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意土戰爭爆發

bookmark

清早的陽光照進房間埃德爾緩緩醒了過來,拿開搭載自己身上新婚妻子蘇菲瑪麗的玉臂,他下了牀。被自己新婚丈夫動作驚醒的蘇菲瑪麗公主,睜開美目注視着已經起來的埃德爾。

“你在休息一會吧。”

埃德爾看到被自己驚醒妻子關懷的說到。他知道結婚後這幾天晚上妻子算是累壞了,誰讓她是那麼秀色可餐美麗動人,王儲完全無法忍受內心的誘惑,只能委屈她了。

“好的。”

妻子蘇菲瑪麗甜甜的回答到,說完還給了埃德爾一個甜甜的微笑,看來她對自己新婚生活相當滿意。

埃德爾走出了房間,恰好碰到侍衛長卡魯斯特走過來對他說的。

“殿下,剛剛我我們收到消息,意大利對奧斯曼帝國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奧斯曼土耳其將北非領地,交給意大利代管。理由是,意大利人在當地收到不公正待遇。”

“拿過來給我看看。”

侍衛長卡魯斯特將剛剛得到的電報遞給了王儲,埃德爾接過了電報仔細看起來。

在意大利海對面奧斯曼的黎波里塔尼亞和昔蘭尼加,是他在北非的一片荒漠,經濟價值有限,但戰略地位重要。它與西西里島對峙,可控制地中海中部較狹窄的海面。

1881年在瓜分土耳其波爾泰政府佔有北非領地的過程中,阿爾及利亞(法國於1830年開始入侵逐步使之淪爲殖民地)和突尼斯(1881年)先後淪爲法國的保護領地,因此土耳其在北非的名義上的屬地也歸西方殖民者所有,法國準備以此爲由兼併土耳其的黎波里塔尼亞和昔蘭尼加兩省。(利比亞)

這一企圖遭到歐洲國家,特別是早就想在北非建立殖民地的意大利的反對。爲此意大利積極進行政治外交活動,與各列強達成協議和默契(於德奧兩國結成三國同盟),承認了意大利在北非的利益。

爲了作好吞併的黎波里塔尼亞和昔蘭尼加兩省的準備,意大利在1880年至1911年期間,不斷向兩地移民和派遣商人,購買土地,積極擴充勢力;派海軍軍官換上漁民的衣服,以在的黎波里塔尼亞沿海捕撈海棉爲名,進行海岸測量;指使意大利天主教神甫以傳教爲名,深入內地收集情報。意大利吸取1896年在埃塞俄比亞失敗的教訓,不斷窺測選擇時機。

當第二次摩洛哥危機事件發生後,意大利認爲再不行動將可能失去機會,便以在的黎波里塔尼亞和昔蘭尼加地區的意大利人受到不公正待遇爲藉口,先發制人,搶在土耳其出兵北非之前。

於1911年9月28日向其發出最後通牒,威脅入侵上述地區。土耳其呼籲各國制止意大利的入侵企圖,可是各大國卻都勸土耳其接受意大利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意土戰爭爆發了。

看完電報後的埃德爾,開始思考這次意土戰爭對羅馬尼亞的影響。

從表面看來,這場在利比亞的戰爭對羅馬尼亞太遠。不過現在奧斯曼帝國在巴爾幹有大片的領土(色雷斯和馬其頓地區等現在都是奧斯曼領土)。不過當地的形式非常複雜,各個民族都混雜在一起。有希臘人、保加利亞人、塞爾維亞人、黑山人、阿爾巴尼亞人等,包括羅馬尼亞人也在當地有十餘萬人口。

現在巴爾幹各國都對奧斯曼的領土虎視眈眈。而且現在巴爾幹現在情況相當複雜,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背後站着北極熊俄國,希臘人背後也英國支持。德國則在奧斯曼有巨大的利益選擇支持他,奧匈也由於相同的民族問題支持奧斯曼。羅馬尼亞由於德國巨大的投資,加上剛剛和奧匈帝國聯姻,現在各國普遍認爲羅馬尼亞背後站着德國和奧匈。

現在意大利在北非率先挑起這場瓜分奧斯曼領土的戰鬥,相信其他國家也不會落後。

“密切關注意土戰爭的局勢。”

埃德爾對侍衛長卡魯斯特說到。

“好的殿下。”

侍衛長回答到。

在隨後的時間裡,埃德爾密切關注着意土戰爭的走勢。儘管這時意軍已準備入侵,但等到戰爭爆發,大批意軍還沒有準備好。

這些意大利軍隊於1911年9月28日晚就出現在的黎波里。但等到1911年10月3日纔開始轟炸港口。隨後這個城市被1500名意軍佔領,當這個消息發回羅馬時,使主張入侵的人熱情高漲。在意大利國內其他外交方案被放棄,現在意大利人打算武力奪取這塊領土。

而土軍在的黎波里被意大利軍隊奪取後,下決心保衛它的省份。不過土軍沒集中全部軍隊決戰,而是四面分散開來騷擾意大利軍隊。在外交方面土耳其政府官員遊遍整個歐洲,表達自己的意願。他們組織當地的阿拉伯人和貝都因人進行防禦以抵禦意大利人的入侵。

到10月10日意大利登陸部隊才大規模出現(在前一天辛亥革命正式爆發)。在那時,各國都認爲意大利20000人的分遣隊被認爲足以完成征服。因爲當地的奧斯曼只有一個師7000多人都軍隊,不僅缺少武器彈藥,還主要分散在各個城市港口。而且這個師大部分人都是來自內地,不願意在遠離本土的北非地區作戰,因此作戰的意志普遍不高,面對從意大利挑選的現代化軍隊會一擊而潰。

