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
已經拜別了父母兄嫂,鳳未央如今正坐在駛往長安的馬車內。
長路漫漫,這抵達長安城還需十三日的時間,她只好取出女紅,開始一針一線地替自己繡嫁衣。
“穆國公,保魏派首領。自從懷帝登基,太后垂簾聽政後,國舅爺朱克義便出任百官之首。宰相欲取締魏室之心,路人皆知,而昭帝留下的舊臣們便擰作一股來對抗外戚勢力。除了穆國公,一共十二位股肱之臣,八年官場沉浮後,如今僅僅剩下四位行將就木的老臣還在硬撐着。”辛月逐一介紹着朝中人物。
鳳未央沒有擡頭,一副心思放在針與線上,開口淡淡地道:“這四人,無非是百里毅行、司空刈朝、盧常忠以及宓妃的父親柳段衡。除卻這個新貴柳段衡,其餘人可都是三朝元老,那穆國公更是德高望重,一生領兵征戰,建功無數。”
如今朝中兵權一分爲二,當朝宰相朱克義手中一份,剩下一份便是緊握在穆國公手中,他是朝中唯一一位可以與朱氏一門有抗衡之力的人。那些保魏派,自然以他穆國公馬首是瞻。
辛月垂了垂眼瞼,便不再吭聲。既然小姐已這樣清楚,那麼她就不必多費口舌了。可她不知,鳳未央其實想知道的是當朝宰相朱克義門下客卿的底細。
鳳未央停住手中的活計,看向習慣性沉默的辛月。如今的辛月,着一身淡粉色的丫鬟裝束,梳着雙掛髻,飄逸地絲綢纏繞,額前飾有垂髮,恰好遮去眉心間那股子殺氣。
前些日子,鳳未央花重金在江湖上買來一張人皮面具,正是給臉上有疤的辛月用。鳳未央身邊需要人保護,雖然辛月性子冷了些,但她卻是最好的人選。
這張人皮面具,只是遮住辛月那道醜陋的疤痕,根本沒有更改她半分樣貌,明眸皓齒,清秀俏麗,如今換下一身的黑裝,更是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鳳未央隨手取下一支珠釵,便往辛月髮髻上插上去,一雙軟乎乎的小手扳過辛月的小臉蛋兒,來回審視一番覺得十分滿意後,纔開聲問:“這次隨我入長安,可想過什麼打算?”
辛月的心,猶如千年冰川,每每面對鳳未央如姐姐般的寵愛呵護,總有一小塊地方在悄然融化。辛月語氣依舊是毫無溫度地道:“小姐便是辛月的打算。”可每靠近長安城一分,辛月的身子便冷上一分。
鳳未央握住辛月的手,力道緊了緊,她知道辛月心中有秘密,但她從不過問。此次前往長安城,她不會阻止辛月的個人行爲,只是父兄乃白衣隻身,她不能攜帶任何的丫鬟入宮,而此番帶上辛月,不過是想在宮外留個照應。
青天白日,大道朝天,突然忽遠忽近傳來一男子的朗誦聲:“平陵東,松柏桐,不知何人劫義公。劫義公,在高堂下,交錢百萬兩走馬。兩走馬,亦誠難,顧見追吏心中惻。心中惻,血出漉,歸告我家賣黃犢。”
馬車“吱呀”一聲停下,丁來探身通報:“小姐,前頭有位書生騎着青牛擋住了道路,可要小的去打發他?”
