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6:拆分

大明朝廷,現在基本上沒有了那種所謂的早朝,在秦風看來,大大小小數百官員天沒亮就爬起來參加這個什麼所謂的朝會完全沒有必要,不僅折騰人,而且根本就不會真正地做成什麼事情,反而會極大地干擾一天的正常辦公.所以近幾年來,除了一些大型的慶典必須要這樣做之外,早朝實際上已經被取消了.而取代這個早朝制度的則是每五天一次的例會.

在這個例會之上,皇帝和各部長官都會出席,通報這幾天來本部的具體工作以及介紹接下來將要做的什麼工作,那些是可以獨立完成的,哪些是需要其它部門協作完成的,事先各部門都要拿出具體的可操作性的預案之來,在這個例會之上進行討論過後,可以執行的馬上就可以進入實際操作階段,還有疑義的,則提出預案的再下去完善自己的方案,彌補不足.

這樣的改變,讓許多的官員,特別是那些中下級官員們很是歡喜,對於他們來說,這不僅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事情,對於他們的生活而言,也是有着極大的好處.

越京居,大不易.

內城現在的房價高不可樊,就算是薪餉不菲的官員們,如果家裡沒有什麼其它的營生的話,對於這樣的房價也是望而生畏,即便是租,也讓人覺得難以承受,絕大部分的中下級官員,都很自覺地在外城買房或者租房居住,現在的越京城可不是十多年前的越京城,城市規模幾乎擴大了兩倍,按照以前的上朝模式,這些人只怕四更天就得爬起來往皇城趕,參加完早朝之後,再分散到各自的衙門去,這個時候,大家想的不是如何辦公而是隻想趴在桌子之上再眯一會兒.

現在就很好了,上朝成了高官們的事兒,至少也是侍郎一級的人物纔會去參加這樣的例外,其它的人,按部就班的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好了.

當然,也有極少數的人因爲就此沒了天天見到皇帝而失去了一飛沖天的機會而遺憾不已.

不過持有這種想法的人,是絕對的少數派,在大明,基本上沒有這種因爲什麼事情而被某人看中就此一飛沖天的土壤,官員的任用,升遷,都有了一套相對穩定的程序.

今年以來,大明的朝廷官制改制仍然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着,這種改變其實一直都在進行着,只不過步子不大,總是完成一個部門的調整,然後看看效果之後,纔會進行下一個步驟,但到了今年,步子突然就邁得又急又快了.

一般的解釋就是經過兩年的執政,金景南已經徹底站穩了腳跟,開始大刀闊斧地推行自己的執政思路,而金景南對此卻也沒有任何的辯解,安之若怡,也只有核心層和接近核心層的那一批人才知道,推動這些改革的人其實是皇帝秦風,金景南只不過是執行者而已.

當然,如果首輔是權雲的話,秦風的這些改革不會進行的如此順利,但金景南對於秦風的意思,向來就是毫不猶豫地執行.

戶部今年被改爲財政部,原先從戶部分離出了稅務總局,商務部,今年又從戶部裡分離出了民政總局,按照皇帝的意思,過去的戶部,現在的財政部,再加上更早的從戶部分離出去的大明太平銀行,戶部的權利被一再地縮減.

御史臺被一分爲二,一部分變成了監察部,原本隸屬於御史臺的監察院變成了國家安全部.刑部變成了司法部,刑部最強有力的爪牙武裝巡捕被取消,全部就地轉爲歸屬新成立的警察局管理.

朝廷在給予了地方之上縣以下官員的人事權之後,卻又將司法權從地方之上剝離了出來,警察局負責破案,抓人,然後將案件提交到監察部下的檢查院,由檢查院決定是否起訴,然後再交予法院,也就是過去的大理寺進行判決.

這一系列的改變之後,地方政府對於暴力機關的影響力已經降到了最低.因爲這些地方上的暴力機關不但受地方之上的管理,同樣也受他們的直系上級管理.

