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06 18 週六

bookmark

走得慢點沒關係,只要我們步履不停。

看樣子,今天是有朝霞的,可惜了。

好耶,恢復自由進出了,但已臨近期末,真的還有心思出去嗎?

現在刷boss會掉落四星聖遺物了。OK,菲謝爾,雷系,弓箭,攻略上也挺推薦的,那麼麗莎大姐姐可以退休了,不過我現在的資源很匱乏啊。

韓玉婷要出去做志願,所以拜託我幫她去聽講座,行吧行吧,正好我也不想待寢室裡,而且幫漂亮女孩子的忙,我還是很樂意的。感覺我有去當舔狗的資質。

吃那麼多棒棒糖,感覺舌頭上都沾了一層糖。

給李宏偉買了個零食大禮包,給陳祝買了個海藻球生態瓶,西藏光是運費就有80啊。

真想籤個名就溜,但溜不了啊,還要清點人頭的,無奈又乖乖回去了。

大多數人的困境可以概括爲:有心儀工作的城市房價太高,而房價合適的城市沒有心儀的工作,夢想買不起,故鄉回不去。很多問題都與地方政府推動經濟發展的模式有關。中國特有的城市土地國有制度,爲政府壟斷土地一級市場創造了條件,將這筆隱匿的財富變成了啓動城市化的巨大資本,但也讓地方財源高度依賴土地價值,依賴房地產和房價,房價連着地價,地價連着財政,財政連着基礎設施投資,於是經濟增長、地方財政、銀行、房地產之間就形成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複雜關係。這種以土地爲中心的城市化忽視了城市化的真正核心:人。土地的資本化,實質是個人收入的資本化,支撐地價和房價的,是人的收入。

1994年分稅制改革是很多重大經濟現象的分水嶺,也是城市化模式的分水嶺。分稅制改革後,鄉鎮企業式微,農民工大潮開始形成,以土地財政和土地金融爲主要推手的城市化模式的關鍵是房價,城市化的矛盾焦點也是房價。房價短期內受很多因素影響,但中長期主要由供求決定,房屋供需與人口結構密切相關,年輕人是買房主力。年輕人大都流入經濟發達地區,但這些城市的土地供應又受政策限制,因此房屋供需矛盾突出,房價居高不下。隨着收入增長和生活水平提高,人們高價競爭城市住房,這種需求壓力是否會推升房價,取決於房屋和住宅用地供給是否靈活,若政策嚴重限制了供給,房價上漲就快。地區房價差異的主要原因是供需失衡,土地流向與人口流向背道而馳,地區間房價差距越拉越大,但土地傾斜政策並不能改變人口流向,人還是不斷向東部沿海和大城市集聚,建設指標不能在全國交易,土地使用效率很難提高。居民債務主要來自買房,房價越高,按揭就越高,債務負擔也就越重,各國房價上漲都是國內供不應求,一來城市化過程中住房需求不斷增加,二來土地和銀行按揭的供給都受政治國策影響。危機前房價越高的地區,危機中消費下降越多,經濟衰退也越嚴重,失業率越高。房地產常被稱作“經濟週期之母”,根源就在於其內在的供需矛盾:一方面,銀行可以通過按揭創造幾乎無限的新購買力,另一方面,不可再生的城市土地供給有限,這對矛盾常常會導致經濟泡沫與破裂的週期循環,是金融和房地產不穩定的核心矛盾。我國房價急速上漲,按揭總量越來越大,居民債務負擔大幅上升,居民債務佔GDP比重過半,住房貸款佔居民債務比重過半。城鎮居民的主要負債是房貸,主要財產是房子,中國人財富的壓艙石是房子,美國人財富的壓艙石是金融資產,總體來看,我國國民的債務負擔不低,且仍在快速上升,最主要的原因是房價上漲,居民債務的攀升已經影響到了消費。房價上漲也拉大了同城之內的不平等,房價高的城市房屋空置率往往也高,一邊很多人買不起房,一邊很多房子空置。房價上漲不僅會增加按揭債務負擔,還會拉大貧富差距,進而刺激低收入人羣舉債消費,這一現象被稱爲“消費下滲”,依靠舉債的消費無法持續,錢都被花掉了,沒有形成未來更高的收入,債務負擔只會越來越重,居民債務居高不下,就很難抵禦經濟衰退,尤其是房產價格下跌所引發的經濟衰退。像美國那樣由房價下跌引發大量按揭違約,並觸發衍生品連鎖雪崩,再通過金融市場擴散至全球的危機,在我國不大可能會出現。要化解居民債務風險,除了遏制房價上漲勢頭以外,根本的解決之道還在於提高收入,尤其是中低收入人羣的收入,鼓勵他們到能提供更多機會和更高收入的地方去工作。

