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八月革命

在列寧帶着布什爾維克黨返回聖彼得堡後,埃德爾就密切的關注着俄國的局勢。事實上現在歐洲各國都在關注俄國的局勢,不過他們都不會想到俄國將以一個出人預料的方式離開戰場。

在布什爾維克黨回到聖彼得堡擊退了叛亂的騎兵第三軍後,作爲這次叛亂的源頭科爾尼洛夫將軍被放了出來。作爲雙方妥協的約定,科爾尼洛夫前去安撫騎兵第三軍的情緒,作爲他換取脫離牢獄的報酬。

因爲擔任總參謀長被誤以爲是其一夥的安東·伊萬諾維奇·鄧尼金,也被連同一起釋放。於是這位倒黴的鄧尼金將軍,只能離開總參謀長這個職務,給科爾尼洛夫將軍當一個真正的副手。

解決了叛亂問題後,聖彼得堡的軍事力量就逐步被布什爾維克黨掌握。這時候已經發現情況不太對的臨時政府高層,打算在在蘇維埃這個政權上做文章。蘇維埃;意爲“代表會議”或“會議”。因爲俄國1905年革命時出現過一種由罷工工人作爲罷工委員會組織起來的代表會議,簡稱“蘇維埃”。

蘇維埃本是俄文совет(英文:soviet)的音譯,意思是代表會議。起源於1905年俄國革命,當時是一種工人和士兵的直接民主形式,其代表可以隨時選舉並隨時更換,暗含着巴黎公社式的政權形式。

而在最早建立的蘇維埃政府中,孟什維克和其他左翼政黨在其中起着主要作用。其中普列漢諾夫爲蘇維埃主席,克倫斯基以社會革命黨的身份任副主席,而布什爾維克黨在其中作用不大。但是在臨時政府第一次改組之後,孟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等人將主要精力放在臨時政府身上。

他們都希望通過參與臨時政府,讓其逐漸轉變成左翼政府的模式。不得不說他們差一點成功,在科爾尼洛夫叛亂被平息後,臨時政府在7月29日第三次改組政府內閣。而這一次組閣臨時政府絕大部分都是左翼政黨成員,布爾什維克曾經主張的“清一色社會主義者政府”即將實現。

這時候這些左翼政黨才發現,布什爾維克已經將蘇維埃掌握到自己手中,能讓布什爾維克掌控蘇維埃的那股力量來自軍人。在當時幷非普選的蘇維埃中,軍人投票權高於工人十多倍(當時還只有“工兵代表蘇維埃”,農民是不算數的),孟什維克在蘇維埃中的主導權遂被布爾什維克取代。

而這個時候,布爾什維克黨已經將聖彼得堡周圍的軍事力量基本滲透完畢。除了守護冬宮等少數地點依然還有忠於政府的武裝力量以外,布爾什維克黨已經完全掌控了聖彼得堡的軍事力量。現在只需要布爾什維克黨輕輕揮動手臂,這個成熟的果實將落其手中。不過這個時候,在布爾什維克黨有其他聲音冒出來。

季諾維也夫和加米涅夫反對列寧的武裝奪權計劃,最主要是他們不僅在口頭反對,還將布爾什維克中關於武裝奪權的時間還告知了臨時政府。一直爲布爾什維克奪取俄國最高權力忙碌的列寧,在聽到兩人告密的消息後,差點沒被氣吐血。於是連忙找托洛斯基、捷爾任斯基等人商議。

這時候退縮是不可能退縮,衆人只商議出提前發動一個辦法。於是在1917年8月19日,布爾什維克領導的革命開始了。這時在聖彼得堡忠於臨時政府的軍隊不到3萬,而布爾什維克組織起二十萬大軍(不過其中大部分都是工人,哪怕扣除工人也是臨時政府的兩倍以上)。

臨時政府軍隊中有許多士兵都是軍心動搖,這也和布爾什維克宣傳的無條件和談有很大關係。因爲當時俄國最大反戰團體是軍人,布爾什維克的口號打動了這些士兵的心。所以還未戰鬥,布爾什維克的軍隊就佔盡優勢。

列寧秘密來到起義總指揮部——斯莫爾尼宮,親自領導武裝起義。從1917年8月19日夜間到8月20日上午,二十多萬士兵和起義工人迅速佔領了彼得格勒的各個戰略要地。

20日凌晨1時起義部隊佔領了郵政總局。2時攻佔了波羅的海火車站和尼古拉耶夫斯基火車站。接着關閉了政府大樓的照明電路,電話局切斷了臨時政府和司令部的大部分電話。6時左右,赤衛隊員、士兵和水兵已佔領了皇宮大橋。除了宮廷廣場和伊薩基耶夫斯卡廣場地區,其他地區幾乎都掌握在起義者的手裡。

