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看不透的王通

bookmark

(非常感謝‘怪咖ii’和‘csn69’的慷慨捧場和月票支持。)

這些日子王通領着全城官吏沒日沒夜守在城外的難民棚帳區裡,從搭建到分區,從分發官倉裡面的糧食到如廁,十數萬難民的吃喝拉撒都得他來操心,再加上前幾日又下鄉籌糧被歹人打傷,大病一場,醒過來之後,王通已然眼圈發黑,形體消瘦,連眼神都顯得有點呆滯了。

“稱職”,王通當得起這兩個字,大隋別的官吏是什麼樣子王君臨不清楚,但王通以刺史之尊,這些日子的所作所爲卻實實在在看在王君臨眼裡,他爲天子守牧一方,雖無殺敵血戰之功績,卻有解萬民倒懸之勞苦。

得知王君臨借得十萬石糧食,王通大吃一驚之後,便拖着病體,會見了王君臨,一見面便不顧上下尊卑,向王君臨深深一禮。

災民無糧可食,必會生亂,雍州動盪,王君臨固然受流言影響,會被逼到風口浪尖之上,但是身上雍州父母官的王通和雍州上下一些官員責任同樣不小,只有隴西李氏一系的官員另有所圖,纔不着急。

所以,這些天糧食是壓在雍州上下非隴西李氏一系官員身上的一塊巨石,王君臨雖然是受害人,但卻悄無聲息爲雍州解決了一樁天大的麻煩,另外王君臨所提難民棚帳分區的嚴律,漸漸也顯露出它的妙用。

…………

“棚帳分區之法,委實高明,本官欽佩萬分……”感謝過王君臨籌集糧食之事,並承諾會以雍州官府的名義在五年之內向貴族和大地主們還上所借十萬石糧食。另外,還言稱一定會向朝廷報功之後,王通說起了城外的難民棚帳,一開口便露出無比欽佩的表情,再次朝王君臨拱了拱手:“原以爲秦安侯身懷奇技,擅長練兵打仗,卻沒有想到秦安侯還擅長治世之技,實在是讓本官意外和佩服……”

王君臨暗自觀察着王通神色變化,臉上笑着謙虛兩句。前幾天王通突然受傷昏迷之事實在是太過蹊蹺,時機太過巧合。而他又從李風沐口中知道了一些事情……

王通繼續緩緩道:“前些天,本官整日整夜守在棚帳內巡弋,對秦安侯的佈置也用心開始觀察,卻漸漸發現了一些妙處,‘居住區’內乾乾淨淨,鄉親們秩序有條不紊,雖是男女老少婦孺住在一起,卻絲毫不見亂象,放飯時都自覺地走出棚帳,到用餐區排隊領飯,吃完後若要如廁,則走到如廁區解決,之後再回到居住區,下官初時不解,後來卻發現雍州刺史府和轄內大小縣合起來不到數百名官吏,管理十數萬的災民卻易如反掌,遊刃有餘,直到昨日,居住區內有一位災民忽然腹瀉,按秦安侯的規定,下面的兵丁將其移到隔離區,不準任何人出入,守在那裡的大夫立馬爲其診治,發現那位災民竟然得了痢疾,若不是事先分了區,而且有了秦安侯的鐵律,痢疾一旦擴散傳染出去,對這十數萬災民而言,又是一樁天大的禍事……”

王通神情充滿了讚歎,拱手道:“秦安侯心思靈巧,機智無雙,短短几條鐵律,卻是萬家生佛,活人無數,善哉善哉。”

王君臨懶得再謙虛,鄭重說道:“刺史大人,下官以爲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糧食的近憂已解決,可從長遠來看,雍州北邊三郡這一整年的日子也不好過,聞訊而來的難民只會越來越多,糧食只會越吃越少。最主要的是災年裡農耕沒了指望,卻也不能坐以待斃。下官以爲我們眼光長遠一些,終歸要百姓們找條活路出來。”

王通神情一怔,一瞬間雙眸中閃過一抹複雜之色,道:“這些事情本官也想到了,只是一時間除了賑災之外,給這些災民們找不到一條活路,秦安侯可是有良策教我。”

王君臨心中嘆息一聲,心想這王通的城府之深,他即使從李風沐那裡知道了一些隱秘消息,但還是將其看不透。腦海中念頭轉動,王君臨肅然說道:“本侯以爲既然今年糧食種不成了,官府就必須發動城外百姓生產自救,不能真讓這些百姓聚集城外吃睡而不勞作,久之亦生禍患。

最後是定下以勞換食,多勞多得的律條。”

王通略一思索,眼睛一亮,道:“秦安侯言之有理,本官回頭帶人定下議程之後,自會盡快施行。”

