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是傳統媒體的王國,這句話絕對不是說說而已,在全球報業落寞的時候,英國的傳統報刊依然能夠保障百萬銷量,這足以說明問題了,而且縱觀全球,泰晤士與太陽齊飛,首相與luo女一色的景象,也只有在英國報攤上才能看到。
由此,也就不難理解小貝爲什麼如此緊張,《太陽報》的確是以三版女郎而聞名,低俗是他們引以爲傲的主題,也唯有低俗才能獲得主流大衆的青睞,畢竟老百姓們纔不會在累了一天的休閒生活中去過多攝入嚴肅的ZZ新聞。
而掌握了中下層百姓閱覽視野的默多克,自然而然的也就成了英國的無冕之王,只要他不點頭,你別想在英國有所作爲,傳媒大亨的威勢可見一斑。
如今在美國,新時代傳媒倒是和新聞集團有一戰之力,得益於美國互聯網的發達,坐擁頭條app的便捷之力,一舉追上了老默辛辛苦苦幾十年營造的傳媒帝國,再加上《洛杉磯時報》和《紐約時報》這一東一西的雙面夾擊,無論在傳統紙媒還是新興互聯網媒體上,楊橙都不懼任何對手,當然,電視媒體方面還有欠缺,這還需要時間去追趕。
但在英國,楊橙的優勢就不那麼明顯了,古板的約翰牛似乎對新鮮事物的接受程度上,遠不及美國人,對於傳統和歷史有着異常的執拗,買報看報的習慣至今仍未改變,這也造成了新時代傳媒在英倫三島的擴張之路困難重重。
之前,楊橙從默多克手裡咬下了一小塊肉,這並不會造成致命傷害,本來楊橙還覺得很滿意,畢竟英國早已不是市場的核心,能佔有一定份額足以,沒必要像美國本土那般瘋狂吞併,佔據多麼高的市場份額。
然而,小貝的這件事給楊橙提了個醒,不管如何英國仍然是全球最發達的幾個國家之一,也是聯合國五大流氓的成員,在英倫三島獲得話語權,無疑將會進一步提高新時代傳媒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力。
那麼如何提高話語權?無他,唯有收購、收購、再收購,先把市場佔有率拉高到和新聞集團一致的位置,纔有資格爭奪話語權,而且老默操控英國輿論場這麼多年,估計也有很多人對他不滿了吧?從他幾次干預選ju就知道他得罪了多少人。
既然要收購,自然要從核心領域下手,英國傳媒界的核心在哪?當然是報紙,英國報紙大體可以分爲兩類,大報和小報,現在這兩種報更多的是內容上的差別而非板式上的。
所謂大報更像是Z國的guan媒,如《人min日報》《南fang日報》等等,報道ZZ、經濟還有重大事件,內容相對較嚴肅客觀,代表自然是《泰晤士報》和《衛報》之類。
小報則通常是四開設計,版面爲大報的一半,內容以娛樂、文藝、體育爲主,談不上格調,整體氛圍輕鬆愉快。
當然,毫無節操下限,以花邊新聞爲主的《太陽報》也屬於小報的範疇,其最出名的內容就是每天的第三版,都會刊登半luo女郎照片,年輕,xing感,但形象非常平民化,面對的讀者是藍領階層男性,聽起來非常三俗,但能將三俗做到極致,全球範圍內也只有《太陽報》能做到了!
