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和平降臨?

bookmark

蘇俄在真理報的發言,羅馬尼亞政府一早就注意到了。實際上,羅馬尼亞一直在等着蘇俄的消息。畢竟兩方纔打過一場,接下來是和談還是繼續打,總會有消息。

而英法等國也看到蘇俄這篇認慫的報道,對於蘇俄這種被打一下就縮回去的表現,英法等國相當不滿意。因爲之前在文尼察會戰勝利後,英法就慫恿羅馬尼亞繼續對蘇俄發起攻擊。爲此他們還對羅馬尼亞政府表示,他們樂於見到羅馬尼亞奪取整個烏克蘭地區。

而羅馬尼亞方面對英法的畫餅無動於衷,任他們嘴皮說破也不向前邁一步。所以在勸說羅馬尼亞無效的情況下,他們就將希望放在蘇俄身上,希望北極熊能夠拿出對土地的貪婪,繼續於羅馬尼亞爲敵。

而目前看來蘇俄政府不是笨蛋,他們在被羅馬尼亞敲了一棍子後,自覺的縮回了爪子。

而在羅馬尼亞真正權利中心,埃德爾也在與首相和總參謀長等人商議,蘇俄退縮後羅馬尼亞需要給出的應對。

“陛下,我軍自從蘇俄發表不願打的信息後,已經停止了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不過他們沒有派出談判代表,這樣停止軍事行動真的好麼?萬一是爲了先解決內部的白衛軍,而實施的緩兵之計。我們這場會戰的成果,就顯得不太夠。”

在衆人面前,總參謀長普列山上將正在發表着意見。作爲軍方勢力的代表人,普列山當然需要表示軍方的強硬立場。

事實上普列山的意見還算非常溫和的。在軍隊中一大幫好戰分子高喊着奪取基輔,將王國的邊境推進到第聶伯河沿岸去。他們從軍事上分析了種種將第聶伯河作爲邊境的好處,同時還表態王國軍隊完全有能力做到這一點。

甚至軍隊還有更激進的觀點,佔領烏克蘭全境。給出的理由是羅馬尼亞與烏克蘭合併,從理法上羅馬尼亞都有佔領這些地方的理由。

這些軍方勢力只從自己能力能做到的極限考慮。從來沒想過真佔領這些地區後,人口民族的矛盾,與蘇俄化不開的領土矛盾,還有國內是否有支撐這麼大野心的國力。

不過還好,普列山上將對軍隊掌控還不錯,能將這些好戰分子的聲音壓制下去。所以他才提出,對於和蘇俄這種需要雙方默契和平的擔心,畢竟沒經過和平談判,誰都有可能搶先朝對方動手。這樣的話,他們軍方壓力一點也不小。

“普列山將軍,你所擔心的問題,其實我們也擔心。不過國內的財政已經不足以繼續與蘇俄繼續打下去了。新領土需要大量的財政投入,而且軍方已經爲王國打下足夠多的領土了,請不要再繼續打了。因爲財政收入不足以支撐對更大的新領土投入。”

從財政上反駁普列山的當然是財政大臣阿爾伯特勳爵。作爲掌控羅馬尼亞財政大權的大臣,阿爾伯特勳爵對羅馬尼亞財政瞭如指掌。目前羅馬尼亞看起來經濟發展不錯,不過從戰爭結束後羅馬尼亞高速經濟發展就已經到頭了。

而其中對新領土的所需要投入的資金,目前前已經佔據羅馬尼亞財政支出的三分之一。再扣除軍隊花銷,羅馬尼亞的財政已經非常吃緊。如果繼續作戰,那麼財政支出將達到預警線上,這會拖累羅馬尼亞的經濟發展。而經濟發展的減緩對羅馬尼亞來說,這將會不少問題都暴露出來。這些原本都是羅馬尼亞能利用經濟高速發展,一個一個慢慢解決的。要是集中爆發出來,對羅馬尼亞的損害將會是一個長期存在危害。這一點上,阿爾伯特勳爵看的非常清楚。

