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屠龍之局

化成尺。

我手中此刻握的便是化成尺,道學之中,尺子之類的法器卻是很多,比如魯般尺、門光尺、丁蘭尺等等。

魯般尺又名魯般尺,相傳爲春秋魯國公輸班所作,後經風水界加入八個字,以丈量房宅吉凶,並呼之爲“門公尺”。其八個字分別是:“財”、“病”、“離”、“義”、“官”、“劫”、“害”、“本”,在每一個字底下,又區分爲四小字,來區分吉凶意義。

又如在與堪輿風水術相關的建築尺度中,有一種叫做“門光尺”。“門光尺”是古代木工師傅用來量度裁定門戶尺度的一種用尺。古人認爲按此尺寸丈量確定的門戶,將會光庭耀祖,從上往下數第二行魯班尺的刻度專用於測量陽宅有關尺度有:“財、病、離、義、官、劫、害、本”八個字,每字管四項,每項是一條預兆,有“登科、富貴、迎福、大吉”等字樣,我手中的化成尺,卻是與這些尺子有所不同,當初在老道留下的遺產之中,也是我比較喜歡的玩意。

這把尺子是我在整理老道遺留的物件之時發現的,是被包裹在一個麻布袋裡面,而尺子外面更是包裹了一層泛黃的紙卷。

當日我打開那紙卷的時候,卻是發現那數尺見方的紙上密密麻麻寫了許多蠅頭小字,而且都是用小篆寫成,而對於小篆我也毫不含糊,讀下去卻是暗自心驚,更是知道了此尺名爲化成尺。

化成尺長一尺八寸,正面白色,反面黑色,上面沒有和其他尺子一般的字跡。

但是當時那紙卷之中卻是說出了化成尺的用法。

“......無極而太極也,理寓於氣,氣從八方,外氣行形,內氣止生,乘風則散,界水則止。是故順五兆,用八卦,排六甲,布八門,推五運,定六氣,明地德,立人道,因變化,原終始,此謂之化成......”

因爲存在此格局用化成尺,更是因爲當日拿到那紙卷之時,上面的一行字跡:“遇星而醒,遇山而開。”

當時我很想不通那句話是什麼意思,但是就在剛纔那一剎那,我卻是明白了“遇星而醒,遇山而開”的意思。

雖然我此刻不明白,爲何當日老道會給我留下這物件,雖然我懷疑當日是否老道算到了我今日的局面,但是那一切即便是現在的我想明白了又能如何,我唯一能做的,便是帶花生離開此地。

化成尺在我手中的瞬間,我卻是明顯感覺到了,眼前的漫天血霧陡然顫抖了一下,似乎尤有餘悸一般。

我不由心中一喜,看來這次還真的對了。

雖然那段文字說明了化成尺的用法,前面說的是化成尺的構造,陰陽二氣而成,正面行陽氣,背面秉承陰。而後面所說,以五星之正變審象,以八方之旺衰審位,以六甲之紀年審運,以八風之開闔審氣,以五紀之盈虛審歲,以六氣之代謝審令......

雖然看起來簡單,但是我卻是不知道如何使用,雖然看起來很簡單,但是此刻對於我來說,確實很難。

不過此刻依照我的推斷,雖然段飛鵬發動了此吊山局,但是卻是還沒有完全運轉開,只要我能夠在此風水局完全示威之前破解,便可保證自己萬無一失,這不又讓我細細想起書中那段文字,雖然眼前的格局跟龍蛇伏吟吊山局有所不同,但是我想肯定會和此風水局有所關聯,除了那層濃稠的血色霧氣之外。

此刻我不由琢磨起那幾句歌訣,關於此吊山局的佈局。

“伏吟天乙遭禍殃。”

“伏吟天乙遭禍殃,天乙古代傳說中三神之一,三神中太乙爲尊,天乙次之,地乙再次。而天乙更是紫微宮星宿,在四柱神煞之中更有天乙貴人之說,此地......”