過去40年間,我國居民收入差距明顯擴大,主要表現爲城鄉差距和地區差距,這都與人口流動受限有關,若人口不能自由流動,被限制在農村或經濟落後地區,那麼人與人之間的收入差距就會拉大,地區與城鄉間的收入差距也會拉大。目前我國人口流動仍然受限,以地方政府投資爲主推動的城市化和經濟發展模式是重要因素之一。重土地輕人,民生支出不足,相關公共服務供給不足,不利於外來人口在城市中真正安家落戶,不利於農村轉移勞動力在城市中謀求更好的發展。要想平衡地區間的發展差距,關鍵是要平衡人均差距而不是規模差距,理想的狀況是達到地區間人均意義上的平衡,而要實現這種均衡,關鍵是讓勞動力自由流動,人的收入不僅受限於效率和技能,也受限於所處環境,而正是那些看上去低技能的服務業工作,支撐着大城市的繁華,也支撐着所謂“高端人才”的生活質量,如果一個城市只想要高技能人才,結果多半會事與願違:服務價格會越來越高,收入會被生活成本侵蝕,各種不便利也會讓生活質量下降,“高端人才”最終也可能不得不離開。城市規模擴大和人口密度上升,不僅能提高本地分工程度和生產率,也能促進城市與城市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的分工,各地區發展符合自身優勢的經濟模式,互通有無,整體效率和收入都會提高。假如用地指標可以跟着人口流動,人口流出地的用地指標減少,人口流入地的指標增多,就可能緩解土地供需矛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而要讓建設用地指標流動起來,首先是讓農村集體用地參與流轉。城市化的核心不應該是土地,應該是人,要實現地區間人均收入均衡,縮小貧富差距,關鍵也在人,要真正幫助低收入羣體,就要增加他們的流動性和選擇權,幫他們離開窮地方,去往能爲他的勞動提供更高報酬的地方,讓他的人力資本更有價值,同時也要允許農民所擁有的土地流動,這些土地資產纔會變的更有價值。要讓市場力量在各類要素分配中發揮更大作用,讓資源更加自由流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我國十幾億人在40年間擺脫了貧困,大大縮小了全世界70億人之間的不平等。在經濟快速增長過程中,雖然收入差距在拉大,但低收入人羣的收入水平也在快速上升,社會對貧富差距的敏感度在一段時間之內沒有那麼高。在經濟增長減速時,社會對不平等的容忍度會減弱,貧富差距更容易觸發社會矛盾。累積的貧富差距一般遠大於每年的收入差距,因爲有財富的人往往更容易積累財富,資產回報更高,可選擇的投資方式以及應對風險的手段也更多。當經濟增速放緩,新創造的機會變少之後,年輕人間的競爭會更加激烈,而其父母的財富優勢也變得更加重要。收入差距不可能完全消除,但社會也無法承擔過大的差距所帶來的劇烈衝突,因此必須把不平等控制在可以容忍的範圍之內。影響不平等容忍程度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經濟增速,因爲經濟增速下降首先衝擊的是窮人收入,另一個影響不平等容忍度的因素是人羣的相似性,家庭概念也會影響不平等的容忍度。

