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許敬宗使計 一

?

許敬宗被李建成迎進太子東宮後,李建成對他的禮數十分周到:

“敢問先生令尊可是15歲時曾上書給徐陵以爲“神童”。仕陳時,除新安王法曹,後歷任度支郎中、侍郎、撰史學士等職。入仕大隋後,拜通直散騎侍,轉任虞部侍郎。開皇十六年(596),作《神雀頌》,隋文帝賜帛200段。次年,除秘書丞,整理國家藏書。時隋剛立,秘藏圖籍,多有混亂,令尊仿阮孝緒《七錄》,更著新目爲《七林》的許善心,許大人。”

“在下正是!哎!在下慚愧,先父在世時,在下就以家父爲榜樣,暗中提醒自己有生之年一定要超過家父。”許敬宗說到這裡,眼神暗自點了李建成一下。李建成從他的眼神中讀出自己客氣的過分了。並且也讀出了許敬宗不願意生活在父親的陰影下。

“好!先生快人快語,如今本宮正好有些不順的事情想向先生請教。”

“太子殿下客氣,如果在下所猜不錯的話,應該是如今大唐已經陷入了四面夾擊之勢,一個處置不當,整個大唐朝廷加上殿下一家都會陷入萬劫不復之地。”李建成點了點頭。許敬宗捻了捻自己的鬍子。

“請問殿下,您說當年春秋戰國之時,七雄爭霸,爲何天下卻歸於一個大秦。”李建成沉思了一下:

“先生,依在下看爲五字要訣——遠郊而近攻。”

“太子殿下一語中的,正是這五個字使天下歸於大秦一統,而在下之策就是在這五字之上再做擴充。請問殿下可有天下割據之勢的地圖沙盤。”

“有,先生請!”李建成將許敬宗帶到了一個沙盤前。

“先生請看,這是我用驪山之土所制的如今的軍事態勢,如今劉武周已經佔據山西大部,隨時隨地準備度過黃河攻打關中,而王世充陳兵潼關,攻勢猛烈,突厥突利小可汗與薛舉對我西征大軍前後包圍。請先生教我破解之策。”

“呵呵呵!太子只關注了眼前,而未觀察他們身後和其中啊!太子請看,那劉武周現在已經佔據了山西大部,與我朝已經只有一河之隔,是我軍最爲棘手的對手,所以最先對付他,對於劉武周我有三步好棋走,第一步,就是請皇上下旨,將劉武周所佔之地直接割讓給劉武周,讓他名正言順的佔據,這樣一方面起到麻痹作用,另外一方面劉武周財力物力不如我朝,常年打仗也需要休整,這樣可以留給他一個臺階。第二步是他身後的竇建德,當年竇建德起兵反隋之前,曾經與劉武周的內弟宋金剛有過舊怨,而反隋之後又因爲地盤之爭殺了魏刀兒,那魏刀兒的殘部現在都投奔到了宋金剛的門下,如果我們能夠激化他們的矛盾,讓竇建德出兵來抄他的後路。那劉武周不退兵是不行的。第三步,我們要挑撥劉武周、呂崇茂、宋金剛等人的關係,首先,宋金剛多次領兵在外,軍權久握,劉武周難免對他不會有所懷疑,這回出兵,劉武周扶植尉遲恭做宋金剛的副手,並分其兵權就是明證,到時候再派出奸細散播宋金剛意欲自立爲王,劉武周自然懷疑,必會讓他交出兵權,而宋金剛爲了自保必然不會交出兵權還會將主力帶回馬邑。他們只要窩裡鬥起來正好我們收復失地,而呂崇茂不是劉武周的嫡系,尉遲恭進駐絳州就是明證,只不過此人可以在我們收復失地的時候在運用。”李建成聽後連連點頭。

“第二個我們要對付的人是王世充,其人後方無人威脅,蕭銑雖然據有荊楚巴蜀之地,但其一直沒有進取之心,只想做個割據的諸侯而已,而且當初擁立他爲皇帝的臣子皆都手握重兵實權,已經成爲尾大不掉之勢,依在下看,樑國內亂,恐不久矣,所以,要想對付王世充,只有從其內部下手。當初王世充逼迫楊侗退位,已經引起了洛陽一些世族貴胄的不滿,只要我們。。。。。。。”

“先生!”李建成在許敬宗還沒有說完的時候制止住了他。

“先生是想聯繫洛陽那邊的貴族世胄,讓他們在王世充西征潼關的時候讓楊侗復位。”

“太子殿下真是聰明,王世充是雜胡出身,洛陽的貴族世胄門第觀念很重,對於他並未歸心,再加上王世充爲人太過跋扈,同情楊侗的人比比皆是,只要我們暗中派人以殿下二夫人的名義前去與楊侗聯絡,再故意泄露消息給王世充,逼迫其退兵洛陽以穩固局勢,最好是將楊侗殺掉,到時洛陽的貴族世胄,前隋遺老必然產生兔死狐悲之心,而對王世充全力反撲,到時候不要說是王世充要對付我們,恐怕日後我們不去招惹他就不錯了。”李建成聽到許敬宗的計策,暗中說了一聲:‘真是好毒的計謀。’但是他知道,一個人如果登上了權位之峰,那麼就由不得自己婦人之仁,但他還是對握住許敬宗的手請求道:

“許先生!本宮求你,如果你到了洛陽後千萬要幫忙抱住楊侗的性命,他也是一個苦命的孩子。”‘殿下,您還是太過仁慈了。不過,我喜歡。因爲如果你不仁慈的話,日後難保飛鳥盡,良弓藏。’許敬宗虛僞的回答李建成:

“殿下,微臣盡力而爲。”其實兩個人都清楚,真正到了那一步,楊侗的性命未必能保的住。

“先生,還有一件事情,突厥和蘭州那邊怎麼辦?”

