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四章:他們不動手,我們便絕不動手

“我們一定會付出很多,但我們卻不見得能有多少收穫!更大的可能是,我們會成爲又一個犧牲者。陛下,秦風是一個野心勃勃的人,從本質上來講,他與齊國曹天成沒有什麼兩樣。這些年,我們養了一隻虎,來對抗齊國這條龍,現在虎已長成,龍卻在衰老,我們要做的,是努力去促成龍虎鬥,而不是成爲他們的刀槍。秦風在這個時候,在他們明國人困馬乏財力不繼的時候,還要努力促成三國抗齊,不惜出動大軍,不是真有什麼抗齊之心,他是盼望着我們貪小便宜,看到了我們這兩年對齊作戰不利,急於扳回戰略劣勢的心理,誘使我們上當。一旦我們當真如他所願動了手,那可就是出手容易收手難了。我敢斷言,他絕不會先於我們向齊國動手,甚至我們動了手,他也不會動手。而是會與齊國展開談判以要協齊國拿到他想要的東西。陛下,齊國是惡龍,秦風也是猛虎,斷然不能小覷了他。”

程務本侃侃而談:“陛下,小覷他的人都死了。先是莫洛,接着是吳鑑,最近的就是鄧樸了,秦國現在已經被他打趴下,我們如果對明國還不能提起警戒之心,那誰能說得定,下一個不是我們呢?”

“程公,你是不是太危言聳聽了?”羅良冷着臉,剛剛程務本說到對齊作戰不利,他作爲東部邊軍統帥,無疑是要負主要責任的。在程務本統領東部邊軍的時候,楚國持守勢,與齊國對峙多年,並不落下風。

但到了閔若英當了皇帝,不滿程務本的龜縮自守之策,野心勃勃的閔若英想要的是進攻,在戰場之上取得優勢,閔威時代楚國幾十年的積蓄,使得楚國的國力有了長足的進步,國庫豐盈,兵強馬壯,國民的富裕程度甚至超過了齊國,這也滋生了閔若英的野心。

換上羅良,便是由守勢轉作攻勢的基本國策的改變。只是羅良沒有完成閔若英交給他的任務,喪失了最好的機會之後,讓齊國緩過了氣來,接下來的幾年之中,龐大的齊國一點一點的先是扭轉劣勢,然後形成均勢,最後佔據上風。

而這一切,羅良自然是需要負主要責任的。正是因爲對於羅良的不滿,閔若英這才又將已經閒置起來高高供着的程務本再次委以重任,又將程系大將江濤派到了東部邊軍擔任實職副將。這對於羅良來說,是一個警告,也是一個逼迫,如果羅良不能改變這一切的話,那閔若英隨時都有可能換人。

羅良當然有緊迫感。作爲一名臣子,他已經走上了人生巔峰,而他最想的就是青史留名。而想要做到這一點,那就絕不能失去東部邊軍統帥這一個讓他發揮本領的舞臺。

所以這一次當明國派使來尋求結盟,一道攻齊,羅良立即便覺得這是一個絕好的機會,以明軍現在表現出來的戰鬥力,齊軍絕對不敢掉以輕心,必然會調取大量的兵馬,物資去往與明國交鋒的戰場,這對於他來說,當然是壓力大大減輕。再加上一個秦國,就算不出兵作戰,但肖鏘的五萬兵馬一也虎牢關,本身就是一種威懾,齊國又怎麼能當作視而不見呢?像肖鏘這種見利忘義的傢伙,一旦讓他瞅準了機會,豈會不撲上來撕咬幾口的?此人人品雖然不咋的,但並不是沒有本事的人。

“陛下,臣是不是危言聳聽,想來陛下定有判斷。”程務本看着閔若英,淡淡地道。

閔若英皺着眉頭,沉思片刻:“程公所說,的確有道理,這事兒,我得好好想一想,程公啊,明國特使還在上京城,這兩天你陪他好好轉一轉,玩一玩吧,你跟他們熟,交情也好,對了,今天上朝前,母后還特意說了要見見這個特使,母后身體不好了,特別想念兮兒和兩個外孫,讓這個明使向母后去講一講她們的情況吧,聽說這一次兮兒也上了戰場,母后可是擔心得很。讓這個特使去寬寬母后的心。”

