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論雄

馬日磾離開了,呂布對自己的想法並沒有太多隱瞞,他對世事有着自己的認知,而且這種認知很深,很透,旁人就算想要改變也很難。

從利益上將這天下的關係分析了個透徹,雖然頗有所得,但馬日磾不想再跟他聊下去,有時候世界的真相還是需要辭藻來美化的,因爲真相往往叫人噁心,所以馬日磾告辭了。

“你這般很難走出關中!”蔡邕看向呂布,端起茶道。

不是說打不出去,而是就算打出去了,會爲呂布辦事的人太少了,呂布這種觀念雖然通透,但也註定很難有太多人附和,理由呂布也說了,一個利字足夠,如果說個人是有可能認可呂布的觀念,但當這種觀念擴大到一個家族的時候那結果自然就不同了。

家族是要爲自己牟利,然後纔是國,而呂布現在的做法,就是不管對方打着什麼主意,先來做事,然後真正的決策由呂布核心層的三五人拍板就可以了。

這樣的模式,一州一郡可行,但擴大到天下的時候就會出問題,因爲表面上是地盤大了,需要的人才多了,但實際上管理一州和十州並不是將地盤擴大十倍,管理的人數擴大十倍那麼簡單,而是全方位的擴大。

你需要操心各地官員是否貪污,現有的制度很難用在全國的層面上,就像當初呂布沒有具體給法衍出任郡太守一樣,因爲法家的管理成本太高,幾乎不可能實現,而當地域擴大十倍之後,呂布就很難將世家大族完全掌控,那個時候,世家大族的反撲就會開始。

朝廷的政令能拖就拖,總之不予以實施,你要說有過,也沒有,就是效率慢而已,但這種慢效率在關鍵時候能拖死人。

而呂布的政策中拉攏的中小寒門、豪強到後來一定會出現大家族的情況,可能是高家、徐家、張家、華家等等,這是無法避免的,就算呂布這裡可以盡最大可能遏制門閥的出現,但呂布之後呢。

蔡邕說這個,其實也有勸呂布適當妥協之意。

呂布端起茶盞,聞言怔了怔,隨即笑道:“時間是世間萬物的良藥,我有時間。”

雖然沒有具體證據,但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呂布覺得自己會活很久,而能活其實就是這世上最大的優勢,尤其是對於一個掌權者來說,他的意志可以貫徹到他生命結束的那一刻,那些模擬人生中過的輝煌或是平淡其實不重要,但這現實的人生中,呂布希望自己能夠建立出一個完美的國家。

無人可用,那就慢慢培養,十年、二十年他等得起,還可以將模擬世界中許多更好地東西帶出來,不合時勢那就改變時勢,時勢造英雄,他雖非英雄,卻也可以改時勢,但要時間。

“天意難測……”蔡邕能夠感覺到呂布平淡話語下所掩藏的那份堅決,很想說你未必能活那麼久,但這話多少有些不中聽,咒人的意思,最終也沒說出來,只是看着呂布道:“奉先比老夫都要不切實際。”

這朝政之事蔡邕也只是談談,他已經決定用剩下的時光修漢史,教書育人,朝廷中那些是是非非,他這糟老頭子就不管了,也管不了,呂布願意與他相交除了他是最合適做書院院主之人外,更重要的是蔡邕身居朝堂之外,可以跟呂布聊些時勢而不用考慮立場問題。

就像方纔馬日磾在場,但哪怕呂布說的很有道理,馬日磾也不願繼續交流下去。

“最近老夫正在編撰如今的人物,奉先以爲這天下何人可稱英雄?”蔡邕隨口將話題轉開,之前的話題太過沉重,哪怕呂布有足夠的信心,看清楚他要做什麼之後,蔡邕也對他不報太大希望,最終就算呂布憑藉勇武奪得天下,一兩代之後,天下還是會落回到士人手中,這就是人生的悲哀,你生前做的再輝煌,也很難找到一個優秀的繼承者,你的王朝可能延續下去,但你的意志卻未必或者說根本不可能。

“英雄啊。”呂布身子往後靠了靠,最近似乎總是有人喜歡用這個稱呼來說事:“伯喈老兄這話卻是問住了我,天下雖大,然值此亂世,又有何人配稱英雄?”