面對阿爾伯特勳爵的話,首相布勒蒂亞努也是贊同的說到:“阿爾伯特勳爵說的沒錯,軍隊需要剋制對領土的慾望。目前羅馬尼亞國內其他民族已經夠多了,我們必須保證羅馬尼亞族在國內的優勢。不然奧匈帝國出現的不少問題,也將會在羅馬尼亞出現。”

布勒蒂亞努首相沒有在其他方面反對軍方的意見,反而從民族上下手。在場的高官都是來自羅馬尼亞族,在這個民族主義高漲的年代,不談本國主體民族問題,這是不可能的。

像後世那種普世觀,在這個時代完全是不可想象的。哪怕是擁有廣大殖民地的英法,在對待非本土民族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會有不小的差異,其高官很少有其他民族的存在。儘管他們沒有說,但是一直在這樣做。

首相的話,讓其他高官也紛紛發言。他們從各方面分析停戰對羅馬尼亞好處,而普列山上將則不管這些意見,只提這種默契停戰的危害性。這種只提一個所以人都無法忽視的問題,對其他人說的情況都以無視的態度去面對。這種耍賴皮的手段,讓在場的人都歎爲觀止,人的麪皮爲什麼可以這麼厚。

“嗯哼。”

看到商議有向街頭吵架的趨勢發展,埃德爾連忙咳嗽一聲,讓位高權重的重臣們都注意一下。

“陛下,對此事你怎麼看。”

埃德爾的咳嗽還是非常有效果,首相閣下立刻一招矛盾上交,讓他對之前的咳嗽有些後悔。

不過既然首相已經問了,而且在場重臣們也已經表過態了,埃德爾就必須出來表達自己的看法。

“大家說的都有各自的道理,不過面對不同局勢都有各自的側重點。這次面對蘇俄的表態,我認爲可以給對方一個表達善意的機會。畢竟我們是文明社會的一員,不能不給對方改過的機會,所以我們需要對其做出迴應的善舉。就從烏克蘭邊境地區撤出十萬軍隊,先看敵人的應對。”

埃德爾先說出羅馬尼亞的讓步後,繼續講到:“不過爲了防止善意被蘇俄利用針對我們自己,所以針對烏克蘭的軍事物資不能停下來。該建造的防禦工事依然不能少,該補充彈藥庫存的依然需要補充。一切都需要看蘇俄的表現行事。”

隨着埃德爾的發言,最終羅馬尼亞的決定當然要以他的建議爲主,其他重臣則在一些小問題上做了補充。

當決議被定下來後,普列山終於鬆了一口氣,實際上他也萬分希望和平的決定被達成。畢竟俄國人口領土都佔據壓倒性優勢,而羅馬尼亞除了這次作戰之外,其他時候哪裡從其身上佔到過便宜,見好就收纔是他本來的想法。不過這種想法卻不適合軍方的需求,作爲軍隊的代言人,卻和目前軍隊想法背道而馳,這對他不是好事。

埃德爾當政之後數次提高軍隊的待遇,側面來講是增加了軍方的影響力。尤其是在數次對外戰爭中,羅馬尼亞都是獲勝一方,而且還不是站在一邊吶喊的那種,更是讓軍方在國民口中成爲驕傲的象徵。這種情況下,軍方勢力已經能夠達到和政府抗衡的地步。

只不過這種情況,也就是在這段時間顯得很明顯。不過只要不給軍隊繼續立功的機會,軍方勢力將慢慢削弱,這也是政府方面一邊倒堅決要求停戰的原因之一。

而普列山當然知道這種虛假的影響力不持久,不過目前他也不可能主動打壓。再說憑什麼要軍方向政府低頭,他們可是王國軍隊與政府一道效忠君主,簡直就是完美的設定。當然羅馬尼亞軍方也不可能達到目前日本的那種地步,這在文化和認知上也不可能打成,難度太大,他們也做不到。

