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3章 本科生與技術工

bookmark

“我們國內目前最缺的是技術型人才,這些年來增加的就業崗位很多,但那些從鄉鎮農村出來務工的人,大多都不具備某方面專業技術。

來到大城市後,雖然找到工作沒問題,但是很難拿到優厚的工資。

工廠裡缺技術工,機牀操作、各類設計師什麼的,幾乎都缺。

中央最近正在考慮擴大各所高校的本科招生數量,不過這樣一來,那些高校的資源就不夠了,說到底還是學校數量太少。

如果多一些像你爺爺那樣的人就好了,據說滬市的雪山大學教學水平很不錯,幾乎人人都會一門外語。

有位同事今年年初去參觀過,回來之後告訴我們說被嚇到了。

聽完一節課之後,發現教學方式跟國內其他學校完全不同,學生們對一些事情很有看法,等從學校裡出來後,都是精英啊……”

張書記打破寧靜,開口說出這段話,車隊正離開市區,前往華爲公司總部。

離開市區後,見到的廠房很少,偶爾還能看見農村,房子挺破舊。

韓宣可不敢小看這些農民,將來都是讓人眼紅的“拆二代”。

他老家當初有三十多畝地,連老房子一起,拆遷分到市區的三套房,還有上百萬現金。

所以清楚知道這些大城市周邊的居民,將來會有多快活,等城市擴張時候,輕鬆鬆鬆就能拿到許多人累死累活幾輩子都賺不到的錢。

只是因爲他們住了個好地方而已,無關自身努力,難怪會有那麼多人覺得徵地賠款不公平......

水田裡長着綠油油的水稻,差不多還有一個月時間就能收穫。

將來鵬城會成爲全國首個沒有農村和農民的城市,這個年代周邊土地暫時沒有開發,依然還有人在種植。

不過許多土地已經荒廢,不知是已經被人買下,準備建設工廠,還是農民跑去城裡打工,沒時間打理自己家的土地。

一般來說,農民種田確實掙不到錢,只能圖個溫飽。

海南農民最幸福,因爲一年可以種植三季水稻,粵省也不錯,能種兩次。

相比起水稻,小麥的價格略低,而且產量比雜交水稻低,因此華北平原附近,每年只種一季稻、一季麥,農民的收入更少。

沿海地區颱風天氣多,會影響到水稻產量,某些災害嚴重的年份,說不定就會血本無歸。

相比而言,打工雖然累了些,但能掙到更多的錢,他們如果不能工作和種田兩邊都照顧到,很多人寧願丟棄土地,跑去城市裡上班......

雪山大學建好後,已經招收兩屆學生,第一批入學的那些,正在上大二,全校總共只有七百多位學生,老師的數量卻已經近百。

做爲華夏第一所完全由外資捐贈的高校,雪山大學在老爺子的要求下,得到一些政策方面的特殊支持,比如說可以獨立設定招生政策、自主招生。

學校裡許多教授,都是從耶魯、斯坦福、劍橋、香江中文等世界知名大學請來任教。

雖然他們在原屬學校時候,不是最出色的老師,但能夠在那些學校任職,並且被老爺子找的獵頭公司看中,說明本身的知識水平絕對過硬。

雪山大學奉行的是精英教育,想要去那裡上學,不僅看高考成績,每位學生都還會被單獨面試,覺得合適入學纔會錄取,一些有特長的天才也會被破例招收。

舉個例子,有次報紙報道說,楊州有位七歲的女孩,能自學初中和高中的知識。

立馬便有雪山大學的人,上門聯繫對方父母,希望能夠帶走她單獨進行教導,經過測試,智商高達149。

華夏的填鴨式教育容易埋沒天才,按道理來說人口比美國多出許多倍,出現在某些方面具有特殊天賦天才少年的概率,也應該更大,可事實並不如此。

學校對平常人來說,是教育的溫牀,對天才來說卻會毀了他們。

短短兩年時間,雪山大學已經找到二十多位在某些方面具有天賦的青少年,不是說就一定會成才,但他們當中成才的機率,比普通人高出許多……

韓宣回答張書記說:“在我看來,某些專科學校,比本科學校更重要。

至少在培養專業型人才方面確實是這樣,現在社會上缺少的不是理論派。

培養一位擁有特定技術的專科學生,需要的花費精力,遠遠比培養本科生多,他們能夠更快進入社會。

所謂通十行不如精通一行,所以我建議你們多建一些專科學校,這對師資力量的要求也低。

如果有需要借鑑的地方,我可以將歐美各國技術學校的具體建設辦法找給你,課程和大學大同小異,但是課程比較單一,主要是讓人能夠掌握一門謀生的本領。”