“哈哈哈!殿下放心,如果二殿下連這點小事情都解決不了,那麼就太小看他了,再說了,那裡微臣也鞭長莫及。”李建成將許敬宗帶入宮中,當着李淵的面說出了許敬宗的計策,並竭力推薦許敬宗辦理此次事務,李淵准奏。許敬宗走之前,李建成暗地裡爲他擺酒踐行:

“許大人,祝你一路成功。”

“殿下!微臣必定不辱使命。”

第四百章 平定王竇 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再遇謀局 三第四百六十四章 劉文靜之死(三)第六百六十七章 平定遼東和收復三國(四)第五百八十章 執信必可之死(一)第六百六十九章 李淵薨逝(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三第二百七十三章 戰端欲起 一第三百三十九章 二兄弟凱旋 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夏縣屠城 一第六百八十四章 鬥爭開始(三)第六百七十五章 中日海戰(五)第七百零八章 李陳終成眷屬(十六)第三百五十章劉武周與宋金剛之死 十一第四百四十章 李建成遊齊魯河北 三第二十八章 東宮巫蠱第三百二十三章 劉武周之死 三第三百二十六章 縱橫陰謀第五百三十章 無題作者的話與上半部的總結第六百三十章 陰謀與陰謀(九)第二百三十一章 多方聯絡 腳踩數船 三第三百七十一章 戰前之戰 十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李秀寧夫妻鎮守葦澤關 一第四百九十八章 再遇陳玄奘(三)第一百七十二章 草原陰謀 六第二百三十八章 食鹽的戰爭 三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陳終成眷屬(二十)劉黑闥之死 二第五百零二章 鑄造新幣(二)第四百章 平定王竇 二第二百七十章 突利小可汗之死 三第一百七十一章 草原陰謀 五第五百九十四章 西域諸國長安覲見(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江都之變 四第六百六十四章 收復遼東和平定三國(二)第四百三十四章王伏寶與凌敬 二第三百九十八章 再遇謀局 六第五百四十六章 李建成的謀劃(二)第六百二十章 薛延陀的滅亡(十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李淵晉陽起兵 五第二百四十九章 蕭瑀投唐 二第四十七章 叛亂平息第四百七十六章 決戰玄武門(八)第五百二十九章 賞與罰的陰謀第三十五章 雲定興 二第七百零五章 李陳終成眷屬(十三)第五百八十七章 東部突厥徹底滅亡(四)第二百三十六章 食鹽的戰爭 一第八章 突厥來襲 一第七十八章 楊玄感造反 一第三百二十九章 夏縣屠城 三第六百五十三章 向東進軍(五)第一百四十七章 暗拉侯君集第二百四十七章 食鹽的戰爭 九第七百零三章 李陳終成眷屬(十)第二百九十九章 劉武周的應對 一第二百章 蕭樑內亂 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夏縣屠城 三第六百一十九章 薛延陀的滅亡(十)第六十四章 秀寧逃婚 二第六百零四章 針對薛延陀(四)第二百一十七章 李密投唐 四第一百八十一章 風雲再起 四第四百四十八章 江淮嶺南長安洛陽 四第五百六十五章 進軍草原(十一)第六百五十八章 東北亂局(二)第三百五十二章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十三第九十九章 榮陽危機 三第四百七十八章 決戰玄武門(十一)第伍佰三十六章 薛延陀汗國建立(一)第五百五十九章 進軍草原(四)第一百九十章 許敬宗使計 六第一百六十六章 長安危機 三第四百八十九章 對峙突厥(一)第三百九十七章 再遇謀局 五第三百九十二章 竇建德出兵 五第六十二章 楊廣登基第四百六十一章 楊文幹兵變(十二)第五百零一章 鑄造新幣(一)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定遼東和收復三國(三)第六百一十四章 薛延陀的滅亡(五)第七百四十八章 胡僧事件(七)第一百四十八章 重新均田與賦稅改革第三百二十八章 夏縣屠城 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戰前之戰 七第四百八十一章 穩定長安(一)第二百八十七章 再次遣使突厥第一百三十六章 江都之變 二第七十九章 出鎮河東 一第六十八章 五糧液的誕生第二百六十八章 突利小可汗之死 一第三百一十五章 獨孤懷恩之亂 二第伍佰一十章 招賢納士(二)第六百一十章 薛延陀的滅亡(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蕭後行蹤 四第二百四十一章 製造白糖第三百二十二章 劉武周之死 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蕭瑀投唐 一第二百七十一章 突利小可汗之死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