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抵死之戰

如果非要形容雅典內城到底有多脆弱的話,當年佛羅倫薩派往雅典的治安官,在見到外城失守之後直接向帝國投降,應該就是最好的見證。當時帝國手中無非萬人兵馬,常駐於雅典的喬迪拉手中少說應該還有五千有生力量。實力懸殊並不大,但喬迪拉非常果斷地放棄了對內城的防守。

而對帝國而言,如今最好的消息就是剩餘的城防軍利用普布利烏斯在比雷埃夫斯港拖延的那些時間,將青銅重炮撤回了內城。而烏爾班的火器工廠,或許是因爲當初約翰的無心之舉,正好也在內城城牆的庇護之中。

只可惜,火器工廠所生產的大量輕裝火炮早已送出去列裝給了鳳凰艦隊或其他城防並不充足的城市。而重炮只此一門,可以裝配的實心彈,也僅僅只有九發而已。更何況,雅典的城牆上可無法架起如此厚重的攻城巨炮。如今存放在內城,青銅重炮也只是一具擺設。真正有用的,倒還是當初烏爾班藉着約翰送過來的幾條火槍,按次打造的百餘條火槍。只不過作爲試驗品,他們的質量相當糟糕,彈藥也不齊備,卻也只能臨危受命。

拉提烏斯甚至調動了總督府的所有衛兵,雖然加起來不過百來號人,但這也是雅典真正意義上的最後防線。

所有人,都把賭注壓在了眼前這一道看起來脆弱不堪的城牆上。

“拉提烏斯公爵……你讓幾個人,去準備一些火藥。萬一……萬一內城淪陷,第一時間摧毀烏爾班工廠所有的痕跡。包括這門重炮。”約翰捏着左手手臂上的細肉,聲音有些顫抖。一整日沒有休息,他已經相當疲憊。但此時他的任何一個決定都牽扯到近萬人,甚至整個帝國的命運,約翰也只能用疼痛讓自己儘量保持冷靜和清醒,“另外,把所有會使用火槍的人集中起來,分成一個小隊,讓弗朗西斯科來指揮。這年頭的火槍,分散開來裝配沒有任何意義。這些用火槍的士兵,一定要隨時保持高機動性,哪一路城牆壓力大了,立刻過去支援……內城不大,跑這兩步路也不算太難……”

拉提烏斯單手撫胸後退半步,以相當正式的禮節接受了命令。但這一切,無疑又爲這場防守戰渲染上了一絲悲情氣氛。

“還有,普布利烏斯、”

“陛下……”

“讓所有的……公民,傷病,以及昨夜沒有得到休息的士兵,全部到阿克羅波利斯山丘上修整。這恐怕是帝國最後一次發揮衛城的避難作用了……”

雅典衛城本身的功能實際上就是發生城市戰爭時市民的避難所,衛城四周有堅固的壁壘,而阿克羅波利斯山丘獨特的地形只能讓敵人從西側登上頂峰,也就是說,需要防守的僅僅只有一個隘口,其他三面都是懸崖絕壁,難以攀登。當然,衛城城牆的防守意義如今早已不復城邦時代,也唯有險要的地形還有其獨特的防守價值。

“內城城牆失守只是時間問題。但算上平民,阿克羅波利斯山丘絕對無法庇護我們所有人……最後一步。讓所有平民,包括女人、老人和兒童,舉起武器。”

“陛下,我們的軍備大部分還在外城,來不及運送到……”拉提烏斯剛想開口,卻被約翰生生打斷。

“但凡我們的士兵有一個人陣亡,就讓後面的平民拿起他的武器,沒有武器的,就搬動巨石,就削尖樹枝。雅典,絕不能淪陷……”

約翰一度也曾認爲自己對平民們的期望有些不切實際。他甚至這個年代多數整日與土地爲伴的農耕工作者或許多少有一些力氣,但他們卻更渴望生存。或許他們會在內城城牆坍塌的那一刻向奧斯曼人投降。只是,約翰多少有些低估了拉提烏斯治下,人民對於正教和羅馬的信仰。

“我們沒有糧餉,沒有補給,武器彈藥不足。唯一能夠仰賴的就是不知道還在何處的增援……”

卡拉查在比雷埃夫斯港立刻着手指揮攻城武器的組裝。他比羅馬帝國更知道時間的重要性。拿下內城,就是轉攻爲守。依靠雅典的城市和地形優勢,抗擊接下來抵達的援軍。不過,他還是決定做一次最後的嘗試。

“約翰陛下,埃迪爾內那一戰,可謂是讓奧斯曼吃盡了苦頭啊……不得不說,您相當大膽,也相當睿智。而您的手下,也同樣善於隱忍和僞裝。”

卡拉查還是遣了使節邀請約翰在城牆之外做最後的談判。既然攻城武器還在組裝,大家也不缺這點時間。

“約翰陛下,我相當尊敬您的指揮藝術和領導才能。相信羅馬帝國在您的領導下……如果您還有機會的話,會再苟延殘喘些時日。”卡拉查身邊沒有任何親兵,約翰同樣也沒有帶上世俗騎士。雙方素未謀面,卻像是闊別多年的舊友。

