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九章 封賞

bookmark

“公爺,公爺!宮裡來人了,是宣旨的天使……”張管家一路跑了進來,老遠就喊道。

“宣旨?賞賜終究是來了嗎?”王君臨神色複雜的說道。

張管家卻一臉的欣喜:“公爺該接旨了。”

王君臨揉了揉臉,道:“叫護衛僕從列隊,大開中門,擺上香案,接旨吧。”

“好的。”張管家開心的答應一聲,急忙跑着離開了。

很快,秦安公府前庭內擺上了香案,王君臨穿着正式的朝服站在香案前。

宣旨的宦官高捧着一卷黃絹走進中門,展開黃絹念道:“……若處中天之闕,俯周宮於目前。如登太嶽之岑,觀魯封於掌內……故,秦安縣公王君臨者,襃德美功,有國常典。可晉封秦安郡公,繼續統領內外侯官,賜黃金五百兩,絲帛五百匹,欽哉!”

一大通聖旨念下來,王君臨使勁眨了幾下眼,心想這聖旨是誰擬的,意思可真難懂,不過大抵明白意思了。

聖旨的大意先是將王君臨在幷州之行的功績吹捧了一番,當然,以楊廣的嗜好,主要篇幅還是要吹楊廣自己,畢竟是在皇帝陛下的光輝領導下王君臨才能做成那些事情的,聖旨最後給王君臨晉了爵,順便賞賜了一些黃金和絲帛。

王君臨雙手恭敬接過聖旨,張管家已經準備了一份銀子不動聲色的遞給了宣旨宦官,王君臨謝過宣旨宦官之後,後者向王君臨說了一句恭喜的話便回宮覆命,王君臨站在門檻若有所思。

他年紀輕輕爵位已經是郡公了,距離國公也只是一步之遙,只是他的官職沒有動,依然是內外侯官大統領。若不是他早就知道歷史上楊廣是先立楊昭爲太子的,他此時還真搞不清楚楊廣到底是想立哪個兒子爲太子。

王君臨站在門口,眼睛無意識地看着前方,腦子裡卻轉得飛快。

自大隋立國以來,升爵從未有王君臨這麼快的,不知道羨煞多少人。即使他如今官位只是正四品,還未成爲三省六部的重臣,但誰都知道他是當今天子眼前的紅人,這麼一來,到秦安公府來道賀的人竟不知道有多少,幾乎把門坎都踩爛了。

秦安公府門前兩棵大樹間牽了一根繩子,爲的是平時有人來拜訪,就把馬系在那繩子上,這一兩天間,那繩子上都滿滿的系滿了馬,停的馬車竟從府門口排到數百米之外……

王君臨對這些應酬可以說是不勝其煩,但卻也沒有辦法,有些應酬即使不喜,也要去做,否則一不小心就得罪了人,不知道什麼時候害你一下,無緣無故增添麻煩。

其實王君臨也在納悶,他也不知道廣到底是怎麼想的,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他的封賞與下一步太子是誰有直接關係,但王君臨可能是除了楊廣之外唯一提前知道答案的人,與他關係親密的楊昭會是太子,可是楊廣依然沒有給他顯赫的官職,內外侯官大統領在世人看來或許是皇帝的近臣,但只有王君臨知道昔日內外侯官統領的職權已經被楊廣手中另外勢力所代替。要知道以王君臨這三年來所表現出的能力來看,再加上他立下的赫赫戰功,不管怎麼說皇帝都應該重用纔對。

“難道楊廣連他的兒子都猜忌,這猜忌心也未免太過了吧!”隨着對楊廣深入瞭解,王君臨突然發現原本歷史上楊廣將已經顯現出盛世之兆的大隋帝國在短短十來年便玩完,的確是有原因的。簡單來說,楊廣有病,或者他是個偏執狂,自大狂,這些極端的性格放在普通人身上就夠人受的,更不用說放在皇帝身上,那就是整個世界的災難。

“看來我繼續要充當救火隊員的角色,想必哪裡有麻煩,楊廣就會讓我去哪裡。或者說他是鐵了心的想讓我對付門閥世家。”王君臨隱隱有所明悟。

王君臨也只是猜測,楊廣真實想法是什麼,沒有人知道。

щшш▲тTk дn▲¢ ○

與王君臨一同封賞的還有‘死去’的楊素,正在趕往京都路上的宇文化及,以及身在幷州的羅藝,當然還有其他幷州平叛立下大功的武將。

楊素自不說,楊廣給‘死去’的楊素一大堆尊榮,不但加封爲楊素爲光祿大夫、太尉,還賜諡號“景武”。但值得玩味的是,楊素楚國公的爵位按理說由其嫡長子楊玄感繼承,但是楊廣遲遲不下旨,甚至連自楊玄感往下楊家任何人都沒有受到賞賜,升官更是沒有。這是典型的厚待死人,薄待活人。

