六章 皇恩浩蕩第三百六十四章 外侯官統領第一百零一章 此子不凡第三百二十三章 難民圍堵軍營第七百六十七章 鬼衛雛形第二百九十三章 破營(上)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門閥世家慣用的伎倆第三百四十九章 一舉三得第三百八十四章 謀反的證據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騎戰(上)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如今的仙隱門十宗第九百六十三章 香水殺的第一個人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可憐的自尊心第五十四章 各種栽贓挑撥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敵後根據地與特戰隊第七百七十八章 處罰第七百八十四章 興奮的齊王第八百七十三章 楊廣登門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不合常理的刺殺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李世民與一號的交易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不一樣的攻守戰(六)第一百一十三章 人命不如牛馬第一百二十章 風雨欲來第七百三十四章 四大財源第五百四十九章 殺人滅口第五十五章 有錢的王君臨第四百一十五章 黃金通道第四百一十章 性情大變的陳丹嬰第一百二十七章 此女陳丹嬰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一切都爲了殺死王君臨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日子沒法過了第八百二十七章 如抓小雞第六百六十一章 恐怖的躲閃能力第七百六十一章 遷都的藉口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舞女變成了刺客第九百九十八章 打入大牢第二百三十四章 木偶鬼影第三百二十六章 後怕之極第六百一十五章 雨夜拼殺(上)第一百零二章 子默被抓(第四更)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楊素的戰略第六百八十三章 楊素的算計第九百六十五章 水師隱患第七百九十九章 後宮陷阱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宇文成都之死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殺戮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雁門城破之關門打狗第三百四十四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下)第五百二十一章 事出反常既爲妖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離間第五十四章 各種栽贓挑撥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周邊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