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六章 唐國公李淵

bookmark

所以楊廣在考慮蕭皇后和宇文述說的問題同時,還要考慮將王君臨用好,儘可能的將這把寶劍的能量全部發揮出來。

首先,去的地方必須能夠讓王君臨這把劍指向高句麗。

其次在王君臨所在之州,需要有較大的問題,那些愚蠢的官員難以管控,咎待幹吏解決。

比如一些千年門閥世家在當地根深蒂固,勢力龐大,世家之威比官府要大,世家之主比一郡太守和長史、鷹揚郎將說的話還要管用,剛好將王君臨弄過去,將這些門閥世家敲打敲打,甚至若是有機會可以直接摧毀。

楊廣負着手站在遼東幽州,俯瞰着山東七個州三十多個郡,一個個看過去,終於,目光停在了地圖東緣的那個郡!

六合之內,皇帝之土。東有東海,西涉流沙。南及北戶,北過大夏……

“這裡雖然與高句麗沒有接壤,但是卻遙望高句麗,這裡又是千年門閥世家范陽盧氏所在。”

楊廣露出了笑容,幾步走到那兒,重重踩住了那裡。

“這一郡之地交給他……剛好夠他折騰,反正朕聽說此郡的刁民只知盧氏主不知朕者甚多。”

……

……

大業四年八月上旬,已經利用幾個月時間將藍衣衛府、小雨劇院、武林公會、武林盟等各種要緊之事處理完畢的王君臨,接到了楊廣的詔書。

是關於藍衣衛府新的大統領人選,以及王君臨將被外放之處……前者沒有懸念,在王君臨一年多前便開始謀劃下,許敬宗成功被楊廣視爲心腹,能力也沒得說,順利接任藍衣衛府大統領之職。

傳旨太監剛剛離開,陳丹嬰便跑了進來,他比較關心自家未來數年會去哪居住,便追問道:“郎君,皇帝將你凋往何處了?”

王君臨卻開懷大笑起來,他不直接宣佈答案,而是成就感十足的說道:“當我得知回雍州不可能後,我便擔心陛下會將我派到幽州,所以我廢了不少力氣繞了一大圈,才讓蕭皇后和宇文述跑去找皇帝說我壞話,如今終於成功,我不再去幽州,而是到幽州南邊的范陽郡。”

……

……

設監察州置刺史府的新政正式下達到天下各地之後,原來的州府很快就被撤銷,郡縣兩級制迅速開始實施,各個門閥世家在沒有做好謀反的想法或者準備之前,終是不想與皇帝徹底撕破臉皮,如今楊廣既然已經妥協,再加上已經有門閥世家暗中徹底倒向楊廣,便都忙着去爭監察州置刺史府中的位置去了。

大業四年,十月上旬,北方已經開始有了冷意,但尚未到下雪的程度,天色未明,樓煩郡(今山西靜樂縣)最大的一座府邸卻已亮起了燈,後院馬廄也響起了嘶鳴,大概是僕役在爲馬匹架車。

到東方露出魚肚白時,寫着“李府”二字的木匾下,門扉打開,有兩馬架轅而出,一個身穿紫衣官服,頭戴鵲尾冠,留着長鬚,年紀四十上下的中年官員正襟危坐於輿中,有十名護衛簇擁四周,進了郡府衙門,一路所過,碰見的官吏,不論官大官小,無不向他恭敬行禮,並尊稱爲“大人”或者“唐國公”。

而唐國公也是一臉溫和,毫無架子,但威嚴不失,或點頭示意,或回禮閒語幾句,讓每個與他接觸之人都感覺如沐春風,甚得衆人喜歡。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樓煩郡太守,唐國公李淵。

李淵是十六國時期西涼開國君主李暠的後裔,世代顯貴。李淵的祖父李虎,在西魏時官至太尉,與宇文泰及太保李弼、大司馬獨孤信等同保魏室,是西魏八柱國之一,賜姓大野氏。

北周受禪之後,追封李虎爲唐國公。至楊堅官任北周的大丞相之後,李家才還複本姓。李淵的父親李昞,北周時歷官御史大夫、安州總管、柱國大將軍,襲封唐國公。李淵的母親是隋文帝獨孤皇后的姐姐。

北周天和元年,李淵出生在長安。李淵七歲時,父親李昞去世,其襲封爲唐國公。李淵長大後,爲人灑脫,性格開朗,待人寬容,無論貴賤之人都得其歡心。

開皇元年,隋文帝受北周靜帝禪讓,建立隋朝。由於李淵的姨母是隋文帝的獨孤皇后,所以隋文帝特別親近器重李淵,隋文帝任命李淵爲千牛備身(皇帝的禁衛武官)。

楊廣登基爲帝之後,因爲與李淵是表兄弟的關係,楊廣便讓李淵在樓煩當太守,一直到今日。

如今幾個月過去,郡縣兩級制已經正式開始實行,上面沒有了州府刺史,太守的權力大了很多,而且除了幾個大州之外,太守直接受朝廷領導,這感覺也大不一樣,至少下面的那些人看向他的目光又有了變化,他們越加敬畏了,李淵很喜歡這種感覺,所以這幾天李淵的心情大好。