我國的城市化大概可以分爲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94年之前,鄉鎮企業崛起,農民離土不離鄉,城市化速度不快;第二階段是1994年分稅制改革後,鄉鎮企業式微,農民工進城大潮形成,這個階段的主要特點是土地的城市化速度遠遠快於人的城市化的速度,土地撬動的資金支撐了大規模城市建設,但並沒有爲大多數城市新移民提供應有的公共服務;第三階段是黨的十八大後,隨着一系列改革的陸續推行,城市化的重心開始逐步從土地向人轉移,城市化與工業化互相作用。這三個階段背後的共同動力之一就是工業化。

天啦,我都把這一章的重要內容整理完了,講座還沒結束。老教授是真的催眠啊,他發言的那十多分鐘,我就只翻了四頁書。有人直接靠椅子上睡着了,有人乾脆打起王者了,有人已經去了好幾趟廁所了,有的人早就溜了。我的天啊,閉幕式聽各位領導總結髮言居然搞了一個小時。在那聽了一下午五個小時,難受死我了。

海藻球送不了西藏,只好換件禮物,問了好幾家,總算是找到個能送的了——書籤。

三教四樓什麼東西一直在響。

寒假寫的講習稿我早就刪了,下週要考覈,那隻好重寫份,又去回顧了遍三體遊戲,倒也不錯。這次是十點才離開教室的。

感覺我應該雨露均沾,不能只在璃月探索,蒙德也得轉轉。

每個人都急着講話,每個人都沒把話講完。

2022 06 23 週四2021 11 21 週日2022 06 07 週二2021 09 22 週三2021 12 18 週六2022 04 28 週四2021 10 19 週二2022 04 05 週二2022 03 10 週四2021 10 03 週日2021 10 06 週三2022 04 02 週六2021 09 10 週五2022 01 01 週六2022 04 14 週四2022 06 18 週六2022 01 01 週六2021 11 19 週五2022 03 21 週一2022 02 27 週日2022 04 02 週六2022 06 25 週六2021 11 03 週三2021 10 07 週四2022 03 15 週二2022 06 23 週四2022 03 16 週三2022 06 16 週四2021 11 10 週三2022 06 16 週四2021 11 03 週三2022 06 23 週四2022 03 20 週日2021 10 24 週日2022 06 30 週五2022 03 11 週五2022 04 11 週一2022 05 03 週二2021 11 03 週三2021 10 07 週四2021 10 12 週二2022 05 13 週五2021 09 20 週一2021 09 13 週一2021 11 02 週二2022 06 24 週五2021 11 08 週一2021 11 23 週二2022 05 31 週二2021 11 24 週三2022 06 08 週三2022 03 17 週四2021 12 22 週三2021 10 29 週五2021 10 28 週四2022 03 21 週一2021 10 07 週四2021 12 03 週五2022 04 23 週六2021 11 04 週四2022 06 04 週六2021 10 14 週四2022 03 14 週一2021 11 23 週二2021 10 13 週三2022 03 19 週六2021 10 20 週三2021 10 11 週一2021 12 20 週一2021 11 21 週日2022 05 02 週一2021 10 08 週五2021 10 02 週六2022 02 27 週日2021 10 23 週六2022 05 29 週日2022 04 27 週三2022 02 27 週日2022 06 08 週三2022 06 11 週六2022 03 24 週四2022 07 14 週四2021 09 09 週四2022 05 19 週四2021 12 22 週三2021 10 06 週三2022 04 02 週六2021 12 11 週六2022 07 14 週四2021 10 16 週六2022 06 24 週五2022 01 01 週六2021 10 20 週三2022 05 10 週二2021 11 26 週五2021 09 20 週一2021 09 10 週五2021 10 14 週四2021 09 18 週六2021 09 08 週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