“不了,官道上人來人往,被堵的不單止是我們,任由此子去吧。”鳳未央吩咐下去。
辛月雙目眯成一線,從齒縫中擠出幾個字:“好一首《平陵東》。”辛月雖爲暗衛,只知道殺人,但從她口中道出《平陵東》這三個字,鳳未央還是頗有些意外。
《平陵東》這首詩,字裡行間,全是表現當今社會的極爲殘酷的一種現象,也是在極度控訴奸人當道後,縱容貪官暴吏搶奪民財、魚肉百姓之惡行。
鳳未央也知道,這位路中央騎着青牛擋道的書生,雖誦詩朗文來控訴官吏殘暴的社會現象,不滿當今朝堂奸佞專橫的時局,實則是衝着馬車內的自己而來。
鳳家之人好善樂施,既然此子有難,鳳未央理應援助。她便看了辛月一眼,不肖自己多說什麼,辛月就已拿上一包碎銀出了馬車,直朝那位擋道的書生走去。
可過不多久,辛月便一臉寒霜的走回來,手中的那包碎銀子仍在。
“不曾動手吧?”鳳未央眼中帶笑地問她。辛月性子冷直,又寡言少語,往往是一言不合便以劍說話,所以不管何時何事,鳳未央都不想辛月與人動武。
那一雙快要噴火的眸子終於漸冷下來,對鳳未央搖了搖頭。
只聽見丁來在外面咕咕囔囔地道:“那小子忒不識道理了,辛月姑娘好心好意拿銀子去接濟他,他居然不識好歹地嗆聲言:予惟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小姐,您說這人可氣不可氣?”
原來,此人正是遇到詩中提到狀況,才拉着那頭青牛入城變賣換錢,孝敬那貪官暴吏以求放友人,哪知那頭牛通了人性,知道主人要變賣它,此番才舉步不前,堵在這道上。
“他既不領情,那咱們便算了,你看官道還這樣寬許,咱們的馬車仔細繞過去便是,無須耽擱在這些小事上。”鳳未央輕聲細語地吩咐外頭的丁來。
小姐心胸寬宏,不予計較,丁來便按照鳳未央所說的準備牽馬繞過去。哪知馬車又停了下來,害得裡頭的倆小姑娘身子一個趔趄,沒差一頭滾出車廂去!
“丁來!”辛月冷到掉渣的聲音從車廂內吼出,還好她眼疾手快地穩住鳳未央柔弱纖細的身子,不然鳳二小姐早一腦門磕在車壁上!
外頭的丁來,有些苦不堪言道:“小姐,丁來不是故意的,是那……”
還不等丁來道明事情原委,便有人開口截話道:“小生斗膽,敢問裡頭坐着的可是金陵首善鳳家,鳳銘之女鳳二小姐嗎?”
馬車裡頭的倆小姑娘對視一眼,便由辛月揚聲代答:“正是。不知書生如此冒昧上前,是有何事相告?”
聽見傳出來的女子聲線,便知道是剛纔那位冷冰冰的丫鬟在代話,賀知章不由得嘴角揚了揚,繼續開口道:“小生衝撞了,小生乃青州學子賀知章,此番過來是謝過小姐剛纔的好意接濟。”
賀知章?如今的青州才子,未來的儒學大師??
賀知章此人,日後成就可非一般,他將來的門生是會遍佈天下。只是如今奸相擾亂朝綱,萬千學子正是以他爲首,不時齊聚一堂地高呼要‘清君側保社稷’之言!
鳳未央心中不由得暗暗驚道:居然於此地碰見此人。可此人上前一敘,所爲何求?除了錢財之物,她鳳未央不見得有什麼可以給予的。
“既然是過來道謝,那你謝也謝過了,就請借道讓行,好讓我家小姐的馬車過去。”雖然人模狗樣的,可拿不準不是登徒子!不等裡頭髮聲,丁來已經一臉不喜地道。
“自然,自然。”賀知章一臉當然地作揖,而後繼續道:“不知鳳二小姐是否讀過一句,‘先天下之憂天下之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話。”只說讀,不說聽聞,自古女子無才便是德,可見還是擡舉了車裡頭的鳳未央。
這話是直接問自家小姐的,又如此文縐縐的話,丁來也不好再駁回去,只好規矩地後退一步,便聽見馬車傳出猶如天籟的聲音:“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這話的原意是,一個君王以天下子民的快樂爲樂,天下子民纔會以你的快樂爲樂,而以天下子民之憂爲憂,天下子民纔會以你憂愁爲憂愁。如此一來,這樣的人若都不能做好一個皇帝,那是不可能的!
