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軍隊改制?

在參加完巴黎和會後,羅馬尼亞代表團並沒有離開。他們還需要接下來商議保加利亞和匈牙利相關的提案,其中和匈牙利相關的領土提案最爲讓羅馬尼亞關心。

這關乎到羅馬尼亞西部疆土能不能推進到蒂薩河一線,這可不是佔領就完事了。而且想要打消波蘭對加利西亞地區的訴求,也是羅馬尼亞關注的重點。

這些都需要時間慢慢談。不過在這期間,羅馬尼亞需要結束目前的戰時經濟,裁撤多餘的軍隊也是其關注的重點。

在王宮內,總參謀長普列山上將正在向埃德爾彙報關於裁撤軍隊兵力的方案。

“陛下,目前我軍總兵力在64.4萬人,一共有45個師級作戰單位,14個旅級作戰單位(獨立重炮團是旅級作戰單位)。其中陸軍有61.3萬人,海軍有2.9萬人。而這次裁撤將以陸軍爲主,至於海軍,總參謀也下發文件要求他們優化和增強其技術兵種。”

“說說這次裁撤的標準。”

埃德爾聽的很認真,不過現在他想聽聽實際內容。

“好的,陛下。”

對於埃德爾的要求,普列山上將簡略過前篇直接說到實質內容。

“考慮到我國新佔領土的治安穩定,和接壤各國起伏不定的局勢。所以保留一支強有力的軍隊威懾潛在的對手,纔是這次裁軍的目的。所以這次我們裁撤主要將以總動員之後,組建番號60之後的師爲主,加上在戰爭中表現不佳的其他部隊,預計我們將裁撤20萬人左右的兵力。”

埃德爾聽着總參謀長的話,內心在思考着,這是要砍掉三分之一的兵力。考慮到這次戰爭中常備師都有出色的表現,那麼被裁撤的軍隊基本就是動員師和民兵師的激烈競爭。這會讓不少火線提拔的軍官和士官,被打回原形。

埃德爾的思索沒有打斷普列山的講述,只見他繼續說道:“這次裁撤兵力,主要是以自願退役的形式爲主。另外對於作戰優異表象良好的官兵,我們將盡量將其勸解留在部隊。而且這次裁撤的部隊也是以步兵爲主,其技術兵種將會併入保留的部隊中加以充實。”

說完後,普列山拿出一份文件抵到埃德爾面前。

“陛下,這是裁撤部隊的參考名單。”

埃德爾接過來這份關乎官兵命運的名單,低頭看了起來。在這份總參謀部所給出的名單上,第二批番號60之後的師,只保留了兩個。而第一批番號40之後的師,也被裁撤了三個。而總參謀部給出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門;有的部隊是其士兵技能掌握較差,不適合繼續留在軍隊。還有的部隊是軍官水平較低,不適合充分發揮其所帶領部隊的戰力。另外也有部隊是士氣不高,其作戰意志較差。

面對總參謀部給出的理由,埃德爾認爲還是相當認可。因爲據他所知,這些番號60之後的師作戰能力很差,多次在戰場上表現不利。以至於後來,這些部隊都只能被委派其維護地區治安,保護軍隊補給線等任務。

埃德爾看完後,在上面簽上了自己名字,遞給普列山說到。“就依照你的意思辦吧。”

“好的,陛下。”

普列山接過這份裁撤部隊番號的名單後,有些又言欲止的猶豫神色。

埃德爾看到總參謀長的表情後,好奇的問道:“上將還有什麼事你就說吧?”

面對埃德爾的詢問,普列山想了想最後還是沒忍住說到:“陛下,對於這場戰爭我們羅馬尼亞表現已經很出色了。不過根據我的觀察,還是有不少不如意的地方。例如在軍中關於調動師旅級部隊行動緩慢,還有被加強給部隊使用的技術兵種配合不夠默契。另外和德軍相比,我們集團軍編制中相關聯的師級單位配合度也不夠高。”

普列山上將林林總總說出這場戰爭中,羅馬尼亞軍隊的不少問題。說到最後他講到:“目前我們在戰場上發現的最大問題就是,目前師級部隊過大。兩旅四團編制在戰場上調動不夠靈活,許多時候存在反應過慢的問題。”

而埃德爾在聽到總參謀長講述後,表情逐漸嚴肅起來。他也沒有想到看似戰績斐然的羅馬尼亞軍中,各種問題也不少。

於是他忍不住問道:“總參謀長,對於這些問題你有解決辦法沒有?”

面對埃德爾的詢問,普列山兩手一攤講到:“目前還沒有,不過如果陛下認爲可行,總參謀部可以先做預案。不過根據我多年的經驗,如果需要做出改動,那麼動靜一點也不小,說不定和我們05年所做的差不多。”

普列山所說的話讓埃德爾腦海中閃出一個詞“改編制”?