《太陽報》無下限到什麼程度,最有代表性的莫過於哈里王子的luo照事件,一開始是美國八卦網站TMZ刊登了哈里王子在酒店裡luo體嬉戲的照片,英國王室非常不滿,禁止英國媒體轉載這些照片。
結果無下限的《太陽報》想出了一個奇招,找了自家一位名叫“哈里”的記者,模仿哈里王子照片中的情景拍了一張放到封面,爲了避(yin)免(qi)“誤會”,還特別註明:這是我們太陽報自己的哈里哦!無下限的程度,被全英國的上流社會唾罵鄙視,也無濟於事。
但不管怎麼說,《太陽報》都是英國銷量最大的報紙,甚至要比《泰晤士報》還要高出一倍,去年的月均銷量在300萬份上下,要知道英倫三島加起來也不過6000多萬人口,這個數字相當可觀了。
如果能夠拿下《太陽報》自然是最好的選擇,削弱敵人的實力增強自身,可惜老默死都不會放的,爲此都不惜得罪英國王室,還能給賣了?除非他要破產;
除《太陽報》之外,還有俗稱“大媽報”的《每日郵報》以及《星期天郵報》,這兩份報紙是姐妹報,自成體系,同屬一個上市集團,市值在23億英鎊左右徘徊,每年都會貢獻穩定的利潤,對方應該不太可能賣掉,但總歸有被收購的可能。
兩份報紙雖然是一nai同胞,但採編是區分獨立的,《每日郵報》是繼《太陽報》後英國第二大報,雖屬於小報,但版面很乾淨,也比較注重傳統新聞價值觀,主要面向社會中下層階層的讀者,在版面設計上,楊橙認爲比自家的《紐約時報》還要悅目,而《星期天郵報》則是每週日發行,主要內容有女性、文化和運動等;
再接下來還有《每日鏡報》,同樣是以娛樂新聞八卦新聞爲主,較少關注重大ZZ經濟議題,算是全世界小報的鼻祖,創刊於1903年,現在也屬於默多克的新聞集團,跟《太陽報》相互配合,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基本上屬於打一棒子給個甜棗的套路,基本上杜絕了被收購的可能;
再就是《地鐵報》和《倫敦標準晚報》了,兩個都是在倫敦每個地鐵口免費派發的報紙,《地鐵報》早上****敦標準晚報》晚上發,經常下午時聽見大叔在那兒喊:“Free Standard!Free Standard!(免費的標準報)”。
兩份報紙面向的是上班族,娛樂藝術內容較多,值得一提的是,標準晚報的增刊和特稿,週一到週五每天安排不同板塊,像美食,旅遊,生活,影評劇評什麼的都特受歡迎,通常人們看完的報紙都不會隨便丟棄,大家都會自覺放回分發點重複利用,當然你拿回家擦屁股也沒人制止。
這兩份報紙收購價值太低,如非必要,楊橙基本不會考慮。
英國銷量前三的報紙全是小報,要說銷量最大的大報,那就是《每日電訊報》了,當然,還要加上它的姐妹報《星期日電訊報》,內容沒什麼好說的,但《每日電訊報》在ZZ立場上比較偏you,傾向保shou黨,不過比起其它報紙,《每日電訊報》總的來說還是較爲中立,立場算不上鮮明。
如今,《每日電訊報》的老闆是康拉德布萊克,加拿大霍林格公司董事長,也是全球數的上的報業大亨,霍林格公司的董事之一可是美國前國wu卿基辛格。
說起來這位報業大亨跟默多克還有過一段齷齪,當年布萊克在世界報業領域的迅速擴張引起了默多克的不快,之後默多克公然放話稱:不要擔心《每日電訊報》,讓我來對付它並把它趕出商業圈去。
當時《每日電訊報》的發行量在100萬份以上,售價48便士;而默多克的《泰晤士報》發行量才39萬份,售價45便士,爲了打擊對手,默多克把《泰晤士報》的售價一下子降到30便士,只經過短短半年,《泰晤士報》的發行量就上升到50萬份。
《泰晤士報》原先經濟狀況就不佳,再降價如何承受得了,布萊克最初不以爲然,以爲默多克不久就會恢復原價,可是不久《每日電訊報》的發行量落到了100萬份以下,董事會人心浮動,布萊克被迫宣佈報紙售價也降到30便士,這一來每年至少損失1500萬英鎊。
默多克有的是錢,這點損失不放在眼中,可對布萊克來說,這可是一筆大數目,然而默多克可不會輕易收手,僅僅是第二天就把《泰晤士報》降爲20便士,引起全世界一片驚歎,《每日電訊報》內部籠罩着絕望的氣氛。
業內人士都知道,默多克與布萊克不在一個等量級上,當時的新聞集團經營報紙、電視、電影、衛星、圖書、廣告等等,年收入高100億英鎊,而布萊克的霍林格集團年收入只有不到8億英鎊,其中超過一半的份額還是《每日電訊報》提供的,如果《每日電訊報》垮了,霍林格集團也差不多玩完了。
幸虧霍林格集團通過發行債券,緊急募集到1億英鎊,通過發行期票又籌集了8000多萬英鎊,再通過子公司發行股票又得到6000萬英鎊,有了錢,兩條報業大鱷的較量繼續進行,最白熱化的時候,一份報紙只賣5便士!
即使在這種時刻,布萊克也沉穩地頂住了默多克的攻勢,最後,默多克終於不捨得把錢白白地扔掉,在戰爭進行2年後,《泰晤士報》漲價了,《每日電訊報》也立即跟着漲價,驚心動魄的降價之戰終於告一段落,如今布萊克在英國也是數一數二的億萬富翁。
只是他最近的日子貌似不太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