賀知章微微一躬身,頗爲感嘆地道:“那有勞小姐了,小生這就讓行,還望小姐一路平安。”
這位青州才俊說到做到,只見他回到青牛身邊,俯身在牛的耳朵旁低語了幾句,那頭青牛居然不用軟鞭、呵斥聲驅離,便自動走開,讓出一條康莊大道。
馬車再次遙遙前行,只是辛月開口相問:“小姐,爲何要賣他人情!”不是疑問,只是不解!
鳳未央嘴邊淺淺一笑,“未必就是賣他人情,我不過是做個順手推舟。此次入宮,總能與皇上碰面,我代這幫愛國學子轉達肺腑忠言,未嘗不可。只望這賀知章日後能記住這份恩情,可以涌泉相報!”這就是鳳未央搜腸刮肚說出剛纔那一番話的緣由,爲的是賀知章這個日後大鴻儒,能對她謳歌頌德地助她登上後位!
“可辛月還是覺得有些可笑,這些人未免到了投石問路的地步!”辛月不由得滿眼鄙夷,爲這些死讀書、讀死書的儒生感到可悲。
如今魏室天下眼看大勢已去,這些莘莘學子仍舊抱有昏君能幡然醒悟,從而重振朝綱的幻想。此刻更是大費周章搞這麼一出,卻是把一切希望託付在鳳未央身上,望她能在君王身側當這個敲打警鐘之人,時時耳提面命!
望一個十三歲少女力挽狂瀾,這難道還不可笑?簡直是笑掉大牙了都!
“可勿小覷這些讀書人的力量,魏高祖未平定天下、一統中原前,曾有一介儒生僅憑一己之口,三寸不爛之舌遊走列國,挑起各國戰火,從此天下大亂。”金陵。
已經拜別了父母兄嫂,鳳未央如今正坐在駛往長安的馬車內。
長路漫漫,這抵達長安城還需十三日的時間,她只好取出女紅,開始一針一線地替自己繡嫁衣。
“穆國公,保魏派首領。自從懷帝登基,太后垂簾聽政後,國舅爺朱克義便出任百官之首。宰相欲取締魏室之心,路人皆知,而昭帝留下的舊臣們便擰作一股來對抗外戚勢力。除了穆國公,一共十二位股肱之臣,八年官場沉浮後,如今僅僅剩下四位行將就木的老臣還在硬撐着。”辛月逐一介紹着朝中人物。
鳳未央沒有擡頭,一副心思放在針與線上,開口淡淡地道:“這四人,無非是百里毅行、司空刈朝、盧常忠以及宓妃的父親柳段衡。除卻這個新貴柳段衡,其餘人可都是三朝元老,那穆國公更是德高望重,一生領兵征戰,建功無數。”
如今朝中兵權一分爲二,當朝宰相朱克義手中一份,剩下一份便是緊握在穆國公手中,他是朝中唯一一位可以與朱氏一門有抗衡之力的人。那些保魏派,自然以他穆國公馬首是瞻。
辛月垂了垂眼瞼,便不再吭聲。既然小姐已這樣清楚,那麼她就不必多費口舌了。可她不知,鳳未央其實想知道的是當朝宰相朱克義門下客卿的底細。
鳳未央停住手中的活計,看向習慣性沉默的辛月。如今的辛月,着一身淡粉色的丫鬟裝束,梳着雙掛髻,飄逸地絲綢纏繞,額前飾有垂髮,恰好遮去眉心間那股子殺氣。
前些日子,鳳未央花重金在江湖上買來一張人皮面具,正是給臉上有疤的辛月用。鳳未央身邊需要人保護,雖然辛月性子冷了些,但她卻是最好的人選。
這張人皮面具,只是遮住辛月那道醜陋的疤痕,根本沒有更改她半分樣貌,明眸皓齒,清秀俏麗,如今換下一身的黑裝,更是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鳳未央隨手取下一支珠釵,便往辛月髮髻上插上去,一雙軟乎乎的小手扳過辛月的小臉蛋兒,來回審視一番覺得十分滿意後,纔開聲問:“這次隨我入長安,可想過什麼打算?”