在大家看來,接下來,恐怕就要對天下第一大部吏部動手了.

到了現在,大家也都算是看清楚了,以前的六部已經被分解得七零八落,分拆的結果就是,皇帝對於權力是抓得越來越緊了.不過所有人也不得不承認,在這樣一番拆解之後,辦事的效率的確是提高了不少.現在做事,權責分明,那個部門辦壞了差使,一目瞭然.不用替別人背黑鍋.

又是五天一次的照常例會,與會的高官們坐在長條桌的兩邊,各自默默地整理着自己面前的文件,等待着皇帝陛下的到來.

這個時候沒有人作聲,倒是有不少人不時交換一下目光,有笑咪咪的點頭示意的,也有對視之間閃爍着火花的,這種自然是心知肚明等一會兒彼此就會在皇帝陛下針鋒相對了.

部門越分越多,越分越細,彼此之間的利益之爭,權責之爭,自然也就越來越多了.

隨着門外腳步聲越來越近,衆人都是坐直了身子,等到樂公公率先推開門走進來的時候,條桌兩邊的高官們都是齊唰唰地站了起來.

“見過陛下.”

秦風走到上首,雙手按了按,”都坐吧.”

待得衆人坐定,秦風輕輕地咳了一聲,道:”昨天我去探看了蕭老爺子,老爺子問題不大,但就是年紀大了,再也受不得連累,我與老爺子懇談了一番,老爺子已經決定辭去禮部尚書一職,安心在家養老了.”

衆人微微點頭,禮部尚書蕭華快八十歲了,在這個時代來說,絕對是難得的高壽了,他的致仕是意料之中的事情.重要的是隨着蕭老爺子的致仕,一個高官的位子可就空出來了.今日來開會的禮部侍郎程維高的眼睛分外便明亮了一些.

所有人的眼睛都看向秦風,既然提到了這事兒,那皇帝接下來自然還有下文.

“昨日首輔與我商議了良久,根據我大明現在的實際情況,禮部準備進行改革.”秦風接着道.

所有人一下子就提起了精神,大家以爲接下來要動的是吏部,沒有想到,禮部要先挨一刀了.

“首輔,你給大家說吧!”秦風看向左首邊的金景南.

“是,陛下.”金景南點了點頭,打開了面前的文件夾子:”朝廷準備撤銷禮部.”

話一出口,屋子裡頓時一陣譁然,大家怎麼也沒有想到,聽到的結果居然是撤消禮部,一時都不由愕然地看着金景南.

“撤銷禮部,成立教育部,主管大明所有學堂,從小學到大學.”金景南擡起頭看了衆人一眼,架在鼻樑之上的眼鏡後面,一雙眼睛灼灼發亮,接着道:”成立外交部,主管大明所有外交事務以及大明所有典儀.”

這就是將禮部一分爲二了.按照現在的分法,教育部立時便成了炙手可熱的位置,大明皇帝秦風極度重視教育,即便不說京師大學堂,醫學院,工學院這些高端地學校,便是那些中小學堂,現在也是遍及大明,每年朝廷撥給這些學校的錢,高達數百萬兩.相比之下,外交部可就要可憐多了,因爲大明現在就沒有多少外交工作可做,這片大陸之上還有一個大齊,但與大明是敵對關係,說不定啥時候就打起來了,像馬尼拉那邊倒有幾十個小國,不過那片地方一直是兵部和商業部在負責,現在又成了預想中的戰場,除了這些,所謂的外交部還有多少事兒做?完全就變成了一個清水衙門嘛.

金景南將眼鏡摘下來擦了擦,重新帶上,不帶絲毫感情地接着念道:”外交部部長,由原禮部侍郎程維高接任,教育部長,則由京師大學堂校長高尚接任.”

唸到這裡,在場的程維高猛地擡起頭來,掩飾不住的失望之色.

