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大蕭條開始了

bookmark

休假完畢的埃德爾神清氣爽,在初夏時分返回了布加勒斯特。

回到首都的埃德爾立刻陷入了工作中,而之前讓政府做的基礎設施計劃他也沒有催了。而且他回到首都之後,羅馬尼亞的那筆九億美元的鉅款也已經轉回了國,落袋爲安的埃德爾更沒有什麼牽掛。

日子就這樣緩慢的過去,直到九月的一天,正在忙碌的時候一名侍衛急匆匆的進來。

“陛下,這是美國發來的電報。”

埃德爾一聽是美國發來的電報,立刻接過看了起來。這份電報的沒有其他的內容,只有關於美國股市的消息。上面寫着短短几句話,在9月5日紐約股市下跌了46點,全天交易了1300萬手股票。

別覺得這個下跌不高,要知道目前華爾街股市目前前一天收盤也才391點。這是一天之內下跌了近12%,市場上引發了一片恐慌。那天正好的星期四,所以這也被人稱爲黑色星期四。

“這是大蕭條開始了麼?”

埃德爾有些拿捏不住主意。

在埃德爾爲止思索的時候,美國上下也在爲股市大跌而震驚不已。其中白宮方面就對紐約的股市下跌發表了講話,新任總統胡佛就宣稱目前美國經濟一切正常,經濟結構運作良好。

而身爲財政部長的梅隆也高調的對報紙說道。現在沒有擔心的理由,這一繁榮的高潮將會繼續下去。

不過白宮高官的講話,好像並沒有提升股市的信心。第二天美國股市開市後繼續下跌,雖然跌幅更比前一天的高,其勢頭一看就不可阻擋,當日華爾街股市再次下跌51點,已經跌破300點大關。這讓市場上一片哀嚎,不少人爲此損失摻重。

華爾街股市的下跌讓人們損失摻重,而這時候他們就特別希望能有一位英雄站出來救市。上一位救市的英雄,摩根就這樣被人寄予厚望。而報紙上也全是希望這位華爾街金融資之王能夠救救跌跌不休股市,被人寄予厚望的摩根當然也希望能夠救一下股市,而民衆的希望讓摩根無法拒絕。

所以在人們千呼萬喚的情況下,以摩根爲代表的華爾街資本選擇了救場。因爲要是金融市場陷入蕭條的話,華爾街的資本家收入也會銳減。至於後世有人說這場股市大跌有華爾街的影子,純屬放屁。股市大跌對華爾街壞處大於好處,不救纔不正常。

不過他們也低估了這場股市下跌的威力,所攜帶的上十億資本連個浪花都沒見到就被洶涌的下跌浪潮給淹沒。至此股市大跌的勢頭再也無法阻擋,沒人能夠說清下跌什麼時候到頭。

而股市的下跌讓不少損失摻重,不少人全部身家都投入到之前繁榮的股市中。這場下跌的浪潮讓其身貧如洗,不少人受不了巨大的打擊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那段時間,紐約不少行人都不敢靠近高樓酒店之類的建築,指不定就有一個人影從上落下,發出啪的一聲巨響結束自己生命。根據統計在這段時間,紐約平均每月有上千人通過開槍、跳樓、跳河等手段結束了自己生命。

曼哈頓大橋和布魯克林大橋成爲自殺的聖地,不少在股市下跌中一貧如洗的人,穿着僅有體面的衣服從這裡跳入大海。

而股市下跌也很快影響到經濟,不少公司在股市下跌中損失摻重。這些都是被繁榮的股市迷住了眼,將公司資金挪用到股市中試圖賺一筆。但是他們與那些家庭主婦一樣,都在股市下跌的浪潮裡損失慘重,而讓自己企業也陷入了困境。裁員、倒閉也成爲這段時間,美國企業的常態。

從9月5日大跌開始後的短短兩個星期內,共有300億美元的財富消失。而此時美國的GDP也才1036億美元,可以說兩個星期讓美國損失了GDP的30%。此後一直等到二戰爆發,美國GDP纔回復到大蕭條之前的水平。

其主要原因還是美國國內的經濟的不平衡,生產過剩所致。

從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時的工資只上升了2%,而工廠中工人的生產率卻猛增了55%。同時,農民的實際收入也由於農產品價格的不斷下跌、租稅和生活費用的日益上升而正在減少。1910年,每個農場工人的收入還不到非農場工人收入的40%,而到1930年時,這一比例已低於30%。農村的這種貧窮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因爲當時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五分之一。

在二十年代已經存在着當時被人忽視或漠視的若干不利於經濟發展的趨向。而農業一直沒有從戰後蕭條中完全恢復過來,農民在這個時期始終貧困。此外,所謂工業部門工資水平較高,其中不少是假象。在這十年內,新機器的應用把大批工人排擠掉了。

