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堂很快就搭建起來。
雖說是爲方張氏奔喪,人都聚到一起,但方長遠跟李月蘭這邊一直都沒怎麼搭話,除了形式上必要一些溝通,其他時候幾乎沒有交集。
好像喪也是各奔各的。
陳菊的死,方長遠知道賴不到大房這邊頭上,全怪方張氏和方敏秀。可當初他並不知實情,把怨都歸在了大房身上,這一怨就是五年。
五年裡,好像就只有方圓成親那會兒,他去過方家新宅一趟,同李月蘭說了幾句話,就再沒有其他的了。
那幾句話,連句恭喜祝福都沒有。
這怨的五年裡,把大家之間的感情都怨得生疏了,隔閡了,即便知道以前的事錯怪了她們,方長遠也說不出套近乎的話來。
而且他固執的認爲,陳菊的死與大房無關,方橫的癲癇症與方瑤是脫不了關係的。
如此,靈堂前大家都跪齊了,誰也沒有說上一句話。
方長遠心裡彆扭,李月蘭又何嘗不是。
可她總想着自己是大嫂,爲人處事總要比小叔子要大度一些纔好。到了半夜時候,屋裡生的火盆裡沒了柴禾,她去外面拿了些進來,把火添旺,將火盆往方長遠旁邊移了移。
這屋子漏,外面風一刮,一個勁兒的往屋裡灌。大家又跪在地上,凍得直哆嗦。
唯一的一個火盆原先是放在她旁邊的,可看到方橫跪着跪着就睡着了,半個身子靠在方長遠懷裡,半個身子躺在地上,身上又沒個遮蓋禦寒的東西,這樣下去,定然是要生病的。
方長遠也正擔心這個,但又不好把方橫抱起來放到牀上去睡。守靈是大事,他即使變成了傻子,也不能做出違背孝道的事情來。
李月蘭的這個火盆剛好替他解決了心頭之憂。
“謝謝。”嘴巴張了半天,才吐出乾巴巴的四個字。
“不客氣。”李月蘭也乾巴巴的迴應着。
一來一往的,從天黑到天亮,從前還算親密熱絡的叔嫂兩個也就說了這麼一句話。
方長遠受着火盆,心安理得。完全忘了李月蘭也是個怕冷的,好在身上的衣服料子比較保暖,不然這跪到天亮,李月蘭的身子也是受不住的。
“娘,喝口熱粥去去寒。”第二天一大早,天剛亮,方瑤和方圓就去了廚房煮了苞米粥,第一個盛到李月蘭手裡。
“先給你二叔吧!”李月蘭將碗推出去,“橫兒也該餓了。”
“有他一份,大姐會給他們端過去的。”方瑤看也不看方長遠,復又將粥放到李月蘭手裡。
“瑤兒,事情都過去了,你祖母也走了,該放下的放下吧!”李月蘭見方瑤對方長遠的態度似乎有些薄淡,不由得勸了句。
“我知道。”方瑤嘴裡說着,心裡卻不這麼想。
其實方長遠待她們不薄,她也不願兩家關係鬧得這麼僵。就上次,方圓成親時,李月蘭看方長遠日子過得並不順暢還要求她幫一把,她也覺得該幫襯一下子的。
可這次他回來,方長遠的所作所爲徹底寒了她的心。
方張氏上次大壽和方敏秀所說的那些話,方長遠都聽到了。明知一切事情都是方張氏和方敏秀在背後使的計搗的鬼,這次回來,不但沒有絲毫省悟,對她們依舊冷冷淡淡。
就那火盆,爲什麼讓給他,他就理所應當的受着?
好像始終她們欠了他一樣。
見方瑤面上清清冷冷的,李月蘭就知道方瑤沒把她的話聽進去。也罷,左右兩家關係已然這樣,她也不求有所恢復,所以淡薄就淡薄吧,方張氏這一走,方長遠以後沒事就更不會回來了。
李月蘭端着手裡的粥,沒滋沒味的喝了起來。
正想着,外面響起了陣陣急促的腳步聲。
扭頭一看,是方正回來了。
“正兒。”李月蘭見着兒子,臉上不禁浮起一絲笑容。旋即想到此刻正在辦喪事,那笑不覺又止住了,一臉哀慼道:“正兒,回來得正好,來,快給你祖母嗑頭上香。”
“知道了。”
方正對方張氏亦沒有多深的感情,她死了,他亦沒有悲痛的感覺。李月蘭叫他嗑頭他就嗑頭,叫他跪他就跪,不過是盡晚輩該盡的本份罷了。
“你二叔也回來了,正兒,叫二叔。”待方正向方張氏的牌位嗑頭之時,李月蘭從屋裡取來孝服,給他換上,一邊指着方長遠道。
“二叔。”方正倒沒怎麼猶豫,衝着方長遠就喊了出來。
李月蘭甚是欣慰,都對方長遠冷淡,難免讓方長遠不自在。總算正兒是個聽話的,不像方圓和方瑤兩個丫頭,都長大了,有自己的思想,怎麼勸也不聽。
只有方瑤知道,方正這一聲叫喚,不過也是一種形式罷了。方正是她們三姐弟裡最嫉惡如仇的一個,她纔不相信連她都沒放下的事情,方正會放得下。
“嗯。”方長遠淡淡的應了聲。打量着眼前這個少年郎,如今也有十五了罷,長得眉清朗,身姿颯爽。素來就知他喜歡習武,此刻背上還揹着一柄長劍,加上黝黑的膚色,舉止投足間自有一股英俠之氣。
再低首看看自家的孩子,方橫和方正只差了兩歲,都在一個屋檐下長大,如今卻是天差地別。
方長遠眼裡止不住黯然神傷。
他的孩子成了傻子,生活都不能自理。而方正,早兩年上了學堂,今年就又開始習武,可以說是文武兼備。
這一比,方長遠心裡難受得不行。
話,就更不想多說了。
方正也不在意,與他打了招呼,就跟大姐二姐說話去了。
晌午時分,方張氏正式蓋棺。
第二日,鄉親們陸續前來弔喪,第三日入土。
方張氏的葬禮就這樣結束了。
生前她囂張跋扈,活得熱烈,死後化成一捧黃土,細想之下,人生在世,爭那麼多搶那麼多有何意義。
死了都帶不走。
除了墳前一片唏噓聲,真的什麼都沒有。
方張氏自己可能都沒想到,人活着時,不受鄉親們待見。死了,也沒有得到幾滴同情淚。
就是自己的後輩們,也沒有誰真正是懷揣着悲痛欲絕的心送她入土的。
這一生,何其失敗。
孔老在圖書閣裡研墨練字,只要發現書裡有些語句精妙的或是覺得不錯的,都會抄錄下來。
以便日後回宮還能時時閱讀。
“方家老太太一走,按習俗,瑤丫頭得守孝三年。”他一邊走,一邊用餘光打量墨離,那意思,意有所指。
“我知道。”墨離擰眉,守孝期間男不得娶,女不能嫁,一切喜事都得從簡,必須等到孝期滿,才能恢復正常。
他倒沒想過現在就和瑤兒成親,比竟父皇和太后那邊還有場“硬戰”要打,何時休戰,還不一定。只是有孝在身,倒底很多事情處理起來還是不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