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人就這麼浩浩蕩蕩的出發了,
趙焱晨也沒有說什麼,揹着雷明傑直接就衝進了圓光術之中。張文浩和胖子揹着田真緊隨其後。
張文浩也沒攔着,他知道趙焱晨肯定有自己的打算,而這時候趙焱晨是絕對不可能把幾個人帶上黃泉路的。
果不其然,幾個人進入圓光術之中也沒有出現任何的意外,跟着趙焱晨七拐八拐的竟然找到了一條向下的階梯!
“呦呵!趙焱晨,你是咋找到這地方的?!”胖子看了一眼這向下的階梯,疑惑不解的問道。
“十八羅漢。”趙焱晨吐出四個字,隨後揹着雷明傑下了階梯。
張文浩有點蒙圈,這跟十八羅漢又扯上什麼關係了?
十八羅漢是指佛教傳說中十八位永住世間、護持正法的阿羅漢,由十六羅漢加二尊者而來。他們都是歷史人物,均爲釋迦牟尼的弟子。十六羅漢主要流行於唐代,至唐末,開始出現十八羅漢,到宋代時,則盛行十八羅漢了。十八羅漢的出現;可能與中國文化中對十八的傳統偏好有關。
據佛經記載,十八羅漢原只有十六羅漢,都是釋迦牟尼佛的得道弟子,後來在十六羅漢的基礎上發展成十八羅漢。關於十八羅漢後來補上的兩位羅漢,說法不一。
一說是著《法住記》的慶友和尚與譯經和尚玄奘。前蜀張玄和五代僧人畫家貫休分別畫了十八羅漢圖,宋代時,蘇東坡分別爲上述的畫賦詩題贊。認爲十八羅漢中的第十七尊羅漢是“慶友尊者”,也就是《法住記》的作者,第十八尊羅漢是“賓頭羅尊者”(爲第一尊羅漢的異名。)一說是伽葉與布袋和尚。清朝皇帝乾隆則定十七羅漢爲降龍羅漢(即伽葉尊者),十八羅漢爲伏虎羅漢(即彌勒尊者)。在民間工藝品的十八羅漢,多爲降龍羅漢、伏虎羅漢。生龍活虎,造像形象生動。
釋迦牟尼身邊十六個修行者。是佛經中提到最多的一組羅漢。佛涅槃後,曾令*阿羅漢永住間,濟度衆生。
現存最早記載所有十六羅漢名字的漢譯佛典是《大阿羅漢難提密多羅所說法住記》,由唐代高僧玄奘所譯,難提密多羅是梵語音譯,意譯爲“慶友”,十六羅漢即賓度羅跋惰、迦諾迦伐蹉、迦諾迦跋釐惰、蘇頻陀、諾詎羅、跋陀羅、迦裡迦、伐羅弗多羅、戊博迦、半托迦、羅怙羅、那迦犀那、因揭陀、伐那婆斯、阿氏多、注荼半托迦十六尊者。
由於十六羅漢的生平資料很少,自《法住記》譯出以後,十六羅漢受到佛教徒的普通崇奉,其造像也逐漸流行起來,但是《法住記》中並沒有對十六羅漢的的相貌進行具體描述,造像者根據佛教常識,結合現實生活中的僧人形象,進行藝術誇張,塑造出了清奇古怪的羅漢形象。關於十六羅漢的圖像,最早的是《宣和畫譜》的記載,後梁張僧繇畫有一幅十六羅漢像;關於十六羅漢的雕刻,最早的是杭州煙霞洞吳越國吳延爽發願造的十六羅漢圓雕坐像。此外,蘇州用直保聖寺、山東長清靈嚴寺保存有北宋塑造的羅漢像。
全員畫像十八羅漢,系自十六羅漢演變而來。目前所知最早的十八羅漢像,爲五代·張玄及貫休所繪。其後,宋·蘇東坡分別爲此二畫題十八首贊,並於貫休所作標出羅漢名稱。此外,杭州飛來峰金光洞中,刻在石牀上的十八羅漢像,也是宋代的作品。元代以後,各寺院的大殿中多供有十八羅漢,且在佛教界,羅漢像的繪畫與雕塑,也多以十八羅漢爲主。自此,十六羅漢乃逐漸沉寂,十八羅漢代之而起。日本鎌倉光明寺也有十八羅漢像,據考證系南宋至元代期間之作。
關於十八羅漢的名稱,前十六羅漢,皆如《法住記》所載,並無異說。後二位羅漢,則衆說紛紜,並不一致。茲列出幾種主張如下:
(1)以慶友爲第十七尊,賓頭盧爲第十八尊。其中,慶友即難提蜜多羅,亦即《法住記》的作者;賓頭盧即位列十六羅漢之首的賓度羅跋羅墮闍。
(2)另有加上大迦葉與軍屠鉢嘆二位尊者。依《佛祖統紀》卷三十三所述,唐代妙樂(湛然)首創此說,宋代淨覺(仁嶽)亦採此種說法。此係合併《法住記》所載十六尊者,與《彌勒下生經》的四大聲聞,省略其中重複的二位尊者所成。
(3)西藏地區所傳,則加上達摩多羅與布袋和尚。其中,達摩多羅被認爲是編纂〈優陀那品〉的法救,但無明確的證據。其像爲揹負梵篋,類似唐代入竺僧玄奘。布袋和尚,其起源與中國唐末的契此和尚頗有關聯。另從其周圍圍繞若干幼童看來,也可能與多產神訶梨帝母(hāriti)的配偶半支迦(pa?cika)有關。此外,又有加上降龍、伏虎二尊者,或加摩耶夫人、彌勒二者等不同說法。
賓度羅跋羅墮閣尊者——坐鹿羅漢
端坐神鹿、若有所思泰然自若、清高自賞
坐鹿羅漢
賓度羅是印度十八姓中之一,是貴族婆羅門的望十八羅漢劇照(一)(20張)族,跋羅墮閣是名。這位羅漢本來是印度優陀延王的大臣,權傾一國,但他忽然發心去做和尚。優陀延王親自請他迴轉做官,他怕國王囉唆,遂遁入深山修行。
有一日,皇宮前出現的一名騎鹿和尚,御林軍認得是跋羅墮閣,連忙向優陀延王報告。
國王出來接他入宮,說國家仍然虛位以待,問他是否回來做官。
他說回來是想導國王出家,
他用種種比喻,說明各種慾念之可厭,結果國王就讓位太子,
妖魔除盡、玉宇澄清揚手歡慶、心花怒放
迦諾迦代蹉尊者,是古印度論師之一。論師即善於談論佛學的演說家及雄辯家。有人問他甚麼叫做喜,他解釋說:由聽覺、視覺、嗅覺、味覺和觸覺而感到快樂之喜。又有人問他:“何謂之高慶?”他說:“不由耳眼口鼻手所感覺的快樂,就是高慶。例如誠如向佛,心覺佛在,即感快樂。”他在演說及辯論時,常帶笑容,又因論喜慶而名聞遐邇,故名喜慶羅漢,或歡喜羅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