例如,在1920—1929年,工業總產值幾乎增加了50%,而工業工人人數卻沒有增多,交通運輸業職工實際上還有所減少。在工資水平很低的服務行業,工人增加最多,其中毫無疑問也包括了許多因技術進步而失業的技術工人。因此那些表示工資略有提高的統計數字,看來沒有把真實情況反映出來。由於工農羣衆是基本消費者,這兩類人遇到經濟困難對消費品市場一定會有影響。

在這些情況下,二十年代廣告的擴大和分期付款賒銷的增加就會產生不良後果。分期付款賒銷竭力膨脹消費品市場。

在1924—1929年,分期付款銷售售額約從二十億美元增爲三十五億美元,由此可見其增長率大得驚人了。無庸置疑,採用分期付款的賒銷辦法,增加了小汽車、收音機、傢俱、家庭電氣用具等耐用消費品的銷售額。

然而分期付款銷售辦法的推廣使用,也表明這樣一個事實:不增加貸款,消費品市場就不可能容納工業部門生產出來的大量產品。而且,從經濟觀點來看,這種銷貸方式本身孕育着某種危險性;只要削減消費信貸即分期付款賒銷,消費者的購置就很可能減少。

另外大量的資本涌入美國,也造成了這一局面。20世紀20年代,因不少國家支付戰爭債務,金錢源源不斷地流入美國;美國的黃金貯藏量在1913年至1924年間從19.24億美元增加到44.99億美元,即世界黃金總貯藏量的一半。

而這些涌入的錢找不到其他投資的環境,只能投入到股市中。加速推高了股市繁榮,從而讓美國工業生產堆積如山,但是股市卻異常繁榮,不出問題纔怪。

當然讓美國股市提前爆發,其中羅馬尼亞的提前撤資也有一定影響。9億美元的資金撤離,必然會影響到股市。不過這對埃德爾來講,他纔不管美國人民的死活。反正都是必然會發生的事,先保存自己要緊。

第284章 準備(四)第603章 截胡(中)第544章 赫爾梅克衝突(三)第536章 經濟危機的陰影第648章 西班牙黃金(三)第385章 干預匈牙利(三)第547章 搞砸了第五十六章 送別魯登道夫(求推薦票)第370章 敖德薩條約(上)第793章 勾心鬥角第694章 雷達第十八章 演習 下第618章 風起保加利亞 (上)第287章 錯過第二十章 巡視兵工廠第412章 羅蘇衝突(三)第178章 夢想(下)第285章 準備(五)第172章 新編部隊第784章 約旦大暴動第五十三章 電力供應第300章 德瓦保衛戰(一)第273章 同盟國的最後條件(中)第168章 新式裝甲車第555章 羅蘇局部戰爭(八)第676章 薩洛尼卡(下)第475章 發現(下)第442章 未來的佈局(下)第485章 準備出行第141章出擊,王國利劍(一)第414章 羅蘇衝突(六)第439章 轉型的霍克(上)第664章 元首的羅馬尼亞行(一)第750章 克里特戰役(六)第五章 普洛耶什蒂第502章 遠東行(一)第652章 交戰(上)第334章 還鄉(中)第398章 特里亞農條約第328章 動盪的保加利亞(下)第738章 奪島(下)第400章 間隙第487章 訪問波蘭(下)第七十八章 第十二師第654章 罷工第166章 喀山黃金的準備(下)第236章 羅馬尼亞的試探(下)第451章 華沙戰役(二)第345章 喀山黃金(八)第172章 新編部隊第129章 奧德支持的保加利亞第357章 飲馬蒂薩河(下)第646章 西班牙黃金(一)第150章 特爾諾沃戰役(五)第502章 遠東行(一)第330章 保加利亞戰敗(中)第655章 訪問(上)第451章 華沙戰役(二)第644章 擴軍計劃第十八章 演習 下第345章 喀山黃金(八)第五十二章 合成氨第675章 薩洛尼卡(上)第312章 佔領克盧日第621章 暴風雨的來臨第288章 宣戰第557章 和談(上)第六十九章 橡膠危機 四第175章 1914年的到來第243章 安第齊·丹東(中)二合一第785章 貝魯特失守第631章 噴氣式的首飛第447章 羅波友好協定 (上)第193章 石油爭奪戰(下)第四十八章 超前的飛行第八十二章 海軍方案 上第440章 轉型的霍克(下)第496章 美國行(一)第158章 軍隊嘉獎第431章 人才的爭奪第121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 四第239章 諜影重重(下)第641章 1935年編制(上)第136章羅馬尼亞的‘軍事演習’第663章 保羅合併(下)第389章 莫諾爾決戰(上)第227章 國民教育(中)第513章 利比亞石油(上)第642章 1935年編制(下)第215章 巴庫石油(下)第426章 和平降臨?第188章 被影響的羅馬尼亞第623章 向索菲亞進軍(二)第二十二章 改變第534章 羅馬尼亞新政(三)第462章 瓦爾納造船廠 (上)第706章 七日下華沙(一)第168章 新式裝甲車第九十二章 新首相第131章 羅馬尼亞的計劃(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