難怪會讓在軍中有巨大威望的普列山也覺得爲難,改制這可是頭等大事。而且是在獲勝的羅馬尼亞軍隊中改制,這不亞於是對一支奪冠球隊後的大清洗,這可是高難度技術活。要是將來做出的改變不說變差,就是沒有達到預期,隨之而來的輿論壓力,都能將主導改制的制定者身敗名裂。就是明白這一點所以普列山才覺得很爲難,這是要壓上自己所有的名譽。

普列山的所處的位置和出於對王國的忠誠,又讓他不能不正視這個問題的存在,所以纔在埃德爾的逼問下說了出來。

普列山的話讓埃德爾感到自己沒有選錯人,像普列山這種有能力有眼光的總參謀長實在太難得了。

所以埃德爾想到給上將閣下一點提示,他說出後世二戰普遍的三三制。

“你認爲將兩旅改爲三團制師怎麼樣?”

“三團制?”

“是的。”

埃德爾沒辦法給他說出三三制的好處,畢竟時代不一樣技術裝備也不盡相同,他可不想鬧出笑話。更主要他又不是專門研究軍制人,前世就是半個鍵盤軍事家,而且這麼多年忘了也差不多了,這三三制也是他所剩不多的軍事方面記憶。

面對埃德爾給出的建議,普列山慎重的回答道:“這個的話,需要我回參謀部研究一下才行。”

對於總參謀長的在軍制改動上慎重,埃德爾也可以理解。畢竟自己只是說了一個軍制名詞,對於兵力、技術兵種指揮系統都沒有涉及到,不仔細研究一下,誰能放心使用。三三制又不是萬能的。

普列山上將在彙報完裁撤軍隊,和對軍中問題和編制的擔憂後就離開了。畢竟軍務已經夠繁忙了,那還有閒心陪國王閒聊。

而埃德爾正準備打算檢查一下政府工作方面的問題,畢竟首相已經帶人蔘加巴黎和會,政府工作也不能拖下去。在沒有適合人選的時候,埃德爾只能接受監督一下。

就在這時一名侍從飛快的跑到他面前,拿出一份電報說到:“這是從巴黎發來的首相密電。”

第695章 最後的機會,但澤第六十八章橡膠危機 三第783章 貝魯特(下)第488章 德國訪問(上)第193章 石油爭奪戰(下)第654章 來自羅馬尼亞的援助重要單章,大家務必看看第193章 石油爭奪戰(下)第139章 奧赫裡德戰役第九十章 奧匈行 上(二合一大章)第722章 港口的空戰第142章 出擊,王國利劍(二)第463章 瓦爾納造船廠 (下)第685章 歐洲三軸心(一)第620章 風起保加利亞(下)第331章 保加利亞戰敗(下)第553章 羅蘇局部衝突(六)第480章 1913年的財政安排第113章 羅保談判 下(四更求訂閱)第430章 威廉港的寒冬(下)第526章 1928年的結束第629章 意大利的消息(感謝小興盟主與句號大佬的打賞)第435章 索卡爾煤礦第232章 新式坦克(中)第479章 經濟與民族第469章 保加利亞的新情況(下)第686章 歐洲三軸心(二)第483章 趁火打劫(下)第144章 出擊 王國利劍(四)第688章 歐洲三軸心(四)第642章 1935編制(中)第694章 雷達第439章 轉型的霍克(上)第476章 海軍的準備第271章 情報入手第279章 丘吉爾的方案(上)第337章 喀山黃金(一)第十三章 問題第107章 1911年總結第726章 走入正軌的德國海軍第796章 突尼斯角海戰(下)第275章 羅馬尼亞的應對(上)第180章 埃德爾的野望第375章 德國戰敗第260章 瘋狂的走私第398章 特里亞農條約第499章 美國行(四)第754章 薩拉丁計劃(中)第三章 採購 下第四十七章 石油公司第741章 逃離的希臘政府第274章 同盟國的最後條件(下)第182章 薩拉熱窩的槍聲(下)第255章 美國宣戰第455章騎兵大戰坦克(下)第396章 衝突第761章 空降塞浦路斯(下)第398章 特里亞農條約第696章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第181章 薩拉熱窩的槍聲(上)第691章 歐洲三軸心(完)第696章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第699章 波蘭戰役(二)第106章 巡查軍隊第三十二章 金融動盪中第724章 撤退第310章 目標克盧日 (五)第667章 元首的羅馬尼亞行(四)第412章 羅蘇衝突(三)第367章 鯨吞(六)第650章 進軍萊茵第286章 準備(六)第767章 在利沃夫(上)第三十五章金融戰 下第九十三章 新的執政方案第110章 保加利亞的外交準備(求訂閱)第275章 羅馬尼亞的應對(上)第343章 流感來了第423章 潰敗(下)第634章 後續的影響第544章 赫爾梅克衝突(三)第788章 慘敗的蘇軍第557章 和談(上)重要單章,大家務必看看第785章 貝魯特失守第四章 家事第517章 潛伏的卡爾·摩爾利第710章 海軍奇襲計劃第767章 在利沃夫(上)第169章 合成氨工廠第783章 貝魯特(下)第443章 大衆新產品第139章 奧赫裡德戰役第744章 無題第613章 揭露第二十三章 展望第405章 撿漏第三十九章 福特T型汽車第797章 突尼斯角海戰(完)第250章 俄國的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