我盯着眼前的一幕深深地瞅了少許,似乎有所領悟,看來此地說的莫過於四柱神煞,既然是星煞吊山局,看來說的是天乙星煞,又說的乃是門戶。

“六煞文曲壬奎泣。”

“文曲星屬癸水,是北斗星,主科甲功名,文曲與文昌同屬爲吉星,但是文曲星不同於文昌星的是,此星帶有桃花,若女命文曲,自甘墮落,水性楊花。”

“壬者,任也,萬物於此時而懷妊。癸者,揆也,言萬物成熟,揆而藏之。這一句看起來便是說的文曲星煞位,不過這六煞應該是......”

我不由皺眉苦思,不過突然想明白過來。

“自奎宿五度,至胃宿六度,爲河魁,於辰在戌。所以六煞應該說的此六星煞位。”

“這麼看來第二句說的乃是文曲星星煞位與六星星煞位之間,哭泣?”

“這不又讓我想起了那嚶嚶之聲,看來第二句應該說的眼前的一幕。”

“絕命定傷見血亡,龍蛇伏吟吊山殤。”

我沉吟少許,卻是想不明白這兩句話的意思,但是我想肯定和這吊山局勢有關,不過此刻我想走一步看一步,如果想不明白一直困在這屋子之中,恐怕我們一點機會也沒有了。

此刻我想到,那嚶嚶之聲也許和斬龍颱風水池那處有關,因爲我想起剛纔那詭異的一幕。

“花生,找個東西,撒點尿,端在手中。”

我回身看了一眼花生,吩咐道。

花生瞪着個眼,好半天說了句:“俺好像沒有尿尿的......”

我斜瞪了他一眼,他話說到一半不由憋回去了,趕緊從不遠處取了個杯子,背過我,好半天才轉過身,對着我憨笑道:“大哥,俺就這麼點了,夠不。”

“真騷!”我嘀咕一句,趕緊撇過頭去,說道,“夠了。”

然後從褡褳中取出羅盤,按照記憶辨別出斬龍颱風水池的所在,然後對花生說道:“等下你跟進我,最好拉着我,我讓你怎麼做,你就怎麼做。”

“恩!”花生點頭應道,然後便抓住了我的衣角。

“走吧,等下記住,聽到什麼,見到什麼,都不管不問,知道沒。”

“曉得了!”花生一個勁的點頭。

這不由讓我放心了,然後我便邁開腿,左手拿着羅盤,右手拿着化成尺,走在前面,花生拉着我,緊跟其後。

一踏出房門,我便感覺到一股陰風逆襲而來,頓時渾身打了個寒顫,在那濃烈的血霧之中,更是傳來陣陣濃郁的血煞氣,一度讓我打了幾個噴嚏。

我不由皺皺眉。

好強的血煞氣。

我想不通,我只不過是沒答應段飛鵬的要求,殺了他,他便會發動如此強悍的吊山局,這點到現在我也想不明白是怎麼回事,而更讓我想不明白的便是之前看到的那詭異的一幕。

明顯那被稱作秀蓮的是被段飛鵬從脖頸一直到肚囊之下一刀豁開的,想起那一幕,我此刻都渾身說不出的寒意。

而當我踏入院子之中的時候,我似乎想明白了那第三句話。

血染道使逆龍入池。

既然如段飛鵬所說,我是道使,那麼此刻我不正是被血浸泡嗎?

逆龍?

難道是鬼龍架穴之中的鬼龍?鬼龍乃是逆龍之局,定是無疑。

那麼入池?

難道是逆龍之局入了斬龍臺?

龍上了斬龍臺,必然是龍頭落地的下場,那時候斬龍臺便成了真正的斬龍臺,更是剮龍臺。

我不由心頭一跳,突然似乎隱隱感覺到,自己犯了個大錯誤。

難道段飛鵬是想借我手斬殺鬼龍?難道他所佈置的乃是屠龍之局?

這似乎有點太不可思議了。

但是當我想起段飛鵬對我談及風水知識之時的淵博,我不由眉頭一皺,這很有可能,憑對方的風水造詣,也未嘗不能作出如此匪夷所思之事情。

但是爲何要把握也攪進局裡面呢?

