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告子(下) (4)

在孟子看來,治理好一個國家並不單靠執政者個人的能力、智慧和學識,而應當廣泛聽取和採納別人的意見,集思廣益。這樣,就會吸引天下的有識之士,治理國家,乃至於治理天下就會遊刃有餘了。相反,如果自以爲是,聽不進別人的意見,那真正的有識之士就會被拒之於千里之外,而奸邪的諂媚之徒就會乘虛而入。這樣一來,想治理好國家就是不可能的了。

這裡所說的“好善”主要指喜歡聽取善言。而問題則在於對這“善言”的理解上。什麼叫善言,善言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好話”,而是指對於治理國家有益的忠言。所謂“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忠言當然不都是“逆耳”的,正如良藥不一定都是苦口的一樣。但卻的確有那麼些忠言是“逆耳”的,甚至是非常不中聽的。在這種情況下,就看那聽取善言的人是真好善還是假好善了。真好善的人雍容大度,宰相肚裡能撐船,對於不那麼中聽的話也照樣能夠聽取,採納其合理的對於治國平天下有益的良方。假好善的人心裡就不那麼痛快,甚至會惱羞成怒,即便不當面發作,也會在下來以後找個碴兒把那進言的人給開銷掉。

由此看來,如果樂正予真是“好善”的人,那就的確非常不簡單。孟子一聽說他將執政於魯國就高興得睡不着覺,也就沒有什麼不可理解的了。

【原文】

孟子曰:“舜發於畎畝[1]之中,傅說[2]舉於版築[3]之間,膠鬲[4]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5]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6]。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7]益其所不能。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8]於慮,而後作;徵[9]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註釋】

[1]畎畝:田間地頭,意爲農民。

[2]傅說:商王武丁時的大臣。傅說是囚犯,被指派修築城牆,後來武丁發現他有大才,便立即破格重用了他。

[3]版築:一種築牆工作,指在兩塊牆板中填入泥土夯實。

[4]膠鬲:曾以販賣私鹽爲生,周文王把他舉薦給商紂,沒有得到重用,後來輔佐周武王成就大業。

[5]孫叔敖:春秋時期楚國的隱士,楚王發現他有大才後,任命爲令尹。

[6]百里奚舉於市:春秋時期的賢人百里奚流落在楚國,秦穆公聽說他的才名後,用五張羊皮把他買了回來,並重用了他。

[7]曾:同“增”,增加。

[8]衡:通“橫”,堵塞。

[9]徵:表徵、表現。

【譯文】

孟子說:“舜發跡成爲天子之前是個農夫,傅說被提拔重用之前是個砌牆的工匠,膠鬲被提拔重用之前是個魚鹽販子,管仲被提拔重用之前是個階下囚,孫叔敖被提拔重用之前是海邊的一位隱士,百里奚被提拔重用之前流落在了集市上。從這些例子可以看出,上天在把一項重大的使命委派在某個人身上之前,一定要先磨練他的意志,使他的筋骨感到勞累,使他的身體感到飢餓,使他的生活變得窮困,並擾亂他的所作所爲,讓他感到挫折和不順。這樣做是爲了磨礪他的志向,堅定他的性格,增強他的能力。人總是經常犯錯誤,然後才能改正錯誤;讓他的心志產生困惑,思慮出現不順,然後才能奮發而起;情緒表露在臉色上,表達在聲音中,然後才能被人瞭解。朝堂上沒有恪守法度和竭忠盡職的大臣,國境之外沒有敵國和外患,國家還是會滅亡的。由此可以得到一個道理:憂患的環境有利於人的成長,而安逸的環境卻可能使人敗亡。”

【闡釋】

一個國家要是國內沒有知法度的大臣和能爲國君左右手的士子,國外沒有相與抗衡的鄰國和外患的憂慮,這樣的國家常常是要被滅亡的。從這裡我們可以領悟到,人爲什麼在憂愁患害中能夠得到生存,而在安逸快樂中卻反會遭到毀滅的道理了。

孟子概括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憂患意識,是一個較爲普遍的規律。幾千年來,它已深入人心,成爲指導國君治國和賢人立身的重要至理名言。

人,都希望有一個安樂的環境。可是安樂的環境倘若不能正確對待,陶醉其中,又常常使人精神委靡,意志消沉,驕奢淫逸,無所作爲,不免導致滅亡;而在憂患的環境中,只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人的精神反而振奮,意志高昂,大有作爲,終於得到生存。“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謀略思想的合理性在於:一方面,它激勵人們不要爲困難與挫折所嚇倒,應該自強不息,勵精圖治,事業總會成功的;另一方面,它提醒人們不要爲順利與勝利而陶醉,倘若驕傲自滿,麻痹大意,又會招致失敗與屈辱。這兩方面對人的思想品質的修養都同樣重要,有時就同時體現在同一件事或同一個人身上。所以,安樂、憂患和生、死,存在一個相輔相成的關係。從憂患中得到生,當然要經過人的主觀努力,克服患難才行,否則,便只會爲患難壓倒。孟子的這一思想可與老子“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相媲美,體現了我國古代思維中豐富的辯證法思想。