韓宣上過大學,雖然不是什麼太好的學校,但也是真正的二本公辦。

如果不是社會觀念對“大學”有種莫名其妙的執念,讓這層身份有點地位,回想起來可以說,前世他的很多時間,都白白浪費了。

不是說大學和學位沒用,而是指對某些人沒用。

華夏社會需要最多的是高級技術工人,並不需要那麼多理論知識豐富的本科生。

這也比較符合華夏的國情,一個製造業大國,需要的更多是技術工人。

但很多人都不想當工人,他們想借助學歷當小白領,想做公務員,而我們國家暫時不需要那麼多白領和公務員,這就導致了本科生數量氾濫。

其實很多技術工人的工資,遠遠高於城市裡的小白領,社會主流觀念微微有些出錯,還停留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年代,在西方,管道工都算中產,藍領不比白領收入少。

以目前華夏就業人員短缺、市場迅速發展、人口平均教育水平不高的綜合狀況來看,設立學習時間更少的專科學校最適合,因此他纔會提出這種建議。

張書記他們之前開過會,希望能夠增加高校的數量,他是廈門大學畢業的,自然對大學生比較看重。

當初的大學生,還不是將來爛大街的大學生,在那個年代能擁有本科學位的人,都是些精英份子,他之所以能當上如今職位,這份學歷功不可沒。

聽到韓宣的說法後,張書記來了興趣,他之前沒聽說過,歐美也有專科技校。

現在很多事物都在往西方看齊,倒不是崇洋媚外。

國外現有社會體系持續幾百年,能留下的東西,都有它存在的道理,借鑑它們可以少走許多彎路。

“假如能找到關於技術院校的資料,就發一份給我看看吧。

確實應該建一批專科學校,就拿剛纔看到的電焊工來說,去上班月薪能拿到1000塊,快比我工資高了。

我一個副省長,還不如翻譯……”

第559章 聖誕前夕第433章 電影配角與拉燈第447章 設計一款經典包第841章 作者與作者第389章 救了不該救的人第109章 《變形金剛》版權第885章 招財貓雕像第1381章 殺青第1553章 閒談第333章 螢火蟲之森第504章 驚奇古怪的收藏品第1001章 一九九七第1084章 鑑定(5/5)第1128章 歷史解密:劉在石愛看小黃片!第1286章 後續與瞬間移動第1473章 兩種感情第1229章 貓鼠遊戲第1369章 牧場之星第1799章 竊聽事件(二)第379章 韓父吹個大泡泡(4/5)第1333章 落魄的鋼鐵俠第569章 密謀科氏工業第1280章 名匠鉅作第1287章 拆紗布第948章 棕櫚泉第446章 韓宣的性教育課第872章 那一斧頭的風情第28章 琉璃金剛鸚鵡第640章 漫威新成員第1175章 郵輪公司第26章 弗拉特黑德疑雲(下)第166章 森河捕魚(上)第854章 泥雕塑第1496章 兩千億!第1549章 謀劃第1170章 人蔘銷路第1838章 厲害的老三第237章 牛仔們的春天第1065章 給胖丁的遺產第828章 法國貴族第409章 泰特現代藝術館第1298章 鹿尊與魚缸第1637章 謎一樣的少女第1380章 送禮的學問第1844章 維尼傷人了(二)第1763章 華納製片廠第43章 貴族小姐第634章 老教父的貓第1051章 鉅作第1235章 沒那麼神奇第1512章 火箭完工第174章 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第510章 料理店與銀座商鋪第1102章 參見大佬第1045章 第112輛ONE-111超跑第852章 人蛇大戰第1298章 鹿尊與魚缸第502章 酒吧、球隊和韓氏汽車第1665章 美國官僚第1219章 回憶往事第42章 企業日誌第12章 銀背大猩猩(二)第682章 秘密花園第401章 夜至倫敦初見聞第1514章 浮潛第541章 新書發售後第1603章 鯊襲 (求訂閱,求月票,賣萌,努力加更)第871章 虛驚一場第220章 演講第826章 初次接觸第1686章 研究所第929章 尋貓記第1779章 減肥藥上市!(四)第1114章 自己留着養第342章 安排巡邏第586章 狼殺人第1074章 圖案第440章 瘋狂的股票交易!第862章 答題比賽開始第1761章 騙局第819章 五月離校季第674章 出謀劃策第930章 再見胖丁第1727章 跌到懷疑人生第1711章 互聯網的未來第189章 上位者的思考方式第431章 倫敦市墜機事件第43章 貴族小姐第1642章 內鬼第1698章 戰略計劃(3/5)第1343章 去往火星的單程票第1135章 “結婚照”第258章 紫色海岸第923章 維權過度第639章 天龍人第1780章 爲了減肥藥!第1321章 當演員的日子第1684章 烏賊第18章 釣上個大傢伙第254章 漁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