“卡拉查先生,您可以說出您的目的,這樣我們方便早點拉開架勢。”

至於爲什麼不在談判時伏擊卡拉查,約翰當然有過考量。此次奧斯曼來進攻雅典,必然蓄謀已久,卡拉查只是作爲一個最高指揮出面而已。奧斯曼人絕對不會因爲卡拉查有什麼閃失就放棄對雅典的攻勢。然而,在談判過程中帝國動什麼手腳的話,雅典城很可能會迎來一輪屠戮。

“我們沒有什麼額外的要求。讓出雅典城。我們依然可以敞開大門,讓您和您的軍隊完好無損地離開。但如果兵戈正式拉開,我們絕對無法保證您的生命安全……”卡拉查的語氣相當平緩,但卻有着凜然的殺氣。約翰也只在拉提烏斯身上偶爾能體會到這種感覺。

嚴格意義上說,這就是不容反抗的威脅。十拿九穩的攻城戰,奧斯曼人連約翰的生命都無法保證,會對城內忠誠於帝國的普通公民做些什麼,不言而喻。

“戰爭的勝利永遠不是靠乞討獲得的,卡拉查將軍。”

“那麼如您所願,陛下。”

第二百七十四章 伯羅奔尼撒之夢(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自家人的錢袋子第一百六十一章 巴爾幹—割喉第三十九章 大希臘——光復凱旋第二百四十九章 裂顱公爵第四十七章 滲透第三百十六章 新的線索第三百二十七章 遲到的戰報第七十八章 驚變之夜(四)第二十一章 新羅馬式的攻城守城第十五章 雅典—萬城女皇的朝覲者(一)第三十七章 大希臘——反擊第二百四十章 王冠的爭奪者第二百八十四章 以戰養戰第二百七十六章 伯羅奔尼撒之夢(四)第二百五十一章 對攻第七十九章 錯綜之局第四十七章 滲透第二百四十七章 後續處置第一百七十六章 巧合或意外?第二十四章 得與失第二百二十九章 泥淖第二十章 反衝鋒!第一百三十五章 下沉第二百八十六章 天平第一百五十三章 巴爾幹—科索沃之戰!第一百十章 救贖第五十九章 瓦爾納變奏曲(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登陸日第二百七十六章 伯羅奔尼撒之夢(四)第二百五十章 遭遇戰第一百三十八章 東愛琴諸島光復凱旋第五十章 血色演說第七十九章 錯綜之局第三十章 備戰大希臘第三百零八章 反擊(大家投一投月票和推薦票呀!)第五十二章 聖誕第三百三十五章 切什梅:舊日時光第一章 一樣的爛攤子第三百零一章 驚變(二)第二百十四章 第一道鎖(下)第三百四十二章 風雲突變(上)第六章 預言第三百三十五章 切什梅:舊日時光第三十九章 大希臘——光復凱旋第四十七章 滲透第二十三章 人力的問題第二百九十三章 籠中之鳥第三章 歷史的教訓第五十三章 反思第七十四章 伊庇魯斯之路-登陸第二百三十一章 普林蒂娜攻防戰(上)第三百四十二章 風雲突變(上)第一百五十五章 巴爾幹—將錯就錯第十七章 第二步棋第一百十四章 尾後螫(下)第二百三十五章 推進第二百三十六章 卑劣下作但正義(求月票求打賞qwq)第九十四章 鷹巖堡(三)第三百三十章 小亞細亞之戰(一)第八十一章 比耶斯宣言(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巴爾幹—受降第二百五十五章 破罐子第一百五十章 三方會談第六十八章 紙王冠之變(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新羅馬方陣第一百三十一章 槍火談判第九十八章 貢布里涅—羅馬天徵第二十四章 得與失第二百七十四章 伯羅奔尼撒之夢(二)第二百三十四章 絕殺第一百二十七章 丁香與醋栗第三百零六章 驚變(七)第一百八十八章 神的旨意!第八十四章 誰纔是海盜?第三百零六章 驚變(七)第三百三十七章 切什梅:最後準備第二百十八章 分立第二百八十章 伯羅奔尼撒之夢(完)第三十三章 大希臘——肉搏第二百五十二章 其人之道第二百六十七章 第二內閣(上)第一百七十九章 後伏第三百三十九章 非常規防禦第三百二十一章 沉默的狐狸第七十三章 伊庇魯斯之路-前期佈局第八十八章 阿羅聯盟第一百八十七章 聖卡尼託大教堂第二百五十四章 受害者第二百六十章 大國外交第二百九十四章 兩手準備(元老們,元旦快樂)第一百七十三章 騎士們第二百五十六章 梅開二度第二百四十章 王冠的爭奪者第七十六章 驚變之夜(二)第二百八十章 伯羅奔尼撒之夢(完)第十五章 雅典—萬城女皇的朝覲者(一)第三百零三章 驚變(四)第三百四十二章 風雲突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