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提前進攻

發現問題的不僅有葉振邦他們,還有戰線對面的美軍。

潰退的時候,確實有不少四十一軍的官兵做了俘虜,主要是一些走散了的軍人、還有不少行動不便的傷員、也有一些被美軍咬住不放或者重重包圍的部隊,在失去抵抗能力之前主動投降的軍人並不多。

面對四十一軍的大潰退,美軍的感受只能用驚訝來形容。

雖然第一陸戰師大部兵力駐紮在桃園縣城,但是在第一時間衝出來的美軍並不多,甚至有部分美軍指揮官勒令禁止追擊,因爲他們覺得四十一軍不是潰退,而是故意撤退,要把美軍從陣地上引出去。

至於爲什麼要引出去,美軍指揮官就沒有想那麼多了。

到八日上午,除了被俘人員之外,四十一軍大部官兵已與美軍脫離接觸,退到十五軍防線後方的部隊也不在少數。

這個時候,美軍才反應過來。

這不是撤退,而是潰退。

可惜的是,擔心與猜疑讓美軍錯過了最佳時機。

當天下午,美軍出動了相當於兩個營的追擊部隊,到達十五軍的防線、與十五軍交火之後就主動退了回去。其中一股部隊就到達了九連西北面的南勢村,與守在那裡的八連幹了兩個小時。

這個時候,美軍通過審訊戰俘掌握了一些比較有用的情報。

其中就有四十一軍的士氣問題!

在上戰場之前、準確的說是在登上臺島之前,四十一軍的士氣就出了問題。不是官兵怕死畏戰,而是大部分基層官兵都在懷疑“戰”的理由,以及有沒有必要“戰”。官兵產生這一想法與另外兩個軍有很大關係,即在臺島南部戰場上,二十四軍與二十七軍的作戰行動一直不太順利。

嚴格說起來,二十四軍與二十七軍與四十一軍沒有直接關係。

二十七軍常駐石家莊,屬於衛戍部隊,前身是三野。二十四軍是一野的老部隊,曾經被裁撤,後來爲攻臺需要重建,並且駐紮在廣東地區。四十一軍則與三十八軍、三十九軍、四十軍、四十二軍、四十七軍、以及五十四軍一樣,來自四野,在中原駐紮數十年,直到上個世紀末才轉調南方。

由此可見,真要說關係,四十一軍只能與二十四軍撤得上半點。

問題就出在這裡,二十四軍在臺島南部戰場上的損失非常慘重,甚至超過了一直衝在前面的二十七軍。因爲在同一個軍區,裝備編制又比較相似,所以拼完預備部隊之後,二十四軍只能向四十一軍求援,用撤下來的傷員“交換”四十一軍的預備部隊。結果可想而知,前線作戰不利的消息跟着回來的傷員迅速傳開了。

關鍵並不在這裡,而是在爲什麼會打成這樣。

頭腦冷靜點的官兵都知道,美軍的海空優勢極爲巨大,即便沒有辦法全力投入,也能給地面部隊造成巨大影響,比如一架f-15e出動一次就能炸掉一個營的裝甲力量。失利並不奇怪,主要就是爲什麼會失利。

雖然前線官兵很少考慮這個問題,但是後方的官兵卻經常考慮這個問題。

在四十一軍的基層官兵眼中,主要還是對部隊的利用與戰術應用不合理。十五軍的表現比其他部隊好得多,除了與陳必時的關係之外,主要是其裝備特點,即十五軍是一支純正的輕裝部隊,也就不容易遭到美軍轟炸。

關鍵還是戰術,在沒有制空權的情況下,如何進攻?

臺北攻防戰最能說明問題,在日軍等島之前,五十四軍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沒有能夠打下整個臺北,主要就是美軍的空中打擊過於猛烈,讓五十四軍每前進一步都得付出極爲慘重的代價。在進攻不得力的情況下,遭到敵人反擊之後,五十四軍全線崩潰,很快就丟掉了佔領的半個臺北。與之相比,專職防禦的十五軍的表現就要好得多。雖然最終也丟掉了桃園縣城,但是沒有退出桃園縣,在楊梅鎮站穩了腳跟。

別說有點資歷的軍官,最基層的官兵多知道,應該放棄進攻,着手防禦。

問題就出在這裡,四十一軍的任務是進攻,而不是防禦!