在託卜魯克、貝達、蘇爾特等城市,果然意大利軍隊都表現出正常的水準。10月19日,意軍艦隊掩護一個步兵師在班加西登陸,經兩天激戰,佔領了該城。面對沿海各個主要城市都被佔領的人情況,意大利軍隊開始出昏招。

在1911年10月23日,一支佈置在班加西城外的部隊(約1500人),幾乎完全被流動的阿拉伯騎兵所包圍,這些支持的當地武裝在奧斯曼帝國正規部隊帶領下,重創了這支軍隊,這次攻擊被意大利媒體描繪成簡單的反抗,但幾乎殲滅了大多數意軍。因此意兵團擴充至十萬人,戰爭中的另一方奧斯曼帝國,則只有20000人的阿拉伯部落武裝和8000土軍。

這次戰爭有許多新式武器登場,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飛機在這場戰爭的作用。在雙方軍隊裡,土耳其是沒有飛機的,意大利約有20架軍用飛機,32名飛行員,隸屬於意大利陸軍,編爲第一飛機連。意陸軍動員9架飛機、11名飛行員參戰。這些飛機裝箱於10月15日海運到的黎波里海灣。

在23日6時19分至7時20分,隊長皮亞紮上尉駕駛一架布萊里奧Ⅺ飛機飛往的黎波里與阿齊齊亞之間土軍陣地上空進行了一個多小時的偵察,從此揭開了飛機參戰的序幕。25日,副隊長莫伊佐駕駛“紐波特”飛機偵察時,機翼被3顆來福槍子彈擊傷,這是飛機首次遭敵地面火力殺傷。11月1日,加沃蒂少尉駕駛“鴿”式飛機在北非塔吉拉綠洲和艾因扎拉地區向土軍陣地投下4顆重2公斤的“西佩利”式榴彈,成爲歷史上的首次轟炸,結果土耳其指責意大利犯了轟炸醫院的罪行。

儘管這些飛機在戰爭中表現不算太好,但是各國都能看出它將來的巨大作用。沒有製造能力的國家選擇購買,有能力的加緊研發實用飛機。

而羅馬尼亞就屬於有能力的一批。

第402章 彩虹行動第103章 婚禮 下第381章 無題第645章 卡魯斯特的新安排第614章 希特勒總理上臺第201章 大肆發展的糧食加工業第755章 薩拉丁計劃(下)第271章 情報入手第457章 謝德爾採淪陷第446章 迪特·拉姆斯第297章 德瓦戰役(七)第398章 特里亞農條約第375章 德國戰敗第413章羅蘇衝突(五)第481章 魯爾危機第334章 還鄉(中)第715章 虎、虎、虎!第767章 在利沃夫(上)第481章 魯爾危機第709章 波蘭戰敗第153章 保加利亞求和第七十九章 普洛耶什蒂機械廠第687章 歐洲三軸心(三)第646章 西班牙黃金(一)第651章 與猶太人的合作(上)第771章 北非第一戰(上)第176章 1914年的財政預算第413章羅蘇衝突(五)第756章 塞浦路斯作戰計劃第388章 羅匈≠合併第708章 會師華沙第781章 密謀第709章 空襲 (終)第316章 德軍的攻勢(中)第494章 在意大利(下)第186章 最後通牒第455章騎兵大戰坦克(下)第559章 霍夫曼暢想的新裝備第六十八章橡膠危機 三第705章 英法的宣戰第667章 元首的羅馬尼亞行(四)第515章 利比亞石油(下)第690章 歐洲三軸心(六)第442章 未來的佈局(下)第283章 準備(三)第342章 喀山黃金(六)第606章 遠東經貿合作第五十六章 送別魯登道夫(求推薦票)第285章 準備(五)第379章 巴黎和會(下)第708章 會師華沙第758章 北非軍團(求票)第九十一章 奧匈行 下第480章 1913年的財政安排第302章 德瓦保衛戰(三)第629章 意大利的消息(感謝小興盟主與句號大佬的打賞)第207章 米茲克第四十二章 波黑問題第418章 羅蘇衝突(十)第497章 美國行(二)第543章 赫爾梅克衝突(二)第474章 發現(上)第318章 蘇恰瓦的苦戰第765章 激戰(下)第358章 搖搖欲墜的帝國第707章 出逃華沙的波蘭政府第525章 後續影響第527章 1929年來了第122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 完第八十六章 奧匈公主 (爲天落W有情加更)第186章 最後通牒第355章 飲馬蒂薩河(中)第798章 突尼斯角海戰的後果第141章出擊,王國利劍(一)第432章 風起華沙第714章 艦載機出擊第213章 發展的動力實驗室第541章 保加利亞社會民主黨第109章 巴爾幹同盟初現第361章 鯨吞(一)第329章 保加利亞戰敗(上)第七十一章 橡膠危機 完第216章 毒氣第416章 羅蘇衝突(七)第800章 準備提前的中東戰役第760章 空降塞浦路斯(中)第687章 歐洲三軸心(三)第288章 宣戰第468章 保加利亞的新情況(上)第802章 中東戰役(二)第187章 羅馬尼亞的應對第261章 謝洛夫(上)第220章 隱形擴編(下)第184章 薩拉熱窩事件的影響(中)第713章 短暫休息第141章出擊,王國利劍(一)第四十五章 土耳其的應對第710章 坎寧安的決斷第350章 資金的爭奪(下)第710章 海軍奇襲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