辛月的心,猶如千年冰川,每每面對鳳未央如姐姐般的寵愛呵護,總有一小塊地方在悄然融化。辛月語氣依舊是毫無溫度地道:“小姐便是辛月的打算。”可每靠近長安城一分,辛月的身子便冷上一分。
鳳未央握住辛月的手,力道緊了緊,她知道辛月心中有秘密,但她從不過問。此次前往長安城,她不會阻止辛月的個人行爲,只是父兄乃白衣隻身,她不能攜帶任何的丫鬟入宮,而此番帶上辛月,不過是想在宮外留個照應。
青天白日,大道朝天,突然忽遠忽近傳來一男子的朗誦聲:“平陵東,松柏桐,不知何人劫義公。劫義公,在高堂下,交錢百萬兩走馬。兩走馬,亦誠難,顧見追吏心中惻。心中惻,血出漉,歸告我家賣黃犢。”
馬車“吱呀”一聲停下,丁來探身通報:“小姐,前頭有位書生騎着青牛擋住了道路,可要小的去打發他?”
“不了,官道上人來人往,被堵的不單止是我們,任由此子去吧。”鳳未央吩咐下去。
辛月雙目眯成一線,從齒縫中擠出幾個字:“好一首《平陵東》。”辛月雖爲暗衛,只知道殺人,但從她口中道出《平陵東》這三個字,鳳未央還是頗有些意外。
《平陵東》這首詩,字裡行間,全是表現當今社會的極爲殘酷的一種現象,也是在極度控訴奸人當道後,縱容貪官暴吏搶奪民財、魚肉百姓之惡行。
鳳未央也知道,這位路中央騎着青牛擋道的書生,雖誦詩朗文來控訴官吏殘暴的社會現象,不滿當今朝堂奸佞專橫的時局,實則是衝着馬車內的自己而來。
鳳家之人好善樂施,既然此子有難,鳳未央理應援助。她便看了辛月一眼,不肖自己多說什麼,辛月就已拿上一包碎銀出了馬車,直朝那位擋道的書生走去。
可過不多久,辛月便一臉寒霜的走回來,手中的那包碎銀子仍在。
“不曾動手吧?”鳳未央眼中帶笑地問她。辛月性子冷直,又寡言少語,往往是一言不合便以劍說話,所以不管何時何事,鳳未央都不想辛月與人動武。
那一雙快要噴火的眸子終於漸冷下來,對鳳未央搖了搖頭。
只聽見丁來在外面咕咕囔囔地道:“那小子忒不識道理了,辛月姑娘好心好意拿銀子去接濟他,他居然不識好歹地嗆聲言:予惟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小姐,您說這人可氣不可氣?”
原來,此人正是遇到詩中提到狀況,才拉着那頭青牛入城變賣換錢,孝敬那貪官暴吏以求放友人,哪知那頭牛通了人性,知道主人要變賣它,此番才舉步不前,堵在這道上。
“他既不領情,那咱們便算了,你看官道還這樣寬許,咱們的馬車仔細繞過去便是,無須耽擱在這些小事上。”鳳未央輕聲細語地吩咐外頭的丁來。
小姐心胸寬宏,不予計較,丁來便按照鳳未央所說的準備牽馬繞過去。哪知馬車又停了下來,害得裡頭的倆小姑娘身子一個趔趄,沒差一頭滾出車廂去!
“丁來!”辛月冷到掉渣的聲音從車廂內吼出,還好她眼疾手快地穩住鳳未央柔弱纖細的身子,不然鳳二小姐早一腦門磕在車壁上!
