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萊普勒也是微微遲疑後,才點頭應了下來,他能答應有楊橙這位新老闆拜託的因素,這面子不能不給。
再者,他對龍媽的印象還可以,這女孩雖然骨子裡有股子想紅的拼勁兒,畢竟權遊那麼大尺度的演出,一般人還真不一定能接受,但這女孩沒有幹過讓他覺得噁心或者反感的勾當。
至於她跟楊橙的關係,普萊普勒覺得還是別弄懂的好。
楊橙沉默了片刻,稍顯鄭重的說道,“有兩件事,我得給你提個醒,其一就是尺度問題,CW電視臺和HBO不一樣,像權遊這種尺度,CW電視臺是不允許播放的,當然,如果你有信心,可以放在我們的有線收費頻道。”
目前美國的電視臺總共可以分三類:一類是公共電視臺,有ABC、CBS、NBC、FOX、CW、PBS,特點是不收費,打開電視就能看;
一類是要收費的有線臺,其中又分以AMC、FX、syfy、CNN爲代表的交了錢就能看的基本頻道,和除了交錢還要限制年齡的高級頻道,HBO、showtime、starz均屬此類;
最後一類是網絡視頻平臺,包括Netflix、Amazon和hulu。
公共臺因爲免費的性質,成人兒童均可觀看,所以決定了它的全年齡段走向,要閤家歡,也不能過於暴露,甚至不能有髒話。
有線臺基本頻道雖然要收費,但他們爲了吸納更多的觀衆,包括家長,也會主動在尺度上進行一些把控,讓家長用得舒心,兒童看得放心。
但HBO是有線臺高級頻道,它們不是交了錢就能看的,還經過了年齡的限制和加密等,也就決定了他們可以拋棄兒童市場,在成人的世界裡放飛自我。
所以這就是爲什麼HBO的劇集尺度看起來都挺大的,雖然沒有了兒童市場,但這樣的決定使得成人觀衆更願意爲HBO買單,畢竟誰想看說髒話都要被消音的節目呢,再者拋棄兒童也無所謂,成人才是消費主力。
不過普萊普勒對此早有準備,“放心,這點我有考慮,而且既然答應了埃迪來CW電視臺,就證明我做好了挑戰無線臺的準備,審覈尺度不是問題。”
楊橙滿意他的自信,“很好,那我就不廢話了,其二就是應對奈飛的衝擊。
你的前任在這方面做的很不好,哪怕他在管理方面還算有心得,我也不得不忍痛割愛,我需要的是一位能夠正面對抗新媒體衝擊的領導。”
說到這個話題,普萊普勒的臉一下拉的老長。
“我在此之前,參加一個互聯網會議上,跟奈飛的創始人裡德哈斯廷斯吵了起來,他在毫不掩飾的向包括HBO等傳統電視臺陣營發出了挑釁。
他說他們的訂閱收入超過了HBO,儘管HBO在利潤和艾美獎上比他們厲害得多。”
頓了下,普萊普勒嗤笑道,“看上去這是一幕新媒體公司快速增長,而傳統媒體快速萎縮的戲碼,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HBO的季度收入增長超過15%。
這意味着訂閱用戶一直在增長,目前全球總訂戶已經達到1.27億。
而且過去5年HBO基本上實現了翻倍增長,每年的增幅都會創下新高。
所以要說HBO受到衝擊,這絕對是個錯誤的判斷,當然,比起《紐約時報》,他們的確是超越了很多。”
普萊普勒深吸一口氣,“說到底還是產品爲王的世界,只要你的產品和內容做得好,管他什麼新媒體、舊媒體,通通不在話下!”
這話沒錯,產品在電視劇市場,真正的好內容意味着一切。
市場的本質就是解決稀缺性,但如果你的內容真的超級好,市場也無法找到替代品,用戶還是得來找你。
HBO累計獲得了463項艾美獎,而奈飛只有3次,想想這些年被國外網友瘋狂種草的那些美劇,《權力的遊戲》《黑道家族》和《兄弟連》等,這就是HBO能夠一直活得很好的最重要的原因。
渠道與互聯網相比,有線電視是一個老舊的渠道,但有線電視還是一個有效且成本可控的渠道。
雖然中間商會降低HBO的利潤率,但從技術層面看,有線電視能夠有效到達幾乎所有的目標用戶,而且提供高質量的收看體驗,很少需要緩衝,如果是這樣一種渠道,誰會在意是有線電視還是互聯網?
技術對於傳統公司來說,技術公司有兩個方面最可怕:一是通過技術改變了渠道,二是通過技術改變了產品。
然而對於真正好的電視劇集來說,技術並不是決定性的因素,好的導演、劇本和演員纔是,雖然奈飛也製作出了類似《紙牌屋》這樣的大熱劇集,但這裡面沒有技術太多的事,說白了就是沒有技術含量,靠的還是劇本還有演員精湛的演技,所謂的大數據並不能讓一個平庸導演拍出好電視劇。
就像某交大博士,弄出的公式相聲,妄圖挑戰老郭,這纔是最可笑的!
當初老郭是怎麼把體質相聲踩在腳下的?還不是靠相聲本身?
都是一個道理,在過去幾年,奈飛的確通過網絡平臺取得了驚人的成長,其收入和訂閱用戶數都已經超過了HBO,但這並不意味奈飛打敗了HBO,這是兩家定位和商業模式完全不同的公司。
事實是,奈飛能拿得出手的,只有兩部熱門的自制劇,受到業界認可的也只有3項艾美獎,奈飛真正的商業模式像是開在家門口物美價廉的超市,把海量的視頻內容集合起來,用戶憑藉自己的精力和喜好去挑選。
而HBO的商業模式卻是精品店,只在核心地段,提供高質量的產品,銷售價格也更高,當然用戶也不需要耗費太多精力去挑選產品。
比別的沒用,看看淨利潤就夠了,HBO的淨利潤已經超過5億美元,而奈飛還沒過億。
從競爭的角度看,奈飛的優勢是有一個相對穩健的基礎,更低的訂閱價格和更多的訂閱人數能讓奈飛的財務更穩健,也有更高的抗風險能力,即使製作不出優質的內容,空檔期也不會太多傷害到公司的經營。
而HBO如果不能持續提供高質量的自制內容,其本身的運營就會遇到極大的麻煩,所以體現在估值上,奈飛就要遠高於HBO,老默意圖收購HBO,當時對時代華納的報價就是2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