臨時政府總理克倫斯基坐上美國大使館的汽車倉皇逃跑。10時,革命軍事委員會散發了列寧起草的《告俄國公民書》,宣佈臨時政府已被推翻,政權已轉歸蘇維埃。

經佔領了皇宮大橋。除了宮廷廣場和伊薩基耶夫斯卡廣場地區,其他地區幾乎都掌握在起義者的手裡。臨時政府總理克倫斯基坐上美國大使館的汽車倉皇逃跑。10時,革命軍事委員會散發了列寧起草的《告俄國公民書》,宣佈臨時政府已被推翻,政權已轉歸蘇維埃。

至於那場攻打冬宮的戲碼,根據小道消息傳來,當晚在冬宮附近並未發生武裝衝突,守衛冬宮的僅有一個婦女營和一個士官生營,在人羣的衝擊之下很快就投降了。冬宮的防衛長官帕裡琴斯基自己打開了冬宮大門,並把他們帶到了臨時政府部長們正在開會的地方。

而阿芙樂爾巡洋艦正在大修,沒有裝彈也沒有人員。被臨時任命的阿芙樂爾號的政委別雷舍夫僅僅向冬宮打了幾發空包彈(沒有彈頭)。起義當晚,彼得格勒軍事革命委員會發布《關於臨時政府被推翻的通告》稱:起義“未流一滴血就取得了勝利。

這讓等待看好戲的埃德爾有點錯不及防,說好的血戰冬宮打垮了臨時政府,怎麼會變成這樣。

不過在放下這封聖彼得堡羅馬尼亞大使館發來的電報後,埃德爾需要加緊軍隊的準備工作,因爲按照他的估計,由於時間的偏差,俄國等不到1918年就會退出戰爭,這次可沒有嚴寒天氣讓其拖下去。

第529章 突如其來的休假(下)第十八章 演習 下第680章 捷克終結第121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 四第六十七章 橡膠危機 二第183章 薩拉熱窩事件的影響(上)第340章 喀山黃金(四)第707章 空襲 (中)第771章 北非第一戰(上)第322章 保加利亞戰役(三)第645章 卡魯斯特的新安排第324章 保加利亞戰役(五)第283章 準備(三)第268章 俄國退出一戰第786章 插曲第409章 羅烏合並(下)第九十四章 三國借款第四十六章 新總裁第400章 間隙第238章 諜影重重(中)第686章 歐洲三軸心(二)第526章 1928年的結束第113章 羅保談判 下(四更求訂閱)第107章 1911年總結第768章 在利沃夫(下)二十八章 海軍第248章 弗蘭茨·約瑟夫逝世第204章 工會(中)第626章 鮑里斯退位(求訂閱)第107章 1911年總結第418章 羅蘇衝突(十)第482章 趁火打劫(上)第275章 羅馬尼亞的應對(上)第436章 東加利西亞重工業區(上)第307章 目標克盧日(二)第五十章 魯道夫·狄塞爾第763章 奪取機場(下)第690章 歐洲三軸心(六)第298章 德瓦戰役(完)第357章 飲馬蒂薩河(下)第173章 懷孕第777章 海中刺客(下)第751章 克里特戰役(七)第307章 目標克盧日(二)第123章 奧斯曼求和第254章 後續影響第125章 奧斯曼政變第276章第755章 薩拉丁計劃(下)第735章 希臘戰役(終)第125章 奧斯曼政變二十八章 海軍第764章 激戰(上)第319章 蘇恰瓦淪陷第522章 貝凱什喬包暴動(上)第303章 德瓦保衛戰(四)第707章 空襲 (中)四十九章 航空工業第七十五章 鋼鐵廠新領導第740章 溫泉關(下)第221章 隱形整編(下)第203章 工會(上)第十章 軍隊紛爭第724章 撤退第683章 布加勒斯特外交戰(下)第762章 奪取機場(上)第722章 港口的空戰第419章 羅蘇衝突(十一)第629章 意大利的消息(感謝小興盟主與句號大佬的打賞)第749章 克里特戰役(五)第四十六章 新總裁第704章 騎兵大戰坦克(下)第630章 保加利亞大發展第653章 交火(下)第771章 北非第一戰(上)第285章 準備(五)第310章 目標克盧日 (五)第239章 諜影重重(下)第四十七章 石油公司第677章 鈾礦第668章 元首的羅馬尼亞行(五)第五十七章 新的施利芬計劃第656章 訪問(中)第533章 羅馬尼亞新政(二)第344章 喀山黃金(七)第七十八章 第十二師第622章 向索菲亞進軍(一)第633章 基洛夫遇刺第364章 鯨吞(三)第692章 圖靈之死第554章 羅蘇局部戰爭(七)第156章 布加勒斯特談判(二)第221章 隱形整編(下)第394章 德瓦戰役(四)第473章 華盛頓會議第648章 西班牙黃金(三)第250章 俄國的隱患第428章 羅馬尼亞共產黨(下)第725章 英國災難日第538章 德國的政治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