外頭的丁來,有些苦不堪言道:“小姐,丁來不是故意的,是那……”
還不等丁來道明事情原委,便有人開口截話道:“小生斗膽,敢問裡頭坐着的可是金陵首善鳳家,鳳銘之女鳳二小姐嗎?”
馬車裡頭的倆小姑娘對視一眼,便由辛月揚聲代答:“正是。不知書生如此冒昧上前,是有何事相告?”
聽見傳出來的女子聲線,便知道是剛纔那位冷冰冰的丫鬟在代話,賀知章不由得嘴角揚了揚,繼續開口道:“小生衝撞了,小生乃青州學子賀知章,此番過來是謝過小姐剛纔的好意接濟。”
賀知章?如今的青州才子,未來的儒學大師??
賀知章此人,日後成就可非一般,他將來的門生是會遍佈天下。只是如今奸相擾亂朝綱,萬千學子正是以他爲首,不時齊聚一堂地高呼要‘清君側保社稷’之言!
鳳未央心中不由得暗暗驚道:居然於此地碰見此人。可此人上前一敘,所爲何求?除了錢財之物,她鳳未央不見得有什麼可以給予的。
“既然是過來道謝,那你謝也謝過了,就請借道讓行,好讓我家小姐的馬車過去。”雖然人模狗樣的,可拿不準不是登徒子!不等裡頭髮聲,丁來已經一臉不喜地道。
“自然,自然。”賀知章一臉當然地作揖,而後繼續道:“不知鳳二小姐是否讀過一句,‘先天下之憂天下之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話。”只說讀,不說聽聞,自古女子無才便是德,可見還是擡舉了車裡頭的鳳未央。
這話是直接問自家小姐的,又如此文縐縐的話,丁來也不好再駁回去,只好規矩地後退一步,便聽見馬車傳出猶如天籟的聲音:“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這話的原意是,一個君王以天下子民的快樂爲樂,天下子民纔會以你的快樂爲樂,而以天下子民之憂爲憂,天下子民纔會以你憂愁爲憂愁。如此一來,這樣的人若都不能做好一個皇帝,那是不可能的!
賀知章微微一躬身,頗爲感嘆地道:“那有勞小姐了,小生這就讓行,還望小姐一路平安。”
這位青州才俊說到做到,只見他回到青牛身邊,俯身在牛的耳朵旁低語了幾句,那頭青牛居然不用軟鞭、呵斥聲驅離,便自動走開,讓出一條康莊大道。
馬車再次遙遙前行,只是辛月開口相問:“小姐,爲何要賣他人情!”不是疑問,只是不解!
鳳未央嘴邊淺淺一笑,“未必就是賣他人情,我不過是做個順手推舟。此次入宮,總能與皇上碰面,我代這幫愛國學子轉達肺腑忠言,未嘗不可。只望這賀知章日後能記住這份恩情,可以涌泉相報!”這就是鳳未央搜腸刮肚說出剛纔那一番話的緣由,爲的是賀知章這個日後大鴻儒,能對她謳歌頌德地助她登上後位!
“可辛月還是覺得有些可笑,這些人未免到了投石問路的地步!”辛月不由得滿眼鄙夷,爲這些死讀書、讀死書的儒生感到可悲。
如今魏室天下眼看大勢已去,這些莘莘學子仍舊抱有昏君能幡然醒悟,從而重振朝綱的幻想。此刻更是大費周章搞這麼一出,卻是把一切希望託付在鳳未央身上,望她能在君王身側當這個敲打警鐘之人,時時耳提面命!
望一個十三歲少女力挽狂瀾,這難道還不可笑?簡直是笑掉大牙了都!
“可勿小覷這些讀書人的力量,魏高祖未平定天下、一統中原前,曾有一介儒生僅憑一己之口,三寸不爛之舌遊走列國,挑起各國戰火,從此天下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