“奉先在老夫看來,也算得上英雄。”蔡邕笑道。

“我?”呂布帶着幾分追憶和自嘲道:“我自幼喪親,十二歲殺人,縱橫塞外河套多年,曾一人滅一部,雖然暢快,然戟下無辜之血不知凡幾,三十歲前,性之所致,動輒殺人,胡人無不聞我名而喪膽,後至洛陽,殺丁原只爲私利,後幾多征戰,箭戟之下,未必沒有無辜亡魂,入關中後,關中士人多少因我一言而亡,若某這般的都能算作英雄,何其可悲?”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蔡邕一時間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呂布對自己的過去沒有絲毫迴避的意思,這份坦蕩足以讓很多人汗顏。

“知錯但不能改,有些路走上去就不能回頭,這點伯喈兄怕是難以體會,所以我非英雄。”呂布搖了搖頭,很多對錯都是在立場上來判斷的,他現在說這話是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評判,但若站在呂布自己的位置上,誰能說他錯?胡人和漢人之間本就相互廝殺,他滅人全族不對,但其他地方莫看,幷州有多少屍骨埋在胡人屠刀之下?

丁原確實壓制他,莫說什麼主簿有多親近,但在張懿手中,呂布手握兵權,張懿待呂布也甚是親善,哪怕沒升官,呂布都未曾怨恨過張懿,但丁原奪他兵權,每到戰時才讓他出手,他是真的怨恨過丁原。

至於關中殺戮士人,這其中有多少無辜,那可多了去了,但站在呂布的立場上,士人卡着整個關中經濟鏈,呂布不這般做就只能跟董卓一般被活活耗死,他能如何?

蔡邕苦笑道:“你倒是坦蕩。”

“當然,便是叫人去死,我也會事先告知,讓他死的明明白白。”呂布點點頭,胡亂往自己臉上貼金這種事,他是不屑做的。

“那不知奉先心中,何人可稱英雄?”蔡邕看向呂布。

呂布沉默許久後:“我曾見一父親,死在胡人屠刀之下,爲避免嚇到自己女兒,到死仍面帶微笑,拌鬼臉逗她笑,對於女兒而言,此父親在女兒心中,當可爲英雄;曾有將軍守關一年,朝廷衰弱,放棄關城,然將軍依舊苦守,滿城皓首卻戰至最後一刻,於百姓而言,此可謂英雄。”

“奉先心中英雄……唉~”說到最後,蔡邕也不免嘆息,這的確都是英雄,但若以此爲標準,未免太苛刻了些。

“坊市之間,便有很多英雄。”呂布見他這般表情,便知他所想,思索道:“凶神惡煞的屠戶,不惜性命救下被惡賊騙走的孩童,貪婪小販爲保婦孺也可挺身而出以命相搏。”

“士人中就無英雄?”蔡邕突然想到,呂布說的這些,似乎沒一個是出自士人的。

“自然是有的,康成恥與外戚爲伍,一生不仕,蘇武牧羊二十載守節不屈,皆可稱之爲英雄,但大多數士人是成不了英雄的。”呂布說完,喝了口茶。

“爲利?”蔡邕想了想,說的不太準確:“牽掛太多?”

“家族越大,親朋越多,自身可以清廉奉公,然而家人呢?人性是貪婪的,能守自身卻難約束他人,一但被拖入其中,受到誘惑,這世間怕是無多少人能再出來。”呂布點點頭,有時候貪的不是官員本身,而是來自親朋的人情,這東西很可怕,卻又很牢固,不是所有人都有節操的。

按照這個邏輯,至少當今天下諸侯是沒資格當呂布嘴裡的英雄了,蔡邕想了想問道:“那不知奉先以爲諸侯該以何相稱?”

