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美援?

希臘戰敗的消息,對南斯拉夫造成巨大的影響,而對其他國家同樣如此,只不過影響最爲巨大的就是英法兩國。

擔任首相不到一個月的丘吉爾步伐匆匆的登上了汽車,一臉的疲態的他腦海中還浮現着,自己在巴黎與法國總理達拉第交談。

“怎麼了,首相閣下,與法國的商談順利麼?”

同車迎接他的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開口問了起來。

丘吉爾揉了揉有些酸脹的眼睛,開口回答道。“不太順利,法國人不答應將敘利亞地區併入我國中東指揮系統,他們認爲自己的部隊足以固守沿岸。只不過在對利比亞問題上,他們答應協同我國的步伐。”

說到這裡,丘吉爾忍不住抱怨道。“這有什麼用,我們中東的部隊需要優先保住埃及,而不是進攻利比亞,雖然那裡的石油對軸心國至關重要,但是我們現在夠不上有什麼辦法。”

說到這裡,丘吉爾想到空軍大臣辛克萊正在準備了一項計劃,略過了這裡。“現在我國處處需要兵力,但哪裡都短缺,要是這場該死的戰爭能夠晚三年爆發就好了。”

丘吉爾說到這裡,突然想到什麼向哈利法克斯問道。“對了,我國的請求,美國方面是怎麼答覆的。”

“還沒有,目前羅斯福總統對於租借提議根本無法做到批覆,因爲反對聲音太多了,其國會不批覆。”

哈利法克斯的話,並沒有丘吉爾感受到打擊,只見他繼續說到。“那就繼續談,我們絕對不能讓美國置身事外,他們應該早點下場。這可不是上一次大戰了。沒有那麼多時間來準備。”

沒錯在二戰爆發後他就有將美國拉入場的打算,只不過當時他擔任海軍大臣,對外交事務沒有指手畫腳的權利。等到他上臺之後,對爭取美國援助更加心切。因爲多出一個羅馬尼亞,讓英法壓力更大,他們也迫切需要一個有分量的盟友。

而蘇德羅三國瓜分波蘭的事實也告知他們,蘇聯已經不可能成爲盟友對軸心宣戰,那麼就只有一個選擇美國。

而此時美國對外的態度也在發生着改變,其外交政策也從孤立逐漸正在向干預態度轉變。只不過丘吉爾嫌美國政策轉變太慢,爲此他打算加快美國的外交政策的轉變。

其實在之前的張伯倫,就已經在這樣做的。在6月的時候,英國國王喬治夫婦就訪問了美國,受到美國人民的熱烈歡迎。

而美國總統羅斯福同樣也在推動,外交政策的轉變,因爲他早已預見到歐洲局勢出現的變化。

在1935年-1937年,連續出臺了3箇中立法。其中第一個中立法案主要內容規定,對所有交國實施武器、彈藥、軍需物資的禁運,有效期6個月。該法案也表明美國對外政策是嚴守中立,執行的是孤立政策。

而羅斯福對此並不滿意,隨後他繼續要求更大的總統處置權利。經過一個月的討論,第二次出臺中立法案出臺了。除了以上條款之外,增加了禁止給予貸款的條款,同時也駁回了總統對武器貿易的自由處置權。

而羅斯福並不放棄,他後來又一次提出要求,而這一次則又是被駁回了,維持之前的條款。只不過增加了一個現款自運的條款。

這主要是美國當時主要貿易對手歐洲各大國,對於他們武裝備戰,美國當時主流的想法還是大發戰爭財。

這自然讓羅斯福非常不滿意,於是他先發表了防疫演說,不指名的譴責某些國家的侵略行徑。同時警告,不要幻想美國能置身事外。

而後來隨着捷克被德國吞併,羅斯福更是在國會中說到。“現行的中立法,可能有助於入侵國對受害國的。”

而隨着德國對波蘭的宣戰,在研究兩方實力後,美國態度開始發生改變。尤其是羅馬尼亞空襲了亞歷山大港後,美國態度更是鬆動,而羅斯福更是趁此機會,推動了中立法的修改,其最大改變,就是取消了武器禁運,改成現金購貨,運輸自理。

其實羅斯福在之前就插手過軍售的事情。在德國吞併捷克斯洛伐克之後,英法也開始進行了戰爭的前期預備工作。法國政府曾經在1939年初向美國請求訂購600架飛機,並請求加急訂單,羅斯福總統親自批准訂單,並放低貸款價格,於是法國又下了第二筆大訂單。

同時,羅斯福向軍方首腦施壓,要求他們向英國提供作戰必需的戰略物資,以便英國能夠對抗德羅聯盟。他下令陸、海軍部“翻箱倒櫃地清查”,把所有可用的武器裝備全都被移交給私營公司,然後通過它們轉賣給英國。

