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九章 封賞

“公爺,公爺!宮裡來人了,是宣旨的天使……”張管家一路跑了進來,老遠就喊道。

“宣旨?賞賜終究是來了嗎?”王君臨神色複雜的說道。

張管家卻一臉的欣喜:“公爺該接旨了。”

王君臨揉了揉臉,道:“叫護衛僕從列隊,大開中門,擺上香案,接旨吧。”

“好的。”張管家開心的答應一聲,急忙跑着離開了。

很快,秦安公府前庭內擺上了香案,王君臨穿着正式的朝服站在香案前。

宣旨的宦官高捧着一卷黃絹走進中門,展開黃絹念道:“……若處中天之闕,俯周宮於目前。如登太嶽之岑,觀魯封於掌內……故,秦安縣公王君臨者,襃德美功,有國常典。可晉封秦安郡公,繼續統領內外侯官,賜黃金五百兩,絲帛五百匹,欽哉!”

一大通聖旨念下來,王君臨使勁眨了幾下眼,心想這聖旨是誰擬的,意思可真難懂,不過大抵明白意思了。

聖旨的大意先是將王君臨在幷州之行的功績吹捧了一番,當然,以楊廣的嗜好,主要篇幅還是要吹楊廣自己,畢竟是在皇帝陛下的光輝領導下王君臨才能做成那些事情的,聖旨最後給王君臨晉了爵,順便賞賜了一些黃金和絲帛。

王君臨雙手恭敬接過聖旨,張管家已經準備了一份銀子不動聲色的遞給了宣旨宦官,王君臨謝過宣旨宦官之後,後者向王君臨說了一句恭喜的話便回宮覆命,王君臨站在門檻若有所思。

他年紀輕輕爵位已經是郡公了,距離國公也只是一步之遙,只是他的官職沒有動,依然是內外侯官大統領。若不是他早就知道歷史上楊廣是先立楊昭爲太子的,他此時還真搞不清楚楊廣到底是想立哪個兒子爲太子。

王君臨站在門口,眼睛無意識地看着前方,腦子裡卻轉得飛快。

自大隋立國以來,升爵從未有王君臨這麼快的,不知道羨煞多少人。即使他如今官位只是正四品,還未成爲三省六部的重臣,但誰都知道他是當今天子眼前的紅人,這麼一來,到秦安公府來道賀的人竟不知道有多少,幾乎把門坎都踩爛了。

秦安公府門前兩棵大樹間牽了一根繩子,爲的是平時有人來拜訪,就把馬系在那繩子上,這一兩天間,那繩子上都滿滿的系滿了馬,停的馬車竟從府門口排到數百米之外……

王君臨對這些應酬可以說是不勝其煩,但卻也沒有辦法,有些應酬即使不喜,也要去做,否則一不小心就得罪了人,不知道什麼時候害你一下,無緣無故增添麻煩。

其實王君臨也在納悶,他也不知道廣到底是怎麼想的,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他的封賞與下一步太子是誰有直接關係,但王君臨可能是除了楊廣之外唯一提前知道答案的人,與他關係親密的楊昭會是太子,可是楊廣依然沒有給他顯赫的官職,內外侯官大統領在世人看來或許是皇帝的近臣,但只有王君臨知道昔日內外侯官統領的職權已經被楊廣手中另外勢力所代替。要知道以王君臨這三年來所表現出的能力來看,再加上他立下的赫赫戰功,不管怎麼說皇帝都應該重用纔對。

“難道楊廣連他的兒子都猜忌,這猜忌心也未免太過了吧!”隨着對楊廣深入瞭解,王君臨突然發現原本歷史上楊廣將已經顯現出盛世之兆的大隋帝國在短短十來年便玩完,的確是有原因的。簡單來說,楊廣有病,或者他是個偏執狂,自大狂,這些極端的性格放在普通人身上就夠人受的,更不用說放在皇帝身上,那就是整個世界的災難。

“看來我繼續要充當救火隊員的角色,想必哪裡有麻煩,楊廣就會讓我去哪裡。或者說他是鐵了心的想讓我對付門閥世家。”王君臨隱隱有所明悟。 ωwш• ttk an• c ○

王君臨也只是猜測,楊廣真實想法是什麼,沒有人知道。

與王君臨一同封賞的還有‘死去’的楊素,正在趕往京都路上的宇文化及,以及身在幷州的羅藝,當然還有其他幷州平叛立下大功的武將。

楊素自不說,楊廣給‘死去’的楊素一大堆尊榮,不但加封爲楊素爲光祿大夫、太尉,還賜諡號“景武”。但值得玩味的是,楊素楚國公的爵位按理說由其嫡長子楊玄感繼承,但是楊廣遲遲不下旨,甚至連自楊玄感往下楊家任何人都沒有受到賞賜,升官更是沒有。這是典型的厚待死人,薄待活人。