金景南合上了文件夾,眼觀鼻,鼻觀心,

秦風看着程維高,微笑着道:”程部長,蕭老爺子現在身體不好,再拿公務去擾他,對他身體不好,所以接下來的拆分事情,你要多多操勞了,高尚以前一直在京師大學堂任職,對於行政工作的熟悉程度肯定不如你,你要多多地幫幫他.”

“陛下放心.”程維高終於還是在秦風的逼視之中屈服了,”臣一定會和高部長合作把這件事情辦好的.”

“很好.”秦風點了點頭,這也是對程維高的一個考驗,如果程維高通不過的話,那接下來等待他的就是致仕了,眼下陳也在永平郡已經徹底掌握了局面,秦風對於程氏的忌憚也終於可以放下心來了.但不管怎麼說,程維高也是在大明的建立過程之中立下了大功的人,如果他能好好地站好這最後一班崗,秦風並不介意給予他相應的體面.現在的外交部雖然是一個空架子,但以後可說不準,再說了,外交部長仍然在大明的核心領導層中,照樣是政事堂的成員.

“陛下,今天我準備重點談一談關於寧則楓的事情.”眼見上一件事已經蓋棺定論,小貓打開了面前的文件夾,看着秦風道.

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舒暢歸來第一百六十章:不可思議1840:要打就要打痛第九百二十一章:呼應第九百五十五章:用敵人的錢,煉自己的兵第一千零一十五章:追風歸來第二百三十章:騷亂第一百章:有事相詢第一百一十七章:安排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首輔的憤怒第一百七十六章:滿門抄斬第七百三十五章:死守豐縣第六百九十一章:落網第七百九十章:回家第七百九十六章:巡視撫遠第五百八十二章:棋子也有翻身時第五百七十一章:一往情深的舒暢2070:有人歡喜1682:機構大改革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秦風的秘密出行第一百五十六章:討債(4)第一百九十六章:咱們當土匪去第三百七十七章:去找你媽媽1928:高明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手下留情第八百九十七章:一個有着遠大夢想的人第一千二 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長安震怒第六百八十四章:坦白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不解其意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石泉湖邊的木屋第一百七十七章:希望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犧牲2073:攻克萊州1954:接見第一百二十九章:不敢相信第九百四十七章:軍事佈署第一百四十一章:你信嗎?第九十五章:虛情真意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最後的瘋狂(中二)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融洽第六百八十三章:是醉還是醒第六百六十四章:害怕的郡守大人第六百三十二章:一勞永逸第四百七十章:招納第四百一十二章:與其餓死,不如戰死第三百七十九章:宗門1959:不要忘記,不能忘記1964:絕望的情緒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閔若英之死1854:變化第八十章:最後的考量1834:第一個任務1959:不要忘記,不能忘記第七百九十九章:把他們給我丟出去第三百三十二章:幸運者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攻城第一千零一十九章:打亂計劃的意外第七百三十三章:半渡而擊第八百六十一章:你掐住了老虎的脖子,但你不可能永遠掐着1832:變革中的大明1986:缺德第六十二章:擔架上的傷員1709:生意第六百七十六章:控制的力度第八百四十二章:豪賭2046:火火火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渡河作戰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巧舌如簧第五百二十三章:競相當奸細第一千零三十三章:虎牢之爭(1)第一章:敢死營的冷麪校尉1798:年輕的政治家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忠勇之村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進擊的明軍(3)1670:修河的資金第六十九章:討好第二百零八章:絕地第七百七十八章:人的問題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必須要加快節奏第九百零五章:財帛動人心第八百一十九章:先打一仗再說1993:轟炸第一百七十一章:落英山脈的最後一戰(中)1961:歸來第三百零一章:越京城裡的臥底第一百八十一章:大王莊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入楚第一千一百零三章:夜攻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越京留守2054:最後一次的大規模騎兵作戰第九百七十八章:送歸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最後的手段2044:全面接戰第四百二十章:視察1812:大本營所在地1975:掃平第八百一十九章:先打一仗再說第四百五十八章:兄弟相見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先決條件1797:善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