李淵去了郡府衙門,李府中李淵的幾個兒子除了長子李建成已經開始做事之外,其他三個兒子和一個女兒也開始了正常的一日功課。

李淵對兒子的教育問題非常重視,每日上午都由請來的當地大儒給兒子講課,學習治政、兵法、治民,下午則是由請來破功期的高手武師,給三個兒子傳授武藝,而且李淵自己也會抽時間親自教授兒子一些東西。

李淵還會定期對幾個兒子進行考教,若是表現好的自然會勉勵和獎賞,若是表現差的自是要叱責,並且會扣去每月例錢。所以李家四子除了老三李無霸智商有些問題之外,其他三人可謂都是文武雙全。

聽了一會課,大儒下去休息,年齡才七歲的李元吉說道:“我昨夜聽爹爹和娘談話,說有位新往東邊郡地的太守要過樓煩郡,留宿一夜,孃親和爹爹商議要好好的招待一下,你們猜這位太守是誰?”

婁煩郡是四通八達之地,時常有官吏往來,李淵又極爲好客,過往官吏無不熱情招待,而且大隋朝廷也有相應規定。

PS:先送上三更,繼續碼字,爭取再來三更——————求鼓勵——————

第七百三十六章 英雄遲暮第二百三十八章 春秋奴第二百四十四章 注射毒藥法第六百九十九章 決戰春秋使者第六百九十四章 和兩大美女賭博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被包圍了第五百一十六章 麗華香茶第一百一十四章 肉飛仙第八百九十四章 百姓之心第六百三十九章 密談第一百一十七章 如此巧合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倭國人的野心第七百一十一章 街頭遇刺第一百五十二章 凱旋而歸的大將第二章 血玉與打獵第八百五十章 積分制度第四百六十九章 惹不起的人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特種游擊戰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真正的亂世來臨了第六十九章 馬賊第八十九章 困守古廟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雞犬不留第五十二章 薩丁上師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李世民回關中了第四十八章 詭異的豔舞第九百四十四章 密旨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民心所向第二十四章 白蘭王第四百一十七章 你是人還是機器人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李世民和替身的故事第八百七十一章 悲劇的齊王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三面同時開戰第六百一十七章 雨中拼殺(下)第一千二百章 大朝會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遠東軍的器械不一樣的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想辦法讓百姓少死一些第七百六十六章 藍衣衛府第二百七十二章 神奇遭遇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東萊左孝友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蘇媚兒第六百六十一章 恐怖的躲閃能力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離間計之弒帥第六百八十四章 戰爭之外的一些東西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揚州城內來了一個三號第二百四十九章 自殺的信使第一百四十八章 你是我的男人(第四章)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步戰方陣第二百一十四章 西平郡告急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燎原與楊廣的死期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溫柔背後的殺機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一盤大棋局第六百八十四章 戰爭之外的一些東西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慘烈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給楊廣的大禮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飛來神箭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王君臨和聶小雨的二人第三百一十八章 合作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程咬金的第一個任務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六百八十五章 好大喜功的楊廣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大潰敗第七百八十五章 彈劾第四百零一章 毒陷阱第四百三十四章 赤身相對第四百二十四章 少婦月狐第九百零一章 尋找內奸第二十六章 斷糧道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風雨欲來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聶小雨講的神奇故事第八十二章 馬賊王的使者第五百三十章 絕望的於家第一千零七十章 不一樣的攻守戰(五)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對這座城池的第二次寵幸第五百四十一章 扮豬吃老虎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沉穩的徐世績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唐國使者爆炸了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搶頭顱之戰第三百四十一章 黑石山第三百零一章 臭不可聞第四百二十一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七百二十二章 少年的表演第四百五十四章 帝王的心思第九百七十六章 三千鐵騎第三百八十三章 一面倒的屠殺第四十八章 詭異的豔舞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中原五朵金花第一千零八章 熱火朝天的鹽場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回師備戰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拿下南陽寨第七百一十九章 刺殺(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無敵魚子默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回師備戰第十章 十萬大軍第五百九十四章 真兇(下)第三百零五章 追殺(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夜戰(下)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巫神殿與大巫第四百五十一章 漢王楊諒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宇文化及的忐忑第二百零六章 何爲寒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