只不過這樣的援助,並不能讓丘吉爾滿意,現在英國最缺的大型軍艦。因爲地中海艦隊的損失,讓船隻的繞行距離增加了近70%,降低了英國與亞洲的運輸效率。

而目前英法軍艦不夠用的情況,讓丘吉爾特別想從美國租借來軍艦。爲此他提出以島嶼換軍艦的提議。打算以巴哈馬、牙買加等6個島加上3億美元的有價債券與貴重金屬,換取美國的4艘戰列艦與2艘航母。

шшш ◆тt kān ◆C〇

面對丘吉爾這個提議,羅斯福驚呆了。雖然從各方面來看,美國都是血賺,但是對於出售自己的軍艦尤其是自己使用的大型戰艦給英國,他一點也不看好。

雖然他非常想推動這件事的成功,幫助英國彌補地中海軍艦的損失。但是理智卻告訴他,這件事想要成功的機率非常低。因爲這對目前的美國來說,刺激太大根本受不了,因爲美國民衆連心裡準備都一點沒有。

果然,英國的提議被交到國會後,立刻引來軒然大波,面對英國的提議,被這些議員毫不猶豫就拒絕了。

因爲現在雖然孤立情緒有所消減,但是大部分民衆與社會輿論依然沒有做好準備,他們不敢同意這樣的提議。因爲出售軍艦代表的政治意味太濃厚了,美國還沒有做好下場的準備。

雖然這次被拒絕了,但是丘吉爾不會放棄,接下來他還會想其他辦法將美國拖下水。

第九十五章 首相的權力第348章 無名英雄第731章 最後通牒第682章 布加勒斯特外交戰(中)第344章 喀山黃金(七)第161章 新型載重汽車第260章 瘋狂的走私第759章 空降塞浦路斯(上)第401章 新編第24師第525章 後續影響第753章 薩拉丁計劃(上)第678章 意外第298章 德瓦戰役(完)第370章 敖德薩條約(上)第398章 特里亞農條約第664章 元首的羅馬尼亞行(一)第731章 最後通牒第519章 農業改革(一)第118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 一第五十二章 合成氨第六十七章 橡膠危機 二第305章 德瓦保衛戰(六)第606章 遠東經貿合作第七十章 橡膠危機 五第506章 歸國第802章 中東戰役(二)第七十一章 橡膠危機 完第317章 德軍的攻勢(下)第290章 突襲(二)第384章 干預匈牙利(二)第741章 逃離的希臘政府第503章 遠東行(二)第334章 還鄉(中)第148章 特爾諾沃戰役(三)第443章 大衆新產品第422章 潰敗(上)第七十章 橡膠危機 五第502章 遠東行(一)第324章 保加利亞戰役(五)第546章 赫爾梅克衝突(完)第635章 海軍假日結束第796章 突尼斯角海戰(下)第728章 被打劫的埃德爾第674章 不一樣的慕尼黑會議(下)第515章 利比亞石油(下)第459章 佈列特斯攻防戰(上)第十三章 問題第602章 截胡(上)第516章 德國加入國聯第559章 霍夫曼暢想的新裝備第121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 四第169章 合成氨工廠第123章 奧斯曼求和第430章 威廉港的寒冬(下)第325章 保加利亞戰役(六)第280章 丘吉爾的方案(下)第314章 重心調整第548章 羅蘇局部戰爭(一)第214章 保加利亞參戰第298章 德瓦戰役(完)第604章 截胡(下)第557章 和談(上)第八十八章 拖拉機貸款第240章 諜影重重(終)第708章 空襲(下)第137章 修改計劃第430章 威廉港的寒冬(下)第499章 美國行(四)第三十五章金融戰 下第802章 中東戰役(二)第555章 羅蘇局部戰爭(八)第637章 代號H的海軍造艦計劃(中)第117章 戰爭對經濟的影響第189章 卡羅爾一世的想法第424章 收尾第659章 爆發第125章 奧斯曼政變第481章 魯爾危機第119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 二第621章 暴風雨的來臨第759章 空降塞浦路斯(上)第146章 特爾諾沃戰役(一)第709章 波蘭戰敗第343章 流感來了第五章 普洛耶什蒂第八十三章,海軍方案 下第674章 不一樣的慕尼黑會議(下)第750章 克里特戰役(六)第237章 諜影重重(上)第210章 難民(下)第647章 西班牙黃金(二)第451章 華沙戰役(二)第108章工業化合成氨第313章 後續(三)第652章 與猶太人的合作(下)第三十八章 特蘭西瓦尼亞 下第十四章 問題轉移第361章 奧匈的戰敗(下)第198章 新的國王第517章 潛伏的卡爾·摩爾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