如果打得順暢,問題還不大,只要遇到嚴重挫折,問題一下就顯露了出來,成爲全軍潰退的主要原因。

一定要說什麼的話,這只是基層官兵對高層指揮的懷疑,而不是對戰爭結局的懷疑。

不管怎麼說,退下來的四十一軍官兵中,仍然有絕大部分相信,只要採取正確的戰法戰術就能取得最終勝利。

這也不難理解,四十一軍戰地重建,在防禦作戰中會有那麼突出的表現。

當然,這些都扯遠了。

搞清楚問題,美軍沒再耽擱,立即組織起進攻力量。

雖然美軍的準備工作也不充分,前面提到過,美日聯軍計劃在九月十日發起進攻,準備工作也是按照這一計劃進行的,加上受到四十一軍與二十軍的突然襲擊,到九月八日的時候還有很多準備工作沒有到位,但是美日聯軍指揮官必須重新衡量得失,即趁四十一軍全線潰退發起進攻能否收到更好的效果。

從個人原則上講,帕特里奇不贊同提前進攻。

對這個在沖繩島坐鎮指揮的聯軍總司令來說,不管四十一軍是不是全線潰退,已經晚了十多個小時,追上去的話肯定會一頭撞上十五軍的銅牆鐵壁,而在此之前的戰鬥、以及蒐集到的戰場情報都表明,十五軍絕對不好欺負。

問題是,即便不利用這個機會,也會與十五軍面對面的幹上一次。

有把握在正面攻防戰中擊敗十五軍嗎?

答案是肯定的,只是需要付出非常大的代表。不說多了,再來幾次二零九高地爭奪戰那樣的戰鬥,第一陸戰師肯定會被打殘!

如此一來,在是否提前進攻的問題上,帕特里奇沒有插手,把問題丟給了服部留名。

雖然以軍人的謹慎,服部留名更擔心這是個圈套,畢竟在此之前,日軍吃的苦頭比美軍大得多,加上二十軍猛攻第七師守衛的大溪鎮,日軍中將更有理由相信,這很有可能是針對日軍的一次戰役行動。但是這位日軍將領非常清楚,如果美軍掌握的情報沒有錯,確實是四十一軍全線潰退,今後恐怕再也沒有這麼好的機會了!

軍事決策最重視時效性。

這讓戰爭成爲擲色子、要麼小,擲出豹子的機會微乎其微。

留給服部留名的決策時間就那麼幾個小時,隨着四十一軍的潰退部隊有計劃的退到十五軍防線後方,再不發起進攻,就將錯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了。

八日白天,一份情報引起了服部留名的重視,即潰退下去的四十一軍官兵正在向楊梅鎮東北面的埔心牧場集結。因爲埔心牧場在十五軍前沿防線與楊梅鎮之間,所以在服部留名看來這是四十一軍準備再次發起進攻的徵兆。

毫無疑問,服部留名不是笨蛋。

在這幾個小時內,他做了一件極爲重要的事情,即與帕特里奇商討進攻戰術的時候把美日地面部隊聯合指揮的問題提了出來。

日軍中將的意思很明確,他纔是臺島北部地面戰爭指揮官,美軍得聽他的指揮。

因爲帕特里奇在是否提前進攻的問題上沒有給出明確答覆,所以在指揮權限上,也不好與服部留名爭執。

搞定這件事情,服部留名才正式下達命令,要求美軍第一陸戰師務必在九月九日十二點之前把戰線推進到楊梅鎮,至少得佔領埔心牧場,阻止四十一軍再次形成戰鬥力,並且迫使十五軍收縮防線。

當然,服部留名的目的不止這麼一個。

只要十五軍收縮防線,在南面支持二十軍攻打大溪鎮的四十三師就得退回龍潭鄉,日軍第七師的壓力得到緩解,前鋒已經到達復興鄉、正在以最快速度向大溪鎮運動的第十師就能在美軍打散四十一軍的時候,也就是九月九日下午發起進攻。

