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城村的時候,目光有了微妙的改變:面前蔥鬱而低緩的羣山,顯得有些異樣,似乎很遙遠。來時還在山嶺中穿行,南方山巒的蔥蘢與嫵媚,陽光一樣清新而鮮活。只是城村這樣一座古村落就讓周圍的山嶺顯示出不同的景況,有一種荒曠、久遠瀰漫在山川之上,這是哪個年代的山水?就像我的目光是從幾百年前看過來一樣。
迷迷糊糊,我體會着原始荒蕪的山水,它們在沒有被人類文明所浸淫前,是被毒蟲瘴氣所籠的一派蠻荒。果真如此?山水會隨着人類的遷移而變嗎?怎麼想象城村出現之前的山地,也只是古木愈加參天,百草愈加瘋長,依然也是青山綠水如南方所見一樣的景緻。因爲什麼,它們給人荒蠻原始的感覺?終歸是文化的立場對自然陳述的褊狹。相對於乾燥的北方,南方的萬物只會更加蓬勃地生長,它生長空靈、嫵媚的品質。它的“荒蠻”,僅僅是因爲它在歷史的視野之外,在中原人活動的範圍之外。
“荒蠻”的卻不只是這片土地,還有一座城池,它年代更加久遠。
在進入城村之前,一塊高地拱起於曠野,走近它,突然間山山嶺嶺與它一起沉入時間、沉入蒼古荒蠻。它是龐大歷史根系伸向時間莽闊荒原上的一莖觸鬚——閩越王城——城村之外的又一個世界,青草不棄春秋一年一年地綠,只有在掘進黃色泥土時,才觸摸得到它卵石鋪築的路、長方形花紋磚鋪砌的地面和陶磚的牆基。除此而外,只有虛空。
從廢墟上發現歷史,歷史也就成了自己的廢墟。
在新築的卵石路上走,路中一孔方形窗口,玻璃凝結着水珠,約半米深,閩越王城的卵石路從掘開的泥土中呈現出來。淺土之隔,相同的路,彼此疊壓着的卻是二千年的歲月!
時間在土地裡顯現,再深入,越過閩越王城年代,時間伸進窗內卵石路下:一片遼闊土地,像籠着一層濃霧,模糊不清的歷史只告訴了一個事實:中原之外、中國廣大的南方,生活着百越族羣。族羣中的閩越族,像所有那些被稱之爲南蠻的族羣一樣,他們生活在今武夷山一帶,不爲人知。他們也與南方山水一樣荒蠻,他們遠遠不能想象自己的土地隨後會樹起一座王城,不能想象毗鄰的越王勾踐正在爲失去的江山臥薪嚐膽,越國的美女西施,犯心口疼痛的病,娥眉顰蹙,卻可以美麗上千年……他們被隔絕,在歷史的“黑暗”地帶,沒有現代的通訊,一切靠肉身傳遞的信息可曾到達過這片土地?
公元前334年,勾踐又失河山,楚國的鐵騎踏遍越國土地。逃亡中的一班人馬,穿過自己國家的邊界,進入了閩越,踏進這片土地,從此也消失在歷史的“黑暗”時空。
一座閩越王城遺址,讓那一次逃亡從時間深處浮現——
在王城的黃土堆中,挖出了一座宮殿的地基。一排排陶製的管道露出黃土,它的用途竟是取暖!四顧荒山,黃白色的管道如此地突兀。我走過去又走回來,想明白它與強悍地綠着的山嶺是怎樣的關係。長久地環視羣山,沒有人影,連鳥的鳴叫也沒一聲。
一百餘年後,勾踐後裔閩越王無諸舉兵反秦。秦亡,閩越投入劉邦對項羽的爭霸之戰。劉邦登上皇位,復立無諸爲閩越國王。公元前202年,無諸修建閩越王城。勾踐的後人又闖入了歷史:《史記》爲之立傳,稱閩越國,無諸成了“開閩始祖”。
好戲不長,至西漢,來自中原的軍隊焚燬了城池宮殿。漢武帝不能容忍閩越國這支強大的割據勢力。他擊敗北方匈奴後,十萬大軍四路圍攻閩越國,爲除後患,又將閩越國人全部遷往江淮內地。
這是一次怎樣的遷徙?!刀光血影下的隊伍,行走在蒼茫羣山之間,勾踐的後裔踏足了祖先的土地。但這已是一個強大帝國的疆土了,整個中原已經與它連爲一體,早在秦朝就已統一了文字與度量衡。他們着“奇裝異服”,說南蠻“鳥語”,不明“仁”、“禮”爲何,一路屈辱地行走。身後的土地越來越遠,越來越沉寂。
坡下,王城的井完好無損。一隻木桶吊下去,晃幾晃,從地底深處,又黑又亮的水打到了地面。喝上幾口,甘洌清甜,想品出一點什麼,卻是似有若無。