慢慢的往前走,我卻是如何也想不明白。

而就在此時,我卻是來到了之前的倆風水池旁,此刻卻是看到,那半月形的池子一片殷紅,那宛如帶子有如同刀一般的風水池,卻還是一片平靜。

“大哥,你快看,那兒......那兒好像是那個丫頭?”

花生的驚叫不由讓我一驚,不由順着花生所指望去,渾身不由一陣發怵。

只見在那半月形的風水池中不停的發出“咕咚”“咕咚”的叫聲,而隨着那叫聲,我看到一顆血紅的心臟翻出水面,然後是一顆頭。

頭髮被水浸溼,此刻披頭散髮,露出一顆蒼白的臉,瞪大的眼睛,在那血霧之中冷冷的瞅着我們。

風水池中翻滾的水不斷的從那眼眶之中滾出,宛如血淚一般,而那聲音正是從那眼睛的地方發出。

看着這一幕,我不由心中駭然。

斷頭臺,必然是剮龍臺,看來段飛鵬的目的果然是剮龍。

而此刻我不由想起當時段飛鵬背對着我時的那一幕,扯着一串人腸走出大門時候的情景。

腸,是人體集聚氣之最大而流行無間者。

當我心中回憶起這句話的時候臉色頓時變了。

這段飛鵬是打算以修煉作爲引子,看來目的果然如此。但是既然秀蓮作爲引子,那麼我又會是什麼?

此刻我已經想不了那麼多,唯一現在要做的便是破局,如果果真斬龍,那麼此地雖然是逆龍之勢,但是必然更會窮山惡水,到時候罪孽可就大了。

想到此處,我不由握緊了手中化成尺。

第68章 血符第8章 宿命中人第23章 輪迴池第18章 魂飛魄散第35章 調戲老虎第19章 陰陽宮第26章 度鬼針第7章 神秘城池第60章 道玄之論第1章 梅山魅夜第17章 克妻喪子第32章 不想長大第37章 雷法滅妖第51章 借命之道第14章 八門扛屍棺第47章 以魂養魂,滋養陰人第1章 血食第47章 經卷再現第9章 仁波切第4章 賊風第4章 死絕之符第16章 替鬼出頭第22章 地宮第63章 喚龍庭第2章 噬嬰第45章 兩個花生第3章 金光顯聖第65章 測命骨第10章 佛眼流血淚第42章 半邊臉第16章 惡鬼林第31章 六丁六甲第53章 驟死獄中第30章 地下河流潮汐第56章 一尿破萬法第9章 陰陽九獄第33章 古怪的村寨第23章 輪迴池第50章 陰陽之厄第17章 妒鬼印記第2章 噬嬰第8章 葬月洞第1章 巧兒求救第15章 魂歸第18章 有女樂殤第23章 龍蛇伏吟吊山局第2章 劫珠第12章 嗜血第63章 喚龍庭第23章 輪迴池第19章 陰陽宮第7章 引魂卷第42章 聖女第11章 血池第7章 小雌鳥第2章 五鬼擡棺第12章 威逼利誘第43章 九黎第28章 傳說第38章 野人部落第66章 龍山行度八式第1章 巧兒求救第35章 調戲老虎第24章 屠龍之局第29章 排六甲,運九龍第19章 陰陽宮第27章 承天應命第23章 龍蛇伏吟吊山局第10章 三元封印第49章 氣被打劫第61章 我是高人第41章 原始之美第47章 以魂養魂,滋養陰人第69章 煞寶第14章 八門扛屍棺第15章 魂歸第60章 道玄之論第1章 世外桃源第39章 白蓮聖火第51章 借命之道第35章 調戲老虎第10章 十八冥丁羅生法陣第30章 殘虹第15章 殺了我第9章 陰陽九獄第3章 金光顯聖第11章 韶華經年,恍然如夢第21章 天機卷第18章 有女樂殤第1章 梅山魅夜第5章 誰言道法不通天第13章 符籙第7章 鬼夫妻第19章 畫符第31章 迷離鬼夜第63章 喚龍庭第31章 六丁六甲第51章 借命之道第43章 九黎第9章 仁波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