這是《孟子》一書中最能激動人心的一章!就算從文章角度看,無論從內容之豐富,說理之深刻,行文之優美,語言之凝練,亦堪稱古代散文中上乘之作!多少人讀這篇文章時,理與情相通,古與今共鳴;或慷慨激昂,熱血沸騰;或慢聲低吟,悲從中來,能極大地震撼人的心靈。既能獲得美的感受,更能獲得深邃的人生思索。

孟子在這裡談了三種境界:首舉舜等六個著名歷史人物,從困窮的厄境中,堅定其意志,爲以後擔當“天下大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次舉有爲之人,困阻於心,橫塞於慮,而後能奮起振作;最後舉一般人因貪於逸樂而喪身亡國,並得出結論: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故昔人語云:“風霜孤露之境,易生奇傑;醉生夢死之地,絕少英豪。”

古往今來,多少人將此文奉爲圭臬,書之條幅,置於書室,激勵自己前進。

【原文】

孟子曰:“教亦多術[1]矣。予不屑之教誨也者,是亦教誨之而已矣。”

【註釋】

[1]多術:多種方法。

【譯文】

孟子道:“教育人有很多種方法。比方我覺得那個人有過錯而拒絕教誨他,這也是我教育他的一個方法。”

【闡釋】

衆所周知,教育有很多種方式方法。孟子在這一章裡談到的是一種獨特的方法:“不屑之教,是亦教之。”

其實,早在孟子提出這一觀點之前,孔子就已經是採取這種“不屑之教”方法的老手了。根據《論語》的記載,孔子教育宰予說:“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於予與何誅?”意思是說,宰予這樣的人還有什麼好責備的呢?說沒有什麼好責備的,其實正是最嚴厲的責備。所以,也是一種“不屑之教”。

“不屑之教”的奧妙在於,我之所以不屑於教誨他,是讓他羞愧而奮發向上。因此,不屑於教誨只是不從正面講道理,而是從反面激發他的自尊心。由此看來,孔子和孟子教學很注意應用心理學的原理。

第7章 梁惠王(下) (2)第13章 公孫丑(上) (2)第35章 告子(上) (1)第15章 公孫丑(上) (4)第20章 滕文公(上) (1)第44章 盡心(上) (4)第37章 告子(下) (1)第13章 公孫丑(上) (2)第41章 盡心(上) (1)第34章 萬章(下) (2)第24章 滕文公(下) (2)第2章 梁惠王(上) (1)第43章 盡心(上) (3)第32章 萬章(上) (2)第10章 梁惠王(下) (5)第43章 盡心(上) (3)第24章 滕文公(下) (2)第28章 離婁(上) (2)第12章 公孫丑(上) (1)第3章 梁惠王(上) (2)第13章 公孫丑(上) (2)第20章 滕文公(上) (1)第44章 盡心(上) (4)第38章 告子(下) (2)第37章 告子(下) (1)第40章 告子(下) (4)第8章 梁惠王(下) (3)第3章 梁惠王(上) (2)第31章 萬章(上) (1)第16章 公孫丑(下) (1)第35章 告子(上) (1)第35章 告子(上) (1)第29章 離婁(下) (1)第37章 告子(下) (1)第8章 梁惠王(下) (3)第35章 告子(上) (1)第45章 盡心(下) (1)第33章 萬章(下) (1)第27章 離婁(上) (1)第31章 萬章(上) (1)第7章 梁惠王(下) (2)第20章 滕文公(上) (1)第39章 告子(下) (3)第20章 滕文公(上) (1)第39章 告子(下) (3)第29章 離婁(下) (1)第10章 梁惠王(下) (5)第33章 萬章(下) (1)第36章 告子(上) (2)第28章 離婁(上) (2)第38章 告子(下) (2)第17章 公孫丑(下) (2)第40章 告子(下) (4)第14章 公孫丑(上) (3)第22章 滕文公(上) (3)第16章 公孫丑(下) (1)第40章 告子(下) (4)第24章 滕文公(下) (2)第38章 告子(下) (2)第10章 梁惠王(下) (5)第7章 梁惠王(下) (2)第6章 梁惠王(下) (1)第23章 滕文公(下) (1)第30章 離婁(下) (2)第1章 前 言第20章 滕文公(上) (1)第35章 告子(上) (1)第7章 梁惠王(下) (2)第8章 梁惠王(下) (3)第37章 告子(下) (1)第25章 滕文公(下) (3)第30章 離婁(下) (2)第47章 盡心(下) (3)第25章 滕文公(下) (3)第14章 公孫丑(上) (3)第26章 滕文公(下) (4)第10章 梁惠王(下) (5)第24章 滕文公(下) (2)第44章 盡心(上) (4)第43章 盡心(上) (3)第19章 公孫丑(下) (4)第34章 萬章(下) (2)第27章 離婁(上) (1)第28章 離婁(上) (2)第12章 公孫丑(上) (1)第38章 告子(下) (2)第32章 萬章(上) (2)第9章 梁惠王(下) (4)第7章 梁惠王(下) (2)第12章 公孫丑(上) (1)第47章 盡心(下) (3)第24章 滕文公(下) (2)第4章 梁惠王(上) (3)第15章 公孫丑(上) (4)第37章 告子(下) (1)第8章 梁惠王(下) (3)第6章 梁惠王(下) (1)第9章 梁惠王(下) (4)第37章 告子(下) (1)