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高漲的民族主義(上)

bookmark

在歐洲戰局出現巨大變化的時候,羅馬尼亞國內也因爲歐洲大戰經濟持續高速發展。

其實現在依然沒有參戰的歐洲其他各國經濟發展都還不錯,只是羅馬尼亞在其中顯得過於突出。在歐洲其他中立國普遍6%—15%的增長幅度下,羅馬尼亞高達20%以上的增幅異常引人奪目。不過其主要原因,還是羅馬尼亞能夠提夠周圍各國軍事民生所需的必需品。德奧所需的糧食、石油、車輛等,俄國所需生活品、車輛、燃油等。

甚至在今年俄國被奪取了俄屬波蘭後,俄國大使費拉洛夫斯基帶着英、法大使拜訪了首相布勒蒂亞努,在和首相交談的時候俄國大使強烈的暗示希望羅馬尼亞出售一批軍火,而且願意將現在價格再漲幅20%。不過布勒蒂亞努首相可不敢草率的做決定,他以羅馬尼亞中立對俄國出口軍火需要慎重考慮爲由,暫時拖延下來,這件事最終還是需要埃德爾來處理。

不過從這裡可以俄國人的軍事物質已經快要見底了,連中立很少出口軍火都羅馬尼亞也打上注意。事實上連續幾場敗仗讓俄國損失慘重,大量的士兵被俘虜。同士兵一起被虜獲的還有大量的武器彈藥,這讓本生就準備不足的俄軍更是雪上加霜,現在俄國政府連保證士兵們的步槍供應也做不到。在前線大量的補充兵到現在都還沒有武器,他們需要和自己戰友共用同一把武器。

而且更可怕的是俄國政府將新徵召士兵的訓練期,從本來就很短的6周限壓縮到4周。被壓縮訓練期後的新兵,連步槍射擊都不能很好的完成,更別提簡單的戰術訓練。所以這些新兵在戰場上生存的機率可想而知。

不過誰讓俄國在戰場上損失太大,參戰一年時間的俄國已經損失一百多萬人。現在俄國政府只能通過壓縮訓練期,來補充軍隊所遇到的損失。

現在埃德爾沒有放棄中立的打算,哪怕是他已經準備讓羅馬尼亞參加協約國。也不會爲這點小利,影響到同盟國現在對羅馬尼亞感官,要知道現在羅馬尼亞三面被同盟國包圍。

同時他現在對俄國的提議也不感興趣,現在羅馬尼亞有一件煩心事真在困擾着他。

在這幾年羅馬尼亞發展不錯,在羅馬尼亞社會上有一種音聲,現在羅馬尼亞王國已經強大起來,所以王國需要保護每一名羅馬尼亞族人免受傷害,簡單來講就是羅馬尼亞強大了,民族主義情緒有擴大的趨勢。

不過發出這種聲音的組織叫愛國青年會,最初是幾個狂熱的愛國學生在校園所創辦。不過憑藉激進的口號(羅馬尼亞需要奧匈的特蘭西瓦尼亞和俄國的比薩拉比亞地區),也是吸引不少的激進的民族主義分子的加入,不過在社會主流對於這種激進的主張很不滿意,而且羅馬尼亞大多數人對此不算是很認同。因爲大多數人都對佔據羅馬尼亞族聚居區的奧匈和俄國很有理智,也知道羅馬尼亞的國力不能夠招惹任何一個。

只是現在羅馬尼亞經濟發展的加速,最主要是周邊奧匈和俄國陷入了大戰,讓這個愛國青年會的主張從新變得吸引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慢慢接受這個小組織的觀點。漸漸的這個小政黨在羅馬尼亞越來越顯眼,終於引起了埃德爾的注意。

埃德爾對於這個激進政黨的口號很警惕,因爲除了他沒人會知道奧匈會解體、俄國會變顏色,兩個歐洲強國都會在這場大戰中倒下。現在主流的觀點,是其中有一方會被擊敗退出戰爭,一方獲得勝利。所以在這種情況埃德爾認爲這個愛國青年會的口號很可疑,需要派人前去調查。

很快侍衛長卡魯斯特就將初步調查愛國青年會的情報,放在了埃德爾桌前。在這份報告中卡魯斯特詳細介紹了愛國青年會情況,從最初的發展在中間的平淡,再到現在的大發展。

愛國青年會最初是在雅西大學成立的,這所1832年建立的大學儘管不是羅馬尼亞最有名的大學,但是也出過不少著名人物。現在愛國青年會,的幾個主要骨幹,青年會主席;楊·烏斯科夫、理事長;博斯特米等,都是在這個學校畢業的人物。

在調查的資料上顯示,愛國青年會在雅西大學成立後就一直將注意力放在當地發展,只將少部分精力放在學校中招收成員。看來青年會高層思維很清晰,知道學生是把雙刃劍很容易傷到自己,像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一戰爆發的時刻。

