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章 彈劾王君臨

bookmark

王君臨離開小雨劇院,又來到了旁邊的武林公會。

有聶小雨親自經營管理,武林公會已經不是秩序井然能夠形容的,最科學有效的機構,最合理的制度,最有效的管理模式,又有充足的經費支持,歷時兩年時間,打造出來的武林公會,已經成爲一個堪稱是最嚴密、最神秘、最有效的組織,這樣的組織所呈現出來的辦事能力、組織能力、動員能力根本不是這個時代任何組織乃至朝廷官府所能想像,甚至所能比擬的。

武林公會總部是一個佔地一百多畝的院子,情報堂、執法堂、懸賞堂、長老會各佔一個區域,所以武林公會大體分成四個區域,每個區域又根據下屬不同的職司分成更多的小區域,其中佔地最大的要屬情報堂,但最熱鬧的則是懸賞堂,每天都有大量的人來這裡發佈任務、領取任務和交任務領賞。

王君臨參觀了一圈,最後來到了懸賞堂,被正門口那個長足有五十米,寬兩米的黑板牆吸引了,此時在這面牆前圍了足足兩百多人,大多都是江湖武者,因爲這黑板牆上面寫着各種任務。

不過,這黑板牆上面只是簡單稱述了任務,在這裡不會暴露任務具體涉及到的人,只有想要接任務的人進入到懸賞堂中,經懸賞堂具體鑑定擁有完成這個任務的條件之後,纔會將具體任務情況告訴對方,併發放一個獨有的令牌憑證,算是證明此人接了這個任務,而有關這個任務的一些情報則是要到情報堂裡面花費銀錢去買,當然也有不想花這個錢,自己去打探與任務有關的情報。

而武林公會會對發佈任務和接任務的每一個人身份進行保密,目前爲止從未有發佈任務和接任務的人身份泄露的事情發生,這讓武林公會的信譽不光是在江湖上達到了極高的地步,即使在民間,乃至一些貴族門閥之中也有極大的市場,而通過這些任務,武林公會自然也可能會出現監守自盜的情況,知道發佈任務和接任務的人隱私和秘密,當然爲防止武林公會內部將這些隱私和秘密泄露,對於這方面的管理極爲嚴格。

……

……

這一日藍衣衛府很平靜,但朝堂上卻炸開了鍋。

太子遇刺一案在皇帝和皇后的共同壓制下,沒有哪個不長眼的臣子再敢多提,逐漸淡出了百官的視線,但另一件事情卻被他們擺上了案頭,提到了朝會上。

坐在高高在上的龍塌上,楊廣掃了一眼厚厚一沓彈劾秦安公王君臨的奏章,始終面無表情,看不出喜怒,淡淡的說道:“關於此事,諸位愛卿有什麼看法,都說說吧。”

“陛下,高句麗國乃我大隋屬國,淵太祚是高句麗國宰相,又是高句麗國的使臣,如今被秦安公王君臨無辜關押在藍衣衛府之中,此等行爲直接影響兩國邦交,敗壞陛下天威,實在是太過惡劣,若是不嚴加懲處,陛下顏面何在啊!”一箇中年官員站出來,義正言辭的說道。

此人乃是御史臺一名御史,他所說的事情倒也是他的職責之內的事情。

當然,這位御史站出來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

他姓元,與關隴巨閥元氏關係密切,有機會彈劾王君臨這個仇人,自然不會放過。

“元大人言之有理,秦安公肆意妄爲,破壞兩國邦交,很可能引起兩國兵伐,必須嚴加懲處!”又有一官員站出來說道。

“元大人和於大人說得對!”

“秦安公之罪大惡極,居心叵測,必須重懲!”

“……臣附議!”

“……臣也附議!”

……

……

接連站出來十五人表示贊同附議,而且在十五人語言加工之下,王君臨已經變成了一個不將皇帝放在眼中,有預謀的破壞兩國邦交,想要挑起兩國大戰的大奸臣。總之,罪魁禍首王君臨,不殺不足以安定兩國邦交,不殺不足以慰臣心,不殺不足以爲臣道……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又強調了大隋與高句麗國邦交的重要性,以及王君臨做事跋扈、歹毒等等。

和這些人相反,武將們則全都在朝堂上打起了瞌睡,長孫晟、裴世矩、房喬等與王君臨交好的大臣從始至終都表情平靜,一言不發或者面露譏諷,搖頭不語。

這時,一位年輕的御史站出來,本來要上去的某位關隴一系官員腳步頓了頓。

這位御史是御史臺裡面官職最小的一個,名叫劉志豐,此時朝會上他也站在最後一排,包括楊廣在內,在場很多大臣甚至都不知道他的名字,也沒有人知道他是通過誰的關係,從外州調到京城,成爲一名御史。