“豪傑。”呂布這次倒是沒有猶豫。

“豪傑?”蔡邕咀嚼着這個詞。

“公孫瓚雖剛愎自用,然其馳騁塞外,保境安民,可稱豪傑;袁紹四世三公,又有識人之能,亦有過人心胸,自是豪傑;曹操屠城殺民,惡事做盡,然此人性情堅韌,百折不屈,又能審時度勢,不過此前那許子將已有奸雄之評便不必多說;陶謙、劉表雖是自守之輩,卻能使一州百姓安定,在這亂世中也屬難得,蜀中劉焉深謀遠慮,可惜私心太重,但稱之豪傑不爲過,孫策此子有英雄氣概,他日說不定能將袁術取而代之,可稱豪雄,至於袁術……”

呂布說到最後,停頓了片刻後:“便也算豪傑吧。”

實在回想不起袁術做出過什麼大事,倒是早年有豪俠之稱,總之也是如今天下大諸侯之一,稱一聲豪傑亦不過分。

奸雄、豪雄!

蔡邕敏銳的察覺到,呂布對曹操和孫策的評價異於他人,曹操算他半個弟子,蔡邕是有些瞭解的,至於孫策蔡邕不清楚,既然被呂布提及,倒是需仔細注意一番……

第三百零五章 殺器第三十二章 孫策參軍第六十一章 境遇第三百零二章 隱居第四十九章 賈詡第十章 八方匯聚第二十二章 英雄遲暮第五十一章 暫安第二百五十七章 交代第一百九十二章 勸降第十八章 佈署第四百零一章 鄴城第一百一十一章 獵戶第一百三十六章 剛愎自用第二十四章 初戰第一百零四章 還家第四百二十八章 老將第十五章 投案第一百七十一章 街頭見聞第一百八十二章 爭鋒第三百五十九章 趣事第三百六十八章 無題第一百三十九章 萬國宴第二百五十八章 決死一戰第二百一十三章 新問題第六章 夜色第二百三十七章 討呂聯盟第八十六章 入咸陽第七十三章 良策第三十四章 大戰將臨第一百五十四章 扣人第三百零六章 發兵第一百五十二章 首勝第一百二十五章 落幕第一百五十二章 首勝第四百零九章 無奈第一百零二章 安邑密謀第二十三章 北關埋骨第九十六章 諸侯共討第一百八十八章 求才第四十四章 暗謀第二十一章 危中有機第二十二章 迎駕第一百七十四章 入漢中第二百四十一章 身入賊營第三百一十三章 拙計第二十八章 衝突第三百四十二章 建城第四百一十七章 分裂第四百章 對策第二百六十一章 援助第一百三十六章 剛愎自用第七章 迷茫第六章 迴歸第二百三十章 新歡第二百六十五章 殞命第四百章 對策第一百二十八章 勸服第一百八十三章 放人第三十二章 孫策參軍第八十五章 神蹟第二百章 和平接手第八章 財論第七十章 盟友第六十四章 虎牢關勾心鬥角,呂奉先兵臨城下第四十七章 止步第四十六章 李肅夜走洛陽第三百零七章 超越巔峰的力量第十五章 交易第七十九章 趙雲的挑戰第二百零七章 找幫手第二百一十章 破城第三百三十八章 最後第八十四章 秦末第一百八十七章 要求第三十二章 探尋第一百九十八章 宿命對決第二百零一章 定中州第十四章 長夜第四十二章 不祥預兆第十章 三年第九十九章 一戰項羽第三百零七章 超越巔峰的力量第三百二十七章 想法第七十八章 朝堂之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世間至理第三百九十五章 第一仗第三十四章 決意第三百零五章 殺器第十三章 還家第二百零二章 尾聲第一百九十一章 威震綿竹關第三百七十五章 特殊要求第三百二十一章 人心不齊第三十三章 機會第一百九十七章 可滅呂布的計策第七章 危險預知第三百四十一章 平靜第八章 街角第一百一十五章 再戰項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