“是,陛下。”程務本點了點頭,站起來,施禮退了下去。

屋子裡只剩下了閔若英與羅良兩人。

“陛下,程務本只不過是爲了他的私心罷了,請陛下相信我,這一次臣一定會讓陛下滿意的。”羅良站了起來,大聲道。

閔若英擺了擺手:“不得不說,程公此番話還是很有道理的。秦風此人,能在短短的時間之內,便從一個小小的校尉做到了如此的成就,當真是一個奇蹟,如果早知如此,當初這個妹無,人就真該認下啊!哈哈哈,這個妹夫很了不起,我看起眼了。”

“陛下!”羅良一聽便有些急了,如果閔若英當真決定不出兵的話,那他就又要喪失一次大好的機會了。

“不過該準備的我們還是要準備。”閔若英收起了笑容,“東部邊軍還是要準備打仗,但到底打不打,什麼時候打,可就要好好的考究一番了。”

聽了閔若英這話,羅良不由大喜:“陛下,臣這就返回東部邊軍,全軍動員,準備向齊人發動攻擊。”

“時機!”閔若英瞪視着羅良,“羅帥,這一次動手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好,說得簡單一點,那就是如果明國沒有先動手,我們就絕不動手,如果他們率先發起了進攻,那就證明,秦風的確是想聯合我大楚,以及秦國來對付齊國。”

“不錯,陛下,程務本其實有一點說得沒有錯,那秦風的確是有野心的,但正因爲如此,臣在相信,這一次他是真想對齊國動手。理由很簡單,齊國的確是最強大的,秦風想要達到他的野心和目的,那麼齊國便是他繞不過去的坎,相必與我們大楚,明國與齊國邊界更長,而有齊國屢次暗算秦風,以秦風那性子,如果說不想報復我還真不相信。削弱齊國的同時,還能出一口胸中惡氣,臣相信明國這一次絕對是玩真的。”

“話雖如此說,但仍然要小心在意。羅帥,如果明國率先動手了,那你在昆凌關,就不必遲疑了,大軍壓進,與明國共同夾擊齊國,這一戰,不說獲得多大的戰果,至少,要將戰略優勢奪回來,如果能再次進軍高湖甚至拿下高湖,那一戰我們就賺大了。上一次,就差那麼一點點啊!”閔若英不無遺憾地道。

“陛下,這一次,臣絕不會負陛下所託。”羅良垂首道。

閔若英冷冷一笑,“羅帥,你也要明白,我雖然有耐心,但這耐心也是有限的。如果這一次還是失敗的話,我會考慮換人的。朝中已經有不少人建議讓程務本重回東部邊軍,便連母后也開始念叼此事。老人家年紀大了,這兩年愈發的心心念念着天下無事,當年程務本在東部幹得不錯,讓他老人家很喜歡呢。”

羅良深深的吸了一口氣,“陛下,臣絕不會失敗,臣還一心念着,追隨在陛下身後,青史留名呢!”

閔若英微微一笑,“很好。你下去吧,抓緊時間趕回昆凌關,整軍備戰,等候命令吧!”

“遵命!”羅良站了起來,躬身退了出去。

閔若英一個人在屋子裡呆了片刻,命人召來了首輔馬向東。

“首輔,今天朝會之上,程公與羅帥相爭,你一直沒有發言,朕覺得,兩人說得都有道理,你更支持誰一些?”閔若英開門見山的問道,“現在你不要揣澤朕的意思,朕想聽聽你究意是怎麼想的。”

馬向東這位首輔,與前任首輔楊一和的風格完全不同,楊一和認準的事情,就算皇帝有不同的意見,他也會據理力爭,一直到達到自己的目的爲止,而馬向東,則是不折不扣的一箇中庸首相,他先考慮的不是實際的需要而是皇帝的意思。只要皇帝認爲對的事情,他便一定會努力達成,哪怕是錯的。

閔若英當然瞭解這一點,當然,這也是他重用馬向東的原因,楊一和是個能創造的首輔,但卻也是一個強勢的首輔,在楊一和當政時期,閔若英甚至認爲整個國家不是父皇在當家,而是楊一和在按照自己的想法改變楚國,這一點,閔威能忍,他卻不能忍。馬向東也有能力,但卻是一個補鍋匠,自己要做的事情,他會竭力去完成,就算有問題,他也會努力的去替自己擦屁股,儘量的將事情做圓滿。