當羅馬尼亞決定迴應蘇俄,做出善意的舉動後,蘇俄方面也逐漸開始從西方面軍抽調部隊離開。兩方在你抽調一支軍隊,我抽調一支軍隊的情況下,終於讓烏克蘭大地回覆了平靜。不過這場無疾而終的西烏克蘭領土爭端,接下來就需要看兩方誰先發展到忍不住動手的地步。

不過在此之前,英法對羅馬尼亞的教唆沒有起作用,在對另一個鄰國的時候就非常好用。

第136章羅馬尼亞的‘軍事演習’第四十六章 新總裁第751章 克里特戰役(七)第437章 東加利西亞重工業區(中)第一百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第180章 埃德爾的野望第316章 德軍的攻勢(中)第411章 羅蘇衝突(二)第791章 劣勢的英軍第465章 行政改制(上)第661章 保羅合併(上)第631章 噴氣式的首飛第172章 新編部隊第349章 資金的爭奪(上)第107章 1911年總結第520章 農業改革(二)第672章 不一樣的慕尼黑會議(上)第773章 北非第一戰(下)第266章 科爾尼洛夫叛亂第五十二章 合成氨第430章 威廉港的寒冬(下)第266章 科爾尼洛夫叛亂第413章羅蘇衝突(五)第642章 1935年編制(下)第413章 羅蘇衝突(四)第409章 羅烏合並(下)第357章 飲馬蒂薩河(下)第162章 羅馬尼亞的物質儲備第485章 準備出行第351章 新的作戰計劃第226章 國民教育(上)第489章 歐洲三軸心(五)第692章 圖靈之死第三十一章 金融動盪 上第177章 夢想(上)第711章 愛琴海大飆車(上)第630章 丘吉爾上臺第360章 奧匈的戰敗(上)第678章 意外第678章 意外第714章 艦載機出擊第183章 薩拉熱窩事件的影響(上)第325章 保加利亞戰役(六)第110章 保加利亞的外交準備(求訂閱)第803章 中東戰役(三)第547章 搞砸了第800章 準備提前的中東戰役第471章 新總參謀長的計劃第761章 空降塞浦路斯(下)第312章 後續(二)第五章 普洛耶什蒂第533章 羅馬尼亞新政(二)第274章 德皇退位第181章 薩拉熱窩的槍聲(上)第486章 訪問波蘭第546章 赫爾梅克衝突(完)第五十六章 送別魯登道夫(求推薦票)第785章 貝魯特失守第789章 空軍第12維京聯隊第425章 影響第345章 喀山黃金(八)第753章 薩拉丁計劃(上)第300章 德瓦保衛戰(一)第525章 後續影響第703章 騎兵大戰坦克(中)第547章 搞砸了第六十八章橡膠危機 三第490章 嗨,希特勒(上)第501章 美國行(六)第734章 希臘戰役(下)第749章 克里特戰役(五)第541章 保加利亞社會民主黨第625章 向索菲亞進軍(四)第462章 瓦爾納造船廠 (上)第112章 羅保談判 中 (求訂閱)第638章 代號H的海軍造艦計劃(下)第499章 美國行(四)第六十六章 橡膠危機一第250章 俄國的隱患第360章 爆發的民族獨立第274章 德皇退位第344章 喀山黃金(七)第271章 情報入手第308章 目標克盧日(三)第650章 進軍萊茵第465章 行政改制(上)第458章 蘇軍的崩潰第三章 採購 下第392章 史上最大白刃戰第十四章 問題轉移第480章 1913年的財政安排第318章 蘇恰瓦的苦戰第758章 北非軍團(求票)第299章 增員計劃第110章 保加利亞的外交準備(求訂閱)第200章 海峽封閉的影響第743章 美援?第713章 短暫休息第243章 安第齊·丹東(中)二合一第603章 截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