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進軍羅馬

bookmark

在各國因爲蘇俄外債問題,在熱那亞會議與其不歡而散後,埃德爾的目光依然聚焦在這裡。因爲目前意大利局勢異常的混亂,這一切都是戰爭所引起的。

一戰前意大利經濟不錯,其財政收入和國民國民收入都比奧匈要高(找了好多資料都是這樣)。不過子彰顯國家實力的煤鐵和糧食上,意大利就顯出了原形。其鋼鐵產量爲142萬噸,比他高一名的奧匈有500萬噸。而煤則不說也罷,70萬噸的產量笑掉大牙,本土缺煤的日本都1400萬噸,更別說其他國家都是數千萬、上億噸的產量。至於糧食,意大利810萬噸依然墊底。

更爲重要的是意大利在戰爭中的表現實在是太糟糕。背刺奧匈的戰鬥讓意大利在北部山區撞了個滿頭包,甚至需要英法救援。而海軍表現稍微好點,不過也只限於封鎖奧匈艦隊。

戰場上的糟糕表現,最終反映在戰後成果上。

原本英法給予意大利的條件是,給予蒂羅爾、的裡雅斯特、伊斯特拉、達爾馬提亞海岸的一部分和希臘人聚居的多德卡尼斯羣島。還允許意大利擴大其非洲的殖民地和參預瓜分奧斯曼帝國。

不過最終的結果是隻給了的裡雅斯特和南蒂羅爾,其餘的都沒有。尤其是意大利最爲垂涎的伊斯特拉半島和達爾馬提亞海岸,更是沒有拿到手。如果拿到着兩塊地方,意大利將基本獨佔亞得里亞海。不過這兩塊地方已經被劃歸了塞爾維亞(這也是二戰前意大利爲什麼和南斯拉夫關係緊張的原因之一)。

沒能獲得足夠好處而自身又因爲戰爭損失慘重的意大利國民不幹了,他們將談判的奧蘭多首相趕下了臺。於是從1919年開始到墨索里尼上臺,意大利在短短三年時間裡換了五位首相,這都是意大利政壇劇烈動盪的表現。

而政壇的混亂當然也影響到其他各方面,最讓民衆能感到的就是經濟和治安。意大利經濟在戰爭結束後,一直沒有恢復到戰前水平。而在治安上,聞名世界的黑手黨也在意大利各地作亂,他們綁架、勒索、仇殺等一系類的行爲,讓民衆苦不堪言。而政壇的混亂讓這些黑手黨氣焰日漸囂張,而這時候一名戰地記者闖入了政壇。

貝尼託·墨索里尼出生於意大利費拉拉省的一個叫普雷達皮奧的小鎮,少年墨索里尼在當地小學度過了三年,其後他被送到慈幼會開辦的一所寄宿學校學習後因與同學打架遭學校開除。

之後墨索里尼在福林波波利的卡爾杜奇師範學校繼續他的學業,並且在1901年以良好成績取得了畢業文憑。1902年他開始在世界各處流亡,曾做過代課老師,打過短工,居無定所,食不飽腹。

1905年,墨索里尼加入社會黨。1912年,擔任社會黨機關報《前進報》的主編。1914年他脫離社會黨創辦《意大利人民報》。1915年—1917年被徵召入伍。1917年6月,墨索里尼因傷退伍,再次擔任《意大利人民報》主編。

在這期間墨索里尼深受尼采唯意志論的影響,他讚揚主觀戰鬥精神,強調人生的目的在於發揮權力,認爲“超人”是歷史的創造者。墨索里尼也研究帕雷託的著作,因此反對全民政治。

他說:“平等與民治是人類錯誤的觀念。實行起來,個性的發展就會受到限制。”他還研究尼采和索雷爾的哲學,這對他後來的思想影響很大。

而政壇的混亂給了墨索里尼相當大的助力,他利用自己報紙大力宣揚自己的***理論。認爲一個偉大的國家必須要集權,才能保證發展和讓人民安居樂業。爲此他還大肆的舉例,從古代的凱撒一直到近代的拿破崙,甚至連羅馬尼亞的埃德爾,也被他小小的提了一下(受寵若驚)。

憑藉出色的口才和宣傳,墨索里尼在1922年建立了國家***黨。大量對政府失望的人加入其中,而他也被黨徒們被稱爲“領袖”。

組建國家***黨的墨索尼裡很快就迎來的重大機會。因爲對生活成本的增加,而工人對自己微薄的薪水日益不滿,於是在1922年,意大利爆發了大規模罷工。

而墨索尼裡其實對罷工的工人並沒有什麼成見,不過作爲一個政治人物,他知道自己機會來了。

原因很簡單,有能力阻止罷工的只有政府,不過目前意大利政壇的混亂,讓政府的阻止行爲成爲空談。而這時候,只要***黨能夠平息這場罷工,將大漲其政黨和本人的聲望。這對***黨來說,是非常具有誘惑力的舉動。

而更爲隱秘不能說的一點,只要他能解決罷工的問題,那麼就能讓有錢的工廠主們慷慨解囊。政治說白了是個燒錢的遊戲,***黨對此看的很清楚。

所以他指揮自己***黨人員,對罷工行動進行了破壞。而結果也是讓他滿意,各地的罷工熱潮被***黨人給平息了。

而這時候社會輿論對***黨的行爲一片讚譽,同時將墨索里尼稱爲意大利的救世主,而他也在一片稱譽聲中有更大的野心。既然他被稱爲意大利的救世主,那麼爲什麼不能由他解決目前意大利政壇的混亂呢?