要知道,按照之前的計劃,美日聯軍就是在九月九日發起進攻,而且時間訂在上午。

由此可見,提前發起進攻的只有美軍,日軍則是按照計劃發起進攻。

對於服部留名的部署,美軍前線指揮官肯定不滿,只不過也只能感到不滿。

日軍中將的這一部署也有道理,畢竟潰退的是四十一軍、而不是二十軍,如果不能迫使十五軍退縮,讓二十軍放棄進攻行動,日軍就無法進攻,而新到達的第十軍也得消耗在防禦作戰上,最終對美日聯軍的進攻行動產生影響。

更重要的是,發起反擊的是第一陸戰師,而美軍的主力第三步兵師留在了後面。

只要第一陸戰師順利打到埔心牧場,等於替第三步兵師打開了進攻楊梅鎮的大門,也就讓第三步兵師能夠按照計劃投入戰鬥,而不是提前投入戰鬥。

加上在南面發起進攻的日軍第十師,美日聯軍的聯合進攻就算打起來了。

很明顯,服部留名不但不笨,還是一個非常有才能的指揮官,在戰術應用還是確實有着過人的才能,對戰場態勢的把握也非常準確。

問題是,服部留名忽視了一支非常重要的部隊,那就是釘在平鎮工業區的九連。

任何部隊要想攻打埔心牧場,都得經過南勢村,也就得從九連的眼皮底下通過,而九連的官兵會讓敵人大搖大擺的過去嗎?

平鎮工業區註定會成爲第二個二零九高地!

第9章 兩線作戰第27章 直面難題第69章 燃眉之急第164章 惱羞成怒第147章 各打各的第54章 重裝上陣第111章 越繞越遠第87章 鋪開了打第28章 集體造反第76章 峰迴路轉第34章 尋求突破第41章 背靠本土第82章 空中救援第58章 環形防線第51章 騎虎難下第33章 野外決戰第143章 偃旗息鼓第21章 強強對抗第182章 特遣小隊第9章 大敵當前第100章 非常戰術第117章 有主有次第85章 靠前部署第8章 蓄勢待發第134章 不堪一擊第64章 服從命令第136章 前線後方第24章 全面撤退第203章 有舍有取第161章 穩中求勝第54章 空降一師第181章 兩敗俱傷第136章 黃雀在後第131章 必爭之地第9章 兩線作戰第22章 騎虎難下第119章 照打不誤第7章 攔路奪命第161章 絕不退縮第54章 重裝上陣第170章 此消彼漲第65章 實力說話第139章 戰地談判第100章 別無所求第176章 天賜良機第35章 爲戰爭活第21章 決戰南京第181章 兩敗俱傷第7章 攔路奪命第77章 彈盡糧絕第38章 加大投入第54章 重裝上陣第80章 爲將之道第124章 戰力提升第43章 何爲希望第191章 戰略反擊第199章 操控未來第69章 一地得失第96章 老將出馬第55章 戰爭決策第156章 知難而退第88章 強勢干預第142章 敵後戰場第90章 兵力緊缺第83章 破例而行第25章 慶祝方式第161章 絕不退縮第66章 遍地主力第21章 強強對抗第73章 驚慌失措第27章 炒飯惹禍第152章 戰略撤退第180章 坦克大戰第125章 守株待兔第25章 強行抓人第150章 士氣問題第1章 戰略契機第77章 打得解氣第69章 生死之外第74章 穩操勝券第84章 小鬼壓場第47章 城市遊擊第56章 城市鏖戰第134章 不堪一擊第12章 戰略反擊第72章 存亡之秋第95章 棟樑之危第161章 穩中求勝第132章 全面開打第85章 又是一道第1章 戰略契機第64章 一席之談第59章 度外之慮第62章 蓄勢待發第149章 來去匆匆第166章 主輔相承第103章 共同赴難第50章 意外收穫第126章 準備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