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大開殺戒的楊廣

bookmark

楊廣恢復的一些信心讓他立刻做了一個前些天一直猶豫不定的決定。

半個月前,藍衣衛收集到確鑿證據,關隴門閥元氏暗中參與了楊素的謀反,楊素的糧草和軍械武器有近半是元氏所籌集的。

這件事情當然讓楊廣很憤怒,但是元氏是關隴門閥中僅次於獨孤氏的巨閥,楊廣擔心處罰元氏會引起門閥世家強烈反彈,所以一直沒有行動。

但是現在,楊廣因爲要去五原郡巡視,想起年輕的時候豐功偉績,莫名的恢復了信心,特別是恢復了殺伐果斷的一面,他當即叫來宇文成都,傳令道:“你帶人將隨駕的元氏族人全部抓起來,另外還有郕國公、光祿大夫、右驍衛大將軍李渾和將作監令、光祿大夫李敏因涉嫌參與楊素謀反,將這兩人及他們親屬也全部抓起來,等將他們抓起來之後,朕會向羣臣昭告他們的罪責,然後你直接誅殺,另外給洛陽傳旨,元氏其餘族人皆被流放嶺南。”

宇文成都愣了一下,但沒有說什麼話,立刻領旨而去,帶領禁軍將隨行的元氏和相關參與者四十七人全部抓起,待楊廣當着羣臣的面,宣佈完這些人的罪責,宇文成都帶人將他們直接斬首。

元氏參與楊素謀反,其實不少門閥世家和大臣都知道,但郕國公、光祿大夫、右驍衛大將軍李渾和將作監令、光祿大夫李敏雖然與元氏交往過密,可是若說參與謀反,這便有些牽強了。

一時間隨行的十多萬人無不震動,儘管楊廣殺他們的理由是參與元氏謀反,但隨行的各個門閥世家出身的大臣還是不由自主想到了那首讖語,‘桃李子,有天下,楊氏滅,李氏興’。

右驍衛大將軍李渾和將作監令李敏都姓李。

對楊廣來說,李密這個奸賊他一時對付不了,難道其他能夠威脅到他江山的李氏臣子還不能儘早殺了?

不得不說,以楊廣如今變態的性格,若還保持原來殺伐果斷的一面,還真是一些門閥世家的災難,當然也會引來門閥世家的強烈反彈,大隋江山提前分崩離析。

所以,楊廣突然對元氏動手,最爲震驚的便是各個門閥世家,最爲警惕的也是他們,但顯然他們眼下還不想直接與楊廣撕破臉皮,或者說在他們看來時機還不成熟,所以在衆門閥世家的泡製下,楊廣一路上很快就聽到了另一條讖語。

“異姓爲王,君臨天下,坐鎮遠東,海外稱霸,隋氏滅亡他爲帝。”

這條讖語一經出現,便迅速在隨駕的十數萬人中流傳開了,並且以極快的速度向天下傳播,之所以這樣,是因爲這條讖語所指的那個人太明顯,太有名了,堪稱是天下最有名的人。

果然,在楊廣眼中,王君臨的威脅不比任何門閥世家小,或者說已經堪比所有門閥世家聯手。

所以,這條讖語一經出現,便立刻吸引了楊廣的注意力,甚至將關於李氏的讖語也都忘記了,這本身也是以獨孤門閥爲首的一些門閥世家保護太原李淵的一種手段,因爲楊廣北巡時很可能會順路去太原,楊廣若是看見李淵,保不準會腦子一熱,直接殺人。

這個時候楊廣莫名的恢復了以往的信心,這樣的楊廣是處於一種超級自以爲是的自信狀態中,所以即使是王君臨,他也生出要滅了王君臨的想法。

……

……

楊廣一行十數萬人在進入平涼郡行宮休整時,獨孤長蘇步履匆匆,沿着一條走廊疾走,自從楊廣突然對元氏動手,而且以謀反爲藉口將兩位姓李的重臣讓宇文成都斬首之後,這幾天他正絞盡腦汁爲李淵脫罪,這也正是獨孤長蘇暗中主持,編造讖語,將楊廣注意力引向王君臨的主要原因。

此時,獨孤長蘇心中對自己的禍水東移之策甚爲滿意,因爲王君臨不但控制了上谷郡,而且以剿匪爲藉口發兵東萊郡之後,大軍不但不撤退,還將朝廷派去的官員架空,甚至軟禁的消息剛剛傳來。就在新讖語剛剛流傳的這個節骨眼上,他相信這個消息一定會讓皇帝用大隋最後的餘力對付王君臨,讓雙方拼個兩敗俱傷,好讓他們暗中扶持代替楊氏的李淵能夠迅速壯大,並且漁翁得利,最終得到天下。

至於其他反賊,獨孤長蘇還真沒有放在眼中,因爲目前爲止,歷史上還從來沒有哪個賤民能夠謀反成功,坐擁天下的,即使是李密也不行,因爲支持他的大多數是一些賤民,是草莽匹夫,他相信只有得到他們門閥世家支持的人,才能夠最終代替楊氏,替整個門閥世家坐擁天下,即使是王君臨這樣強悍的人物也不行。

獨孤長蘇來到楊廣休息的行宮外,正好遇到虞世基,他也是被楊廣緊急召來商議對付王君臨的。

“聽說前兩天虞大人感恙,身體可否好一點?”獨孤長蘇關切地問。

“多謝國舅關心,在下已經好了。”虞世基笑了笑,道:“國舅也是奉旨來議事的吧!”