行走在浙贛閩交界的武夷山脈深處,但見丹霞地貌廣佈,峭壁陡立,清流迂迴。閩越族人的棺木懸於高高的石壁之上,時而云蒸霧繞,時而殘陽血染……
武夷精舍、紫陽樓、水雲寮、朱子巷……一處處遺蹟在提醒着一個人物的出現:是他又把歷史悄悄帶回了這片“荒蠻”之地。南宋,中原人口不斷南遷,幼年的朱熹遷到了武夷山的五夫裡。他著書立說,修成了一代理學大師。朱熹一生都在南方的山水裡奔走,他走得最遠也只是穿過江西,到頗負盛名的湖南嶽麓書院講學。
文化的目光從北方到了南方。一切似乎都在改變,就像長江與黃河,兩條河流所代表的文明此消彼長,文明的中心正在發生着轉移。
城村,聞到過一股熟悉的文化氣息嗎?從遇林亭窯址、建陽水吉窯址發掘出來的宋代黑釉、青釉瓷碗及窯具,到武夷巖茶在宋代開始興盛,成爲皇室貢品,中原的建窯燒窯技藝與茶文化已經傳到閩越。
千古城村,歇山飛檐、斗拱雀替、秦磚漢瓦,它周圍的木樓草寮,現在的紅磚水泥房,與之鮮明地對照着,你可以感受得到什麼叫格格不入,什麼叫孤獨。它堅守了上千年的忠孝仁義,現在讓承接了幾百年風雨的磚瓦木柱——欽賜的百歲坊、祖宗的祠廟、自己的宅第,蓄住了青青苔蘚一樣的時間。在凝固的時空,宗譜上的名字不斷地增加着。三本宗譜《長林世譜》、《李氏重修家譜》和《趙氏宗譜》,是林、李、趙三姓在時間中伸展出的一道道血脈。源頭之上,記錄着中原望族的開端:林氏爲商代名臣比干之後,李氏爲唐高祖李淵的後裔,趙氏則是大宋太宗長子趙元佐的子孫。他們從中原爲避戰亂,先後於東晉、唐末、宋末進入閩越。
站在閩越王城望城村,它有點不速之客味道:主人走了,悄悄地就在一隅安營紮寨。站在城村望閩越王城,就像望見一座巨大墳塋,一個王國最後隱去的背影,一個讓人生疼的傷口。就在陶潛作他的《桃花源記》時,林氏人爲避戰亂,竟瘋了一樣背對着家鄉,向着南方的溽溼之地而來,走了如此之遠,進入如此之深。林中,**的身影一閃,是土著木客。一天,發現一處遺蹟,好一陣震驚,於是,傍着河流伐木築屋。一塊荒涼悽清的野地,一個孤獨的村莊建起來了。歷史,從此遠遠地拋於身後。
黃昏,不陰不陽的天光,風吹稻穗窸窣作響。村口,一座清代門樓立於大路一側,拱門之上,磚刻的“古粵”二字,顯得古樸勁秀。這是城村的南門,從門樓兩側伸展開去的高牆,早已坍塌,被圈圍的村子,不知從何時開始,走近了田野上蔥蘢的莊稼。
城村井字形石板街,曲折悠長的小巷,可見一處處古井、風雨亭。磚雕的門樓,一扇一扇房門洞開,青色的臺階,灰磚的地面。大堂高掛的橫匾、楹聯,寫的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儒家信條。樑柱、斗拱、門窗都飾以磚石雕,雕的大都是吉祥祈福圖案、歷史典故、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它們大都建於明清時期。村邊古碼頭有船靠岸。想象當年閩北通商大埠的繁榮景象:“隔溪燈火團相聚,半是漁舟半客船”,恍然已是百年。
二千多人的村子,商鋪、飯店極少,有也只是擺了一些非常簡單的日用品。街上人影寥寥,對外人,村人的目光帶着一份好奇一份笑意,連狗也會停下來,對着來人看上半天。
穿行在南方的青山綠水間,我總是將詢問的目光投向那些古老村落。總有僻遠的村莊印證、連接起一段難忘的歷史。宋朝以後,這樣的村莊多起來,它開始孕育出南方的一批批才子學人。他們讓南方如同充沛的雨水一樣溢滿了文化的氣息,讓人煙稠密的阡陌之上,凡山,但見鬱鬱蔥蔥,凡地,則滿溢稻花的清香。南方的婉約、纖細和敏感,讓荒蠻漸行漸遠。
在村莊與遺址間徜徉,聽高天流雲聲,不時恍惚。遠處的閩越王城,一瞬間會遙遠得只有一些模糊不清的傳說。
暮色濃時,客車在鄉村彎曲的山路上疾行,車大路小,山高水低,竟如時空穿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