強勢的閔若英需要一個這樣的首相,他怎麼可能容忍一個強勢的首相來分他的權呢?但這一次,他去想聽聽馬向東的真實想法。

馬向東眨巴着眼睛看着皇帝,半晌才道:“陛下,打有打的道理,不打有不打的道理。”

聽了馬向東這模棱兩可的回答,閔若英有些哭笑不得。“首輔,朕說過,要聽你真實的想法。”

馬向東認真的點點頭:“陛下,這就是臣的想法,不過臣認爲,程公所說,也不得不慮,所以這一次,只要明國先動了手,我們不妨便可以跟上。”

“你也這麼認爲的?”閔若英呵呵一笑。

聽到皇帝這麼說,馬向東如釋重負,“原來陛下也是這麼想的?”

“不錯,秦風狡滑,不得不防,他不率先動手,我們絕不動手。首輔,國庫可還充盈否?”

“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支持一場大戰倒沒有問題,只是連着打了這四五年的仗,朝野之間,怨言肯定是有的。”

“勝利者是不受譴責的,只要打贏一場大仗,所有怨言都會煙消雲散。”閔若英不以爲意。“當然,首輔在這方面,還得多上些心,畢竟上下一心,方能齊心協力。”

第四百六十六章:大唐的最高機密1836:盛迎第二百一十四章:編織一個大騙局1829:大生意1704:倒錢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種子基地1884:廣陽城之戰(4)第二百九十四章:黑布下的東西第八百二十二章:楊致的死囚營第一百二十九章:不敢相信第九百三十三章:寧氏威風第九百八十六章:鋼鐵之都第二百八十五章:吳昕的痛苦第一千二百零六章:大帥最後的日子(下)第七百五十章:圍魏擊趙第六百四十七章:常使英雄淚滿襟第五百三十四章:且隨本心第四百六十六章:大唐的最高機密第一千零八十八章:入我觳中1878:發財種種2089:垂死掙扎(中)第三百五十五章:江湖路遠,不必再見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楊致進城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風乍起1774:這是內事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用最快的速度掃平障礙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太歹毒了第三百零九章:轉交情報第一千零七十四章:齊聚虎牢第五百五十章:憂慮第九十二章:手段1950:激戰馬尼拉(下)2058:御駕親征第三百九十七章:我們需要一個大亂的越國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千年之前的日記(下)第二百二十八章:虎生雙翼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不解其意第九百八十八章:隨手弄出來的大發明1821:包圍他們2033:轟炸長安(中)第一千五百章:亂戰第七百二十二章:妥善佈置第四百八十八章:一首詩1724:試炮1834:第一個任務1720:吵架,打架,都是爲了最好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歸無路1988:人心離散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無路可走,唯有死戰2079:狄夷之入中華則中華之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鄉音鄉曲1826:暗黑之手第九百一十九章:分道第三百六十七章:那個傻女人第七十七章:如果快樂你就拍拍手1994:窺一葉而知秋第八百一十四章:他們不動手,我們便絕不動手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看得愈多愈擔心第一千零二十六章:人人自危的長安1834:第一個任務第七百八十九章:置身事外有何不好第一百一十一章:圍殺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當年的感覺第一千三百七十章:最後的瘋狂(還中)2073:攻克萊州第一十三章:一驚一乍,一起一落1865:郵政第四十五章:知道了1780:處分第一千零八十章:可怕的合作者1892:懵逼的青年第四百六十四章:誰的算計更深一些第七百九十八章:禍福無門惟人自召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西行記(1)第二百七十八章:舒神醫的罐罐第三百二十一章:猜忖第七百一十五章:悍戰第四百二十四:分道1874:人生有很多無奈第五百六十一章:將被破壞的平衡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釣魚第一百零一章:頭痛的問題第四百五十章:警鐘鳴第一千零三十七章:虎牢之爭(5)第九百四十三章:最後的衝鋒第五十一章:鋌而走險1927:硯港攻防(又下)第七百零三章:我們需要一支水師第六百六十三章:正陽新貴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千鈞繫於一髮第七十二章:耿耿於懷第一千零一章:曾經的戰俘第一千零二十二章:今日不同往昔第四百四十二章:我們兩個,都不是好東西1974:西軍的戰鬥力1706:喜事第七百五十七章:殺鄧樸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小生意,大收入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穩定壓倒一切第七百四十六章:搏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