……

……

剛剛一口氣叫了十多個姑娘荒唐發泄過的李風沐站在金城最大的一家青樓春閨樓三樓樓頂,雙眼微眯,看着滿城燈火。

昨天,王君臨突然說不再監管着他,他可以任意在金城內遊逛,只是給他派了七名護衛。李風沐吃驚之餘,剛開始不敢離開,直到今日才忍不住試着離開行軍總管衙門,結果王君臨果然說話算話,沒有任何人阻攔他。

按理說他對王君臨只會有仇恨和恐懼,可不知爲何,他對王君臨好像只剩下恐懼,仇恨好似被無邊的恐懼淹沒,以致於王君臨給了他自由,他竟然生出感激之意。

他正在沉思王君臨會怎麼處理他,是否會殺他,所以沒有注意到,對面的街上,出現了幾個奇怪的人。

雖然王君臨給了他自由,但李風沐還是準備早早回去,至於趁機逃走,他不是沒有想過,但每次生出這種想法,便想起王君臨這個魔鬼,恐懼的不敢去做。

此時離開春閨樓,來到大街,看着在夜裡過往的人們,忍不住微微低下了頭,一臉的愁眉苦臉。

“大公子,二老爺讓我們帶大公子走。”一名中年男子帶着十多名武士圍了上來,他們是得到消息的雍州司馬李宗明派過來的,行禮恭謹,只是看着李風沐身後七名沈光派來的鬼眼高手,一臉敵意和警惕。

帶頭的中年男子,李風沐認識,名叫李七,其他人也有些眼熟,的確是他們李氏的護衛。但李風沐忍不住自嘲着笑了起來,說道:“二叔現在才讓你們來帶我走,之前爲什麼不想辦法救我。”

PS:四更送上,月初苦求捧場,求月票的支持和鼓勵————九孔拜謝諸位————

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帝國雛形第五百一十七章 潛入於家老宅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大家的主心骨第五百一十三章 氣的吐血第三百三十六章 消失的地主貴族們第八百九十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第六百八十四章 戰爭之外的一些東西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李世民對長安的擔憂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豪雄孫安祖第八百二十九章 靜陽寺第四百五十五章 風起雲涌第七百一十五章 不見棺材不落淚第一千零三十章 牽星術和緯度盤第八十一章 內外侯官第八百三十二章 談判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突厥可汗的四個條件第一百四十八章 你是我的男人(第四章)第三百七十章 生死一線第五百七十五章 絕命廝殺第六百一十一章 又鋒芒畢露了第三百九十五章 誰背黑鍋第七百二十九章 詭異的眼神第一千章零三章 范陽學院第四百六十三章 車中密謀第九百章 殺人滅口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楊廣最後的自尊第九百八十八章 損失與收穫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心理戰與李密的狠辣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首屆國慶盛典與刺客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地雷的恐怖第八百四十七章 武林大會(六)第九百一十二章 果兒的第一個暗子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千軍萬馬殺一號(二)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攻下火鳥島第五百九十四章 真兇(下)第二百一十七章 王君臨最後的大禮第一百五十九章 幽怨的楊麗華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這是妖法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人性的救贖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詭異的突厥可汗第八百七十八章 范陽郡太守王君臨第八百一十三章 險象環生第七百六十四章 朝會衝突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一邊倒第六百一十二章 王君臨的擔憂第五百九十七章 又是一個陷阱第三章 低估了古人的無恥第一千零二十章 已經不能算是人了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高句麗亡國和猞猁的消息第九百零一章 尋找內奸第三百零七章 追殺(三)第一千零九章 奇兵尉遲敬德第九百七十章 各種山頭第六百七十章 楊諒之死第七百七十九章 強搶民女第五百二十五章 火燒漢王府第二百零四章 各懷心思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長安城內的秘密武器第二百三十五章 失態的王君臨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四個美女第九百一十七章 鹽場(第五更)第二百零四章 各懷心思第九百七十八章 火爆的尉遲敬德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李世民的驚人提議第二百一十二章 又是坑第八百二十三章 背黑鍋的齊王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撤退和夜襲第七百五十九章 聶小雨的強迫症第七百二十八章 漢王府宴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一個瘋子第八百一十二章 對射(下)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歸程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楊素的戰略第六十八章 小猞猁與借馬第一百章 隋文帝與長孫氏第九百五十章 小人的用處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燕王楊倓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我替父親來殺人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自信的大隋太子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讓突厥出現兩個可汗第三百一十三章 白蘭王的悲哀發現第三百七十八章 蘭平縣第六百七十三章 陷入死境第九百零七章 盧氏長孫第六百零四章 密室與暗道第六百零五章 巧破毒計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關鍵一招第一千零五十章 一場鬼怪大戲(下)第二百五十五章 兵不血刃第一百零九章 越國公的殺機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子的怒火第八百九十一章 小雨的行蹤第七百六十六章 藍衣衛府第九百一十二章 果兒的第一個暗子第四百九十七章 靠山酒第三百三十六章 消失的地主貴族們第十章 十萬大軍第八百七十九章 初見李世民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李世民的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