自從一戰爆發後青年會的發展速度就上了一個臺階,迅速從戰前一萬多人增長到三萬人的數量,不過這時候青年會的發展都還在埃德爾的認可的範圍內。只是今年初青年會在羅馬尼亞發展的勢頭變得很奇怪,他們大量的從報紙上發表自己的主張,而且開始在各個城市進行集會宣傳自己的觀點,而且青年會的高層也是頻繁的到各個城市演講。

埃德爾從中一眼就看出,這是有宣傳的高手在爲青年會造勢。而且今年青年黨活動頻繁,其花費已經不是隻需要收會費的青年黨所能夠承受範圍內。這就是埃德爾最爲擔心的一點,一個受到外部勢力資助的激進組織有多可怕,可不是現在這些人所能想象。

所以埃德爾讓卡魯斯特一定要查出其幕後的金主,不管他是國內的人還是國外的機構,都不能讓埃德爾放鬆對其的調查力度。

經過數天的調查,卡魯斯特放在他桌前報告讓埃德爾有點傻眼。青年會不是一個外國勢力在資助,而是協約國和同盟國兩方的人都大力資助其發展。埃德爾仔細回想了一下,就知道爲什麼這個組織那麼受到兩方人的歡迎。

青年會提出的口號是,羅馬尼亞王國需要保護每一名羅馬尼亞族免於受到迫害。現在還有大量的羅馬尼亞族生活在奧匈的特蘭西瓦尼亞和俄國的比薩拉比亞地區,而且羅馬尼亞族在兩個地區都是屬於多數派。那麼青年黨組織擴大後,就必須滿足會員的要求,這時候羅馬尼亞就必須在兩大陣營中作出選擇,這就是讓兩方都對一個激進政黨資助的原因,他們要炒熱羅馬尼亞的民族情緒,讓羅馬尼亞王國必須選邊。

第324章 保加利亞戰役(五)第683章 布加勒斯特外交戰(下)第124章第677章 鈾礦第788章 慘敗的蘇軍第133章 塞羅談判第332章 多骨米牌第728章 被打劫的埃德爾第765章 激戰(下)第462章 瓦爾納造船廠 (上)第181章 薩拉熱窩的槍聲(上)第390章 莫諾爾決戰(中)第278章 英法的應對第650章 進軍萊茵第789章 空軍第12維京聯隊第498章 美國行(三)第523章 貝凱什喬包暴動(中)第512章 新年演講第739章 溫泉關(上)第534章 羅馬尼亞新政(三)第480章 1913年的財政安排第215章 巴庫石油(下)第279章 丘吉爾的方案(上)第255章 美國宣戰第164章 新領土(下)第三章 採購 下第315章 德軍的攻勢(上)第365章 喀山黃金(完)第240章 諜影重重(終)第273章 同盟國的最後條件(中)第791章 劣勢的英軍第270章 談判泄露(下)第647章 西班牙黃金(二)第八十四章 小人物的改變(爲長老天若W有情加更)第518章 造船廠的海上巨獸第239章 諜影重重(下)第152章 各國的反應第768章 在利沃夫(下)第434章 利沃夫(上)第616章 國會縱火案第267章 八月革命第726章 走入正軌的德國海軍第606章 遠東經貿合作第656章 訪問(中)第十二章 清理雜草第五十八章 大衆新目標第766章 奪取塞浦路斯第295章 德瓦戰役(五)第二十章 巡視兵工廠第六十二章 黑手會第776章 海中刺客(中)第219章 德國的要求第357章 飲馬蒂薩河(下)第九十七章 回家下第549章 羅蘇局部戰爭(二)第483章 趁火打劫(下)第149章 特爾諾沃戰役(四)第787章 大馬士革淪陷第485章 準備出行第187章 羅馬尼亞的應對第293章 德瓦戰役(二)第656章 訪問(中)第149章 特爾諾沃戰役(四)第541章 保加利亞社會民主黨第555章 羅蘇局部戰爭(八)第782章 貝魯特(上)第630章 丘吉爾上臺第641章 1935年編制(上)第156章 布加勒斯特談判(二)第691章 歐洲三軸心(完)第八十八章 拖拉機貸款第247章 米茲克上尉(下)第613章 揭露第211章 1914年結束第104章 意土戰爭爆發第780章 法軍投降第428章 羅馬尼亞共產黨(下)第757章 意大利求援第650章 進軍萊茵第483章 趁火打劫(下)第161章 新型載重汽車第543章 赫爾梅克衝突(二)第414章 羅蘇衝突(六)第631章 噴氣式的首飛第365章 鯨吞(四)第110章 保加利亞的外交準備(求訂閱)第274章 同盟國的最後條件(下)第748章 克里特戰役(四)第三十章 金融危機第471章 新總參謀長的計劃第540章 動盪的保加利亞第566章 克虜伯(上)第471章 新總參謀長的計劃第338章 喀山黃金(二)第495章 慘淡的英法之行第692章 圖靈之死第二十七章 鋼鐵廠第708章 空襲(下)第779章 芬蘭軍購第113章 羅保談判 下(四更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