“哎!人哪總是貪得無厭,陛下已經默許王君臨控制范陽郡和海外諸島,以及高句麗半島上的安南國,如此尊崇,自開國以來從未有過,王君臨也不滿足,染指上谷郡也就算了,陛下也認了,可是如今連東萊郡發兵控制,他到底想做什麼?”

獨孤長蘇滿心憤慨,又道:“他既然承認自己是大隋臣子,是陛下的臣子,那他爲何又要做不臣之事?”

“國舅大人所言甚是。”虞世基打着哈哈,隨口說道。對獨孤長蘇瞭解甚深,知道獨孤長蘇佈局長遠,而且是無利不起早,他做任何事情都是從自己家族的利益考慮,包括他與王君臨突然反目成仇,也是因爲看出了王君臨若是執掌天下,必將是所有門閥世家的災難,所以他知道獨孤長蘇絕不是從社稷考慮。

兩人走到皇帝臨時行宮前,立刻有宦官稟報:“稟報陛下,國舅大人、虞大人來了。”

第八百九十九章 幽州邊軍第一百零六章 夜來香第五百零五章 天子微服私訪第三百七十八章 蘭平縣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對這座城池的第二次寵幸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周邊各國第七十七章 西域馬賊王第六百七十四章 張出塵的刺殺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地道戰啊地道戰第五百八十七章 宇文化及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步兵大戰第五十七章 周虎的擔心第七百二十八章 漢王府宴第四十六章 毒將敬酒誰敢喝第七百三十七章 楊廣不賞賜的原因第六百七十章 楊諒之死第四百一十一章 隱殺門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李淵父子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破城(上)第五百三十章 絕望的於家第五百六十七章 水下的春.情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楊素的戰略第一百四十二章 河東士族第二百三十三章 毛毛出事了第一千二百章 王氏的五十萬石糧食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李世民回關中了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李世民的使者第九百八十章 聶小雨的顧慮第三百九十六章 殘酷的門閥之爭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強權下的合作第七百二十二章 少年的表演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離間之計第三百五十八章 看熱鬧的王君臨第三百一十五章 武三的野望第四章 殺人夜第九百四十一章 試探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與李淵的會晤第六百二十四章 楊堅死了第一千零八章 熱火朝天的鹽場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李淵的家族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王君臨的砌牆戰術第四百五十八章 寒門十三子第四百七十三章 鬼故事與赴宴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非去不可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炸死算了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想辦法讓百姓少死一些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大火燒了火神殿第三百四十八章 侯爺饒命第二百九十九章 惡夢第七百六十章 被自己蠢死的皇子第九百七十八章 火爆的尉遲敬德第五百六十二章 入宮第八十二章 馬賊王的使者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心理戰之人和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百姓的絕望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漂亮女人的武器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真的看見了鬼第二百八十九章 我就是隋人第五百七十章 權力的妙用和出獄第十四章 再次北上隴西第六百九十六章 殺出賭坊第二百一十八章 第二屍(第四更)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期待已久的刺殺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李氏父子終反目第四百一十八章 怪人第八百五十章 積分制度第九百一十九章 鹽官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千軍萬馬殺一號(七)第七百零五章 中毒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李靖和李玄霸首次出兵第一千零六章 中郎將趙晨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釣魚計劃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借糧行不行?第五百九十九章 意料之外的熟人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陽山縣第一百九十一章 天子開科第一百七十九章 輿論大戰(中)第四百八十八章 聶小雨的劍第四百一十六章 奇異的大門第五百二十二章 如此拉攏第七百八十六章 莫非是個傻子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一號之死第三百二十九章 給你找了個漂亮媳婦第五百五十七章 陷入死境第九百八十五章 最後的瘋狂(二)第四百零九章 生死籠罩第六百七十七章 契丹日連部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王君臨來了第九百三十六章 小雨歸來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絕望的李靖第二百二十七章 摧枯拉朽(一)第三百二十章 災民爲何而出現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被炸死的劍神和出問題第四百九十九章 想殺我之人我先殺之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好一場大戲第三百七十八章 蘭平縣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人爲財死第五百八十章 宇文家的重禮第九百四十四章 密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