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他確實厲害,像年輕時候的我
江風時不時就在關注街區美食榜。
由於好評數過多,很快,江月臺魯菜館就成了街區好評TOP1,人氣TOP1.
對他來說,這還不夠。
他想把江月臺魯菜館打造成城市TOP1
不過這需要時間和積累。
中午做白扒四寶,晚上做九轉大腸。
九轉大腸他以前做過,也不算難。
下午兩點左右,張虎忽然來找江風。
“老闆,今天有位魯菜大廚過來,還有個千萬粉絲的大V,他們說想見見你。”
聽到張虎的話,江風有些錯愕。
“魯菜大廚?”
“對,叫趙國立,國家級的魯菜大師,以前燒過國宴。我知道他,他的徒弟現在都是省裡的魯菜大師,人挺厲害。”
“好,還有這事。”
江風看到白扒四寶的訂單不多,就答應下來。
沒多久,就看到李秋和趙國立幾人進入到後廚。
“江老闆,你好,我們今天是專程來這邊品嚐你做的魯菜的。”
李秋上去打招呼道。
“你好,江月臺歡迎你們。”
江風大大方方的打招呼。
等看到江風真人,李秋和趙國立都有些吃驚。
這也太年輕了些。
在廚藝行業,這麼年輕的大廚不多見。
“這位是趙國立師傅,魯菜國宴大廚,我特意請來的。”
李秋笑着介紹道。
“你好,趙師傅。”江風又和趙國立打招呼。
趙國立爽朗一笑,道:
“來後廚也沒什麼事,就是覺得你做的白扒四寶特別正宗,想來問問你跟誰學的廚,說不定我還認識。”
聽到趙國立的話,江風還真不知道怎麼回答。
他是和系統學的廚,都是系統傳出來的配方。
“趙師傅,我這是自己研究的,現在網上絕大多數食材的配方都有,跟着學就行。”
江風笑着說道。
聞言,趙國立卻彷彿看出什麼似的,笑着道:
“正宗滿漢全席的菜品要是能看網上就學會,也就沒那麼多學徒跟着大師傅學好幾年了。”
“比如伱切鮑魚的刀法,燉煮的火候,調味的配比,那絕對都是年復一年練出來的,不然沒這功力。”
“高端食材處理起來更難。”
“我猜你肯定有自己的原因,我也不勉強。”
“但你師父肯定不在魯菜協會裡,不然的話,早有人開始拿你炫耀了。”
江風只能笑着點點頭。
這還真不好說。
“好了,我看你還比較忙,不打擾了。”
“白扒四寶很正宗,好好幹,把魯菜真正的特色呈現出來。”
“現在市面上很多魯菜館,壓根不正宗。”
“魯菜很需要你這樣的傳承。”
趙國立看着江風,頗爲欣賞。
如此年輕就有如此廚藝,真了不得。
一行人離開後廚。
路上,趙國立感慨道:
“他確實挺厲害,像年輕時候的我。”
聽到他這話,一旁的李秋差點沒繃住。
趙國立的履歷李秋是知道的,在江風這個年紀,趙國立還是個打荷的學徒,連切菜練刀工的資格都沒有。
後來慢慢的熬到二十七八歲,纔開始做到竈臺,然後三十五歲之後才慢慢有了名氣。
而他現在一句“像年輕時候的我”,屬實讓李秋聽了都覺得不好意思。
不過老一輩都有點喜歡吹噓,享受長輩的感覺,倒也無可厚非。
李秋還是回道:
“這老闆確實有真功夫,大家都看得出來。”
一行人離開了江月臺。
回去之後,李秋的團隊就開始剪輯視頻,倒也算完成了他對粉絲的一個承諾。
視頻中趙國立對江風的白扒四寶評價頗高。
這個評價對普通網友來說沒什麼影響。
但是在魯菜這一行業,還是影響挺大的。
凡是從事魯菜行業的大廚,都知道趙國立,但是不知道江風。
就算知道,也覺得江風只是一個會做飯的酒樓老闆。
現在國宴魯菜大師都說他做的魯菜正宗,這是一種認可。
不過這對江風來說,無所謂。
浮名而已。
老百姓認可就夠了。
他從來不在乎其他廚師怎麼看他。
江大廚食客羣內。
吃到美食的客人又開始秀起了照片。
“江大廚今天的特色菜:白扒四寶,鮑魚和廣肚超級好吃!”
