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不一樣的慕尼黑會議(上)

“那位首相走了麼?”

埃德爾問起身邊外交大臣。

“今天清早就以及坐飛機走了,我親自將他送上飛機的。”

事實上要不是昨天天色漸晚,張伯倫都想立刻坐飛機飛走。不過休息一晚後,早上這位英國老人就迫不及待坐着飛機離開了。對於離開的原因,埃德爾不用猜都知道,肯定去與法國總理達拉第商議去了。

不過不管怎麼商議,埃德爾的態度都不會變,羅馬尼亞需要希臘北部領土,這不僅能夠讓政府在保加利亞人添加政治分,而且海軍迫切的需要薩洛尼卡港。這也是羅馬尼亞目前唯一能夠獲得的地中海港口。

而埃德爾爲了在戰爭爆發前,獲得自由的戰略優勢,對這個港口也是志在必地。

不過雖然埃德爾是這樣想的,但是經不住別人能看清楚,例如身邊的外交大臣就對羅馬尼亞藉此與英法交惡感到憂慮。

“陛下,這次如此強硬的應對英國的調解,是不是太過於強硬了?”

看到外交大臣科斯特爾如此憂慮英法可能的過激反應,埃德爾卻知道這不只是他一個的態度,而是代表了一大批人。雖然目前羅馬尼亞實力發展不錯,在世界也是算有名號的國家。不過來自英法上百年的積威,也不能那麼好消除的。

就連後世的祖國國力已經僅次於美國,但是很多人還是認爲歐洲和日本的實力強勁。

當然與後世不同,現在有一個最直接的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戰而勝之就能消除這些人對英法的恐懼,雖然這需要在埃德爾的指導下。

不過現在外交大臣的話,埃德爾就不能這樣回答。

“科斯特爾,我國需要地中海的港口,其中的好處你應該清楚。昨天與張伯倫的會談,我感覺英法會對我們讓步,只要我們態度不鬆動。”

“另外目前在希臘的色雷斯地區,保加利亞人受到我們的軍隊在前線聚集的鼓舞,在該地區的薩洛尼卡、克桑西等城市,爆發了大規模遊行。”

埃德爾所說的這件事是情報部門的功勞,在遠在埃德爾擔任保加利亞國王之後,得到指示的霍爾蒙克曼就開始在該地區佈下棋子,同時資助該地區的政治勢力。

而現在是到了得到回報的時候,光是在克桑西就爆發了上萬人的遊行抗議。這些人高舉着羅馬尼亞與保加利亞聯合王國的旗幟,高喊着要求迴歸的口號,在市政府門口遊行。

至於薩洛尼卡規模更大人數更多足足有近5萬人,與克桑西一樣他們都舉着王國旗幟,喊着口號。

而面對這些遊行抗議,希臘政府根本不敢鎮壓。一方面是來自羅馬尼亞陳兵邊境的壓力,另一方面還有英法的警告。

因爲英法在這之前警告過希臘,要求其不得有刺激羅馬尼亞的舉動,不然英法將停止調停的工作。而面對英法的警告,那怕是獨裁者的梅塔克薩斯也不敢不聽。所以希臘政府的束手束腳,更是加大的遊行抗議的聲勢。

“不過這些可不能給英法帶來多大的考慮。”

很明顯外交大臣科斯特爾認爲,這些抗議遊行不能影響英法決策。

面對外交大臣的話,埃德爾搖着頭回答道。“我知道,這不過是我試探英法態度的一種方式。而且我的私人特使應該到了意大利了。”

埃德爾的話讓科斯特爾感到吃驚,因爲這件事陛下根本沒有和他商議過。這讓他感到有些警惕,是不是自己之前發表的言論讓這位陛下對自己不放心了?

“別擔心,這不過是希望意大利支持我們的私人拜訪。”

埃德爾說的沒錯,的確是私人拜訪,不過這次的私人卻談了一些其他的。埃德爾私人特使霍爾薩德爲墨索里尼獻上一份禮物。

在羅馬的墨索里尼正看着這份禮物,這是一張阿爾巴利亞的地圖。埃德爾打算支持意大利對阿爾巴尼亞的佔據,換取意大利對羅馬尼亞的支持。

意大利對巴爾幹的野心一直都非常強烈,在一戰前意大利就積極插手巴爾幹的事務,不過由於該地區的奧匈和俄國排擠,當意大利完全沒有機會入手。

而一戰結束後不久,當時才上臺的墨索里尼利用自己將軍恩里科·泰利尼在希臘被殺一事,挑起了爭端,佔據了希臘所屬的科孚島。不過由於國際聯盟插手以及意大利實力不濟,最終結果是意大利獲得希臘的賠款放棄了這個島。

而現在埃德爾將這個機會放在了墨索里尼面前。

看了一眼這份地圖,墨索里尼擡頭問起眼前的特使。“霍爾薩德先生,你是說羅馬尼亞全力支持我國獲得阿爾巴尼亞?”