宇文化及被楊廣加封忠義侯,並授其爲太僕少卿,同一天楊廣下旨將長女南陽公主許配給宇文述的第三子宇文士及,相比楊素一家,宇文述一家可謂是水漲船高,深得楊廣信任,一時間尊崇之極。

羅藝順利成爲幷州軍中二號人物行軍長史,正式成爲大隋高級將官。

此外,楊廣以雷霆之勢又對朝廷體制進行了改革,設立內閣制,他挑選了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司徒獨孤長蘇、吏部尚書牛弘、左驍衛大將軍張瑾、黃門侍郎裴世矩、內史侍郎虞世基、太常卿蘇威,這七人爲內閣重臣,稱爲選曹七貴,兩年一換,而且言明如果沒有特殊情況,一般都會延續下去,由這七人共同決定國事,相當於七人分了宰相之權。本來長孫晟和韓擒虎也能夠位列這七人之中,但長孫晟自數月前被春秋使者所傷之後身體便不是很好,而韓擒虎則有自己的考慮,直接表示不願意參與內閣。

關於楊廣設立內閣一事,本來是在大業四年,也就是三年之後纔有的事情。顯然因爲王君臨的原因,讓楊素這個權臣提前消失,從而楊廣提前完成了這件事情,可見楊廣在太子的時候便已經琢磨出了內閣制度,不得不說楊廣若是拋去性格原因,是個擁有大才的人。當然楊廣的內閣制與後世的內閣君主立憲制和內閣共和制還是有很大區別的,主要體現在皇帝擁有對內閣絕對的一言否決權,或者說楊廣的內閣制純粹就是了服務於他的。

……

……

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楊廣的死期到了第三百零九章 追殺(五)第五百五十二章 恐怖殺手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跟着我去范陽郡吧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四方兵馬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失去信心的魏徵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自我“神化”的楊廣第九百九十二章 衆口鑠金第三百四十二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上)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連環計第八百零二章 生死拼殺(中)第六百一十一章 又鋒芒畢露了第九百一十章 千年莊園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反咬一口的徐世績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廝殺第八百五十二章 弱敵國之計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殺弟再殺兄的李世民第九百七十章 各種山頭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李靖的手段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高句麗水師的異動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不退反進第七百五十九章 聶小雨的強迫症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陽山縣第五百六十章 景田殺人之因第四百三十章 叢林夜戰第四百六十五章 反殺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使者在山上第六百三十二章 與死神搶時間(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侯府密室(第三更)第九百二十七章 又到了比拼演技的時候了第一百零九章 越國公的殺機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金狼衛的強悍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李神通終於來了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瓦崗寨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搶頭顱之戰第九百三十二章 天下鹽稅第八章 波多法王第四百八十章 天子的無奈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西北八虎歸來第五百八十三章 瘋狂的楊麗華第一千章 如此尤物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西北馬賊王第七百七十一章 以身爲餌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楊廣最後的自尊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大戰開啓第九百四十章 杜如晦的看法第七百章 被包圍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此女陳丹嬰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殺敵有時候真的很容易第十七章 湖中密道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門閥世家的心思和李淵的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大開殺戒的楊廣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王與王的大戰第二百一十八章 第二屍(第四更)第九百六十七章 應急預案第三百零八章 追殺(四)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百人自爆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突厥可汗的四個條件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敵後根據地和范陽銅元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高句麗水師的異動第三百三十九章 白蠍幫第二百二十五章 瘋狂殺戮第三百七十章 生死一線第三百六十八章 刀客與箭雨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李世民的女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杜老太監的目的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大火燎原之勢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割人頭的奇女子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一個瘋子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歸程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逼迫與報紙第七百四十二章 陳丹嬰的殺機第七百零二章 殺出重圍(上)第八百五十四章 天子西巡第八百六十七章 告密與猜忌第六百四十五章 七把變態黑傘第六百三十四章 與死神搶時間(四)第九百六十章 好大雪(第五更)第五十四章 各種栽贓挑撥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事蹟報告會第九百零七章 盧氏長孫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恐怖如斯第四百一十八章 怪人第七百一十七章 刺殺(上)第五百一十七章 潛入於家老宅第七百六十一章 遷都的藉口第八百九十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楊素的殺手鐗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救秦瓊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對程咬金的興趣第三百一十九章 亂戰與雪災第三百四十章 三千俘虜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李世民的驚人提議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榆林郡太守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溫柔背後的殺機第六十六章 王君臨死了第七十九章 結義金蘭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大龜島的使者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對衝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無限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