有了這個想法後,墨索尼裡立刻就打算實現自己的野心。政壇多年的混亂局面,讓他覺得依靠選舉不確定因素太多,爲此他想到了武力奪權。

而想要奪權,那麼必須保證軍隊不反對。所以他向陸軍表達了善意。在報紙上他公開宣揚,***對於維託瑞·阿維乃士的軍隊特別尊敬,並且乘機拉攏陸軍的高層。

與此同時,他也將***黨人編成更加具有軍事化的黑衫軍。這也都是年輕力壯最爲狂熱的黨內成員組成,他們只需要領袖一聲令下就能向羅馬開進,撕碎那些吵鬧不休的國會議員。

當感到自己準備差不多之後,墨索里尼在***總部下令***黨全國總動員,並且組建了最高司令部。隨後最高司令部發表了對全國國民的檄文,宣佈進軍羅馬。同時勸告軍警不要和他們作戰,說他們的目標僅在於推翻腐朽的統治階級,勸慰有產階級不要害怕,並且聲明保護工農的正當權利。而且揚言***黨盡忠皇室,意在拉攏意大利的保皇黨,圖謀減少奪權的阻力。

一切準備就緒之後,在墨索里尼發表《革命宣言》,隨後數以10萬計的黑色大軍就向羅馬出發了。

在***向羅馬進軍的時候,沿路政府軍隊和警察大部嚴守中立。只有少數共產黨領導的民衆對此阻擊和反對,但由於力量過分懸殊,也被***黨人給鎮壓下去了。

在***發表戰鬥宣言後,幾乎所有的政黨都嚇破了膽,有的乖乖地投降了,有的搖尾乞憐,要求***手下留情。有的像老鼠一樣,偷偷地躲起來了。甚至一羣國會議員前來米蘭***報館求見墨索里尼,他們想以中央政府來換一個停戰或休戰條約。

面對這羣懦弱政客的求和,墨索里尼當然不會答應。他還在等着一個消息,那就是國王的認同。

而沒讓他等多久,一天之後,國王副官西達迪尼將軍請墨索里尼速到羅馬,國王欲將組閣的重任放在他身。墨索里尼的豪賭贏了,同時也讓***黨在短短一年多的時候,就從一個全新組建的政黨成爲國家的執政黨。而他這種奪權的方式,也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和學習。

第386章 干預匈牙利 (四)第676章 薩洛尼卡(下)第447章 蘇波戰爭爆發第710章 坎寧安的決斷第364章 鯨吞(三)第755章 薩拉丁計劃(下)第三十六章 特蘭西瓦尼亞 上第637章 代號H的海軍造艦計劃(中)第130章 保加利亞的準備第439章 轉型的霍克(上)第174章 土地關係的缺口第252章 一月革命第178章 夢想(下)第372章 基爾水兵起義第404章 烏克蘭亂局第647章 西班牙黃金(二)第624章 向索菲亞進軍(三)第五十九章 危機纏身第226章 國民教育(上)第478章 進軍羅馬第601章 米爾恰號服役第十六章 演習第152章 各國的反應第747章 克里特戰役(三)第297章 德瓦戰役(七)第668章 元首的羅馬尼亞行(五)第785章 貝魯特失守第246章 米茲克上尉(上)第377章 巴黎和會(上)第613章 揭露第111章 羅保談判 上(求訂閱)第二十五章 貨車第355章 飲馬蒂薩河(上)第187章 一戰開幕第442章 未來的佈局(下)第779章 芬蘭軍購第182章 薩拉熱窩的槍聲(下)第112章 羅保談判 中 (求訂閱)第784章 約旦大暴動第407章 羅烏合並(上)第231章 新式坦克(上)第668章 元首的羅馬尼亞行(五)第485章 準備出行第702章 騎兵大戰坦克第二章 採購 上第270章 談判泄露(下)第七十一章 橡膠危機 完第608章 1933年第131章 羅馬尼亞的計劃(求訂閱)第十章 軍隊紛爭第753章 薩拉丁計劃(上)第639章 R20中型坦克樣車(上)第七十七章 揚·安東內斯庫第477章 局勢的變化第221章 軍隊大巡查第463章 瓦爾納造船廠 (下)第652章 交戰(上)第六章 瑣事第795章 突尼斯角海戰(中)第651章 無題第三十三章 金融動盪 下第501章 美國行(六)第339章 喀山黃金(三)第331章 薩洛尼卡停戰協議第622章 向索菲亞進軍(一)第741章 逃離的希臘政府第八十一章 政府國債(四千字大章)第416章 羅蘇衝突(七)第605章 博爾切斯庫號實驗航母第611章 烏克蘭大饑荒(中)第189章 卡羅爾一世的想法第610章 烏克蘭大饑荒(上)第489章 德國訪問(下)第六十九章 橡膠危機 四第772章 北非第一戰(中)第325章 保加利亞戰役(六)第499章 美國行(四)第271章 情報入手第184章 薩拉熱窩事件的影響(中)第223章 嬰兒潮(上)第124章第295章 德瓦戰役(五)第353章 戰前準備(上)第二十九章 自行車第203章 工會(上)第765章 激戰(下)第209章 難民(中)第390章 莫諾爾決戰(中)第310章 目標克盧日 (五)第799章 被迫提前的法國戰役第229章 教育改革方案(上)第五十章 魯道夫·狄塞爾第二十四章 柴油機第139章 奧赫裡德戰役第507章 外來勞工的問題(上)第553章 羅蘇局部衝突(六)第七章 軍隊整編 上第七十九章 普洛耶什蒂機械廠第九十七章 回家下第742章 南斯拉夫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