“陛下,臣懷疑御史臺於成岡、吏部外侍郎元徒……十五人收受高句麗國使臣淵太祚屬官賄賂,所以纔在朝堂之上爲高句麗國使臣淵太祚說話,此乃賣國之罪,還請陛下下旨嚴查。”

劉志豐的話說完,靜靜的立在那裡,朝堂上卻已經寂靜一片。

剛纔被點到名的十二人,頓時心裡同時咯噔一下,他們是收了高麗國使團的財物,但是對方做得很隱秘,都是喬裝打扮之後,從側門或者後門進入,本不該被人知道的,可是這個小小御史竟然懷疑他們,這是已經知道了什麼,還是真的只是懷疑,還有這個劉志豐只是一名小小御史,爲何敢說出這些話,同時得罪十五名官員和他們身後的勢力。

“劉大人言之有理,臣也認爲剛纔彈劾秦安公之人名爲彈劾秦安公,實爲救淵太祚,所以臣也懷疑他們十五人收受了高句麗人的財物。”

“臣附義,臣聽說……”

“臣也附義,臣以爲……”

……

……

接下來,又有十來個官員附和劉志豐的話,這些人遍佈三省六部,重臣不多,唯有最後才說話的內史侍郎虞世基算是有分量的人。

不過這些人官品雖然都不超過四品,但卻都在朝廷緊要位置任職,而且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三個月前提出遷都洛陽時被楊廣新近提拔上來的。

第二百六十九章 張掖郡太守第七百六十二章 天女教與天女使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反賊四起第一千章零二章 盧氏內亂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地道戰啊地道戰第九百七十二章 捨不得孩子殺不死狼第二百七十八章 迷路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獨孤氏的陰謀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瓦崗寨第一千零五十章 一場鬼怪大戲(下)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特種游擊戰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有一種女人不能得罪第三十二章 戰爭的尾聲第五百八十一章 不好的預感第四百一十六章 奇異的大門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亂世兵如匪第一百零九章 越國公的殺機第二百七十四章 奇怪的鴻門宴第二百九十六章 俘虜交易第八百章 刺殺與埋伏第一百二十章 風雨欲來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假死脫身第一百七十六章 禍亂後宮的獨孤皇后?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四個美女第二百三十四章 木偶鬼影第八百七十五章 一桃殺三士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這太欺負人了第四百五十四章 帝王的心思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洛陽來的欽差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有錢能使鬼推磨第五百五十六章 重重圍困第六百七十二章 殺出重圍第五百八十二章 喜歡聽牆角的聶小雨第六十二章 高昌城第八十六章 比武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如此毒誓真何用?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阿拉伯數字的應用第二百一十八章 第二屍(第四更)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遠東軍的威勢第一百四十四章 立府開宴(中)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毒箭和失蹤的長公主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攔路的兩萬強軍第二百八十九章 我就是隋人第六百七十八章 日連部小酋長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騎兵戰術第八百八十七章 盧氏的陷阱第一百六十二章 預防旱魃的出現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淵家父子的計劃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楊暕身邊的女人第六百九十七章 王氏二爺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戰力的差距來自於何處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上鉤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這是秦安王的法術第二百四十八章 魚俱羅的殺機第四百一十九章 真假春秋使者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這是門閥世家驕傲?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王君臨立國稱帝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這是一種病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被包圍了第九百一十六章 大隋官場第四十八章 詭異的豔舞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自信的大隋太子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不一樣的攻守戰(一)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特戰隊發威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誘餌還有作用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 患了精神分裂症的朱粲第八百二十二章 對王君臨的覬覦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神秘消失的瓦崗營第九百九十五章 第三個目的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一盤大棋局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李世民與一號的交易第七百六十六章 藍衣衛府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程咬金第五百八十一章 不好的預感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城破之後第一百五十七章 杜老太監的目的第九百二十二章 心底深處的‘魔鬼’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蛇島議事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沉穩的徐世績第五百九十七章 又是一個陷阱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特殊的禮物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釣魚計劃第七百零九章 猜測與試探第八百八十三章 來自范陽郡的急報第八百四十七章 武林大會(六)第五十九章 身份被識破第五百一十二章 做假高手小雨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無限殺機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一鳴驚人的瓦崗寨第四百六十二章 朝堂之爭(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魚子默身陷死境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王君臨和聶小雨的二人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死要面子的楊廣第五百九十一章 香水有毒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不一樣的攻守戰(一)第二百八十七章 拉幾個墊背的第三百二十六章 後怕之極第七百一十四章 太原王學第一百二十七章 此女陳丹嬰第六百五十六章 南華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