宇文化及被楊廣加封忠義侯,並授其爲太僕少卿,同一天楊廣下旨將長女南陽公主許配給宇文述的第三子宇文士及,相比楊素一家,宇文述一家可謂是水漲船高,深得楊廣信任,一時間尊崇之極。

羅藝順利成爲幷州軍中二號人物行軍長史,正式成爲大隋高級將官。

此外,楊廣以雷霆之勢又對朝廷體制進行了改革,設立內閣制,他挑選了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司徒獨孤長蘇、吏部尚書牛弘、左驍衛大將軍張瑾、黃門侍郎裴世矩、內史侍郎虞世基、太常卿蘇威,這七人爲內閣重臣,稱爲選曹七貴,兩年一換,而且言明如果沒有特殊情況,一般都會延續下去,由這七人共同決定國事,相當於七人分了宰相之權。本來長孫晟和韓擒虎也能夠位列這七人之中,但長孫晟自數月前被春秋使者所傷之後身體便不是很好,而韓擒虎則有自己的考慮,直接表示不願意參與內閣。

關於楊廣設立內閣一事,本來是在大業四年,也就是三年之後纔有的事情。顯然因爲王君臨的原因,讓楊素這個權臣提前消失,從而楊廣提前完成了這件事情,可見楊廣在太子的時候便已經琢磨出了內閣制度,不得不說楊廣若是拋去性格原因,是個擁有大才的人。當然楊廣的內閣制與後世的內閣君主立憲制和內閣共和制還是有很大區別的,主要體現在皇帝擁有對內閣絕對的一言否決權,或者說楊廣的內閣制純粹就是了服務於他的。

……

……

第一百八十章 輿論大戰(下)第一千零四十章 殲滅(上)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蘇媚兒第九百一十一章 蛇島第九百六十一章 滿院屍體第八十六章 比武第七百五十四章 武林三榜第一百一十三章 人命不如牛馬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攻打太原府之渡汾河第七百六十八章 關隴貴族的密謀(上)第七百五十九章 聶小雨的強迫症第四十章 信義公主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無敵羅士信第八百七十八章 范陽郡太守王君臨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裴寂之才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聶小雨的命令第三百七十六章 皇恩浩蕩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這是一個奇蹟第四百九十六章 發酒瘋的靠山王第五十八章 五馬分屍第七百一十二章 無人能看見的聶小雨第二百二十八章 摧枯拉朽(二)第七百七十四章 滅殺第八百二十八章 李宗鳳的心思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與突厥可汗的會面第八百九十二章 突然翻臉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蛇島上特殊集訓第四百八十五章 我們走吧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死戰不退李神通第八百零八章 挑釁第四章 殺人夜第三百一十二章 惡毒的命令第二百三十五章 失態的王君臨第五百六十八章 回城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沉穩的徐世績第九百三十七章 兩隻幼虎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有一種女人不能得罪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吃人魔王朱粲第四百六十章 朝堂之爭(上)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痛苦的程咬金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飛來神箭第一百一十七章 如此巧合第四百一十九章 真假春秋使者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唐王李淵第七百八十六章 莫非是個傻子第八百九十四章 百姓之心第十五章 入城與殘酷第九百零六章 首次郡府大會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首屆國慶盛典與刺客第一百零五章 王君臨的滔天殺機第三百九十六章 殘酷的門閥之爭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攻下火鳥島第九百零九章 史上最難纏的瘋子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秘密武器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受傷的羅士信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棘手第五百三十一章 抄家滅族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一百死士第八百三十八章 如今的武林公會第一百零三章 他是毒將第八百五十二章 弱敵國之計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期待已久的刺殺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破城(上)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火槍的威力第一百六十章 超級神棍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明知送死也得上的李家軍第五百五十一章 異常感覺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反咬一口的徐世績第五百八十七章 宇文化及第九百零一章 尋找內奸第十一章 升官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水鬼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圍城第三百七十八章 蘭平縣第一千零二十章 已經不能算是人了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拿下南陽寨第四百七十五章 天子無情第八百三十二章 談判第四百六十七章 你對我動了情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如此陣地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安南正式立國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白虎節堂第十九章 救出獨孤陌玉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明知送死也得上的李家軍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豪雄孫安祖第一千零四十章 殲滅(上)第五百九十三章 真兇(中)第五百八十二章 喜歡聽牆角的聶小雨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屠戮第二百七十二章 神奇遭遇第一章 重生古墓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樑國告急第五百四十三章 退敵第八十六章 比武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西北八虎歸來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李世民對長安的擔憂第三百七十九章 踢到了鐵板上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程咬金的懷疑第三百零六章 追殺(二)第三百七十三章 恐怖的蘇媚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