“是的首相閣下,我國埃德爾陛下認爲,目前巴爾幹半島正是太過於無序纔會有這麼多爭端。而我國希望自己的朋友意大利插手這裡,對我國也是非常有好處。”

面對這樣的說辭,墨索里尼笑了笑。“貴國目前不是正在巴爾幹施加影響力嗎,怎麼會需要我們幫忙。”

“首相閣下,我國一直以來的重心都在烏克蘭,與希臘的爭端也是因爲來自原保加利亞王國的壓力。你也知道目前大量的保加利亞族在馬其頓和色雷斯生活,我們必須要給予他們保護。”

霍爾薩德特使的話讓墨索里尼心動了,意大利兩個最看重的國家紛紛在挑選着各自的獵物,而意大利也不應該坐視不理,想到這裡他站了起來。

“希臘政府一直以來都是一羣惡棍組成的,這些人對該國保加利亞族的確太過分了。作爲一份負責任的大國,意大利完全支持羅馬尼亞的正當利益。”

墨索里尼的話,讓霍爾薩德放下了心。這位領袖還真如陛下所說,愛貪小便宜。

在埃德爾搞定意大利的時候,德國方面也有了新動作。目前希特勒公開宣稱,不惜爲了蘇德臺與捷克一戰。而且他不僅這樣說也在這樣做,大規模軍隊正在向德捷邊境集結,同時還擬訂了入侵捷克的“綠色計劃”。

隨着德國一副要大戰一場的姿態,讓英法兩國徹底坐不住了。加上之前的羅馬尼亞動員姿態,感到自己國家要被這兩個小國拖入大戰的英法兩國,緊急磋商出了一個結果,那就是將各關聯國安排到一起商議討論。

、而對此德國和羅馬尼亞也表示贊成,於是關於各國聚在一起會談的決定就這樣產生,至於地點,在希特勒的堅持下,慕尼黑將作爲會談的地點。於是由英、法、意、德、羅組成五國首腦將在希特勒發家之地商議出一個歐洲的和平。

至於引發兩場危機的捷克與希臘,就在外面等商談的結果好了。同時作爲歐洲重要力量的蘇聯,被英法完全無視,這讓對此密切關注的斯大林心情很不爽。

好了,現在全世界都在關注着慕尼黑,希望與會的各國領袖談出一個結果啊。

第403章 工業的缺口第474章 發現(上)第244章 安第齊·丹東(下)第九十一章 奧匈行 下第470章 庫爾圖瓦退役第674章 不一樣的慕尼黑會議(下)第256章 列寧回國第185章 薩拉熱窩事件的影響 (下)第676章 薩洛尼卡(下)第386章 干預匈牙利 (四)第一百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第243章 安第齊·丹東(中)二合一第302章 德瓦保衛戰(三)第410章 蘇羅衝突(一)第510章 米爾恰級戰列艦第500章 美國行(五)第127章 阿爾巴尼亞問題(二合一章節)第九十三章 新的執政方案第272章 同盟國的最後條件(上)第258章 黃金第759章 空降塞浦路斯(上)第457章 謝德爾採淪陷第676章 薩洛尼卡(下)第六十二章 黑手會第748章 克里特戰役(四)第290章 突襲(二)第710章 坎寧安的決斷第152章 各國的反應第七十五章 鋼鐵廠新領導第360章 爆發的民族獨立第757章 意大利求援第198章 新的國王第452章 華沙戰役(三)第503章 遠東行(三)第357章 飲馬蒂薩河(下)第216章 毒氣第443章 大衆新產品第539章 腰斬的造艦計劃第340章 喀山黃金(四)第276章第461章 里加條約第252章 一月革命第280章 丘吉爾的方案(下)第610章 烏克蘭大饑荒(上)第222章 1915歲末第431章 人才的爭奪第707章 空襲 (中)第九十八章 侍女的安排第703章 騎兵大戰坦克(中)第217章 坦克(上)第650章 進軍萊茵第184章 薩拉熱窩事件的影響(中)第267章 八月革命第452章 華沙戰役(三)第383章 干預匈牙利(一)二十八章 海軍第292章 特蘭西瓦尼亞戰役(一)第706章 七日下華沙(一)第187章 一戰開幕第547章 搞砸了第258章 黃金第709章 空襲 (終)第653章 交火(下)第478章 進軍羅馬第786章 插曲第207章 米茲克第745章 克里特戰役(一)第213章 發展的動力實驗室第793章 勾心鬥角第313章 後續(三)第452章 華沙戰役(三)第九章 軍隊整編 下第442章 未來的佈局(下)第399章 大討論第444章 新型大衆汽車第235章 羅馬尼亞的試探(上)第241章 AV7型坦克(今天爆更求鼓勵)第156章 布加勒斯特談判(二)第601章 米爾恰號服役第660章 德奧合併第八十七章 索達瓦爾的春天(二合一4500字)第481章 魯爾危機第429章 威廉港的寒冬(上)第320章 保加利亞戰役(一)第795章 突尼斯角海戰(中)第483章 趁火打劫(下)第766章 奪取塞浦路斯第250章 俄國的隱患第364章 鯨吞(三)第258章 黃金第622章 向索菲亞進軍(一)第370章 敖德薩條約(上)第502章 遠東行(一)第116章 庫馬諾沃戰役(5500字二合一大章)第629章 意大利的消息(感謝小興盟主與句號大佬的打賞)第463章 瓦爾納造船廠 (下)第三十三章 金融動盪 下第314章 重心調整第278章 英法的應對第654章 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