“我也吃到了,鮑魚特別鮮嫩,龍鬚菜很脆,很香!”
“我正在吃,哈哈哈,爽!”
“江大廚處理鮑魚真的是一絕,今天這個味道特別鮮,不知道他是怎麼做的。”
看到這些信息,其他羣裡的人頓時不樂意了。 “靠,明知道我吃不到,還秀!”
“我今天加班,去不了!”
“我也想吃鮑魚!”
“建議大家不要來,我現在前面排了23桌!”
“把這些秀美食的都踢了!”
羣裡十分熱鬧。
不僅是食客羣,釣魚羣、居民羣都是這樣,很多話題都是圍繞新開的江月臺的。
這座酒樓在城市的名氣逐漸火爆。
與此同時。
李向佛進入酒樓,點了5份白扒四寶,全部打包。
這人是鳳棲山寺廟的採購,負責寺廟的伙食保障。
有一說一,江風見過他不少次。
賣盒飯的時候都見過他。
當時還好奇,詢問他買這麼多份做什麼。
李向佛只是說道,出家人的事還是別打聽了。
好巧不巧,江風忙完一批訂單,出來上個廁所,順便看看大堂的情況。
正好就遇到了李向佛。
李向佛穿着便裝,戴個帽子,很低調。
“李師傅,好巧,這都能遇到。”
江風笑着和李向佛打招呼。
李向佛看向江風。
之前江風在山裡賣包子的時候,李向佛每天早上都和江風訂購包子,兩人也算認識。
那時候的李向佛只以爲江風是一個厲害的小攤攤販。
誰曾想,他居然是一個大酒樓的老闆。
“江老闆,好巧,我聽說江月臺開業,天天來捧場。”
李向佛笑呵呵的回道。
“打包了這麼多份白扒四寶,準備回去吃?”
江風有些好奇。
“江老闆,都是出家人的事,還是別打聽了。”
聞言,江風知道他的意思,頓時笑了起來。
江風做的東西實在是太好吃了,熟客不少。
這其中就包括寺廟的個別僧人。
這事還真不好評價。
僧人進入寺廟,本來是沒什麼慾望,只想修心修行,獲得一份平靜。
誰曾想吃了江風的包子後,立刻就感受到滾滾紅塵的美好。
道心都破了。
還是道行不夠。
也不怪他們,都怪這些東西實在是好吃。
天天吃素膩了,總是會想解解饞。
江風看破不說破,打了聲招呼後,又去後廚忙碌。
李向佛自己飽餐一頓,打包着白扒四寶,就回到鳳棲山。
李向佛偷偷來到一處廂房,這廂房原理寺廟主體區,沒有供奉,較爲偏僻。
幾個和尚準備好饅頭,早早就等着了。
他們在房間內插上電飯鍋,裡面倒上水,把打包的白扒四寶放進去加熱。
不僅有白扒四寶,李向佛還帶了些糖醋里脊。
香味很快就瀰漫出來。
這座寺廟管理沒那麼嚴格,只要遵守基本原則,不在寺廟主體區破戒就好。離開寺廟主題區域,就全看本心,下山之後,更是不會多管
幾人開始大快朵頤。
“這大廚做的東西真好吃!”
“咱趕快吃完,可別讓住持知道。”
這時,一個年輕和尚忽然開口道:
“我做完今年,可能打算還俗了。”
聽到這話,其餘幾人都愣了一下。
“什麼?不在寺廟了?”
那年輕和尚說道:
“嗯,之前特別想進來,也確實平靜了一段時間。”
“但現在發現,外面還有很多美好的東西我沒體驗過。”
“其實我家裡人當時也不同意,是我求了他們好久。”
“我打算回家了。”
聞言,幾人面面相覷。
不是,吃個鮑魚真的壞了道心?
當然,也可以說吃個鮑魚讓他找到了新的自我救贖的道路。
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這條路,或許會走錯,只需要走出來就好。
“挺好的,你自己想清楚就行。”
“我肯定支持你!”
另外兩個年輕和尚笑着說道。
美食對不同的人產生不同的影響。
有時就是單純覺得好吃,有時就會流連忘返,有的男女可能因爲一頓美食產生好感,有的人心情低落也可能因爲一頓美食就恢復狀態。
不過因爲美食還俗的,還是挺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